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我是哲宗-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在。”周侗对着赵煦躬身抱拳道
“从今天开始柳石海的侄子柳冬雷,列入帝**事学院今年的新生行列,让他进行为期一年的封闭式全军事化训练,一年之后,若是他合格了,朕破例让他入朝为官,如果不合格,柳冬雷回炉新生,继续在校学习,而你周侗就是难辞其咎,朕就免去你兵部尚书之职,你听明白了?!”
周侗一听赵煦这话,当时就直接傻了眼,这柳石海自己管不好儿子跟自己这个兵部尚书有个鸡毛关系啊,所以周侗连忙站起来上前几步对赵煦抱拳说道:“万岁,这柳大人侄子的问题,是属于人家的家事,这,您让老臣插手此事这实在是”
“朕相信你的能力。”赵煦的话不容反抗的说道
“柳大人,军校军事训练极为辛苦,若是老夫有什么对不住令侄儿的话,老夫也就只能在这请大人您多多海涵,多多担待了。”周侗见赵煦的话不容抵抗,最后也就只得对柳石海撂下了狠话,他意思就是说,军校里的训练极为艰苦,你的从小娇生惯养的侄儿要是受了点伤,断胳膊断腿的或者发生点什么特殊的状况的话,你这个户部天官大人可不要怨我老周,要怨别人的话,你老人还是怨咱们这位万岁爷吧(。)
二百一十五章 筹备国庆节2()
听了周侗的话,柳石海似乎想说些什么,可是嘴巴张了又张,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最终只得失落的低着头,默默的站在那为自己的那个不成器的侄儿默默祈祷着什么
“闲话,咱们也都说完了,下面咱们来说说正事,国庆节的事情朕早在去年时候就跟各位卿家说过了,经过这一年的准备,我们的各项前期筹备工作,也都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所以朕决定明年的五月初一,太祖皇帝正式昭告天下,登基为帝之日定为国庆节,因此朕特地找来诸位卿家,前来商讨此事的一些具体细节。这个第一点,咱们的国徽需要在皇宫的四座城门上进行正式的悬挂,第二就是升国旗仪式,兵部在禁军之中选拔一百名身材高大修长的兵士组成国旗护卫队,再挑选一名旗手和两名护旗手,最后再挑选两百名兵士组成军乐队,他们的军装肯定不能穿咱们平时军中所穿戴的作战军装了,这国旗护卫队,军乐队和三名旗手的军装一定得漂亮,笔挺,让人一看就像是一种礼服似得,得酷,这些都是面子,你们几个一定把这事给朕办好了。”
“臣等遵旨。”
“再就是国庆节的场地问题,徐亮,朱雀门前的那条大街,从今天改名为朱雀大道,并且在朱雀门的正前方修建一座帝国广场,国旗的旗杆就设立在朱雀大街和帝国广场的交界处,帝国广场中央,建造一座帝国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的正后方,再建造一座帝国英魂祠,专门用来祭奠那些在战争中牺牲了的帝国英雄们,记住一点国徽,国旗,帝国英雄纪念碑,帝国英魂祠的中心线必须要在一条直线上。”
“是,陛下,臣都记下了,可是陛下,您所说的一些地方全都是一些民居建筑,不知陛下的意思是。”徐亮一边将赵煦说的话全都记在自己的玉笏板上,一边对赵煦躬身说道
听了徐亮疑问,赵煦略微的想了一会说道:“户部柳卿家。”
“臣在。”因为是公事,所以柳石海只得先将自己的伤心事放到了一边,听到赵煦唤他,柳石海赶忙上前应答
“与城中百姓沟通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不论是他们是要钱,还是要房子,只要不是漫天要价,统统都可以给他们。”
“臣遵旨。”柳石海躬身领命道
“礼部,我们大宋帝国举办这么声势浩大的盛典,如果没有那些别的国家前来观摩,那就是在说太对不起我们自己这些日子以来的准备了,向周边国家通报国书,让那些周边邻国,高丽,扶桑,交趾,大理,吴哥王国,蒲甘,吐蕃,斡罗斯,尤其是高昌回鹘和东客剌汗国这两个国家,一定要把他们请来,朕突然想到了一项不错的买卖要与他们做。”说到这,赵煦的眼睛里突然冒出来一阵遏制不住的绿光,是的,那是贪婪的光。赵煦所说的与高昌回鹘汗国和东客剌汗国的买卖正是军火贸易,这项贸易不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一项非常赚钱的买卖,尤其是高昌回鹘国和东客剌国这两个目前正处于亡国边缘的国家,只要有一线生机能挽救他们的国家与危难之中,他们都会不惜血本的来获得这个仅有的一线生机,而自赵煦来到这时间线后,由于火炮的大力发展,使得宋朝军队中,原本诸多的木制结构的重型武器几乎全部从军事上被淘汰下来,比如回回炮,床弩,连环床弩,多层床弩,折叠式投石机等重型武器,皆因为火炮在军中的广泛应用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即使这些大宋不用了的武器,放在那些没有火炮技术国家里,它们仍然是极为先进和强大的武器装备,所以赵煦顿时就萌生了将这些自己国家再也用不上的武器装备,全部买个高昌回鹘国和东客剌国帮他们抵御外敌,保国安民。好吧,我知道你们都不信,其实我也不信,既然如此,那我就说实话好了,赵煦卖武器给这两个国家的目的,确实是为了增加这两个国家的实力,但是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断的加大这三个国家之间有生力量的消耗,为了将来他挥师西进时,而扫平那些难度系数较大的绊脚石,只是他现在并没有对眼前的这些大臣们说得太细,而赵煦眼前的这几位大臣见自己的皇帝陛下不愿意细说,因此他们也识趣的没问,但是这并不是赵煦不信任自己的这些心腹大臣,而是因为,即使现在对他们说了这其中的缘由,这些大臣们也不一定会明白武器可以卖多少钱
郑俊彦听完赵旭的吩咐,遂躬身抱拳道:“是,陛下,臣都记下了。”
“那么现在就剩下这最后一件事了,阅兵!这次我们的阅兵我国最主要的目的,是旨在于威慑,威慑周边诸国,朕想或许你们会问,我们的整个帝国现在如此的强大,何须怕那些国家对我们的寻衅,若是他们敢来寻衅滋事,我们挥师灭了他们便是,这样做,确实快意恩仇,但是那些新占之地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我国这几年来经过了灭西夏,亡金辽的战争,那些新占之地又是何其的广阔,我们需要回复那里生机,迁民而去,休养生息,而且新占之地需要大量的精锐兵力驻守,这也极大的加大了我**费的消耗,虽然我们家大业大,但也不能无限制的浪费,人家柳爱卿为了帝国的赋税和国库的增收付出了多少心血,现在人家将帝国商行和全国各地的赋税机制打理的如此井井有条,说起来,朕是应该赏柳卿家你的。”赵煦这话说的完全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做法,虽然大家都看出来了,但是这也确实是用人之道
“臣乃带罪之身,岂敢苛求陛下的赏赐,再说这些都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柳石海有些惶恐中又略带有一些开心的对赵旭说道(。)
二百一十六章 筹备国庆节3()
赵煦没有理会柳石海的话,而是直接说道:“有罪当罚,那么有功,自然就要赏赐了,柳卿家,朕赏你玉带一条,以鼓励你为国为民所作出的贡献。”
“臣谢陛下隆恩。”柳石海听到赵煦真的赏赐了他,顿时激动热泪盈眶,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莜然心生
“话归正题,我国这么多短的时间内在国土面积的这么大的成就,使得我国极大地缩小了再战争期间的军费消耗,但是短时间内获得的大量的土地,也使得我国兵力出现了不足的情况,在这短短的七年的时间里,我军的禁军数量有先前的一百万,猛增至两百万,这也极大的拉低了我国所有禁军的整体战斗力,并且将先前的军费开支整整增加了一倍不止。周老卿家,你们兵部一定要加强对我国现有兵力的军事训练和对帝国忠心方面的思想教育,并且军事训练和思想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此次的阅兵的威慑目的就是为我国争取五年左右的军事缓冲期,让这些国家在五年之内皆不得有任何的异动。”
“是,陛下,臣遵旨。”
“再有,将全国各地要塞的守关大将分批次的调回到汴梁城来,让他们全部进入到帝**事学院中,进行为期一年的军事文化理论和思想教育的进修,将这一类的高级将领学生命名为军官进修生,由朕亲自担任他们主官。”
“是,陛下,臣记下了,一会老臣回到兵部,就对各处守关大将进行分批统计,着军驿向他们传递消息。”周侗说道
然后赵煦又找来一队御前侍卫,慢慢的向周侗讲述了什么是齐步走,但是正步走这项动作赵煦却没有告诉周侗,原因很简单,宋朝的军装可是都有过膝的裙甲的,要是这一走起正步来,那还不得裙甲飘飞,尘土飞扬的,所以,赵煦干脆就没有对周侗讲述什么是走正步。最后还向所有人都讲述了后世大阅兵一般的部队检阅,分列式,各兵种展示,花车游行,诸位先帝的画像展示,夜间的各种民间娱乐活动等等。
这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当赵煦说完自己的知道的关于后世的一些国情大阅兵的诸多事情之后,天色也已经完全的黑了下来,赵煦伸了一个大大懒腰,又喝了一口略带有丝丝凉意的茶水,赵煦丝毫不客气的对眼前的这班大臣们下逐客令道:“朕要说的差不多都说完了,你们都走吧。”
这些大臣们也都习惯了,因为赵煦这个皇帝一般情况下是从来不会请自己的大臣们吃饭的,所以周侗,柳石海等人也干脆,直接对着赵煦躬身施礼道:“臣等告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待到周侗,柳石海,徐亮,郑俊彦四人走后,赵煦看着门外渐渐变得浓郁的夜色,和那盏刚刚被一个小太监点着的宫灯静静的出着神,今天他突然提到的军官进修生的问题,使得他也觉得如果太过草率的执行这个政策,会使得有的军官会从此心存芥蒂,所以赵煦觉得自己似乎应该把这个问题考虑的更加全面一些。
“小豆子,赶紧去吧周侗找回来,朕有话说。”赵煦突然说道
“奴婢遵旨。”
“书记官。”赵煦道
“奴婢在,陛下有何吩咐。”一个青年太监轻轻的走过来对赵煦说道。书记官,就是平时替皇帝些个圣旨,做个记录,带带笔什么的一个太监官职,跟一般都是跟皇帝起居官一起,平时在皇宫里没事就是跟着皇帝到处乱溜达,皇帝吟个诗,作个对什么的,都是这个太监官职给记录一下。这不,赵煦喊他了
“书记官,朕一会要说的,你一定要仔细的记录来,不要有任何的偏差。”
“奴婢遵旨,请陛下放心。”
也辛亏周侗没有走远,小豆子快速的的跑出去,不一会就把周侗给追了回来
“不知陛下唤臣回来有何吩咐。”周侗知道,赵煦让他们走了然后又叫他们回来,这肯定是突然有事情的,否则的话,赵煦是不会叫自己回来的,所以周侗一进门也没有跟赵煦客套,直接对着赵煦抱拳问道
而赵煦更不是一个喜欢废话的人,见到周侗进来,直接对他说道:“我大宋的诸多的将领,乃至统军将帅,不论是陆战之将,水军将领,所有将领的一切作战之法,似乎都是过于的笼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