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46章

执掌武唐-第346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盖因那些肥羊麋鹿狐狸狡兔经过春夏水草的喂养,到得秋天的时候个个膘肥体壮,毛发光亮,正是猎取的最好时机,若是到了冬天猎物窝冬,不仅数量稀少,而猎物也是瘦弱不堪,味道不免会大大打了折扣。

    卯时三刻,高宗皇帝在天后武媚的陪同下走出营帐,来到了狩猎大营中间的空地上,接受狩猎大臣们的觐见叩拜。

    今日高宗头戴一顶没有流苏的天平冠,身披金丝夹织烁烁其光的黑斗篷,内则一身软甲,腰悬一口特制长剑,凛凛之气颇见肃杀。

    而武后也脱去了繁缛的宫装,穿着单薄贴身的骑士劲装,三千发丝挽成了一个英雄髻,颇有些英姿飒爽的风范。

    二圣稍事勉励了一下狩猎大臣,纷纷跨上了各自所乘的战马,在五百羽林骑士的护持下,朝着不远处的平原河谷而去。

    终南山周围草木葱茏,水流交错,地势也算较为平坦,历来被圈围成皇家猎场,成为长安城周围有名的狩猎地之一。

    随着一阵沉重的锣鼓声响起,头戴狰狞面具的武士敲锣打鼓冲入山林,将藏匿在里面的各类野兽驱赶出来供围猎大臣们射杀,陡然之间,平原上立即就响起了一片策马奔跑之声,弓弦振动之声,猎物悲鸣之声。

    在一队百骑卫士的护持下,身穿甲胄的高宗纵马如飞,连连开弓引箭,那些正在惶恐逃命中的猎物不时悲嘶倒地,成为了天子所狩之猎物。

    骑马奔驰片刻,原本精神抖擞的高宗额头渐渐冒出了大汗,喘息之声亦是愈来愈烈,他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挥挥手示意随同的大臣们自由狩猎,而他自己则在卫士的护持下返回狩猎大营。

    端坐在天子行辕内,高宗饶有兴趣的瞭望着远处狩猎的场景,不时还兴致勃勃的与坐在旁边的武后闲聊几句,评点贵胄大臣们精彩的射技。

    日头渐渐升上了中天,午时过后,狩猎的人们满载而归,天子行辕前的擂鼓亦是轰然雷鸣开来,一队红衣军卒手持长号“呜呜”鸣动,献狩之礼正式开始。

    所谓献狩,是指狩猎大臣将自己所猎的最珍贵猎物献给天子,这也是古老周礼所流传下来的狩猎礼制,许多猎取到珍贵猎物的大臣们更能凭此受到天子的嘉奖,成为狩猎的佼佼者。

    一阵沉雷般的鼓声落点之后,李氏诸王当先走入了天子行辕,为首者正是当今太子李哲。

    李哲从小懦弱寡言,加之并不喜好弓马,故而今日所猎取的猎物并不丰盛,面对高宗武后望来的目光,他行至行辕正中微微一礼道:“启禀父皇母后,儿臣今日亲自猎到四不像一只,特来献给父皇母后,恭祝父皇母后龙体康健,千秋万代。”

    这四不像乃是一种似鹿非鹿的野兽,在中原大地也算多见,并不算什么稀罕之物。

    听到太子所献之物如此普通,高宗和武后心内都忍不住有些失望,毕竟比起李弘和李贤两位太子,李哲实在差得太远了。

    然虽如此,高宗依旧勉励笑道:“四不像乃温阳大补之物,皇儿有此心,朕甚为高兴。”

    李哲微微颔首,恭敬的退到了一边。

    紧接着,又是其他人向天子献上猎物,总而论之,多为一些狐兔、苍鹰、野猪之类的常见之物,并没有多少凶猛的野兽,不禁令高宗暗暗感到失望。

    正在此时,一名身穿牛皮软甲的年轻人走进了天子行辕。

    他大概十八九岁的年龄,一领大红金丝斗篷,一顶六寸高的墨玉冠,丰神俊朗,气度不凡,行至帐内朝着甬道一站,深深一躬朗声言道:“微臣薛绍见过天皇天后。”

    这自称为薛绍的年轻男子乃城阳公主与房州刺史薛瓘的幼子,也是高宗的亲侄儿,一直居住在房州,前不久因事来到长安恰好遇到秋狩大典,故而前来狩猎游玩。

    (本章完)

第628章 将之赏赐驸马吧!() 
见到薛绍一表人才,英挺俊秀,高宗不禁大生喜爱之心,捋须笑问道:“不知薛卿有何猎物要献给朕?”

    薛绍微微一笑,昂然高声道:“今日臣狩猎所获颇丰,其中猎取到棕熊一只,特地前来献给天皇天后,恭祝天皇天后万寿无疆。”

    一席话落点,满帐大臣顿时惊讶得瞪圆了眼睛,显然没料到区区弱冠少年竟能猎杀黑熊。

    要知道在狩猎当中,狩猎之人若能够猎取虎豹熊之类的凶猛猎物,便可算作是勇猛过人,胆气超绝,这薛绍年纪轻轻,居然有如此武勇,自然而然让人是惊叹不已。

    高宗登时大笑了起来,模样甚为畅快,颇为高兴的言道:“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如此珍贵的猎物,朕自当收下。”

    薛绍拱手一礼,转身站到了一边。

    群臣献猎络绎不绝,然而却鲜少有人能够献出凶猛猎物,不少大臣已是在心底暗暗嘀咕,只怕今番狩猎薛绍已是独占鳌头了!

    便在此时,行辕之外突然响起了一个娇滴滴的女声:“儿臣太平,前来献猎,请父皇母后恩准儿臣入内。”

    话音落点,高宗和武后同时一怔,均是露出了开心笑容,高宗亢声言道:“传太平公主入内觐见。”

    高亢的声音堪堪落点,只见帐外已是走入了一个俊美无比的青年,群臣瞪大双目惊讶望去,却见正是易钗而弁的太平公主。

    今日太平公主用红巾将长发挽成了一个男儿英雄髻,身穿五品武将戎装,腰间还跨着一把三尺长剑,一身男性装束顿显英姿飒爽,走入帐内拱手娇声道:“今日儿臣猎取麋鹿一只,特来献给父皇母后,恭祝父皇母后逐鹿天下,武功昌盛。”

    瞧见女儿这般模样,高宗皇帝登时有些哭笑不得,言道:“太平啊,你今日所穿的服饰乃是五品武将之服,这这这,未免太过儿戏了吧?”

    听罢高宗之话,帐内群臣们顿时发出了一阵善意的大笑,显然被今日太平公主的服饰逗乐了。

    唯有立在武后旁边的上官婉儿面色平静,并没有露出丝毫的笑容,因为她已经猜到太平公主这么做必定有着深深的目的。

    面对群臣们的笑容,太平公主却是低着头一看自己所穿的衣饰,颇为沮丧的言道:“难道父皇就认为女子不能从军征战么?”

    “当然!”高宗皇帝忍俊不禁的点了点头,和颜悦色的说道:“你乃大唐帝姬,岂能穿着武将服饰杀敌征战?”

    太平公主恍然点了点头,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沉吟半响,她突然拱手正容言道:“儿臣自小仰慕能征善战的大英雄,如卫青、如霍去病、如李靖,一直盼望着能够领军出战为大唐开疆拓土,然可惜身为女子却不能如愿,希望父皇以后能够将儿臣身上所穿的这身甲胄,赏赐给儿臣的驸马,盼驸马能够代儿臣出征,振大唐天威于域外!”

    清晰的话音堪堪落点,群臣们的笑声瞬间就戛然而止,显然被太平公主这番豪言壮志惊得呆住了,更有许多人意识到今年太平公主似乎已经十七岁之龄,想来也应该挑选驸马准备大婚。

    高宗愣了愣,继而捋须笑道:“不知太平你想要挑选何等类型的男子成为驸马呢?”

    唐时风气开放,胡风甚烈,面对父皇的询问,太平公主丝毫没有露出的局促不安,反倒落落大方的言道:“儿臣之驸马,必须为人正直,品行高洁,要有状元之才,文武筹略,为万人之英,如此人中之龙,方能成为天子帝婿。”

    话音方落,群臣们不禁暗暗失笑,通通觉得太平公主的要求真的太高了。

    太平公主所言的其他几点还很好找,然而必须要有状元之才却非常难寻,盖因能够在科举之中成为状元的读书人,基本上都已经上了年纪,要不早就有了家室,年纪也与太平公主相差极大,岂能成为公主的驸马!

    然而很快,正在寻思中的群臣们突又想到了一人,似乎与太平公主所言的条件甚为吻合,那就是前岁状元郎陆瑾,陆瑾正是大唐开国以来,最为年轻的状元。

    高宗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监察御史陆瑾,然他知道陆瑾乃是寒门出身,岂能配得上太平公主?于是乎又很快在心底将陆瑾否决,只当刚才的话乃是太平公主的玩笑之言,笑着说道:“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岂能你胡言乱语随意胡闹,太平啊,不要这么没有规矩,还不快快退下。”

    太平公主眼见父皇并没有多少上心,登时大为失望,只得闷闷不乐的应命了。

    然而坐在一旁的武后却知道女儿心里打的什么鬼主意,眼见太平公主为了陆瑾竟不惜采取这样的法子,武后心内老大不悦,一张俏脸更是隐隐生寒,若非顾及群臣在场,说不定立即就会斥责太平公主一顿。

    ※※※

    夜晚,天子行辕内的灯火璀璨闪亮,照得帐内如同白昼,高宗批阅完最后一摞奏书,不禁重重的打了一个哈欠。

    见状,武后轻步而至捧来了一盏参茶,递给高宗微笑言道:“圣人累了吧?来,先喝杯参茶养养精神。”

    高宗含笑接过,张嘴轻轻的呷得一口温热的参茶,突然想及一事,忍不住笑道:“媚娘,今日太平那丫头明里让朕赏赐甲胄给她将来的驸马,实际是在提醒朕该为她挑选驸马了啊。”

    武后接过高宗手中的茶盏放在了案头,略一思忖,微笑言道:“算起来太平年龄已是不小,为她挑选一个适合的驸马正当其所。”

    高宗皱眉言道:“不过根据今日太平公主所提的要求,似乎只有监察御史陆瑾颇为合适,然陆瑾乃是寒门出身,尽管少年英杰,文采斐然,可惜却弱于家世,将太平尚于一个平民出身之人,根本就不合适。”

    听到高宗此话,武后顿时放下了心来,笑道:“不知圣人心内可有合适的人选?”

    高宗沉吟了一番,突然双目一亮微笑言道:“媚娘觉得薛绍如何?”

    “薛绍?城阳公主与薛瓘之子?”武后顿时记了起来。

    “对,”高宗颔首言道,“城阳公主乃是朕的胞姐,均是长孙皇后所出,说起来并非外人,而薛绍更是朕的亲侄子,太平的表兄,今日朕观薛绍,长得是一表人才英伟不凡,让他们亲上加亲也算一桩好事。”

    (本章完)

第629章 无已面对未婚妻() 
武后心知高宗与城阳公主自幼感情极好,麟德元年,城阳公主在公主府内行巫蛊之事,高宗在得知之后,非但没有按律处死城阳公主,甚至没有任何责罚,也没一句半言的指责,仅仅将公主驸马——时任左奉宸卫将军的薛瓘贬为了房州刺史,可见高宗对城阳公主的维护,如今想让薛绍成为太平的驸马,似乎也在情理当中。

    不过,此乃女儿的终生大事,武后却不会轻易决断,颔首笑道:“薛绍这孩子的确不错,圣人,以奴之见,此事不妨等到返回长安再说。”

    “好,那就缓缓吧。”高宗立即颔首同意。

    过得没多久,太平公主便收到了消息,当得知父皇母后有意让薛绍成为她的驸马之时,太平登时如遭雷噬,瞬间呆愣原地,心内又苦又悲的言道:“薛绍,居然是薛绍,为何不是七郎?这是为何!”一言方落,两行清泪瞬间夺眶而出,在那张倾国倾城的俏脸上悄然滑落。

    跪在公主身前的宫娥小心翼翼的禀告道:“启禀公主,根据传来的消息,圣人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