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322章

执掌武唐-第322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很快,那队冲锋而来的骑兵就告诉了她答案,高坐在马背上的骑士们挥舞着手中兵刃,呐喊着恍若一支凌厉的长箭,已是朝着叛军军阵杀了过去。

    “援军!是援军!”

    见状,正站在苏令宾身旁的羽林军校尉顿时忍不住惊喜大叫了起来,而宫墙的羽林卫们也止不住一阵兴高采烈的呐喊,那种死里逃生的感觉端的是让人振奋无比。

    正在攀爬宫墙的君四海自然也看到了突如其来的骑兵队伍,这次反叛他几乎动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军力,断然不会再有效忠于他的军队赶来,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一个可能,到来的骑兵是敌非友!

    霎那间,君四海心头一凉,整个身子恍若被浸泡在了冰河当中。

    今夜为了攻打皇宫,他所领之军全为步卒,毫无骑兵,而在平地上进行拼杀,骑兵对战步卒无异于占据着巨大的优势,这支骑兵突然而来且直攻他的后背,实乃凌厉的杀招,一个不好,说不定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

    心念及此,他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嘶声下令道:“快快,暂缓攻打皇宫,速速接阵对抗骑兵。”

    军令一下,叛军顿时一阵忙乱,纷纷从云梯上爬下,乱哄哄的开始接阵。

    (本章完)

第584章 骑兵破阵(下)() 
所来之军正是陆瑾带领的那支骑兵部队,经过刚才那番厮杀,防守在山道上的敌军均已失败溃逃,为了尽快救援皇宫,陆瑾也没有下令追击,也不理会四处逃跑的叛军士卒,率军径直纵马上山。

    看到叛军混乱一片,陆瑾心知机会难得,浑然不顾人数趋于劣势,挥剑下令全军进攻。

    一场大战顿时在皇宫之下拉开的序幕。

    新军骑兵盔甲闪亮马蹄纵横,犹如长矛般狠狠地楔入了叛军结成的军阵当中,登时就撞开了一个深深的缺口,两军交战之处刀光剑影,人飞马翻,一片血腥混乱。

    君四海这才看明白所来之军为新军骑兵,这也是虞国完全效忠于女皇,而不听命任何一个大臣的军事力量,但是女皇现在被困皇宫,究竟是谁带领新军前来的?

    万般疑惑压在心头不能得解,君四海心知此乃决战当儿,况且已方兵力占据优势,也完全用不着害怕,登时下令士卒们对袭来阵中的骑兵进行剿杀。

    陆瑾浑身浴血奋战在前方,所持长剑不知砍杀了多少叛军,就连剑锋也开始翻卷,渐渐没有多少杀伤之力。

    鉴于此,陆瑾长啸一声用力掷出宝剑,宝剑流星赶月般飞速而去瞬间洞穿了前方一名叛军的胸膛,陆瑾赤手空拳纵马前赶,右手向着前方一捞,已是抢过了中剑叛军所持的长矛。

    他对于矛戈之类的兵器并不太擅长,但对付这些普普通通的士卒,却是游刃有余,持矛在手就势左右而刺,胯下坐骑飞步前冲,沿途叛军士兵们通通惨叫倒地,竟是被他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来。

    今日陆瑾未着寸甲,浑身夜行黑衣在新军骑兵中犹如流萤般显眼,自然而然也引起了君四海的注意。

    霎那间,君四海双目猛然一瞪,竟不敢相信陆瑾居然出现在这里,然而很快,他的惊讶之情立即就被汹涌而至的怒气所取代,想及正是此人在军演中击败了自己,还抢夺了自己心目中的爱人,君四海恍若被激怒的公牛般一声狂喝,竟是手持长戟朝着陆瑾飞速奔来。

    十来丈距离转瞬即到,凭借着前冲之势攻来的君四海单腿用力一蹬地面,整个身子竟是凌空飞起,那杆足足长达八尺的长戟用力前伸而出,直攻陆瑾的后背。

    正在不远处挥刀厮杀的陈柏君将君四海偷袭的一幕尽收眼底,见状顿时勃然色变,救之不急之下只得急忙高声提醒道:“陆将军当先身后!”

    陆瑾早就察觉到背后恶风扑来,杀气逼人,危机当儿,他来不及策马闪避,整个人顺势朝着马背上一仰,竟是以毫厘之差堪堪躲过袭来的长戟,在外人看来不过短短一瞬之间,当真是险之又险。

    君四海一击不中陡然变招,在落地之时候长戟向前一个横扫,戟头月牙带着风雷之势狂风扫落叶般卷过,登时掠过陆瑾胯下坐骑正在奔跑的前腿。

    霎那间,那匹骏马陡然一声悲鸣向前栽倒,高坐在马背上的陆瑾立即被前坠之势掀翻在地,他狼狈的几个翻滚躲过君四海如影随形攻来的长戟,人已在两三丈开外了。

    视线相交,陆瑾这才看明白偷袭之人乃是君四海,止不住冷冷言道:“镇国将军乃国之大将,没想到不思忠君报国,反倒行兵变谋反之举,实在令人不耻。”

    君四海额头青筋大冒,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地言道:“若非是你这厮,本将军岂会走到这一步!陆瑾,废话少说!看本将军取你狗命!”言罢又是一声暴喝,手中长戟戟尖乱颤,上下翻飞若舞梨花,直攻陆瑾胸膛。

    陆瑾看出君四海此招华丽在外,杀机暗藏,不敢丝毫大意,长矛如游龙出海般应手而出,矛头红缨乱颤飘忽之中锋芒毕露,好似一团火球迎上了袭来之戟。

    转眼之间,两人拼斗了数十招,招招惊险却又绝妙非凡,让人看的是震撼不已。

    陆瑾吃亏在不熟悉长矛,故此几乎被君四海压着打,若非他应变功夫着实了得,说不定早就已经中招倒地。

    鉴于形势,陆瑾虚晃一击避开了君四海,将矛头重重插在地上,腰间软剑陡然出鞘,飘忽不定的剑势若黄河奔腾,触山决堤,已是闪电般地缠住了袭来的戟尖。

    严格说来,陆瑾这柄软剑根本不适合用于战场搏杀,加之兵器一寸长一寸短,再对战君四海长达八尺的长戟时,自然而然趋于劣势。

    不过好在陆瑾功夫恢复大半,加之用惯软剑的他十分得心应手,此刻与君四海作生死之斗,倒再也没有落入下风。

    正在双方酣战正烈,呈现白热化之时,宫楼上突然号角大作,竟是苏令宾亲自带领着残存的百余名羽林卫,打开宫门直攻叛军后阵。

    如此一来,腹背受敌的叛军陡然大乱,君四海见到情况不利,急忙逼退陆瑾回到阵中,指挥军阵向着山道一面缓缓挪动,避免腹背受敌。

    片刻之后,出城的羽林卫和新军骑兵终于汇聚在了一起,合兵对君四海所领的叛军开始绞杀。

    见状,苏令宾稍觉安心,看到军阵前方有一员骑将正在奋力厮杀,模样似乎隐隐有着几分熟悉,不禁亢声问道:“敢问前方可是陈柏君陈校尉?”

    那骑将闻声一应,调转马头来到了苏令宾前面,翻下马背拱手道:“末将陈柏君,见过圣人。”

    苏令宾见他征袍带血,脸上满是污垢,心内忍不住暗生感动,虚手一扶无比欣慰的言道:“没想到竟是新军救驾,陈校尉,一切辛苦了,待到击退叛军,朕必定重重有赏。”

    得到女皇亲自道谢,陈柏君自然说不出的激动,亢声言道:“勤王救驾本是臣子本分,末将实在不敢居功,若非陆将军亲自前来新军军营下令我等出战,我等说不定还不知道虞国发生了惊天巨变。”

    苏令宾黛眉一挑,美目大睁惊讶问道:“陆将军?你是说陆瑾?”

    陈柏君肯定点头道:“对,正是陆将军带领我们击败了山道上守军,冲杀而至,若要论功,陆将军当居第一。”

    陡然之间,苏令宾如遭雷噬般呆愣当场,粉拳用力握紧轻轻颤抖,心内更是五味成杂又惊又奇。

    (本章完)

第585章 平息叛乱(上)() 
不久前,在看到陆瑾告别离去之信后,苏令宾的心恍若被针刺一般痛得难受,不过当时大敌当前情况危机,容不得她露出丝毫软弱,故才装作浑不在意。

    然而没想到的是,陆瑾他居然没有离开,而是前去新军营帐率军来救,恍若天兵降临一般击退了君四海的进攻,也让虞国转危为安,此等种种,实在让苏令宾难以想象。

    正在她失神愣怔当儿,突然听见陈柏君惊喜的一句“陆将军”,恍然回神,却见陆瑾已是来到了自己身前。

    陆瑾长发飘散,衣衫带血隐隐有着几分狼狈,双目神色却透着稳健和坚定,颀长的身子犹如一颗屹立在寒风中的松树,挺拔而又坚韧,他似乎正在斟酌言辞,嘴唇动了动,万般言语却又咽入喉头,拱手言道:“微臣陆瑾,参见圣人。”

    苏令宾心弦猛然一阵颤动,默然半响,却是轻轻一问:“你……不是已经走了吗?为何还要回来?”

    陆瑾苦笑了一下,抬起视线望着苏令宾明媚动人的大眼,平静而又清晰地说道:“见到虞国有难,岂能安然离去?所以我回来了!”

    轻轻的话音响彻在苏令宾的耳畔,她突然意识到陆瑾并非对自己,对虞国没有感情,否者面对逃生之机,他怎会又义无反顾的回来?

    想到这里,苏令宾只觉原本笼罩在心头的大雾陡然散开,心情如同旭日东升一般大好,竟比刚才击退了叛军还要高兴。

    “傻瓜!”她轻轻一句,语气中却透着一丝令人怦然心动的复杂情感,紧接着又正容言道,“此事容当后说,我们先去杀敌,务必平息叛乱。”

    陆瑾到得一声好,仗剑朝着前方厮杀处而去。

    终于,又是一阵喊杀声响彻山道,唐忠宝率领着新军步卒弓弩手到了。

    见到新军倾巢而出前来救驾,饶是君四海的善战多谋,此际也忍不住心内阵阵发紧,他明白现在想要攻破皇宫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之计只能缓缓而退据险而守,才会有获胜的机会。

    心念及此,君四海单臂一挥长刀高举,叛军军阵在他的指挥下缓缓后撤,竟是朝着山腰而退。

    见状,唐忠宝大惊失色,急忙来到苏令宾身前拱手道:“圣人,君四海骁勇善战,若是让他逃入深山只怕极难抓捕,还请圣人下令全军死战,务必要将君四海击杀于此。”

    苏令宾心内暗自一叹,这些叛军将士均是虞国精锐部队,如今受君四海蛊惑参与叛乱,即便已方能够侥幸获胜,也一定会是一场惨烈的胜利,到时候整个虞国的军事实力也将遭到重创,只怕数年都无法恢复。

    正在她犹豫不决当儿,陆瑾突然赶至,抱拳言道:“圣人,微臣觉得叛军斗志几乎快要瓦解,如果圣人你能够登高一呼晓之大义,说不定投降者甚多。”

    闻言,苏令宾一双美目陡然亮了起来,颔首言道:“陆郎君这个办法不错,既可避免伤亡多大,又可以剿灭叛乱,实在是一举两得。”

    见女皇似乎有同意陆瑾计策的意思,唐忠宝出言反对道:“圣人,谋反之罪当处极刑,岂能饶恕这些叛乱士卒?若是今日饶他们不死,只怕将来从者更多。”

    也不待苏令宾开口,陆瑾已是沉声言道:“国师,我相信绝大多数将士都是受到君四海的蛊惑,这次叛乱的首谋也是君四海,实在用不着大开杀戒。”

    终于,苏令宾打定了主意,正容言道:“两位爱卿不必争论了,朕觉得招降之法甚妥,还是按照陆将军的办法行事。朕自当亲自劝降。”

    片刻之后,苏令宾在陆瑾的护持下登上了一块阵前高石,对着正在负隅顽抗的叛军将士亢声言道:“诸位虞国勇士,时才君四海对尔等言及朕被奸臣挟持,需要你们前来勤王救驾,你们为国为民的心是好的,然可惜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