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帝王-第9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仰头盯向林枫,不卑不亢道:“林枫,胜败乃兵家常事,今日,蜀国实力不济,被燕军践踏,作为对手,我佩服你的手段,然而,作为蜀国君王,我柳武牧拒不向你投降。
你早死了招降朕的念头。”
当初,永王尸体被送回锦官城,柳武牧就做好与燕军苦战到底决定。
今日落败,乃蜀国之不幸,然而,他有拒绝的投降权力。
“好,不愧为南方枭雄,你不归降,朕很高兴,你若归降,朕反而瞧不起你。”林枫自龙椅起身,拍动手掌,道:“来人,带蜀帝前往神都,命令司徒,派人好生照顾,严加看管。”
瞬时,有两名护卫前行,搀扶柳武牧而去。
“林枫,你休要囚禁朕,朕会让天下人,看清楚你的嘴脸。”柳武牧不服输,挣扎着,朗声嚎叫。
怎奈,林枫不曾搭理柳武牧,转身看向柳浦琊,询问道:“太子殿下,你手握兵权,控制朝廷,亲自主政,你来做出选择吧。”
“林枫,本王有眼无珠,轻信你的谗言,致前线落败,本王虽不能手刃仇敌,但本王亦绝不归顺与你!“柳浦琊怒视林枫,斩钉截铁道。
若无意外,他会继承皇位,实现理想与抱负,却遭燕军威胁,更被林枫玩弄鼓掌,心中怒火无处发泄,又怎会向仇人投降。
况且,归降燕国落得什么处境,他心似明镜。
宁可站着死,也不卑躬屈膝。
林枫怒视柳浦琊,厉声道:“你考虑清楚了,拒绝投降燕国,你将失去一切。”
“国之不存,身外之物,有何贪恋!”柳浦琊道。
顽固不化?林枫厉声道。
林枫不再多言,直接吩咐道:“冯石虎,命令兵卒,囚禁柳浦琊,分别与蜀帝送回神都。”
侍卫押送柳浦琊离开,林枫虎目横扫朝臣,朗声道:“一炷香到了,你们是否考虑清楚,朕善待柳武牧,柳浦琊,决不再善待任何人。”
“我等宁死不降!”
群臣中,不少忠臣齐喝!亦有官员跪地,归降求生!
“可恶!”林枫暗怒,喝道:“来人,把决不投降者,押送回神都,流放北方草原!”
“是!”护卫齐出,带着群臣离去。
旋即,林枫不曾犹豫,起身向东宫走去。
冯石虎颔首,挥手侍卫行动,疾步快步追上林枫,神情郁闷,进言道:“皇上,兼并蜀国领土,然君臣拒不归降,治理蜀地,恐与难度。
末将担心,燕骑撤离蜀地,引来百姓起义,对抗燕军。”
清楚蜀国君臣举动,林枫亦由此担心,不过,他绝不让类似事情发生。影响燕军行动。
横扫北方,能安抚北方民众,难道没有方法安抚蜀国百姓吗?
不禁吩咐道:“令司徒自北方调遣政绩出众官员,分别前往蜀国各郡,平息民怨,安抚百姓,另外,传朕旨意,对蜀地轻徭薄赋,三年内,禁止征收赋税,蜀国商人,前往燕国江北经商,赋税减免过半。
另外,命令张羽坐镇锦官城,任何图谋不轨者,杀!”
林枫对蜀地采取刚柔并济政策,他相信,纵然蜀地百姓不适应改朝换代,但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少有歹人挑唆,不会有大规模起义。
即使有,响应者,亦少之甚少。
“是,末将会派遣信使传信!”冯石虎颔首。
沉默少时,询问道:“皇上,兼并蜀国,接下来该怎么做?”
轻松夺取锦官城,夺取蜀宫,各路军队集结,蜀国战事,除东线在苦苦坚持外,蜀地领土,全落入燕军之手。
已经没有必要在蜀国浪费太多时间了。
林枫闻声,当即吩咐道:“派遣信使前往开封城,命令晋国公领兵,前往向长江转移,该是报仇雪恨时候了。”
“皇上,晋国公离开,宋国余孽怎么办?”冯石虎询问!
“令黄浦玄领兵前去!“林枫毫不犹豫道!“吩咐恒邦昌,韩先当,率兵渡江,与此,把兵家使者首级送回兵家,派鞠文泰领兵自长江顺流而下,带与晋国公,恒邦昌汇合,三人联合,自江北对兵家出兵,率先夺取曾经失去领土。”
“是!“冯石虎颔首。
当夜,侯铭封领兵中路军前锋,抵达锦官城北门。
翌日,冯异,赵鸿儒,赵俊,张羽领兵集结,燕骑,羌兵,梁家军,藤甲兵驻守城外,诸将抵达锦官城。
燕军秋毫无犯,锦官城百姓照样惊慌。
没有人料到,短短一宿,锦官城外,聚集数十万燕骑。
不过,林石,林虎,梁铭源等将领封锁锦官城,城内百姓根本不能逃离,冯石虎实施传出减税政策,安抚人心。
与此,蜀国君臣,被军队押送向北方而去。
林枫有心收服,为燕国效力,怎奈群臣拒不投降,这让他无可奈何。
若在蜀地,斩杀蜀帝,柳浦琊,势必引起百姓民愤,若引起民爆,不利燕军治理蜀国。
待蜀宫女眷,悉数被押送北方,林枫留宿蜀宫,召集宫素倾侍寝,夜夜宠幸。
第1222章 兵家危机;阴谋诡计()
锦官城外,燕军休整,皇宫内,温柔乡中,林枫夜夜笙歌。
蜀地战事渐渐平息,诸将商讨东征之事。
剑阁东方,墨城。
姬天命为首朝臣,兵家势力,不由自主紧张起来。
江北探子传回最新消息,陈列江北燕军异动,快速向江北集结。
众多龙船,摇曳江面,甚至江南之地,出现众多燕国暗剑,侦测兵家城邦布防。
燕军伐蜀,东方四国坐山观虎斗。
欲以最小代价,坐收渔翁之利。
怎奈燕军行动迅速,攻城略地,明暗双管齐下,不过花费两月,基本兼并蜀国。
当前,蜀地探子传回军报,燕军在锦官城集结,休养生息。
按燕军作战习惯,精力充沛时,肯定挥师东进,穿越剑阁,雄兵直扑周国。
那时,周国处境岌岌可危。
昔年,蔡宫,今朝,周国皇宫。
新皇姬天命,虎将王武安。姜维扬。穆孔旭,追随左右。穿梭皇宫广场中。
四人不语,气氛紧张,少时,姜维扬移步前行,与姬天命保持半步距离,汇报道:“皇上,燕帝行事,手段卑鄙,雷霆之态,谋取蜀国。
信使汇报,蜀军连战连败,精锐多马革裹尸,唯有镇南王柳武威,在东线苦苦坚持。
然独木难支,蜀国已成强弩之末,迟早被燕军鲸吞兼并。
当前,燕军驻兵锦官城,按兵不动,若末将猜测不错,对方多休养生息。
待燕骑精力充沛时,燕帝肯定命令诸将,自剑阁出兵,领兵伐周。
末将提议,趁其三军未动,我朝精兵向西线集结,借助剑阁地势,逐步防御,抵挡燕军于剑阁之西。“
周国君臣,皆有丰富军事素养,精通兵法,手段百出,深谋远虑。非寻常之辈。
通过前线信使传回军报,窥探出当前周国面临形势有多严重。
姬天命不语,陷入沉默,燕军在蜀地作战,把兵贵神速发挥淋漓尽致,势若脱兔,望尘追迹。
凭借快打快杀,打破蜀军防御,亦令东方四国,尚未准备妥当,就面临兵祸。
剑阁地势虽险峻,然当了燕军一时,挡不住一世,若不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周朝必败。
留意姬天命踌躇思绪,穆孔旭神情忧虑。前行两三步,提醒道:“皇上,战事不像表面这么简单,燕帝领兵征战蜀国期间,江北始终陈列精兵,很显然时刻渡江。
若照维扬提议,重兵集结西线,若江北燕军直扑南下,北方防御空虚,势必令燕军犹似入无人之境,会带来前所未有隐患,稍有不慎,燕军占领沿江四城,似悬空之剑,自北方威胁墨城。“
闻声,姬天命颔首,周国复国不久,兵力有限,实力有限,无法兵分两路,两线作战。
若分兵把守,易被燕军逐个击破。
不禁厉声道:“蜀国强大,兵强马壮,燕帝明暗双线,花费极小代价,兼并蜀国。我朝实力不济,精兵不足蜀军半数,若朕猜测没错,燕帝肯定精锐齐出,浩荡杀来,强势碾压我朝。”
当前,周朝最担心燕军强势碾压,依然周朝兵力,与之正面对抗,完全是以卵击石。
这时,姜维扬轻声道:“皇上,蜀国镇南王尚在东线坚持,还可拖延些许时间,另外,即使燕军全线取胜,也仅有铁骑穿越剑阁山道,蒙阔麾下机械军,面对巍峨高山,崎岖山道,唯有望而止步,欲前来煽动,必须沿长江顺流,自沿江四城上岸,才能进入周国,这样会耽搁许多时间,我们有充足准备机会时间。”
“维扬,轻敌者,死!
江北多少帝王将相,多少英雄豪杰,皆因轻视燕帝,无视燕军,沦为燕军刀下亡魂。
况且,兵家多次与燕军作战,伤亡不少,至今不敢与燕骑正面对抗。
不可轻敌啊!”王武安善意提醒。
兵家与燕骑作战,两员名将战死,尸骨无存,十万精兵战死沙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再敢轻敌大意,在燕骑征伐中,兵家灰飞烟灭。
姜维扬闻声,没有言语,或许他当真轻敌大意,不过,王武安提议,亦没有错。
这时,只听王武安继续道:“皇上,信使汇报,羌族支持燕军,燕帝强行控制蛮族。梁铭源临阵倒戈。燕军伐蜀,夺取蜀国,兵力损耗有限,而投靠兵力更多。
当前,蜀国境内,燕军数量六十万有余,依托蜀国钱粮,差不多五十万步骑,有机会穿过剑阁,前来周国。“
嘶。
姬天命获悉燕军东征兵卒具体数量,忍不住长长倒吸口冷气。
燕军单单西线兵力,已经远远超过周国,若陈列江北雄兵渡江南下,当真会合计百万。
百万虎狼,雷霆之间,鲸吞周国。
不禁长长喘口气,询问道:“武安,维扬,孔旭,你们可有良策,令柳武威领帐下兵卒,跃过剑阁,前来我朝?”
柳武威麾下尚未有十余万蜀国精兵,何况,皇城被控,皇宫易主,面对燕军,柳武威孤掌难鸣。
若带兵为周国效力,双方精诚合作,周国危机稍有缓解。
“皇上,恐有难度,蜀东地势复杂,蒙阔领兵迟迟不曾攻陷,柳武威必步步为营,严防死守,绝不把蜀地拱手让于燕军。”王武安朗声道。
穆孔旭亦无可奈何道:“燕军狡诈,定不会给柳武威穿越剑阁机会,不然,岂不主动给燕军埋下祸患。”
一时,姬天命与诸将沉默,这时,姬宣灵自远方走来,行礼道:“父皇,诸位叔伯,我们派遣蜀国的使者,首级被商队送回来。
燕帝特意传口信,要求父皇领兵归降,不然,燕骑而来,兵家鸡犬不宁,寸草不生。”
闻声,姬天命,王武安,姜维扬,穆孔旭神情皆泛出惊色。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燕帝占领锦官城,敢杀兵家使者,送回首级,分明挑衅兵家。
旋即,王武安冷喝怒斥:“燕帝小儿嚣张,敢不把我朝放在眼里,然东方不止周国,还有吴越楚三国。
我们联合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对付。皇上,末将提议,与燕帝抗争到底。
另外,迅速联合吴越楚,在我朝西陲与北方部署。
此战,关乎东方四国荣辱,吴越楚不会再坐山观虎斗。”
兵家与燕帝血海深仇,又添加一笔血账,若屈服颜面何存,死去得兵将,九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