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43章

执掌武唐-第243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之后,他将上官婉儿一把拽入怀中,低着头深深地吻在了伊人红唇之上,两人相互依偎矗立窗前,好似一对无双璧人,久久没有分开。

    ※※※

    中秋节过后,当第一缕秋风掠过洛阳皇城层层叠叠的殿阁楼宇时,太子李贤谋反一案终于尘埃落定了。

    八月二十二日,高宗皇帝正式下诏废除李贤太子身份,并贬其为庶人,囚禁于洛阳皇城一座幽禁的别院之内。

    在李贤被废后的第二天,高宗以罕见的干脆利落,立他与武后的第三子——七皇子英王李哲为太子,并改年号为永隆,大赦天下,于是浩荡多事、风雨如晦的调露二年,变作了永隆元年。

    同时,又升迁黄门侍郎、同三品裴炎为侍中,兼太子左庶子;擢升中书侍郎、同三品薛元超为中书令,兼太子右庶子,两丞相会同太子少傅、尚书左仆射刘仁轨,一并辅助太子李哲。

    另外,远在漠南征战突厥的裴行俭也获得封赏,成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正式跻身为宰相。

    以上四人连同宰相王德真、崔知温,共同入主政事堂,其中薛元超成为首席宰相,具体负责朝政处理,并直接向武后禀告。

    (本章完)

第440章 意外访客(上)() 
而在冬季来临之前,天皇天后带领着群臣离开洛阳,返回了阔别已久的长安城,冷清一年有余的长安,因为圣驾归来又再次热闹了起来。

    回到长安后,陆瑾再三考虑,决定还是离开裴家另揽居住为上,毕竟他现在贵为八品御史俸禄渐丰,支付租房已是游刃有余,况且他也不喜欢这样寄人篱下的生活,实在不便多过打扰裴家。

    将这个想法对着华阳夫人一说,自然引来了裴家人的反对,无奈陆瑾去意已决,华阳夫人也不好多说,只得允诺了。

    几天下来,陆瑾都在为挑选合适的房子而奔波,原本的永宁坊钱大娘家中他肯定是不会去了,因为每日朝参须得早起,故而他挑选房子的目标主要集中在皇城周边市坊。

    然则一问租房价格,却是非常昂贵,几近高了偏远市坊的两倍有余,虽则如此,陆瑾依旧咬咬牙在光德坊租上了一间三进宅子,不买仆役,也不请庖厨,就孤零零的一个人独自居住,倒也怡然自得。

    今日到得休沐假,陆瑾难得清闲一日,清晨起身烧水美滋滋地沐浴洁身一番,其后便披着头发落座在长案后,揣摩着裴行俭留给他的兵书。

    看得大概一个时辰,正午将至,陆瑾正欲出门随意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却听见敲门声响,原是有客登门了。

    陆瑾暗感奇怪,要知道他才搬来光德坊没几日,除了裴家人之外,似乎就没有另外之人知晓,是谁会在这冷飕飕的初冬正午登门拜访,莫非是以前租客之友?

    带着这样的想法,陆瑾信步走出正堂行至前院打开木门,刚朝外面瞧得一眼,却见门外台阶上立着一个头戴帷帽的窈窕身影,隐隐约约似乎有些熟悉。

    正待惊讶愣怔当中,来人已是伸出纤手摘下了头顶帷帽,露出一张倾国倾城的动人娇靥,对着陆瑾浅浅笑道:“七郎,数月不见,久违了。”

    陆瑾如遭雷殛,半响惊讶言道:“公主,你,你如何出宫来了?啊呀,居然连一个随从都没带,你是独自前来的?”

    太平公主颔首一笑,美目视线却转向了陆瑾身后的院子,赞叹言道:“听闻七郎你乔迁新居,故而太平特地前来拜访。怎么,瞧你那样子,莫非不欢迎太平?”

    陆瑾回过神来,哭笑不得地言道:“公主能够凤驾亲至,陆瑾高兴都来不及,自然非常欢迎,然而根据宫中规定,公主你尚未出阁,乃云英未嫁之身,岂能轻易独自一人出宫游玩?若是被天皇天后知道,公主一定会受到责罚。”

    太平公主橫得他一眼,风情万种的言道:“去岁太平陪你千里昭昭从洛阳来到长安时都不会害怕,岂会害怕今日出宫一天?放心吧,父皇母后今日都不在宫内,没有人能够奈何得了我的。”

    陆瑾知道太平公主行事任性大胆,闻言倒也无可奈何,况且人家一个娇滴滴的公主登门拜访,总不能将之拒之门外,想了想,他只得侧身一让,伸手作请道:“倘若公主不嫌弃寒舍简陋,不如请进一叙。”

    太平公主微笑颔首,言道:“不用公主前公主后的,还如以前那般,叫我二娘或者令月便可。”言罢走进了屋门。

    前院不大,角落处种植着一颗枝繁叶茂的槐树,一如它的主人一般,在空旷的院子中也是显得孤零零的。

    至于待客正堂,则是一间古朴结实的青砖瓦房,太平公主脱掉鞋子走了进去,瞧见里面摆设简陋,墙面光光,不禁笑着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陆瑾尴尬地摸了摸鼻尖,却又止不住笑道:“公主,我还是第一次听见有人将简陋说得是这样清洗脱俗,不管如何,谢谢你的赞美。”

    太平公主转过身来,似笑非笑地望着他,言道:“七郎,令月说的可是肺腑之言,对令月来讲,屋子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什么人。”

    此话甚为大胆,听得陆瑾止不住一愣,太平公主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口误,尴尬地轻咳一声语带撒娇地言道:“来了这么久,你难道就不懂得请我入座么?”

    陆瑾恍然醒悟,急忙示意太平公主落座长案之后,然而他又想起屋子里似乎没有准备草席,就这般跪坐在地不仅双腿容易发麻,且地面还是冰冷无比。

    好在他突然灵机一动,示意太平公主稍等,然后返回寝室取来一件厚实的袍服折叠妥当,当作软垫放在了太平公主身前,太平公主也不拒绝,微微一笑跪坐在了长案后。

    寒暄闲聊了几句,太平公主忽地幽幽一叹,望着陆瑾似笑非笑地言道:“最近七郎你查获太子谋反这样的大案,可谓是震惊了整个朝野,父皇母后都对你是赞不绝口,不知七郎你做何感想?”

    想到李贤好歹也是太平公主的亲兄长,陆瑾神情不禁有些尴尬,正色言道:“其实在调查赵道生之初,我也没想到太子殿下会牵连这么深,光是刺杀朝臣,私藏兵甲的两罪,便足以令他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监察御史负责监管朝廷百官,纠正不法,犯法官员自然须得付出代价,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但是七郎,你可要懂得树大招风之危啊!”太平公主语重心长的一句,娓娓言道:“君性情刚烈,不畏权贵,秉公办事,这样的监察御史在令每个大臣为之惊惧的时候,也会暗地里产生警惕,更有甚者说不定还会打压排挤,将来你肯定会离开监察御史转任他职,如果和同僚处理不好关系,那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陆瑾微笑言道:“今日公主至此,是专门对我说这些话?”

    “你我乃是朋友,令月也是说出心中之见而已。”太平公主小心翼翼地说得一句,悄悄观察他的神色,深怕他会为此生气。

    陆瑾自然明白太平公主的关心之意,说道:“李贤谋反事件突然,在下身为御史且还是查出案件的人物,自然而然受到朝野内外瞩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公主刚才的话我很明白,你的好意我也很感激,放心吧,以后我会多加注意的,尽量不在这样的案件中出风头。”

    太平公主欣慰一笑,望向陆瑾的眼眸中流淌着淡淡的柔媚之色。

    (本章完)

第441章 意外访客(下)() 
陆瑾这才想起现在午时已过,也不知道太平公主是否用了午膳,不由笑问道:“殿下来的时候可曾用膳?”

    太平公主忽地一笑,言道:“今天上午我全都思谋怎么偷偷出宫,自然尚未午膳,怎么?陆御史莫非今日要请本宫大吃一顿?”

    陆瑾哈哈笑道:“公主登门,大吃一顿又有何妨?不过我这府中向来很少开伙,咱们也只有到外面去吃。”

    “外面?”太平公主想了想,旋儿摇头笑道:“何必去外面酒肆?难道七郎你府中没有庖厨做饭么?”

    陆瑾一脸认真地言道:“没有,在下独自居住,目前身兼仆役、家丁、庖厨,府中做饭却是太过麻烦。”

    听他说得有趣,太平公主不禁咯咯轻笑,继而眼眸一转笑语言道:“府中用膳,方能体现出主人待客亲切,我们就不必前去客栈了,不如由七郎你作几道拿手菜给本宫尝尝如何?”

    陆瑾思忖一番,想想太平公主本是偷偷出宫,这样抛头露面于外的确不甚妥当,于是乎点头言道:“好,那陆瑾就献丑做菜,还请公主你在此间稍等。”说完,已是站起了身来。

    太平公主岂会愿意独自一人在此闲坐,霍然起身微笑言道:“让你独自一人忙碌本宫如何过意得去,我也一并前去帮你吧。”

    陆瑾闻言一惊,迟疑道:“殿下乃金枝玉叶之身,岂能跟随微臣下得厨房干那庖厨之事?”

    太平公主毫不在意地摇手笑道:“无妨,说起来本宫来从未动手做菜,今日正好可以向七郎你学习一番。”

    陆瑾瞧她一副兴致勃勃的模样,却是不好拒绝,只得微笑点头表示同意。

    厨房位于正堂侧面,虽则为单独一间院落,然却非常的狭小简陋,四周墙角更是堆满了柴薪,显得局促拥挤。

    太平公主显然是第一次来到厨房,满是好奇的目光左瞧瞧,右看看,大感兴趣。

    待到进入厨房之中望着灶台厨案,太平公主更是好奇的问东问西,一刻都没有消停。

    由于时值夏日,陆瑾并没有在厨房内备置鲜肉,好在水缸中养着前几日买来的一条鲈鱼,以及两斤河虾,倒也不愁食材。

    他将衣袖捋起,右手伸入水缸又快又准地抓住了正在缸内游动的鲈鱼,将之拎起移步来到砧板之前。

    瞧见太平公主正饶有兴趣地望着自己,陆瑾微笑提醒道:“公主,我要杀鱼了,请你还是让开一点,免得鲜血溅到身上。”

    “无妨,本宫可不怕血腥。”太平公主摇头一笑,显然没有离开的意思。

    陆瑾也不劝阻,提起案上的菜刀便开始清理那条鲈鱼,片刻之后将鲈鱼开膛破肚完毕,洗刷干净置放在了砧板上面。

    陆瑾要做的这道菜名为“金齑玉脍”,乃是唐朝有名的菜肴,是为将鱼鲙成极薄的鱼片,然后蘸着佐料直接生吃,后世某岛国的生鱼片,便是从唐朝鱼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金齑玉脍”最考厨子的刀功,这也是此菜能否功成的关键所在。

    陆瑾虽非庖厨,不过却是难得的使刀好手,他现将那条鲈鱼剖开分成两半,紧接着剔除鱼筋鱼骨,然后持刀飞速地脍着鱼片。

    太平公主何曾见识过这般凌厉而又快速的刀法,直是看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未及片时,一盘薄如蝉翼的鱼片已是装在了陶瓷盘中。

    其后,陆瑾又开始准备“金齑玉脍”的佐料,是为将蒜、姜、橘、梅、熟粟黄、粳米饭、盐、酱八物调配均匀,然后放入些许米酒,金齑玉脍便算完成。

    接下来,陆瑾又从水缸中将河虾全都捞了上来。

    这些河虾长钳长身,活泼乱跳,陆瑾烧开一锅滚烫的开水,就这样将河虾全部倒了下去,用热水煮熟便可蘸酱食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