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执掌武唐 >

第125章

执掌武唐-第125章

小说: 执掌武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今日城门方启,刘道合便带着徒弟以寻揽仙草之名,离开了皇宫,眼下已不知所踪。”

    高宗闻言大怒,拍案喝斥道:“看来此獠必定是做贼心虚,偷偷出宫跑了,媚娘,即刻起诏通令各地州郡、关隘津渡,捉拿贼子刘道合归案。”

    武后立即欠身应命。

    ※※※

    圣人中毒之事原因查明,整个内宫皆是一片振奋了。

    宫娥内侍纷纷奔相走告,窃窃私语,原本惶惶然之心也是烟消云散,毕竟历来天子中毒,内廷宫人都是脱不了关系,说不定朝廷还会大开杀戒,如今原因查明,自然让不少人都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此,宫人们又对酿成祸端的刘道合咒骂不止,言及这老妖道欺世盗名胡乱炼丹,让无数人差点替他背了黑锅,其中骂得最为带劲的,当属三清殿内那些道士,毕竟刘道合以前可是抢了他们的饭碗,如今新愁旧恨相继,咒骂得自然是酣畅淋漓。

    另外还有一事,在宫廷内亦是传到沸沸扬扬。

    这次能够查明中毒原因,全赖一个不肯留下姓名之人的检举揭发,不仅如此,那人还写下一篇《谏圣人服食丹药疏》,陈词服食丹药之弊,圣人虚心纳谏,对这篇谏疏赞叹不已,不仅在早朝上传给众大臣品读,更将此疏张贴长安城门,供庶民百姓观看。

    一时之间,此事传为朝野佳话,不少人更对那不肯留下姓名的谏言者好奇不已,纷纷猜测之人身份。

    嗡嗡哄哄的议论声中,陆瑾依旧是不显山不露水,还是文学馆那个普普通通的棋博士,见到婉凝平安归来,他一直悬着的心终是放下了,而待到婉凝重返讲授庭院那一天,院内更是欢声雷动,宫娥们全都高兴不已。

    陆瑾也没有出言干涉,就这样笑眯眯地望着宫娥们向婉凝表示祝贺,庭院内顿时一片热闹。

    那晚陆瑾夜探三清殿,发现丹药秘密,尽管抢到了丹药,但对如何交给朝廷,他却有些一筹莫展。

    毕竟丹药也算是他强抢而来,加之夜行宫禁罪名亦是不小,倘若由他自己出面揭穿之事,那就尤为不妥了。

    于是乎,陆瑾想到了一个办法,将丹药送入太医署,并搁在了太医令公事房案头上,他相信以太医令的正直秉公,一定会作出公正的处理。

    在放置木匣之际,陆瑾望着案上留有纸笔,当即心思一动,就着月光奋笔而书,写下了那篇《谏圣人服食丹药疏》,没想到却被圣人采纳,如何不令陆瑾大觉意外。

    尽管朝廷对于谏疏称赞纷纷,然陆瑾却不敢暴露身份,毕竟他还需要潜伏在宫内追查阿爷下落,若是被朝廷知晓他具有夜行宫禁的胆量和本事,成为羽林军重点的关照对象,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陆瑾不禁笑了笑,心内一片轻松之感。

    信步走在宫道之上,陆瑾步履悠闲,精神大好,身上那领青色的官袍也如他的心情一般,飘飘扬扬飞袂不止。

    走得没多远,他突然看见一抹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道旁凉亭内,浅笑莞尔,顾盼生辉,犹如一朵盛开在花圃中的鲜花般光彩照人。

    陆瑾站定身形,兀自暗叹道:这李令月虽是宫娥,然却美艳不可方物,可以算得上是自己生平所见最美的女子,如今二八之龄便有这般姿容,假以时日那还了得。

    “看见奴站在亭中,陆兄为何裹住不前了?”太平公主依旧是一身宫娥的服饰,信步出亭身行曼妙,摇曳之姿如同弱柳扶风,娇靥荡漾出了淡淡的微笑。

    (本章完)

第227章 霸道摘花() 
陆瑾恍然回过神来,轻笑走上前去,突又看见道旁生长着一株红艳艳的牡丹,探出绿草丛中迎风招展,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轻轻叹息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不知不觉中,已是牡丹花开的四月了。”

    太平公主轻轻一笑,走了过来望着那朵随风摇曳的牡丹花,不禁红了面颊,垂下眼帘呐呐低声道:“此花如此艳丽,当为赏者绽放,陆郎为何不借花献佛,摘下来送给令月呢?”

    陆瑾愣了愣,却没有注意到太平公主俏脸上那淡淡的春情,讶然失笑道:“花开甚美,就站在这里观赏难道不好么?为何要行那大煞风景的摘花之举?”

    “不解风情的呆子!”太平公主芳心微感失落,脸上那股春情陡然消失不见,再看那娇艳的牡丹,却是甚为碍眼,纤手猛然伸出折断牡丹花花颈,持花在手冷笑道,“牡丹本是俗物,生在花圃中任凭风吹雨打何其凄惨?令月能够看上它也算它前世修来的福气,说不定还能一朝显赫随我进入天子之殿,养在羊脂玉瓶当中细心呵护,何能说得上是大煞风景?”

    太平公主生平第一次暗示年轻男子向自己献花,没想到却被其视为大煞风景,一时之间又羞又怒,才忿忿然地说出了这番负气之言。

    然而此话听在陆瑾耳朵里,却变了味道,也令陆瑾深深地皱起眉头来,暗暗觉得这李令月似乎有些霸道蛮横,为求喜欢之物竟如此不折手段,小事观其品行,此女性子太过霸道强势了。

    见到陆瑾面沉如水,似乎有些不太高兴,太平公主这才惊觉时才说出的那番话过于蛮横,强自笑言道:“倘若陆郎不喜欢令月随意折花,大不了以后不摘便是。”说罢,将手中牡丹轻飘飘地扔入了花圃当中,如弃草芥。

    陆瑾微微一笑,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没事人般言道:“对了,不知四娘在此地作甚?”

    太平公主白了他一眼,笑嘻嘻地言道:“这条宫道乃是陆郎每日返回文学馆必经之路,令月守在这里,自然是在等候陆郎。”

    “等我?等我作甚?”陆瑾不禁笑了。

    太平公主四下观望周围一眼,确定没有他人之后,这才压低声音促狭笑道:“陆郎,事到如今你还想隐瞒么?那《谏圣人十思疏》是你的杰作吧?”

    陆瑾心头一跳,面上却是不动神色地言道:“四娘何出此言?”

    “哼,你还想瞒我。”太平公主神情颇有些幽怨,似乎非常在意陆瑾不肯实言相告,“那日~你找我了解圣人病情,曾一口断定圣人中毒乃是因为丹药之故,而就在那天晚上,太医院内凭空出现了刘道合所炼制的丹药,那位放置丹药的神秘人更是留下了一篇《谏圣人服食丹药疏》,根据我所了解,当晚陆郎你值守内文学馆,并未离开皇宫,种种一切都太过巧合了,以你想救婉凝脱困的迫切心情,必定是乘夜前去了三清殿偷出丹药,然后置放在太医院内,此人不是你还能是谁?”

    太平公主分析得甚为正确,听得陆瑾良久无言。

    陆瑾知道眼前这位女子极其聪慧,光凭他区区一句话,便能从中推测出这么多的事情,再行狡辩只怕也极难骗过她,索性点头言道:“对,这一切的确是我做的,那封《谏圣人服食丹药疏》也是我写的。”

    “呀,真的是你做的么?”尽管早就已经隐隐约约知道答案,太平公主一双美目依旧是亮了起来,笑言道,“陆郎,你可真是了不起,竟胆大包天地夜行于皇宫当中,倘若被人抓住,说不定会被处以极刑的呀。”

    陆瑾悠然笑道:“怎么,听娘子口气,莫非是向去检举揭发在下?”

    太平公主轻啐一声,不悦言道:“在陆郎心中,我李令月是这样不讲义气的人么?此事你若不想让别人知道,我必定不会对任何一人透露只字片语。

    陆瑾见她美目怔怔面容肃然,心知她说得是实话,微笑言道:“在下虽是救人心切,然而夜行皇宫始终是犯了大忌,娘子知道便是,还请替在下保守秘密,陆瑾就此谢过。”说罢抱拳一拱。

    “放心,那是自然。”太平公主点点头,长吁一口气道,“说起来我还得感谢你查清了圣人中毒原因,否者圣人还这么不明不白地服食丹药,后果着实堪忧。”

    “娘子这般关心圣人,可谓忠心为君啊!”陆瑾笑着赞叹了一声。

    “当然,圣人可是……”太平公主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婢女身份,急忙改口道,“可是天下之主,作为普通臣民,自然对其非常关心,况且令月伺候天后多年,圣人天后待我们都是不错,令月自然希望圣人能够长命百岁。”

    听罢这么一席话,陆瑾微笑颔首,心内对李令月霸道摘花之举所产生的那一丝丝不悦,也是为之烟消云散。

    “对了。”太平公主突然想起一事,笑言道,“不知陆兄可有得到让你明日前去翰林院等待的口谕?”

    陆瑾点点头,言道:“昨日苏馆主已经对我说了,说是明日上午天后将驾临翰林院,考校我的文才,娘子乃天后身边近人,不知天后此举意欲何为?”

    太平公主神秘地笑了笑,言道:“此乃平步青云的第一步,自是好事也!陆郎到时候去了便知。”

    陆瑾明竟李令月不肯实言相告,必定也有着她的顾及,因此也没有过多追问。

    ※※※

    天交三更,黑夜沉沉,翰林院阁楼内,上官婉儿从文案中抬气头来,只觉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疲乏。

    这样日以继夜的忙碌,已经持续了很多天了,在李敬玄所领大军踏出关中的那一天开始,涉及军事的奏折就如同雪片般飞向长安,飞入了皇宫,又聚集在上官婉儿案头。

    征西大军关涉的事情实在多不胜数,如粮草辎重、马匹武器、民夫劳力、新丁征召、官吏委派……诸如此类密密匝匝,许多事情都需要武后最终拍板定策,担负机要的上官婉儿自然须得将所有奏折甄别分类,一一整理妥当,待到明日天后醒来,便能第一时间浏览周折,朱砂御批。

    (本章完)

第228章 岁月长长 春风年年(上)() 
最近,征西大军一路上并不顺利,行进至鄯州时遭遇了吐蕃宰相钦陵所领的吐蕃大军,两军对持在日月山麓,大战一触即发。

    钦陵乃是昔日吐蕃丞相禄东赞之子,兄弟四人皆是勇略兼备颇具乃父之风,其家族更是掌控吐蕃大军多年,即便是吐蕃赞普,也对钦陵兄弟毕恭毕敬。

    而钦陵也甚为了得,八年前在大非川击败了大唐名将薛仁贵,进而吞并了大唐所掌控的西域和吐谷浑,被誉为“吐蕃战神”,名望如日中天,唐庭甚为忌惮。

    如今,李敬玄遭遇这位“吐蕃战神”,朝野上下自然都绷紧了心头之弦,生怕李敬玄又会重蹈薛仁贵的覆辙,兵败而归。

    悠悠地叹息一声,上官婉儿从案后站了起来,婀娜的身形被油灯灯光拖得曼妙修长,皮影戏般映照在雪白的墙壁上,楚楚动人。

    一只飞蛾扑扇着翅膀从打开的窗户外飞了进来,慢悠悠地绕着堂内一圈,似乎恋上了那黑夜中耀眼璀璨的光明,不顾一切地向着油灯火苗扑了过去,眼见便是灯火焚身的结果。

    见状,上官婉儿秀眉轻轻一蹙,轻步上前一挥云袖,扇开了扑飞而至的飞蛾,连忙捧起搁在案头的纱罩,轻轻地罩在油灯上面。

    飞蛾锲而不舍地继续飞来,撞击数下却被阻挡在了灯火之外,只得“悻悻然”地趴在了纱罩上面。

    见状,上官婉儿恬静一笑,心念闪动间,一行诗句陡然钻入了脑海,她心知灵感一闪即逝,连忙起笔蘸墨,漂亮的娟秀小字已是出现在了宣纸上,写的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