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征伐四海 >

第425章

征伐四海-第425章

小说: 征伐四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百二十一章 伪皇室之人() 
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凡尔赛宫之中,拿破仑的办公之所,屋子里坐着不少的人,既有西方的白皮肤法国人,也有黄皮肤的亚洲人。

    拿破仑赫然在列,坐在上座,一指旁边:“缪拉,这个就是我跟你们说的阮元超阮先生。”

    一语落罢,指了指自己左侧的下座为首之人,转而说道:“阮先生,这位就是我的妹夫缪拉,此次跟你前往中国的总负责人。”

    闻听此言,阮元超心中一震,没想到眼前之人就是缪拉。在法国生活了这么多年,阮元超当然知道缪拉是何许人也?不仅仅是拿破仑的妹夫,还是法国陆军的将军,骁勇善战,极受拿破仑的倚重。

    心念及此,阮元超不敢托大,随之抽身而起,行了一个西方标准的礼仪,俯身道:“呵呵,见过缪拉将军!”

    出乎阮元超的意料,对方也站了起来,潇洒的微微一还礼,笑着说道:“阮先生好”

    虽是轻飘飘的一句话,阮元超却是倍感荣幸,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当两人客套之时,拿破仑却注意到了阮元超的下座首座之人,眸子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更有一点警惕之意,面色如常,好奇的问道:“哎,阮先生,这位客人是谁,我怎么没有见过啊?”

    听到拿破仑的询问,阮元超心中一惊,连忙收敛心声,顺着拿破仑的目光望去,看向右侧为首之人,也是满脸的疑惑之色,刚想要说什么,仅次右侧之人的一人站了起来,赶紧说道:“尊敬的元帅阁下,此人是在下带来的,名叫杨三达,阮元超并不认识。”

    对于一个中国人的突然插话,拿破仑并不生气,因为他认识这个人,反而兴致勃勃地问道:“哦,柳先生,杨三达和你以及闵一德闵先生一样,都是中国人吗?”

    “是的,元帅,杨三达也是中国人。”柳华阳答应了一声,紧接着,连忙解释道:“元帅阁下,我听财政大臣杜尔阁特讲,此行要去中国,所以,我就顺便将杨三达请了过来,有了他的参与,此次中国之行,其他还不能保证什么?可是,只要进入大广朝的领域之内,将会省去不少的麻烦,如果顺利的话,可以直接见到大广朝的皇帝。”

    闻听此言,看到柳华阳说的十分自信,拿破仑先是一惊,接着疑云顿生,并不是很相信,最后笑着问道:“柳先生,你说的这个杨先生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可以让法国使团顺利通过南中国海,面见大广朝的皇帝。”

    这时,柳华阳没有答话,而是将目光看向了杨三达,面带笑吟吟之意,后者心领神会,随即站起,不卑不亢的说道:“元帅阁下,我杨三达别的不能保证,但是,安全的进入中国,面见大广朝的皇上,还是有一点自信的。当然,这当中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使团遵守大广朝的法律,不是居心叵测。”

    杨三达最后之言看似玩笑,但也有几分提醒之意,作为法国的主宰,拿破仑怎么会不明白?

    此时,在众人的惊讶目光中,拿破仑站了起来,迈步而行,来到杨三达的面前,右手和善的一拍杨三达的肩膀,笑着说道:“杨先生,放心吧,法国使团可是怀着十二分的诚意,哪有什么不轨之心?而且,使团的目的不仅是想要与大广朝建交,还有结盟的打算。”

    似乎想到了什么,拿破仑的语气一变,转而问道:“对了,杨先生,我听说大广朝的皇帝也姓杨,你不会是大广朝的皇族吧?”

    一石掀起千层浪,顿时提醒了众人,这才想起了,中国的那个新朝廷皇帝就是姓杨,如果这个杨三达是大广朝的皇族的话,他来到法国的目的就值得玩味了。

    一时之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杨三达,就连介绍人柳华阳也不例外,心里有一丝小紧张。

    然而,面临众人的目光,杨三达荣辱不惊,表现的很是稳重,施施然的说道:“呵呵,元帅阁下,您误会了,中国姓杨的何止千万,我可不是什么大广朝的皇族,仅仅是仰慕西方的改革,尤其是贵国的改革,所以才会来到这里的。”

    四周的一片寂静,很显然,杨三达的解释并不是很有说服力。想想也能够理解,如果不是在大广朝有着一定的地位,身份不够显赫,怎么会有如此的自信与气度?如何说出刚刚的那番言词?

    此刻,拿破仑对杨三达的重视程度又拔高了几分,有着奉为上宾的意味,对于杨三达的这番解释不置可否,而是笑着说道:“杨先生,法国代表团前往大广朝之行,还要多多拜托你了。”

    看着两人相谈甚欢,有一个人的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就是阮元超。从他的位置不难看出,坐在上座,可见拿破仑对他有多么重视。

    然而,这一切都变了,翻转了,所有的风头都被这个杨三达出了。可是,即便如此,阮元超也不敢有丝毫埋怨流露出,正如众人所猜测的那般,也担心杨三达是大广朝的皇族,他可是招惹不起。

    似乎早就认证了杨三达的身份,就是大广朝的皇族,拿破仑与杨三达相对而站,诚意十足地说道:“杨先生,法国使团正在组建,大概用不了一个月,所有的东西就会准备完毕,大概在三月份就会启程出发,前往中国。如果你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办完,我可以帮你,免得到时候耽误行程啊。”

    出乎拿破仑的预料,杨三达回答的很痛快:“元帅阁下,只要您一声招唿,我杨三达随时都能够启程,带法国代表团前往大广朝,不过。。。。。。”

    杨三达意味深长的停了下来,引得拿破仑心生好奇,紧接着问道:“杨先生,不过什么?”

    杨三达露出犹豫之色,思忖再三,这才徐徐说道:“元帅阁下,听您刚刚的意思,贵国使团之所以前往大广朝,不仅是为了两国能够建交,还有结盟的打算。我杨三达虽然在贵国没有一官半职,呆的没有多长时间,在欧洲滞留的时日也不算短了,关于欧洲的形势还是有一些了解。”

    出于中国人的习惯,每每在一些权贵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之时,都会语速放慢,稍稍停顿一下,观察对方的神色如何,再决定是否说下去。

    看到拿破仑神色如常,并没有一点变化,杨三达这才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如果猜的没错的话,法国之所以想要与大广朝结盟,就是为了反制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拿破仑元帅,我说的没错吧。”

    拿破仑很坦然,出口就说道:“不错,我就是这个打算,难道不行吗?何况,法国与中国不仅有着良好的史往来,现在更是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一旦结成同盟,对于大广朝而言,没有任何的损失,还能收回北方被俄国侵占的领土,何乐而不为呢?”

    杨三达频频点头,很是认可拿破仑的这个说法,心里更是对对方佩服不已,虽然说话很直接,没有一点心机可言,却不失以理服人。如果换成了一个中国人,一定不会说的这么坦白而直接,而是拐弯抹角,绝不会轻易地亮出自己的底牌。

    脑海里闪过这些念头之时,杨三达也在组织语言,等到拿破仑说完之后,这才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

    “拿破仑元帅,派遣使团,前往大广朝,达成两国结盟目的,以应对反法同盟。我觉得,贵国不应该大张旗鼓,而应该秘密进行,所有的使团成员都要乔装打扮,伪装成商人模样,混入商队之中,前往大广朝。”

    拿破仑的面色如常,没有一点情绪波动,一旁的缪拉突然插口道:“杨先生,你多虑了,再过十天半个月,我们法国就会与英国签订和平条约,如此这个时候,他们的皇家舰队不敢袭击法国的使团船只。”

    杨三达摇头反驳道:“缪拉将军,想必贵国也不相信这个什么和平条约吧。否则,贵国也不会组建代表团,前往大广朝,结成同盟。既然如此,以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刚在中国吃亏,损兵折将,深知大广朝的海军不容小觑,他们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法兰西共和国与大广朝结盟,视而不见呢?”

    这时,保持沉默的拿破仑才表态道:“缪拉,杨先生说的不错,与大广朝结盟的事情最好是在秘密中进行,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保证使团的安全,还能在达成结盟之后,打英国等反法同盟一个措手不及,更加有利于后续的一些事情。”

    缪拉露出恍然之色,兴奋地点点头,杨三达再次说道:“不仅如此,使团出发的越早越好,只有到了大广朝,结成同盟,才能真的放心。而且,以我个人的看法,即便是英法达成了和解,那个和平条约也不会持续多长时间,离下一次战争不会太远。”

    这一刻,屋子里的人谁也不相信杨三达之前的解释,如此的关注法国使团,眼光如此的毒辣而见解独到,非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

    事情都有两面性,拿破仑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想问题,忽略杨三达来到法国的动机,眼前的这种中国人身份越不简单,越热心于法国与大广朝的结盟,促成结盟的可能性就越大!

    想通了这一点,拿破仑露出了自己的慷慨一面,一拍杨三达的肩膀,爽朗地说道:“呵呵,杨先生说的不错,法国使团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启程出发,混入那些商人的队伍中,前往大广朝,这个神秘而又富饶的国度。”(。。)

第六百二十二章 阮福映的不轨之心() 
农历四月初一,北平。

    西苑,勤政殿之内,杨麟与刘墉相对而坐,屋子里静悄悄的,有一丝紧张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这时,杨麟将一份折子递了过去:“刘总理,你看看这个。”

    看着皇上一脸的郑重之色,说的非常认真,刘墉疑惑的接过折子,缓缓展开,快速浏览起来,很快,刘墉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刚合住折子,就传来了皇上的问话:“刘墉,关于安南国更改年号的事情,你怎么看?”

    刘墉并未立即回答,而是稍稍思忖了一下,这才回道:“皇上,自古以来,安南都是我华夏的藩属国,历经几个朝代更迭,他的国名也有所不同,明朝之时叫做交趾国,到了清朝变为安南,如今是大廣朝主政天下,他们想要更换国名,也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可。”

    “可是,安南国想要更改为南越,这里面就有一点玩味了,有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夹杂其中,值得深究,究竟有没有其他的深意,就不得不细细思量了。”

    杨麟面色如常,似乎没有听出话语里的弦外之音,只是适逢其会的问道:“哦?刘墉,难道其中有什么道道,或者是不轨的企图?”

    两三年接触下来,刘墉对眼前的这位皇帝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年轻,但不失睿智,将百姓的利益看得格外重,虽然好色一些,却从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事情。行事颇有明君之风,频频有改革的手段,雷利而风行,短短不到两年的时日,大廣朝已经恢复八成的国力,民众更是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好!

    就凭这份魄力,不到一年的时间推翻清朝,两年之内恢复大廣朝八成的国力,行事老练,运筹帷幄,在吏治改革上更是大刀阔斧,各种措施堪称一绝,旷古烁今,他刘墉不相信杨麟不明白自己话里的意思,但还是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

    “皇上,是这样的,根据史书记载,自秦朝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