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36章

执掌武唐-第236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瑾闻言一怔,接过蔗蔗手中的纸条就着摇曳不定的火光细看,上面唯有小字两行,写的为:思贡坊二里三曲赵府。赵道生之府邸。”

    霎那间,陆瑾心头一松,点头道:“请回禀天后,微臣明白了。”

    蔗蔗笑道:“现在天色已晚,陆御史独自一人前去赵府查案却是多有不便,你可先前去左金吾卫大营,找中郎将丘神勣,请他率军相助。”

    陆瑾颔首道:“好,事不宜迟,在下现在就赶往左金吾卫大营,娘子告辞了。”言罢拱手一礼,快步离去。

    蔗蔗轻轻一笑,转身莲步婀娜地走入了沉沉夜色中。

    (本章完)

第427章 寻找罪证(中)() 
左金吾卫乃是大唐十六卫之一,与右金吾卫一道执掌京师宿卫,将军府位于天街之北处,陆瑾从御史台过去倒也不远。

    一路上,他默默然地快步而行,心内却是思绪不断。

    恰在他最需要线索的时候,武后神乎其技地送来了一张小纸条,上面标明了赵道生府邸所在,对他来说当真犹如久旱逢甘霖,端的是酣畅无比。

    不过陆瑾却是有些奇怪,为何今日下午他觐见天后的时候,天后却不将这么重要的线索提供给他,反而要等到现在才拿出来?难道天后就不怕误事么?

    陆瑾左思右想,终于得到了一个结论,说不定天后也是才得到的这个线索,因而这个时候才将之送来。

    如果真的如此,那也可以说明天后对太子李贤,乃是仓促开战而非故意为之,而提供赵道生府邸线索之人,也必定是潜伏在东宫内效忠天后的奸细,因为也只有与赵道生交好,才能探明他的府邸所在。

    心念及此,陆瑾心头微感发凉,对于天后不动声色的制人手段大是钦佩,相比较起来,李贤却是太过大意轻敌了。

    来到左金吾卫衙门报明身份,府门外负责把守的军士立即将陆瑾带了进去。

    刚走入前院中,陆瑾便看见一员身材高大的带甲将军正昂然而立。

    带甲将军大约四十些许,生得膀大腰圆黝黑肥壮,站立院中如同一道石柱,眼见陆瑾入内,他虎虎生风地大步而至,干脆利落的抱拳亢声道:“敢问阁下可是陆御史?”

    陆瑾拱手为礼道:“本官正是陆瑾,将军莫非便是丘中郎将?”

    “本将正是丘神勣。”带甲将军颔首一笑,继而正色言道,“本将奉天后密令,特地点军三百协助陆御史处理急务,目前军士已经全部集结在端门之外,还请陆御史安排。”

    陆瑾点头言道:“好,事不宜迟,丘中郎速速带领军士跟本官一道前去思贡坊。”

    丘神勣立即亢声应命。

    片刻之后,三百红甲骑士在陆瑾和丘神勣的带领下,过了天津桥沿着洛河向着城东飞驰,一路上明火执仗,马蹄如雷,路过的巡逻金吾卫一看是自己人,自然不会前来盘查,未及多久,陆瑾等人便来到了思贡坊之外。

    “啪啪啪”用力敲打坊门,过得半响守门坊丁才睡眼惺忪地打开门来,然而一瞧外面铁甲骏马,顿时吓得一个激灵,结结巴巴地问道:“各位军爷……不知来到我们思贡坊所为何事?”

    丘神勣面带煞气地冷声道:“本将问你,可知二里三曲赵府怎么走?”

    坊丁害怕地咽了咽唾沫,言道:“回……回军爷的话……你们沿着这条街一直走下去,过得第二个路口拐角西面,片刻就到。”

    丘神勣轻轻颔首,转头问一旁的陆瑾道:“陆御史,你看如何?”

    陆瑾手持马鞭轻轻地敲打着自己的大腿,沉吟半响言道:“此乃密事,不必弄太大的动静,进坊之后吩咐大家都小声一点。”

    丘神勣抱拳领命,立即让骑士们策动坐骑轻轻弛入坊中,驰马走得大概盏茶时间,一道华贵气派的朱漆大门已是出现在了眼前。

    陆瑾高坐马背仔细打量,府门上“赵府”二字清晰可见,根据天后提供的线索,此地正是赵道生的府邸。

    陆瑾当下也不迟疑,立即吩咐军士上前敲门,敲门之声在宁静的夜色中传了很远。

    片刻之后,府门吱呀一声打开了,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持灯笼走了出来,一敲外面的阵势,登时吓得后退数步,连手中灯笼也不甚掉落在地,半响方才颤声问道:“你们……你们……何人?”

    陆瑾高坐马背上沉声问道:“我问你,这里可是赵道生的府邸?”

    白发老者一敲陆瑾身着官服,原本有些担忧遇到歹人的心思这才松泛下来,勉力维持着镇定言道:“我家阿郎正是赵道生,不知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

    陆瑾一听是赵道生的府邸,当即翻下马背,在丘神勣的陪同下登上台阶走到白发老者身前,言道:“本官陆瑾,职司监察御史,奉搜查赵道生之府,还请老丈行个方便。”

    白发老者一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尖声言道:“什么?你们竟要进府搜查?我家阿郎可是东宫贵人,你们凭什么?”

    “就凭朝廷之令!”陆瑾淡淡一句,转身挥手下令道,“众将士听令,立即进府搜查,清点钱物,封存珍宝,发现有可疑线索立即上报。”

    骑士们轰然应命,犹如一群饿虎般冲入了赵府之中,不消片刻,里面立即是鸡飞狗跳,哭骂不断。

    “你你你……”白发老者手指陆瑾,吓得依靠在府门旁说不出话来,显然正处于莫大的惊恐当中。

    陆瑾看了白衣老者一眼,也不多话,负手走进了赵府。

    这片府邸在寸土寸金的洛阳城的确是一个显赫的居所,光是前院就占地极宽,正北面南的待客正堂更是装饰豪华,陈设气派,博古架上的珍玩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陆瑾站在正堂屋廊下默默打量,前院中已是站满军士们从府内驱赶而至的赵府众人,有姿色美貌的女子,有嗷嗷待哺的幼儿,家丁女婢庖厨仆役更足足有五六十人,可见赵道生之阔气。

    等待了片时,立即有一名红甲军士前来禀告:“陆御史,丘中郎,吾等在东院假山之内发现一个藏宝库,里面堆满了珍宝。”

    陆瑾心神一动,言道:“快带本官去看看。”

    陆瑾和丘神勣步履匆匆的来到东院时,军士们手中摇曳的火把已是照得院内一片亮堂。

    仔细望去,院内林木茂盛,花草葱茏,居边一片凛凛水池,足有二三亩大小,分外的清幽,一座巨石堆砌的假山傲立池畔,分外引人注目。

    陆瑾一言不发地走了过去,果然看见假山靠近凉亭边缘有着一条小小的甬道,勉强可供两人并肩而入。

    (本章完)

第428章 寻找罪证(下)() 
丘神勣四顾一望,忍不住失笑道:“这赵道生居然在这里设立一个藏宝库,真是一个妙人。”

    陆瑾微笑言道:“如赵道生那般爱财贪财之人,一定要将钱财放在眼前方才心安理得,不用问,这座东院也应该为他的居所,走,咱们去看看这只鼹鼠藏了多少钱财在里面。”

    在军士的带领下,陆瑾和丘神勣鱼贯而入,行得没几步,一道厚实的铁门豁然入眼,不过铁门上的铜锁已经被军士们强行弄开,随意丢弃在了地上。

    待到走进铁门之门,陆瑾立即觉得眼前一片刺眼光亮,使得他情不自禁地微微眯起了双目。

    待到眼睛稍稍适应光芒之后,他这才环顾四周仔细一看,剑眉立即为之一抖。

    房内石墙石壁坚固非常,三面博古架上放满了价值连城的各式珍玩,角落处堆放着几口铁箱,里面金光灿灿全为金条,在火把的照耀下甚是耀眼。

    红甲军士亢声禀告道:“陆御史,丘中郎,刚才兄弟们大概估算了一下,箱子内不下有万两黄金,而且多为官府铸好的金铤。”

    陆瑾微微颔首走上前去拿起一根金铤,顿觉入手沉重显然全是真金,而非那种掺杂了他物的鎏金。

    再看规格样式,金铤长一尺,宽两寸,正是官府铸金规格,而在这根金铤上,还留有金铤的重量、成色、来历,以及监造人姓名,官职等等,显然是出自官府之中。

    陆瑾身为监察御史,自然知晓朝廷铸金惯例,如这般大宗的金铤铸造,也是多为地方州郡向中央朝廷每年进贡赋税所用,因而才在上面标注清楚。

    而朝廷收到上贡之金,除了一定的储存之外,更多是制成了黄金器具首饰等等,还有一部分赏赐给了臣下,赵道生拥有的这批金铤,很可能就是来自皇家赏赐。

    不过赵道生何德何能,圣人自然不会随意封赏于他,这批黄金来源铁定有问题。

    正待陆瑾暗自思索当儿,又有红甲军士轻声言道:“另启禀陆御史,外我们还在房内发现了一本记账所用账簿,未等陆你的命令,故而不敢擅自翻看。”

    “哦,账簿何在?速速取来一观。”陆瑾立即出言吩咐。

    红甲军士抱拳应命,转身走至屋内长案上拿起一卷裹得好好的书卷,又回身毕恭毕敬地递给了陆瑾。

    陆瑾接过展开慢慢细读,登时双目大亮,收拢书卷之后,脸上浮现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吩咐道:“丘中郎,本官要赶着回去写弹劾奏折,就有劳你今夜留在此地守候,任何人都不许动府内钱财分毫。”

    丘神勣点头笑道:“陆御史放心便可,某一定尽心守护。”

    告别丘神勣离开赵府,陆瑾打马返回了尚善坊裴府之内。

    时当初夜,苏味道正在堂内与华阳夫人品茗谈论,一瞧陆瑾返回,立即起身笑吟吟地言道:“噢呀,七郎回来了么?今夜怎么如此晚?”

    “有事耽搁了。”陆瑾微微一笑,正欲告辞返回院中,突又想起一事,微笑问道:“对了,苏兄明日也会参加朝参吧?”

    苏味道笑言道:“明日正值十五,规定在朝京官三品以下都需朝参,内文学馆馆主乃是从六品下官身,自然须得参加。”

    “既然如此,苏兄还是早点睡吧。”陆瑾轻轻一叹。

    “哦,为何?”苏味道止不住好奇一问。

    “因为明日朝参只怕是不会太平啊。“陆瑾颇为神秘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头,这才举步离开。

    苏味道听得二丈摸不到头脑,半响哑然失笑道:“这个七郎,现在居然喜欢打哑谜了,什么不太平?呵,也不说明白。”

    回到跨院之内,陆瑾点亮油灯将之置于案头,铺纸研墨准备写弹劾奏折。

    按照朝廷监察制度规定,监察御史拥有对朝廷任何一个大臣的弹劾之权,所谓风闻奏事,便是指御史可以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进行举报,不必拿出真凭实据,被弹劾的官员只能束手就擒等候监察御史的调查审查。

    此举固然权柄极重,然若御史处事若有差失,惩办也极严厉,因而监察御史对于弹劾朝臣,特别是弹劾显赫朝臣,都是非常慎重的,许多御史都会在弹劾之前写下弹劾奏折,而非信口雌黄进行弹劾。

    赵道生虽则为微不足道的东宫小官,然毕竟是李贤身前红人,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弹劾他自然须得言辞凿凿,论点充分。

    以陆瑾的文采,想要写一篇弹劾奏折自然不会是什么难事,加之刚才有收集了解到的部分证据,奏折写起来更是一挥而就手到擒来。

    当远方城楼敲响了三更的刁斗声,一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