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极品帝王 >

第403章

极品帝王-第403章

小说: 极品帝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名将,李牧有自己打仗风格。始终相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御。

    况且,朝廷送来的粮草军械,根本不支持虎贲军长期坚守,要改变当前现状,唯有先发制人。

    争取一战夺取黑旗关,接下来,才有与燕国周旋的机会,否则,赵军可能连这个冬天也熬不过,会死的很惨。

    为确保初战取胜,两军尚未开战,李牧早就派人摸清楚燕军在塞外部署,更对即将进攻的黑旗关了如指掌。

    恒邦昌?李牧嘴角浮现出笑意!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却不曾听过恒邦昌,了解后,仅晓得对方出自苍岩山,乃林枫亲手训练出来。

    他了解燕国全部将领,觉得当前能够有资格与他一战的将领,燕军中几乎没有。

    即使看到的张羽,侯铭封,赵鸿儒,冯石虎等人战绩,奈何当前资历尚浅,行军极少参与大规模正面作战。

    企图与他一战,也需要再继续磨练数年。

    然而,李牧依然心存担忧,燕国将领不足为虑,却分布在塞外乃至赵燕两国各地,形成各自为战局面。

    倘若有能力解决敌手,势必会向川流不息的泉水,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发动群狼攻势,那时,局面会变得非常危险。

    另外,燕国皇帝林枫亲自出现在塞外与赵国交界处来,林枫的到来,让他内心平添几份忧郁。

    与燕国年轻将领类似,此人同样年轻,然而,战争战略,战术手段却非常老赖,剑走偏锋,打仗毫无章法。

    饶是他,亲自与林枫对战,也没有十足把握击败对方。

    当前,他几乎能够肯定,对方出没在宁武关与镇远关之间,率领燕国最精锐部队刀锋战士!

    肯定准备剑指宁武关,他麾下偏将能不能以关而守很难预料,所以,无形中增加了他肩上压力。

    何况,不久前,林枫没有阻止自己前往黑旗关,李牧内心总有点不安。

    林枫不是傻子,相反有极有谋略,目光长远,李牧猜不出对方把黑旗关交给一名籍籍无名的燕国将领,让其阻击虎贲军,究竟有何意图。

    非他骄傲,实乃李牧觉得事情有点离奇,黑旗关对燕国而言,有多重要,林枫难道不清楚吗,为何这般轻敌呢?

    李牧觉得对方肯定不是故意的,究竟有什么阴谋,他却猜不出来。

    所以,即使虎贲军抵达黑旗关外数日,望着微微关卡,依然不敢轻举妄动,连日来,只发动数次小规模试探性攻击。

    燕军方面,似乎也没有太大动静,也派出少量燕军,阻击赵国虎贲,让李牧越发意外,对方似乎完全是在针锋相对。

    探子之言,黑旗关内有十万燕军,然而,目前表现来看,李牧断然不能确定,非发动大规模激战,根本不能确定关内燕军数量。

    同时,李牧深知,他准备夺下黑旗关,杀入燕国。燕军诸位将领,同样希望夺下宁武关与镇远关,杀入赵国。

    况且不论燕赵两国谁夺下对方关卡,将意味着切断敌国与塞外部落联系,不但军事上失去战略要地,经济上,也会失去大量贸易。

    且不说,燕国失去黑旗关,究竟会怎样,李牧却深知,赵国失去宁武,镇远两关,经济军事上遭受打击将难以愈合。

    所以,当前赵燕两国各打各的,却也是在进行一场时间赛跑。

    谁提前夺下对方关卡,短时间内谁就占领优势。

    然而,倘若这是场时间战役,对赵国而言,就必须速战速决,不然时间拖得时间越长,意味赵国消耗钱粮越多。

    当前赵国朝堂乱成一锅粥,根本难以依靠,时间越长,赵国越发虚弱,终究会向大汉耗空力气,轰然倒塌

第507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思前想后,综合各种因素,李牧痛下决心,不管是否先夺取黑旗关,赵军必须迅速行动起来。

    灰蒙蒙天气,越来越糟糕,倘若飘起大雪,按照北方情况,肯定是鹅毛大雪,数日内就会大雪封山。

    倘若大雪封山,塞外官道被大雪覆盖,转运粮食将会很快困难,进击黑旗关的赵军,将会变成孤军。

    那时,塞外各地的燕军势必会返回黑旗关,赵军处境会变得更糟糕,极有可能还被燕军合围。

    距离黑旗关十里,赵军帅帐内,在场诸将皆追随李牧南征北战,个个功勋赫赫,均为大赵军中重要将领。

    受到李牧熏陶,帅帐中将领放在任何诸侯国中,都会是镇守一方的将领!

    此时,帅帐中,李牧负手而立,四十余岁的样子,沧桑面孔中包含风霜,或许,时常征战,风餐露宿,李牧刀削的国字脸,显得比同龄人苍老好几岁。却也让李牧显得越发沉稳,有内涵。

    此刻,李牧抬头凝望着屏风上悬挂的北方地图,地图中,各种颜色的圈圈点点,及指向不同方向的箭头,似乎表明李牧心中已有长远打算。

    “燕军数十万军队征战塞外,林枫对宁武关虎视眈眈,咱们也决不能含糊,必须迅速夺取黑旗关。”李牧语气严肃,即使没有表明心中忧虑,却依然显得内心很焦虑。

    这是场时间战争,与燕国争取时间,与天气争取时间,赵军跑慢任何一方,都会死的很惨。

    “将军,燕军数量虽多,却也分属不同战场,目前出现在塞外,进击赵国的部队,仅有燕帝率领的五万部队,对方剑指宁武,镇远两关。两关守军仅有八万,而在黑旗关留下十万守军,即使将领恒邦昌籍籍无名,这场仗依然不好打啊!”副将燕无双神色沉重的道。

    “燕军虽善于征战,赵国虎贲非素食动物,只要关内两位副将牵制林枫军团,咱们十二万虎贲,难道无法奈何黑旗关守将吗?”

    李牧清楚这场战役不好打,即使不考虑任何问题,单单燕赵两军所处关卡,便有非常大差距。

    宁武关与镇远关,乃依仗丘陵和山地修建,两关之间地势并非像黑旗关,依仗大山而修,中间又有五六里狭长山道。

    进击宁武关与镇远关,对骑兵而言很有难度,却非不可靠近。

    黑旗关却不同,狭长山道根本不支持骑兵冲锋,要真正靠近黑旗关,就必须徒步前行,穿过六七里山道,抵达黑旗关下方。

    当年,戎族二十万大军进攻黑旗关,付出惨重代价也没有攻下黑旗关,还导致戎族从此一蹶不振。

    今日,赵国处境远比当年戎族处境更糟糕,若非有他支撑,怕要到亡国边缘了。

    李牧目光盯着地图中,从黑旗关左右两盘展开,同时有狭长山道延伸,此战要攻取黑旗关不易啊。

    况且,早年与戎族之战后,燕国守将柳玄远在黑旗关镇守三年,早把黑旗关打造的滴水不漏。

    当前进击黑旗关,强攻肯定不行,毕竟,黑旗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强攻只会让赵军徒增伤亡。

    诸将听李牧雄心壮志,皆热血沸腾,目光齐聚在李牧身上,希望对方给出进军策略。

    扫了眼诸将,李牧直言道:“根据当前情况,本将打算暂时停止攻击黑旗关!”

    言语落音,诸将皆震撼,朝堂军令要求大军进攻黑旗关,大将军拒绝执行,岂不是公然违抗皇命吗?

    “大将军,这么做,会不会引起皇上不满?”若放在从前,燕无双不会怀疑李牧举动,然而新皇帝赵帆多疑,对许多赵国旧臣,特别效忠赵柯的名臣宿将,皆被他废除,罢免。

    李牧亲自护送赵柯从塞外返回,又扶持赵柯登基,即使有先皇命令,然而,在天下百姓及赵帆眼里,李牧乃赵柯一朝铺国之臣。

    当前,若非塞外战事紧急,燕军横扫塞外部落,对赵国将会有灭顶之灾,当此用人之际,赵帆不敢对李牧痛下杀手,否则,李牧极有可能被罢免。

    然而,李牧却轻轻摇头,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咱们必须根据战场情况,随时做出战略战术调整,而非根据朝堂命令。”

    他何尝不清楚赵帆多疑善妒,但是为保证赵国在北方取得胜利,他不得不股个人安危了。

    燕无双不解,神色疑惑,双目直勾勾盯着李牧,问道:“大将军,既然进击黑旗关,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做,你也清楚咱们当前情况啊!”

    李牧神色狡诈的道:“速战速决?”

    速战速决?诸位将领刚刚沸腾的雄心,又被渐渐平息起来。

    局势根本不利于赵国,无论进击燕帝军团或者黑旗关,赵国任何一方,都不能保证速战速决,且也没有速战速决的能力。

    毕竟,宁武关与镇远关赵军处于守势,进击黑旗关又难攻克关卡,两个战场,赵军须耐心等待,寻找时机。

    “大将军,速战速决,既不攻打黑旗关,何来速战速决一说?“旁边副将张博陵问道。

    李牧朗声笑道:“常言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你们说,生擒燕帝或者击杀燕帝,与攻占黑旗关,那件事情对当前战事更有利?”

    闻言,众人恍然大悟,暗暗竖起大拇指,称赞李牧能在乱局中,抓住事情核心。

    袭击黑旗关,可抢夺燕国粮草,解决赵军粮响危机,倘若生擒或斩杀燕帝,将意味燕国在北方打败。

    不但能勒索燕国还回洗劫赵国的财富,还能够讨要回来先前失去的南赵,此乃一举两得之事。

    只听李牧道:“黑旗关城高墙厚,驻扎十万燕军,破关极其困难,相反,当前燕帝暂时没有攻击宁武关,咱们可做出佯攻黑旗关,待燕帝按耐不住,进军宁武关时,咱们率军杀上去,与关内守将夹击燕帝。二十万赵国虎贲,难道不能全歼五万燕军,这岂不成笑话吗“

    众人沉默,皆在思考李牧建议,赵军分成两拨,确实很难对燕军造成伤害,两军合并,局面瞬间发生变化,攻击燕帝率领部队,且不论赵军能否取胜,单单在数量上就占据优势。

    战术得当,歼灭燕军,生擒燕帝,也不是没有可能!

    许久,燕无双道:“大将军,您的计划虽好,然末将听说,燕帝麾下率领刀锋战士,以一敌十,五万刀锋战士,足足抵得五十万普通军队。“

    “好啊,击败燕国最精锐部队,岂不重创燕军气势!“李牧闻言,非但没有忌惮犹豫,相反,神色中露出喜悦。

    数年来,燕军南征北战,除遭遇王纶玥打击外,极少遭遇败仗,李牧希望这次能够教训燕军,给燕国当头棒喝,好好杀杀对方锐气。

    倘若燕军锐气尽丧,赵国将有喘息机会,来年与塞外部落联合,势必会彻底扭转当前不利于赵国的局面。

    所以,此战对赵国很重要,不能歼灭刀锋战士,不能生擒或者斩杀燕帝,将意味着李牧计划破产。

    沉吟半晌,李牧手掌拍在案台,严色问道:“此战非同小可,事关重大,直接决定燕赵两国生死,不是诸位谁肯担任佯攻黑旗关的任务,谁肯负责袭击燕帝部队之事,为本将军排忧解难。”

    战术一变,诸位将领,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话音落音,张博陵直接站出来,拱手慷慨激昂道:“大将军,末将请求率军亲自袭击燕帝部队,不胜,宁马革裹尸!”

    赵国因赵帆损失极多,然李牧麾下依旧猛将如云,谋士如林,不但有张博陵,燕无双文武兼备的将领,还有许多猛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