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49章

执掌武唐-第249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韦洵瞪了他一眼,眼眸中露出了几分淡淡的蔑视,言道:“陆郎君此话差矣!那些青楼歌伎轻衫薄裘倚楼卖笑,露肩露腿不知羞耻,完全是凭色相勾引男子,即便是略有文采,也是以色相为媒介,如陆郎君这样的风流才子,以前只怕没少去青楼游玩,因而才会对这些青楼女子心存几分怜悯,不知在下说得对否?”

    一席话听来,陆瑾大感啼笑皆非。

    说起来此生他一共前去青楼两次,一次是为让赵道生相助上官婉儿,前去青楼谱词;另一次则是进士及第后,同科进士一并前往青楼饮宴,他所见到如苏令宾那样的青楼女子,文采高超,人品端重,断然不会凭借色相勾引男儿,因此在他的心中,对青楼女子的确没有丝毫的偏见,甚至还欣赏那种身处逆境却依旧孜孜上进的人物,就好像慕妃然,实在值得人为之敬佩。

    然而此刻陆瑾不想与韦洵过多争执,避重就轻地笑道:“不瞒韦兄,在下除非万不得已,根本不会踏足青楼。”

    韦洵半信半疑,正欲开口,就在这个时候,一直飘荡着的叮咚琴声却是戛然而止,一个清脆动听得犹如黄莺出谷的声音清晰传来:“楼下可是陆瑾陆郎君?”

    话音落点,韦洵和陆瑾同时一愣,抬头朝着三楼望台看去,却见那抚琴女子已是走到了凭栏之处朝着这里张望,容颜美丽如花,倾城可也,倾国亦可,正是那天下第一名妓苏令宾。

    “苏……都知?”没想到竟在这里遇到苏令宾,陆瑾惊讶得舌头都快要打结了。

    再看到苏令宾绝世容颜的那一霎那,韦洵露出了不能置信的惊讶之色,继而眼眸中飘过一丝不容察觉的浓浓妒忌,望着陆瑾冷笑道:“根本不会踏足青楼,哼哼!没想到陆郎君居然还与她认识,不知你们何等关系?”

    陆瑾有苦说不出,颇觉郁闷地言道:“不管你信不信,在下刚才说的的确是事实,只是……唉,一言难尽啊!”

    “原来真是陆郎君!”苏令宾终于看清了陆瑾的脸,不禁欣喜一笑,言道:“他乡遇故知,令宾幸何如之,还请陆郎君与友人上楼一叙,不知意下如何?”

    陆瑾犹豫半响只得点头答应,再看那韦洵,却是脸色不善。

    陆瑾担心暴露身份,低声劝说道:“要不韦郎君你先回房休息,某去去就来,不知你意下如何?”

    “陆郎君可是做贼心虚了?”韦洵目光扫了他一眼,冷哼言道:“我倒要看看那青楼女子有什么不同之处,竟能让陆郎君你同意赴宴,要去自然是一并前去。”

    陆瑾无奈一笑,只得点头同意。

    (本章完)

第451章 天地大道(上)() 
这艘客船总共起楼三层,最上面的一层自然也是视线最好、装饰最为豪阔的场所,比起陆瑾和韦洵居住的船房,有着霄壤之别。

    他俩来到三楼望台的时候,苏令宾正站在楼梯口含笑等候,绿色短襦配着白色褶皱长裙,肩膀上系着一领洁白如雪的披风,便是苏令宾今日的着装,此际身后披风随着呼啸而过的河风荡漾飘飞,使之看上去如同漫步在九天之上的美丽仙子一般。

    陆瑾担心被她一言叫破了身份,当先拱手出言道:“在下陆瑾,乃今科科举落地士子,曾有幸目睹苏娘子芳颜,没想到苏娘子居然还记得在下,娘子有礼了。”

    听到此言,苏令宾神情微微一怔,继而很快又恢复了镇定,嘴角重焕笑容虚手一抬:“陆郎君不必多礼,来,请坐。”说完之后侧身一让,邀请陆瑾和韦洵落座。

    从开始到现在,韦洵根本没有对美艳如花的苏令宾露出丝毫惊艳仰慕之色,神情中隐隐约约有着几分敌视和嫉妒,即便落座之后,也是冷冷相望一言不发,完全没有开口的意思。

    苏令宾吩咐侍儿上来煮茶器具,含笑问道:“不意今日竟在此地遇到陆郎,不知陆郎你意欲何往?”

    说完,苏令宾对他调皮地眨了眨美目,眼神中流淌着促狭之色,显然非常奇怪为何陆瑾要隐瞒自己监察御史的身份。

    这一切落在韦洵的眼中,却是觉得这妖媚女子正对着陆瑾抛媚眼,不禁暗骂一声“浪蹄子”,脸膛沉如秋水。

    陆瑾谈笑自如地言道:“不瞒苏娘子,在下科举落榜,自然只能选择归家一途,以备明年再考,能够遇到娘子你,也是一种缘分,不知娘子你将要到何处去?”

    苏令宾淡淡笑道:“闲来无事,令宾想去江东一带转转,因而坐船南下。”

    一语方罢,苏令宾终于将视线转到了韦洵身上,言道:“对了,不知这一位郎君是?”

    韦洵冷哼一声转过脸去,却没有回答。

    陆瑾没料到这韦洵竟如此不给苏令宾颜面,也不给自己颜面,心头微微生怒,也暗自后悔允诺此人与自己同行,为怕苏令宾尴尬,他急忙圆场笑道:“这位乃韦洵韦郎君,韦郎君天生不喜欢说话,得罪娘子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苏令宾身在青楼多年,长袖善舞芳心玲珑,什么样的人物没有见过?对此,只是毫不在意地点点头,并没有露出不悦之色,微笑建议道:“前几日令宾偶然在一个奇人那里得来一曲,却是与这大运河有关,刚才尝试弹唱,顿觉意境非凡,不知陆郎君是否愿意一听?”

    陆瑾端坐案后抱拳笑道:“能够聆听苏娘子琴技歌曲,陆瑾幸何如之,自当洗耳恭听。”

    苏令宾又是一笑,起身来到了放置在旁边的那张琴案前,焚香轻轻一拜案头的凤头琴,双手轻拂掠过琴弦,优美的琴声便轻轻的荡漾开来。

    苏令宾不愧是操琴大家,光是起音的干脆利落便让人心生敬佩,即便一直对她不屑一顾的韦洵,闻此琴声也不禁露出了惊讶之色。

    琴声叮咚犹如淙淙泉水流淌山间,继而又犹如泉水入河渐渐变作了低沉缓慢,隐隐约约有着几分呜咽哀鸣,使得聆听的陆瑾和韦洵,心内都生出了几分凄凄戚戚的感觉。

    便在此时,突又听见琴声陡然一个高拔,犹如江水撞击高山峡谷猛然回旋倒流,苏令宾檀口微张,天籁般的嗓音犹如空谷黄莺响了起来,唱的却是: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一曲落点,萦绕陆瑾耳畔良久未觉,也使得陆瑾心弦震颤,久久回不过神来。

    苏令宾美目中泪光莹然,流淌着淡淡的神光,她若有深意地望了陆瑾一眼,轻声言道:“陆郎君可知这首曲词说的是甚?”

    陆瑾琢磨了一番,回答道:“词曲之意,应为隋朝之时一家本有两兄弟,兄长征伐高句丽被饿死在了大青山下,弟弟又被征召为隋炀帝龙舟的民夫,饥寒交迫却还有三千里路要走,生死两茫茫极难归乡,祈求好心人能够收敛骸骨,将自己送回家乡,以便能够得到安息。”

    苏令宾轻轻颔首,怅然叹息道:“隋朝末年炀帝当国,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征伐高句丽时死伤军民数百万,修建大运河又死伤民夫数百万,人命贱如猪狗,犹如草芥,令宾虽为一介女子,然而闻之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陆瑾轻叹言道:“苏娘子此话不错,正因为隋炀帝的横征暴敛,才导致了隋朝江山二世而折,隋炀帝也被勒死在了江都,付出应有代价。”

    苏令宾目光炯炯地望着他,突然正色问道:“陆郎君,你乃受到儒家正统教育的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令宾有一事不明,还请你能够点拨。”

    陆瑾点头道:“苏娘子请讲。”

    苏令宾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才沉声言道:“常言天地自有大道,当怜惜众生,护其安乐,然现实却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朝之君仁义,尚可容庶民苟且,然若当朝之君昏庸,受苦受难的便是庶民百姓,敢问那时候大道何在?仁义又何在?”

    此话最后,苏令宾嗓音略显尖锐,呼吸也随之有些沉重,使得陆瑾暗暗有了几分惊讶。

    在他以前看来,苏令宾即便是声名显赫的“红颜进士”,然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周旋达官贵族之中的青楼女子,这样的人物,应该醉心于诗词歌赋,胭脂红粉,琴棋书画,然而今日一听苏令宾此言,才知道此女竟然隐隐有着几分为庶民打抱不平的侠义之心,且似乎还有些对现实不满的愤世嫉俗,实在让陆瑾感觉仿佛第一次认识她一般。

    解释一下,最近之所以更新缓慢,是因为在筹备一个极其重要的考试,目前笔试已过,27号参加面试,此乃布衣的人生大事,还望诸君理解。

    (本章完)

第452章 天地大道(下)() 
沉吟有倾,陆瑾轻叹一声,言道:“苏娘子可是何为‘儒家’?”

    苏令宾本出身官宦之家,自小饱读书文,岂能不明白儒家之意?听罢陆瑾此言,不禁暗觉失望,言道:“儒家之意,古之先贤早就已经言明,陆郎君若要重提,却是老生常谈了。”

    陆瑾微笑言道:“儒家先贤固然经典,然却太过笼统复杂,在下看来,儒家之道可归纳为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闻言,苏令宾娇躯一震,将陆瑾说的那四句话默默念叨了一番,陡然正色问道:“敢问陆郎君何解?”

    陆瑾侃侃而论道:“为天地立心,意于天地本没心,然而人却有心,儒家士子要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大道彰显;为生民立命,是指儒家士子当为百姓谋福祉,使他们安居乐业;为往圣继绝学,指的是将儒家的智慧义理发扬光大,教化万民,才是读书人的立足之本;最后一句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儒学目的,使得万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不饥不寒,免于战乱,天下为公,王者仁义,风调雨顺,百姓潜移默化,心平气和,以生万物。”

    说到这里,陆瑾顿了顿,言道:“至于娘子所问大道何在?仁义又何在?其实在下刚才第一句话已经言明,大道和仁义均在人心,尽管有时候它们受制于情况条件不会显示出来,然而却终归不会泯灭。我这么说,不知苏娘子你是否明白?”

    苏令宾早就被陆瑾这一番江河直下的言论惊得呆住了,陡然觉得往昔那笼罩心田的沉沉阴霾顷刻消散,身心枷锁顿时开脱,心明眼亮,坚实舒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她情不自禁地端起案上茶盏,递给陆瑾之后自己又端上了一杯,展颜笑道:“听罢陆郎君之言,令宾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屋建瓴,多谢赐教,奴以茶代酒,感谢陆郎君的点拨之恩。”言罢,端起茶盏一饮而尽。

    陆瑾轻轻一笑,也是陪她一并饮干。

    韦洵呆呆地望着陆瑾,眼眸中充满了无比惊讶之色。

    他真的是落第士子?真的是平民百姓?为何说出的言论却是带给人这样强烈的震撼?即便是那些自喻甚高的当代大儒,能有如此思想认识的亦是不多,以他的绝世文采,居然还在科举中落第,这这这,究竟有没有天理?

    饮罢热茶,苏令宾放下了茶盏,笑叹道:“陆郎之言,乃儒家之道,可惜是说得易,做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