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华夏-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说婆罗洲一个大部落里的大祭司竟然是一个华夏人,胡震不由得兴趣大起,便点头同意让拉斯德站起来,述说自己的来历。
拉斯德便向胡震娓娓道来自己的经历。
原来这拉斯德原名郎树德,他原是满清治下广东肇庆的一个秀才,但因家中生计所迫,参加了天地会起义,当天地会被清朝镇压下去之后,便带着全家逃到南洋谋生。但在婆罗洲这个地方,他的家人全被土著迫害致死,他便装神扮鬼混进万那土帮,改名拉斯德,以他过人智谋,取得了古纳蒂尔的信任,成为万那土帮的大祭司了。
“啊,原来你还是个秀才啊?”
“是,如果总司令允许我做万那土王,我将带着万那土帮四十万土著,完全尊奉您的号令,不管是黄金白银还是美女,我都会竭力送上献给总司令享用!”今日烂泥河一战,彻底打服了郎树德,他觉得自己应该借助胡震的力量,成为万那土帮中万人之上的土王。
“不过,你拿什么来证明这一切?难道你说的故事动听,我们就相信你了吗?”
“我清楚,口说无凭,请总司令看看!”
郎树德脱下上身衣服,只见他的上半身伤痕累累,在他的背后刻上了一行小小的“故土难忘,落叶归根”汉字。
“这是我离开故乡时候刻下的,到现在我都没有忘记!”
“哦,不错,我正有这样的想法,只要你肯听从我的命令,控制住万那土帮不与华夏人为敌,并明着暗地里帮助婆罗洲的华夏人,我会放你一条生路,并且让你在万那土帮里面作威作福的!”
既然此人也是华夏人,胡震很大方地说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就算郎树德骗了自己,也无关紧要,毕竟华夏军的实力摆在那里,对郎树德听其言观其行,如果郎树德真的不按诺言行事,随时都可以前去扫荡万那土帮,而且更重要的是,真正的万那土王古纳蒂尔还掌握在华夏军的手中,虽说已中毒很深,但胡震未必就不能将其救回来,如果将其放回万那土帮去,也够郎树德好受的。
“小的敢不听从总司令的教诲?”
郎树德听到此处,赶紧恭敬地向胡震跪下,这意味着,他从此成为胡震旗下的一员。
听到参谋部发来放开包围圈一个缺口让土著逃跑的命令,手下的几位干将纷纷跑来向胡震询问:“总司令,真的就这样放这近五千的土著突围而出吗?”
胡震点点头。
众人非常不解:“为什么?就不怕他们回去之后,又卷土重来?”
“我们已经歼灭了万那土帮一万三千多土著士兵,已经将万那土帮打痛了,这就够了。但如果要将万那土帮各部落四十万人一鼓灭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去丛林中跟他们捉迷藏,也没有足够的时间!我们最终要控制整个婆罗洲,除了在战场上使用武器凶猛地打仗和杀人之外,还有很多手段的!”
“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召集更多的婆罗洲华夏人,扩大军队人数,努力训练,提升战斗力,准备迎接更大的战斗!”
烂泥河之战后,胡震再次将华夏军化整为零,分散深入到西南婆罗洲的各处,寻找散落的华夏人。
经过一连多天的分散行动,以青岩寨为中心,华夏军聚拢了三万多华夏人。
郎树德率残部回到万那土帮之后,抬着华夏军交出来的古纳蒂尔尸体,宣称古纳蒂尔已经战死,临死前留下遗嘱,传王位给他这个大祭司,并且以后不要和强大的华夏军为难。
当然有些人是不服气的,但在瓦尔德的率领的万那土帮精锐威胁之下,那些不听话或阴奉阳违的,不是暴病身亡就是莫名其妙地失踪了,最后万那土帮所有的长老都不敢不遵奉郎树德为王。
万那土帮中的土著吃了败仗,人人都畏惧华夏军会大举征伐,郎树德登上万那土王之位之后,便假意与华夏军谈判,不但协助华夏军搜寻落难的华夏人送到青岩寨,还按胡震的要求送来了足够三万人吃一年的粮食、一千头耕牛。
此后,郎树德还在胡震的资助下,开始有计划地向华夏人学习种植经济作物,收获后卖给胡震旗下的贸易公司,换取钱财。更重要的是,按照胡震的要求,郎树德为万那土邦建立起两百多座中小学,将万那土帮的适龄学童,都集中起来,学习汉语汉字和各种知识,使万那土邦年轻一代逐步被同化融入华夏人社会里去。
这些部落本来就没什么文化,只要控制了其上层几个头脑,素质低下的基层人员很容易按上层人员的意思去信仰和做事情。因此郎树德在刺刀帮助下推行的华夏文化慢慢深入人心。
在帮土著建立学校之前,青岩寨就建立其上百座学校,不但招收孩童入学学习,还将成年男女集中起来,按照胡震确定的教材让其学习汉语汉字及数学、物理、化学等各门基础知识。
建学校的时候,忙里忙外的胡震想起了新加坡的华夏人学校,想起来学校里的美女教师韩玉清,也不知道自己捐款建的学校是否重新开学了没有?
也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胡震在胡思乱想的时候,新加坡向青岩寨送来了一批人员和给养,其中带来了一封信,正是韩玉清给胡震的信。
韩玉清在信中首先向胡震问好,并简单地介绍了胡震捐建的学校经过一段时间修造,已经建好完好提供给教学使用,现在她就是在新校舍里给华夏人子弟上课的,最信的未尾问胡震去哪里了,怎么几个月了都没有来新校舍看看。
这是一封很平常的信,根本没有半点男女之情。
但胡震还是认认真真地拿起钢笔给美女回信,说自己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还要过好几个月才能回新加坡看看,现在外地捐建了好几座华夏人子弟学校,提出邀请韩玉清也来此地做老师,教化更多的华夏人子弟。
给美女回信之后,胡震几乎没有一刻钟的空闲,又投入了百忙的工作之中去。
三万多华夏人聚集在以青岩寨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地区,在华夏军的保护下,很快开垦了大片的上好良田,使用胡震在核潜艇里带来的优良作物种子,播种橡胶、咖啡、水稻、玉米、番薯、木薯等经济农作物,现在长势良好,再过几个月便可大丰收了。
但是面对长势喜人的农作物,大多数华夏人都一片喜悦的时候,胡震却是心事重重的。
第65章 出征()
短短的时间里,华夏军一战击败阿猜托,二战收服万那土帮,聚拢了三万多华夏人,开拓了几十万亩良田,这在大家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与大家不同的是,胡震想得更多是华夏军下一步如何发展的问题。
才聚集起三万华夏人,对胡震心目中重构华夏的宏大蓝图来说,实在是差距太大了,只能说是杯水车薪,华夏军必须要向婆罗洲其他方向出击,才能聚拢更多的华夏人,扩大华夏军,为新华夏宏大蓝图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应该往那个方向发展呢?
此时的婆罗洲,沿海的大城市都在荷兰殖民地总督府的殖民军手上,虽然驻扎的军队不多,但如果一旦与其发生冲突,在胡震于欧洲订购的军舰回来之前,荷兰的远东舰队封锁了婆罗洲海岸,华夏军单靠陆军是很难打败荷兰殖民军的。
因此,胡震给华夏军定下现在的发展方向是向婆罗洲的腹地发展。
根据苏文质和陈子超在婆罗洲搜集到的情报,婆罗洲的中部,滞留着在那里从事采矿、开荒种地的至少有二十万华夏人。
而婆罗洲腹地深处,荷兰人的殖民统治只是象征性的存在,广袤的婆罗洲腹地主要是给各大土著部落所掌控,华夏人在各地挣扎生存,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组织,很难与人数占优势的土著部落抗衡。
华夏军北进深入婆罗洲腹地的目的,就是要将华夏人聚拢起来,成倍地扩大华夏军,壮大华夏军的战斗力,控制婆罗洲腹地,等华夏军海军舰队建立之后,再一举击败荷兰殖民军海陆军,掌握整个荷属婆罗洲。
此时华夏军的人数已经增长到了七千余人。
但是青岩寨这个出海口附近的根据地绝不能放弃,胡震决定给青岩寨留下一千人,新编为第五支队,由欧阳宇担任支队指挥。
为了解决青岩寨守备兵力不足的问题,决定将那些青壮年妇女和老人小孩都组织起来,参加军事训练,武器不够,就使用缴获的武器装备。在主力北上期间,一旦有紧急敌情,便配合第五支队,以青岩寨为中心,凭险据守阻击敌人,使用无线电台召唤华夏军主力回援歼敌。
由于谋生艰难,南洋的华夏人妇女很少有大清帝国治下裹小脚行为,留着天然大脚的妇女有着足够的体力参加军事训练。况且,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华夏人妇女们参加军事训练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在青岩寨一带的壮年妇女参加军事训练、背着自卫武器出去从事生产劳动蔚然成风,给附近的土著形成极大的震慑。
当一切准备停当,胡震率六千多华夏军向北出征。
婆罗洲是一个热带丛林区域,到处丛林藤蔓密布,虫蛇横行,而且还不时出现一两支穷凶恶极的土著或土匪武装,华夏军虽然武器先进实力强横,但暂时不想树敌太多,一般都是绕行避免发生冲突,弯弯曲曲的道路并不好走,而大多时候,前方的丛林中连一条小道都没有。
华夏军背着沉重的武器装备和粮食,快的一天不过向前走四五十公里,慢的一天只能向前走二三十公里。
用了十四天时间,华夏军向北走出了五百公里左右的路程。
这一天,与土著部落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在丛林道路中,大家都走得浑身大汗,胡震也是浑身湿透。
突然,急匆匆地跑来一个在队伍前面探路的尖兵,敬礼后向胡震禀报:“报告总司令,前面发现有一队土著虐打押送华夏人奴工!”
众人一听,都瞪大了眼睛,看向胡震。根据胡震的命令,北进期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与土著发生冲突。
胡震伸手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珠,问道:“这队土著有多少人马?什么武器配备?有没有查清是什么部落的?”
“这队土著约有两百人,用绳子捆绑押送着一百多华夏人,武器除了火铳弓箭之外,连单发步枪都没有,至于是什么部落,我们还搞不清楚……”
胡震还没有说话,旁边二支队指挥梁坤日大声叫嚣起来:“总司令,既然现在搞不清楚是什么部落,建议现在也不要浪费时间去查了,将这一队土著打掉,俘虏几个过来问问不就知道了吗?”
对于这个貌似粗鲁的得力干将,胡震没有责怪的意思,而是点点头:“好,就让狙击手出动,灭了这队土著,救下一百多华夏人!”
“狙击手?又是他们……”梁坤日顿时觉得索然无味,他还以为自己第一个跳出来建议战斗,胡震就会让他率兵出击呢。
这队土著正押着百余华夏人趾高气扬地向前,不料路边的丛林中突然响起了死神的吼叫。
呯呯的狙击步枪击发声音连续响起,不知道什么回事的土著瞬间就被子弹打得躺倒了几十人。
没中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