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奋斗1981 >

第79章

奋斗1981-第79章

小说: 奋斗198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印钞机也毫不为过了。

    细细想来,也就慢慢接受了。陆港地区这么大一个市场,除了百货公司和供销社之外,又仅有奋远这么一家私营准百货贸易公司,一个月几十上百万的利润,也不足为奇。

    这大半年来,他赚的钱都砸在了红星拖拉机厂上面,以至于他的个人存款几乎没有很大的变化。

    现在他又一下子提走二百万,差不多就是他的全部分红了,其他的属于余嘉豪,郭翰威也有百分之十。至于他的二哥李家华,也占了百分之十。

    余嘉豪没问,李路还是会告诉他,他是李路目前身边最懂商业的人,自然会非常的重视,李路说,“红楼那块地你知道吧,滨海区打算卖了,连同红楼。红星进出口公司一直放在红星厂里不合适,我打算买下来,把红星进出口公司放在那里。”

    顿了顿,李路道,“红星进出口公司有资质,我看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奋远展开合作,开展进口商品业务。”

    “当真?”余嘉豪有些意外。

    他当然知道李路手里有一个拥有进出口资质的公司,但他一直没敢找李路谈这个事情。进口商品简直是有市无货,利润又高,他早就想开展这方面的业务了,可惜奋远没这个资质,只能当二道贩子,这样一来,利润一下子就没了一大块。李路主动提起合作,他当然是高兴的。

    李路笑道,“废话多,你现在就可以着手办这个事情。”

    “那再好不过了。”余嘉豪摩拳擦掌道。

    李路拿出烟来点了一根,递给余嘉豪一根,给他点上火,抽了两口,道,“刚才你提到的海运问题,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还不是很成熟。需求大到一定程度,光从运输方面想办法,不合适了。”

    余嘉豪问,“你有什么想法?”

    李路问,“销售主力商品是什么?”

    “电视机。”余嘉豪想都没想,回答道,“电视机的销量不是最大的,但利润是最高的,并且是成交率最高的。”

    李路缓缓点了点头,沉吟着说,“如此的话,你要跑一趟珠三角了。”

    “找货源?”余嘉豪皱眉问。

    国内能生产电视机的就那么几个厂,根本不用找。余嘉豪之所以那么希望奋远能和红星进出口公司合作,是因为可以获得进口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这些重要的大件家用电器。

    这三种,是市场需求最强烈并且利润最高的商品。

    李路微微摇了摇头,道,“不,你去搬一个电视机厂回来。”

    余嘉豪被烟呛了。

    边上的张卫伟也吓得差点没拿住手里的烟。

    三哥这又是唱的哪出?

    注:上架了,订阅,月票,枪团的弟兄们,搞起来,奋远要印钞票了。

第118章 搬一个电视机厂回来() 
三楼余嘉豪的办公室里,他摊开了一张省交通图,疑惑的看向李路。

    从篮球场那里转移到办公室里,是因为李路需要在地图上给余嘉豪指出电视机厂的位置。余嘉豪不相信珠三角有他不知道的电视机厂。

    很多人以为,华夏的电视机研制技术一直落后于岛国,其实并非如此。

    在六十年代,通过引进苏联元器件,国内就已经能够生产出十四寸的彩电,当时的技术水平,与岛国基本上是一致的。

    失去的那十年,电视机行业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由此脚步缓慢下来,但前几年,国内已经开始引进电视机生产线。据李路所知,国内引进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很快就能投产。

    但是,他的目标并非那些熟知的大厂,而是一家依然处于家庭作坊阶段的小电子厂。

    他的手指直接在惠阳地区划了一个圈,对余嘉豪说,“这里,一家生产录音磁带的电子厂,把他们搬过来。”

    “磁带厂?要那东西干什么?老李,我们是有长期合作的磁带厂的,作为录音机的配套产品销售。”余嘉豪提醒了了李路一句。

    奋远的事情多而杂,他不确定李路是否记得此事。

    有人卖录音机就肯定需要磁带,于是,奋远公司和磁带厂建立了长期供货关系,作为录音机配套产品进行销售,逐渐的发展成了独立售卖的商品,利润也是可观的。

    电视机是这个年代家庭富裕的标记,那么录音机就是次富裕家庭的必备品。没有映像,就得有声音,这个家才有那么一些生活的味道。年轻人对录音机的渴望更是超乎一般想象,磁带,犹如十年后的唱片,也是三十年后多如牛毛的演唱会。

    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会随着经济发展日益发生改变。农村电影放映队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时,当手里有了钱,就会想着去买台电视机放在家里,想看就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李路对余嘉豪说,“我知道。惠阳地区这个电子厂主要生产磁带,但是他们有研制电视机的能力。既然陆港地区的电视机市场供不应求,干脆就直接建个电视机厂。这就是让你不要忙着考虑海运的事情的原因。”

    “建电视机厂啊!”余嘉豪张大了嘴巴,吃惊是不小的。

    李路肯定的点了点头。

    前世搞一个案子的时候,连带着翻出了一个商业间谍案,境外电子公司刺探国内某知名家电企业高尖技术,当时他有详细了解过受害企业的情况,因此清楚的记得,那家国内知名家电企业大概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危机,他们的电视机研发工作遭到了资金短缺的困难。

    这个时候是出手的最好时机。

    余嘉豪犹豫着,“你说的磁带厂,怕是当地政府所属的企业吧?他们能卖给咱们吗?”

    非国营的企业工厂,是屈指可数的。现在哪个工厂没点背景,不是军工企业就是国营企业,再不济也是乡镇集体企业。

    像李路这样胆大包天的直接就私营,还搞这么大,凤毛麟角。

    李路道,“行不行也得试试,厂子不卖,人呢,把他们的技术工人都请过来,人在哪厂子就在哪。”

    “这个难度也很多,国营企业啊。”余嘉豪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他说,“不过我同意建立电视机厂这个想法。电视机的生产没有什么难以克服的技术难度,而且,红星进出口公司不是和一家岛国贸易公司有合作吗,通过他们的途径想想办法买条彩电生产线回来,那咱们可就……”

    说着他就眼冒金光起来。

    李路摆手打断他,“老余老余,冷静一下子。你先把厂子搞到手吧,其他的后面再谈。把钱带够了,不要怕花钱,再多的钱都是值的。”

    看见余嘉豪有犹豫的神情,李路补充说,“我先提一百万好了,其他的你都带过去,有备无患,还是按照咱们之前商定的来。”

    “那你买地的事……”余嘉豪松了口气,问。

    李路提走二百万,买电视机厂的钱可都要他自己出了,他当然是有顾虑的——谁能保证买回来的那个磁带厂就一定能生产出电视机并且能赚钱,哪怕惠阳地区政府愿意卖。

    李路说,“买地的事不急,滨海区总不会让我一两个月付清全部款项吧。再说了,一百万的预算,我感觉应该是差不多了。”

    余嘉豪却是不屑的道,“红楼那块地,半卖半送也没人要。面积太大,地方太偏,做工厂不合适,做公司办公楼没性价比。你可要考虑清楚,或者只买北边那一半。”

    李路道,“我会尽量把价钱压下去的,依你看,那块地值多少钱?”

    余嘉豪思索了一下子,沉吟着说,“五六十万吧,出不了这个价。”

    “不能吧?那里可是有五十亩地。”李路吃了一惊。

    余嘉豪说道,“到你手里的肯定没五十亩。那里是十字路口,还有两条南北走向的道路支线。现在看着没什么问题,以后发展起来,那些路肯定得进行扩宽。那不就占用了那块地的面积。现在就看滨海区是否会把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李路摇头苦笑,道,“太便宜了。”

    余嘉豪顿时没话说了,买东西的还嫌东西便宜,这样的逻辑他实在很难理解,他搞不清楚李路的脑子里在想什么。买那块地图什么呢,位置比那里好的地方多了去了,难道图那栋红楼?那不就是一座破苏联风格建筑物么。

    摆了摆手,余嘉豪道,“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明天就出发去惠阳,和家华一起开车过去。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没有?”

    李路道,“车准备好了,我给你留了一台80,明天一早你过去红星厂那边换车。”

    “这个,我就用212挺好。”余嘉豪挠了挠脑袋,说。那可是百万豪车,哪怕红星拖拉机厂销售的80的起步售价仅为三十九万,但他也舍不得买,因此一直用的是212吉普,连郭翰威都搞了一台v33,硬是要分期付款。

    红星拖拉厂销售的所有红星牌越野车里,80是最贵的,然后就是60,80是60的接替者,刚刚在岛国上市,还属于非常稀有的车型,但是60已经是在全球销售了有三年的现款车型,因此三井公司那边的后续供货也是最多的,和80有十万元的价差。

    至于v系列的,按照配置的不同,都在三十万到二十万之间。

    李路哈哈笑道,“老余,你看你那点出息。车是我送你的,谁跟你要钱了。”

    说完了摆摆手,“行了,我走了。”

    带着张卫伟走了。

    目送李路上车离开,余嘉豪心情愉悦得很,很振奋。

第119章 要上战场了!() 
滨海区区委副书记、代理区长周远山同志出席了海富大酒店的奠基仪式,并且做了讲话,表示区府将会坚决贯彻改革开放政策,把市场化经济确确实实的体现在行政服务层面上,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形式共存的经济发展模式。

    海富大酒店是港商投资建设的现代化酒店,建成之后会成为滨海区乃至陆港市的地标性建筑,并且会取得南华大酒店一跃而成陆港地区最高级的酒店。

    哪怕在李路眼里,三十年后随便一个经济型酒店的档次要能碾压海富大酒店。但海富大酒店的位置是无以伦比的——就在海边,频临的是湛蓝得不行的港湾,可以远眺东面的海岛。

    三十年后,这样的位置,就算是保利那种有强悍军方背景的企业搞不来。

    李路当然是没资格出席仪式的,他只是陪老爹李国光过来,和市一建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国光建筑材料厂将会在合同期内,为海富大酒店项目提供多种建筑材料,以标准砖为主。

    促成这起买卖,离不开张卫伟的叔叔的穿针引线。

    海富大酒店的工期是三年,也就是说,如无意外,国光建筑材料厂在未来三年,将不必为销量而担心。

    李路短平快的战术很明显,国光建筑材料厂主要是为红星拖拉机厂以及海富大酒店提供建筑材料,至于这个工厂未来的发展,他是没有想过的,反正投入的成本不值得一提。

    “又要雇人了。”李国光背着手往外走,叹了口气说。

    李路和杨青松紧跟着,说,“雇人就雇人,砖厂的工作没什么技术含量,人容易找。”

    走到了80边上,李国光站定了脚步,脸色有忧虑,他看着李路,打算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决定不说,因为他知道说什么都晚了。

    倘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