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218章

执掌武唐-第218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可以说大唐对于依附异族的的政策是失败的。

    但是,两汉至今贤臣名将多不胜数,却没有人能够想到真正能够解决边疆政策的好办法,即便有所妙策,也只是在某个政策上作出调整改变,而没有那种黑夜举火让人双目一亮的创新,没能够彻底解决异族今日归附,明日反叛,周而复始接连不断的困局。

    如今高宗以这道时务策为题,用来考量举子们的出谋划策之能,的确算得上比较困难,因而才是一片惊叹之声。

    陆瑾自然也明白此题之难,连政事堂的那些丞相都没能想出一个妥当的好办法,这短短的的时间内举子们能有何真知灼见?所有人都是面露难色,苦着脸相互目询,不过从这个题目也可以看出,圣人一定是因北疆突厥反叛而烦恼不已,才会出此题目。

    一时之间,偌大的殿堂内寂静无声,举子们都在默默思索不止。

    陆瑾脑海中也是如同车轮般转动不停。

    他参加科举的优势,并不仅仅只限于跟随孔志亮专研儒家之学后的学富五车,更为重要的脑海中那段来自未来的莫名记忆。

    尽管莫名记忆对于当代唐朝所知甚少,然好在对于未来那些朝代却还是知晓甚广,对于一些大概的对外政策也有所了解。

    细细回想,唐之后又有宋元明清四朝,其中以宋朝面对的北方异族最为强盛,辽金元三国都雄踞北方带甲百万,宋朝长期以来只得称臣纳贡之份,对异族采取的也是妥协退让之策,自然不可取。

    再看明朝,驱逐鞑虏天下归一,一直奉行“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强硬政策,对异族刚烈有余,而柔韧不足,边疆异族从未归顺,使得女真崛起于辽东,最后成为了心腹大患。

    反观清朝,虽为异族却也深知异族之心,对于北方蒙古的政策一直也是非常的成功,自己若能以此为启发,并根据大唐具体情况略加变通,说不定能够收到奇效。

    心念及此,陆瑾立即打定了注意,铺开一面洁白如雪的宣纸,正欲作答之际,脑海不知不觉竟突然浮现出五年之前江宁雨夜的那番情景。

    正是在那一天,他失去了和蔼可亲的阿娘,失去了待他如同亲弟弟的幼娘,也失去了陈郡谢氏嫡长孙的身份。

    也是在那一天,他立誓要报得血海深仇,让长期以来欺压大房,阴谋夺权逼死阿娘的二房一干人等付出应有代价。

    五年的刻苦用功努力专研学问,现在终于登上天子殿堂,进行最后的殿试,只要殿试能够顺利通过,他便能够成为天子钦赐的进士出身,获得权势为阿娘报仇雪恨,挽回大房失落已久的地位。

    诸多念头在心海中翻滚不止,陆瑾紧咬牙关暗自长一叹,努力使得自己复归平静,摘下挂在笔架上的毛笔,将笔尖浸入砚台内的浓墨当中旋转一圈,提笔稳健地作答。

    高宗一直端坐在御案后仔细地观察殿试举子们的动静,可半响却是无人动笔回答,不禁令他暗暗感到失望,不意这时候看到陆瑾率先提笔的举动,止不住欣慰点头,对着坐在旁边的武后小声言道:“媚娘,还是你所培养的人才不错,看,陆瑾已经开始动笔了。”

    武后颔首笑道:“陆瑾这孩子前段时间温泉宫救驾太平,又替朕完成了《孝经》编撰,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才,他日若能为官入仕,倒也是非常不错。”

    高宗捋须一笑,不再说话了。

    ※※※

    殿试结束已是午后,高宗皇帝简单地用罢午膳,吩咐内侍将举子们的答卷送到了丽景殿书房,与武后一道亲自批阅。

    设立殿试可谓科举中开创先河之举,由皇帝亲自批卷审阅挑选人才,更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高宗虽则身子羸弱多病,然今天却是精神饱满,大感新奇。

    落座在宽大的御座前,内侍急忙从木匣内拿出一张答卷平铺在了案头,高宗皇帝对着坐在另一案的武后笑道:“媚娘,共计有五十余份答卷,咱们就在今日看完如何?”

    武后欣然点头笑道:“好,圣人之命臣妾岂敢不遵,看完便看完,大不了挑灯夜战。”

    一席话落点,高宗止不住放声大笑,正欲提笔阅卷当儿,不意殿门外侍立的内侍匆匆入内拱手禀告:“启禀天皇天后,太平公主在外求见。”

    “呵,太平来了么?让她进来便可。”高宗立即微笑允诺。

    不消片刻,窈窕婀娜的身影带着一阵香风入内,婀娜多姿,美艳群芳,正是太平公主到了。

    她轻轻一笑,对着高宗武后作礼道:“儿臣见过父皇母后,父皇母后万福金安。”

    武后搁下手中毛笔,悠然笑道:“太平啊,今天你来得可是不巧,父皇母后须得批阅殿试举子答卷,没有闲工夫陪你。”

    太平公主时时刻刻关注着陆瑾,早就对殿试之事了然于心,况且她现在本为陆瑾而来,想在第一时间得知陆瑾成绩名次,闻言浅浅一笑,言道:“原来父皇母后身居公务,无妨,太平就在这里陪着你们便是,待父皇母后疲乏口渴之时,太平还可以为你们捏背递水。”

    高宗捋须笑道:“太平孝心可嘉,那你就留在这里吧。”

    一丝欣喜之色从太平公主眼眸中一闪即逝,她嫣然一笑乖巧地坐在两圣之旁,也不出言打扰,就这么静静等待。

    (本章完)

第395章 两圣震撼(上)() 
对于太平公主如此行径,高宗倒不觉得有何不妥,唯有武后暗暗感到奇怪,太平本是她所生,对于女儿的秉性武后也大概清楚,要知道太平公主可是一个活波好动之人,就这么安静地陪着他们处理政事,当真还是破天荒地的头一遭,自然令武后暗暗惊奇。

    此刻,高宗皇帝早已将注意力转移到案头试卷之上,细细地读罢半响,哑然失笑道:“这篇时务策当真是胡言乱语,不切合实际,竟让朕在北疆加强兵力防备突厥,呵,他可知道大军驻扎于外需要耗费多少粮秣?单是那单于都护府的八千驻军,每年便耗资巨甚,若真的按照他的提议增加五万驻军,那还了得。”

    听到父皇如此贬低案头的举子答卷,太平公主的心儿顿时悬在了嗓子眼上,她深怕这篇答卷是出自陆瑾之手,可惜父皇却不告知作答者姓名,那种既好奇又难受的心思,折磨得她心乱如麻坐立不安。

    好在,高宗皇帝沉吟了半响,突然对周边侍立的内侍言道:“将这篇时务策放在另外的匣子内,作答者陈子洲,未能进士及第。”

    闻言,太平公主这才放下了心来,正在暗自好笑当儿,突然又听见武后冷笑言道:“圣人你听听这一篇时务策所说之言,认为该大肆屠戮突厥异族,只有将他们杀怕杀服,才不会对我大唐举起叛旗,呵呵,可笑啊,倘若杀戮能够解边疆问题,只怕当年太宗皇帝也不会将东~突厥降部安置在漠南之地,立威固然可也,然大唐自有制度,当以霸王道杂之,光凭武力何以称霸天下。”言罢长声一叹,将案头答卷抛之于地,神情大是失望。

    霎那间,太平公主又是紧张得手心冒汗,暗忖道:这篇文章,该不会是七郎所写的吧?

    幸好武后也将这篇时务策列为了不能及第,并吩咐内侍记下了姓名,太平公主这才知道此文乃是一个名为王强的举子所写,并非陆瑾所为。

    一时间,殿内均是高宗和武后相互交谈之声,若遇好的时务策,两圣自然而然会笑容满面地叙述不止,甚至还根据边疆具体形势讨论计策是否可行,若是看到那种愚钝之见,又会摇头失笑,讲述其中错失。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不知不觉到了掌灯时分,太平公主越坐越是坐如针毡,因为到了现在,父皇和母后似乎都还没有看到陆瑾的答卷。

    高宗皇帝时才虽则自信满满,言及要用半日的时间将所有答卷批阅完毕,然而到了此刻,却是头晕目眩精神不济,重重的哈欠声不时在殿内响起。

    武后关心他的身体,微笑建言道:“圣人,若是累了你便回殿休息吧,剩下的答卷交由臣妾负责审阅完成,明日一早再向你报告。”

    高宗本欲点头允诺,然而想了想,终还是摇头道:“此乃朕第一次亲自挑选进士之才,还是坚持看完。”

    武后嫣然一笑,也不再劝,点头叫好。

    又是一个长长的哈欠,高宗揉了揉有些酸麻的眼睛,再次摊开一张答卷细看。

    刚看的一眼,高宗顿时被答卷漂亮的字迹所吸引,止不住点头暗地里叫好,然而将第一行的文字看完,却又立即勃然大怒,重重拍案言道:“此人开篇就质疑圣人之言,实在是乖张狂妄,如此人物,居然还能殿试,真是太可恶了!”

    武后闻言暗觉惊奇,好奇地问道:“不知是何乖张语言,让圣人你这般动怒?”

    高宗冷哼了一声,双手拿起案上宣纸念道:“此人第一句,写的便为‘《左传》有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学生仔细思之,却觉有失偏颇。”

    念完之后,高宗皇帝不悦言道:“媚娘,《左传》好歹也是流传千古的儒家经典之一,历来为儒家学子必学典籍,此人身为科举士子,竟公然质疑儒家学问,实在是大为不妥。”

    武后面沉如水地点了点头,问道:“不知此文是何人所作?”

    高宗皇帝黑着脸翻动答卷,待看清楚答题人姓名,着实为之一愣,半响方才讶然道:“洛阳府陆瑾,这篇文章,居然是陆瑾写的?”

    轻轻的话音犹如沉雷般响彻在太平公主耳畔,大惊之下太平公主登时一阵头晕目眩,纤手伸出扶住长案,紧紧地咬着银牙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才没有软倒在案前。

    陆瑾?他怎能写出这样藐视儒家典籍的话,难道他就不懂得儒家典籍的地位么,这般公然质疑岂不是自寻死路?

    一时之间,太平公主心内又是震惊又是哀怨,还有那深深的绝望。

    武后蹙着眉头想了一下,颇觉奇怪地言道:“圣人,陆瑾就职翰林院后,一直谦虚谨慎文采斐然,即便是上官婉儿,也一直对他是赞叹不已,臣妾还从未听说他有什么乖张狂妄之举,况且当时臣妾令他编撰《孝经》,书中字里行间更是言语通达论点妥当,也未有不妥之处,理应不会出现藐视儒家典籍的事来。”

    “可是这答卷上白纸黑字写得这么清楚,何能有假?”高宗皇帝双目一瞪,显然有些不高兴武后言语中的袒护。

    武后微笑言道:“臣妾相信陆瑾这么写,必定也有他的一番用意,圣人耐心看下去便可,若是陆瑾当真借此藐视儒家经典,臣妾第一个便不会饶他。”

    太平公主早就是心惊肉跳,勉力笑道:“父皇,儿臣也相信陆瑾不会这样不知轻重,还请父皇耐心看下去。”

    高宗皇帝轻轻颔首,将陆瑾所写的时务策摊在案头继续细看,太平公主一直仔细地观察着高宗的脸色,待过得半响,父皇原本那紧紧皱着的眉头突然松开了,紧接着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显然是有什么触动。

    太平公主忍不住了,问道:“父皇,莫非陆瑾这篇时务策还有什么问题?”

    高宗皇帝轻轻一叹,捋须道:“此人言必有据,刚写了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下面便是坚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