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82章

执掌武唐-第282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婉儿计策达成,心内止不住的欢喜,颔首言道:“喏。”其后转身而去。

    上官婉儿离开良久,武后依旧呆坐在罗汉床上沉思着,及至一轮明月探出宫殿一角冉冉升起,她才发出了一声沉沉的喟叹,满是感概地自言自语道:“我的令月,不知不觉竟是红鸾星动了啊!”

    (本章完)

第511章 困兽斗狠() 
春雨贵如油,实乃春种最好的礼物,然而连绵不断的小雨淅沥沥的下了足足五六天,吴县县令谢太辰心内不知不觉生出了几分阴霾的感觉。

    七年之前他明经及第后,受博陵崔氏的推荐而进入兰台,以校书郎出仕,足足熬了五年之后,才因恩师裴炎举荐之故,外派吴县担任县令。

    今次对付陆氏,谢太辰一则为了报答崔氏恩情,二则也是为了谢氏能够从江东盐业渔利,尽管计划进行得非常成功,然而不知为何,他的心内却生出了一种惶恐不安的感觉,像是有什么重要的地方被自己所疏漏。

    今日将关在房内左思右想,谢太辰依旧感觉到一头雾水不能明白,难道真是因为自己顾及太多有些畏首畏脚了?

    想到这里,谢太辰忍不住哑然失笑,朝廷之内有恩师裴炎依为靠山,外面又有博陵崔氏一并合作,放眼整个天下,还有几人是需要忌惮的?也对!一定是自己想多了。

    正在暗自好笑当儿,谢太辰突然听见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着书房飞快而来,他愕然看向窗外,一袭潇洒的白衣在细线般的雨水中尤为的显眼。

    见状,谢太辰愣了愣,急忙举步行至了廊下,站定问道:“六郎,这么大的雨你如何来了?”

    来者正是谢太真,只见他走上台阶收掉手中的雨具,微笑言道:“阿兄交办我的事已经查明,因为情况有些特殊,故而赶紧前来禀告。”

    “我交办给你的事?”谢太辰皱着眉头思忖半响,恍然大悟地笑道:“哦,你是说上次那个韦洵吧?对了,他的情况如何?你可有查明?“

    谢太真点了点头,正色言道:”这次我分别买通了陆府之内的一名仆役,以及云蛟帮一名帮众,根据他们的话,原来此人并非叫做韦洵,他的真正名字是为陆瑾,听说是陆长青在长安城认识的朋友,这个陆瑾非常了得,这次还帮助云蛟帮和盐帮之间解开了误会,因此陆望之和江离都对他甚为看重。”

    “陆瑾?陆瑾?“谢太辰皱着眉头喃喃自语,沉吟半响忍不住言道:”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我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说过。“

    谢太真冷笑言道:“会不会是因为此人的名字也有一个瑾字,与昔日大房那条小狗的名字一样,所以兄长才觉得有些熟悉呢?”

    “不,我真记得是最近才在那里见过这个名字。”

    谢太辰摇头言得一句,边想边走在屋内转悠了足足盏茶时间,突然他的脚步一顿,整个身子恍若抽搐般颤抖了起来,神色惊恐地言道:“六郎,我……我似乎记起来了,快,吩咐人将去岁八月朝廷的公文札子取来。”

    谢太辰口中的公文札子,是朝廷每隔一段时间,将近期所发生的大事向地方州郡进行通报的一种文书,谢太辰作为县令,自然也有一份,并且他也非常喜爱翻阅,因为政治敏锐者往往能够从这些浩淼文书中,嗅闻出一丝朝廷的蛛丝马迹,从而判断出政治风向,这正是官场中人、特别是远离中枢的地方官员必须具备的能力。

    谢太真领命而去,不消片刻就有书吏疾步匆匆地捧来了一份木匣装盛的文书。

    谢太辰也不多话,直接将木匣放在案上,抽出其内文书每一份每一份细读,当翻看到朝廷通报“太子李贤谋反案”那卷文书,上面清清晰晰写着“监察御史陆瑾”这六个大字的时候,谢太辰陡然感觉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头晕目眩,若非死死地扶住案几,说不定立即就会栽倒在地。

    谢太真一直站在谢太辰的旁边,此际见他脸色苍白,双手颤抖,立即心头大惊,连忙上前扶住谢太辰问道:“阿兄,你这是怎么了?”

    谢太辰面如死灰,嘴巴犹如快要缺氧而死的金鱼般张了张,颤抖的手指着那卷文书,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谢太真明白了过来,急忙抓起掉在案上的文书仔细一看,片刻之后双目也是忍不住瞪大了,面白如纸喃喃道:“监察御史陆瑾?”

    ”对,陆瑾,正是那位发现李贤谋反案的监察御史。”谢太辰终于缓过气来,语无伦次地言道:“怪不得觉得这个名字如此熟悉,怪不得,原来竟是他,去岁进士科状元郎,备受天皇天后的信赖,刚去御史台没多久就查出了惊天大案,也使得监国太子李贤惨遭废除,数名宰相遭到左迁,居然是他,他来吴县干什么?”

    谢太真站定凝神思忖了一会儿,言道:”阿兄,会不会是人有同名,此陆瑾并非是监察御史陆瑾?“

    ”不会!“谢太辰断然摇手,正色言道,”你不是已经调查清楚陆瑾来自长安么?而且他与监察御史陆瑾年岁看似相同,有很大可能是为一人。而且听闻陆长青曾在长安城鸣响闻登鼓告御状,说不定正是惊动了那位声名赫赫的监察御史陆瑾。“

    谢太真皱眉言道”但是……兄长,听闻监察御史巡狩地方,一直是仪仗赫赫乘车出行,明里来明里去,还没有人是偷偷摸摸前来查案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谢太辰脸上神色变化不停,又是害怕又是惊慌,强自镇定地问道,“对了,陆瑾现在可还在吴县?”

    话音落点,谢太真如遭雷噬般陡然一震,压住心头的惊慌颤声言道:“兄长,刚才向你的禀告之事本还没说完,却被你突然打岔忘记了,听闻不知是何因由,陆瑾前往睦州去了。”

    “你说什么,睦州?”谢太辰仔细一琢磨,脸色倏地变白了,失声言道,“糟糕,莫非他已经知道了沈全万之事,故而前去调查?”

    谢太真一时之间也忍不住有些慌了,言道:“阿兄,沈全万可是一个见利忘义的商人,如果将我们冤枉陆元礼之事透露出去,那可就全都完了。”

    谢太辰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言道:“这样,我们速速赶去睦州,阻挠陆瑾追查此事,倘若他真的胆敢继续追查,那么……”

    说到这里,谢太辰眼眸中闪过了狠毒的杀意,恍若一条垂死挣扎的毒蛇,冷冷补充道:“即便他真是监察御史,我也要在睦州送他归西!”

    谢太真用力颔首,脸上也是一片肃杀之色,倍显狰狞。

    (本章完)

第512章 睦州军府() 
睦州,位于江南道东南部,与杭州、越州相邻,新安江由西向东穿越睦州浩荡流过,这一带山川连绵,河流如织,风景优美,一片动人天地。

    五日之前,陆瑾从苏州出发,一路上孤人孤马,昼行夜宿,只可惜春雨连绵耽搁了行程,直到今日方才来到睦州治所建德县城下,而他今番想要找寻的商人沈全万,正是住在建德城内。

    按照陆瑾原本的意思,是准备暗中调查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免打草惊蛇,不过在来的路上陆瑾左思右想,却觉得自己这个方法太过保守,也太耗费时间,因为要不了多久谢太真就将与陆小雅大婚,倘若还不能将谢氏兄弟绳之以法,小雅岂不是要嫁给那个恶徒?

    故此,陆瑾决定还是因当立即缉拿沈全万,直接调查案件较为妥当。

    不过这样一来,无可避免地需要地方官员的相助,捉拿犯人更是要经过地方衙门之手,原本二叔陆元义在睦州为官,请他相助本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然而知人知面不知心,凭着前段时间二叔对于七宗五姓的妥协偏袒,安知他会不会在暗中已经向七宗堂投效?

    而且据金靖钧得回来的消息,谢太辰的岳父裴向天官居睦州司马,在这睦州这片一亩三分地上,也是一个甚为厉害的角色,此番自己是要对付他的女婿,裴向天自然不会同意,甚至会在暗中加以阻拦。

    因而陆瑾认为,现在睦州所有官员都是不可靠的,甚至还站在他的对立面上。

    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向扬州大都督府禀明案情,寻求扬州都督府长史的相助,然而可惜此去扬州路途甚远,这一来一往的耽搁,说不定陆小雅就已经嫁给谢太真那狗贼了。

    想到此点,陆瑾深深感觉到了棘手,在房内左思右想良久,终于思谋到一个还算不错的办法,那就是向睦州折冲府寻求帮助。

    大唐承袭隋朝制度,军制也采用的府兵制,是以中央十六卫遥领遍布天下的六百三十三个折冲府。

    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上府一千二百人,中府一千人,下府八百人,每府置折冲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所属卫士闲事训练战备,农时卸甲为民进行生产种植,应对突然军情时便可集结成军,征讨沙场。

    不过唐代军府多集中设置于关中,大致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次为河东、河南,南方军府很少,整个睦州也只有一个折冲府而已,故此陆瑾也只能向这个军府寻求帮助。

    打定主意之后,陆瑾躺在榻上蒙头大睡了一觉,一扫连日赶路的疲累,及至第二日红日临床,他才起身梳洗,用罢早膳之后朝着城外而去。

    昨夜春雨方停,整个道旁绿树被洗刷得郁郁葱葱,苍翠欲滴,春风拂过带动枝叶摇曳,好似人们伸出手来正在招呼着过往的路人。

    陆瑾心事重重,却没有心情欣赏这片动人的江南春色,挥动马鞭毫不留恋地打马而过,马蹄在泥泞的官道上砸得飞快,溅起的黑泥抛上半空之后,方才悠悠落下,点点洒落在四周。

    睦州折冲府离建德县足足有二十来里的路程,即便是马蹄矫健,也用了一个时辰方才赶到。

    这是一片毗邻新安江的河谷山地,脚踝高的青草铺满了整片河谷,柳树摇曳,水波滔滔,隐隐可见位于小山丘下的军营帐篷林立,旌旗飘扬,号角声伴随着军士操练声不时响起,在山谷中回荡不止甚是壮阔。

    陆瑾驻马而立,手搭凉棚遥遥瞭望,忍不住感叹军营之壮美。

    他虽是文官,但是前段时间经常翻看裴行俭书房内的兵书,倒也对大唐的军营布置有些了解,更幻想过有朝一日能够率领一军征战沙场,如裴行俭那般开疆拓土步上出将入相的巅峰,若能如此,实在是夫复何求!

    站定看了一会儿,陆瑾翻下马背换上了一直放在包袱中的官服,稍事整理妥当之后,这才牵马朝着军营而去。

    渐行渐近,离军营还有大概百来丈的距离时,已经有巡逻的游哨发现他,然瞧见他一身官衣,巡逻军士倒也没有开口喝斥,领头军吏恭敬地拱手问道:“此乃军营重地,不知阁下是何官职?前来此地作甚?”

    陆瑾高坐马背,一手托起圣人赐给他的密旨,昂昂言道:“本官监察御史陆瑾,奉天子之名巡视江南道,前来面见尔等都尉,请速速通传。”

    领头军吏一听竟是监察御史,顿时吓得一个激灵,在地方官吏眼中,监察御史可是非常厉害的角色,于是乎,他急忙抱拳言道:“陆御史大驾光临,睦州折冲府实在三生有幸,小的这就去向文都尉通禀,劳烦陆御史在此稍后。”

    陆瑾点了点头,目送领头军吏飞速远去,就这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