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N道贩子康采恩 >

第82章

N道贩子康采恩-第82章

小说: N道贩子康采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与宋朝官府建立良好的联系,他甚至不准备为那场战争做出任何服务。

    因为指挥战争的文臣统帅们根本不值得信任。

    当然,30多年之后的熙宁开边就将会是另外一副样子。如果那个时候他还健在的话,如果那个时候他还是大宋王朝的一员,那么他将会亲自跟随着王韶征战于河西走廊之侧!

    当然,他也有可能是那场战略行动的实际指挥者,因为在目前的形势上来看,没有人更懂得那场战争的重要意义,也没有人能够像他这样了解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更应该出现在那片战场上。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憧憬,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培养全新的文人士大夫,这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宋,也是为了帮助以后的自己。所以他还需要对现在的文人士大夫们,保持着强烈的警惕,在吴建和宗室的间接帮助下,发起一场改革文人士大夫的运动,只是这一行动的开端而已。

    不过话又说回来,以如今,我以为士大夫们的滔天权力,想要阻止他,其实也是非常容易的,然而他们却在那位赵刘员外面前踌躇不前。这真的非常让康采恩怀疑,那位神秘的赵刘员外究竟是何方神圣?

    不过现在的他恐怕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那些问题了,因为最新传来的消息表明,他将会在下一次返回海外的征途之中,意外的多出一只不速之客组成的神秘力量。

    最先找到她这里来的是曹婆婆,继而是他的两位合作者,赵六员外和八大王赵元俨。然后包括曹佾在内的很多将门子弟也找上门来,主动劝说他,他们的言语之中其实都包含着同样的一层意思,那就是希望他务必要注意旅途中的风险。

    这样他有些有苦难言,因为他要回到自己的海外之地,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旅途,而是通过穿越攻门,但这个秘密却不方便告诉这些宋朝人,所以他只能吞下这群好心人送上来的黄连,这个感觉,对于康采恩来说实在是糟透了。

    然而更糟的事情还在后面,首先是突然出现在他面前的官诰院胥吏。他们为康采恩带来了一封从九品的官诰。

    “萧山县尉?”

    康采恩疑惑的看着上面的文字,而后用更加疑惑的目光看向了对面的胥吏。

    那名胥吏笑着点了点头,解释道:“是的,你以后就是我大宋王朝的萧山县尉了,不过您是不用大老远的跑到萧山县去上任的,那里自然有一名县尉,负责缉捕盗贼等繁杂的事务。”

    “我懂得,这只是迁转用的官阶,并不是负责相应职权的差遣!”

    那名胥吏笑着点点头,说道:“你知道这一点就好!按照我大宋朝的规矩,以您现在的年龄,并不能除授任何差遣!不过上头对你优容有加,他竟然让我们亲自跑一趟来给您递送官诰,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的待遇。”

    康采恩闻言呵呵笑了起来,如果是朝廷重臣,或者是远在边疆的守臣,那么官诰院肯定是要跑上一趟的。可是他康采恩与这两者都不沾边,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位胥吏的上级,你也在他还只是个孩子的份上,特地嘱咐他前来跑上一趟。这原本也是大宋王朝仁政的一种体现。

    说起来,大宋王朝不光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和商业规模,他们在仓廪足之后,也是非常知道利益的。至少无论在朝廷还是民间,都有不少人愿意拿出专款或者积蓄。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这种自发的慈善行为,在后世甚至都是比较罕见的。

    对于别人递送过来的善意,康采恩自然没有不去接纳的道理,于是他随手掏出了一块金锭,塞到了那名胥吏的手中,然而名平时收惯了好处的胥吏,却当场拒绝了康采恩的好意。他摆了摆手说道:“上头特别有交待,您的例钱和打赏都不能收!”

    “为什么?”

    “因为您是要把大宋介绍给海外番邦的人物,我们这些胥吏虽然卑微,但还不准备因为几个小钱而丢了大宋的脸!”

第129章 神,都是由人来定义的—2() 
康采恩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行为竟然已经上升到了外交层面。早知如此,他就不在众人面前提及前往海外的事情了。

    其实对于大部分宋朝人来说,海外都是贫瘠不毛之地,也只有经常参与海上贸易的人,才会知道那里所蕴藏的财富,不过康采恩已经在汴京城中活动多日,他的那些来自后世的廉价工业品,也都是假托海外商品的名义进行销售的,所以与他相处的这些人,反倒不会把海外当作是多么危险和贫瘠的地方。

    然而康采恩等来的第二波不速之客,显然不是与他特别亲密的人物。虽然带着他们来到自己根据地的是合作已久的苏舜钦,但他们所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康采恩目瞪口呆。

    “我们枢密院和殿前司,准备拨给你两个指挥的禁军。他们家负责保护您在沿途的安全,不知道小郎君,哦,现在应该称小官人,意下如何?”

    康采恩咋吧了一下嘴,心道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大的重视。但他觉得这样也好,如果有着近千数的人手,那他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于是他当即拍案道:“来的正是时候,我正准备为大宋在海外开疆拓土,如果有正规的禁军参与进来,那定然是事半功倍。”

    来访的枢密院和殿前司官员,显然对康采恩的这个说法大吃一惊。目前的大宋帝国正在与西夏交战,可没有足够的兵力和钱粮,去开启第二场战争。

    然而康采恩却似乎没有看到他们的惊慌与无助,只是淡淡然的继续说道:“不过我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些禁军必须能征惯战,因为我们面对的将会是非常棘手的敌人。第二,这群禁军必须携带家属,如果没有保家的思想,那就不指望他们能够卫国。”

    康采恩的这两个条件,让那两位官员更加吃惊,首先能征惯战的士兵,目前大都在西夏前线参战。海外之地遥不可及,于他们而言,实属是镜花水月一样的存在,但西夏的威胁却近在咫尺,他们是断然不会同意从前线抽调人手的,而第二个情况也非常严重,古代军人的家属,不管是普通的士兵还是高级将领,大都会留在皇帝能轻易控制的地方。名义上,这是为了保证家属的安全,让前线的士兵没有后顾之忧,但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扣押人质的行为。而康采恩刚才的要求却是将这些士兵的家属一并交给她,这意味着大宋王朝以后将失去控制这群士兵的最大砝码!

    所以考量到最后,那两位来访的官员最终也只能说道:“只是我等必须回去上报主官,才能最终下定结论,小官人稍待片刻,我等现在就去!”

    康采恩笑呵呵的站起身来,恭送两位上官离开自己的小仓库。

    苏舜钦却在他的身后冷不防的问道:“如果能在海外开疆拓土,那对我大宋有何好处?”

    康采恩不忍心欺骗这位合作已久的老伙计,所以只好开诚布公的说道:“海外之土有两种,另一种是无主之地,而另一种则如同我大宋一般。前者只需要肯值即可,而后者必然少不了一番征伐!其中有些国家之强悍,并非我大宋所能匹敌,然而有另外一些国家,亦不能匹敌我大宋。”

    苏舜钦闻言之后,直接倒吸一口凉气,说道:“如此说来,征伐海外岂不是又一场与西夏的战争?”

    康采恩却摆摆手,说道:“这两者可大有不同,第一,我这次开展的行动,只需要区区一千人就够了!而且他们在最初的阶段,主要从事的还是农业生产。以后也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参与到海外征战当中去,如此一来,他对朝廷所造成的钱粮负担,会大大小于西夏战场。第二,海外有些国家生产落后,没有铁甲,甚至武器还都是用青铜器皿,但他们的部族人众,却十分骁勇剽悍,如果能将它们收为己用,或许可以直接派上西夏战场,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第三,无论我最终能够得到多少军队,他们都不会以朝廷的名义出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土上,他们只是我们集团的护卫队。这样以来,无论是哪个国家与我们集团开战,也都不会影响到大宋在海外的声誉!更不会有人主动打上门来,让大宋处于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

    他的这一番话说出来,苏舜钦的脸色早就已经多云转晴!一场只需要朝廷出人的战争,得到的却是能够扭转西夏战局的希望!想来陛下知道这件事情,也会欣然同意!

    于是苏舜钦马上离开,他知道刚才离开的那两位官员,绝对不可能从他们的直接上司那里得到肯定的回答,如此重要的事情,一定会逐级上报到皇帝面前,如此以来,他只要小俊宇不出现在皇宫之中,便能够再度拿下一份功劳。

    康采恩显然不知道对方的想法。但他已经把大饼画得足够圆,就算有人想耍什么小心机,也只能是建立在他的这张大饼上。

    而当赵祯得知这件事之后,不禁开始对内军巡院的建议大加称赞起来!康采恩果然如同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在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之后,流露出了更大的野心!

    如此一来,只要他们顺水推舟,康采恩将很快暴露他身上更多的秘密!

    海外之地,对于大宋王朝来说也不是一无所知!麻逸、倭国以及南边的渤泥国和三佛齐,都是经常出现在海商口中的地点!

    只要弄清楚康采恩走的是哪条航线,就能够轻易找到他所前往的海外老巢。所以给他多少人都无所谓!

    然而赵祯的这个想法,显然是太过想当然了!

    当这位皇帝大方的批复给康采恩4000名士兵,并连同他们的家眷共计两万多人之后,康采恩的野心可真的是要膨胀起来了。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他决定立即带着这群人穿越到公元前505年的春秋时期。当然,这里也只不过是他们以后的后勤基地,那些是北美最重要征战的地方,是此时正在发生着杨玄感之乱的、公元613年的隋朝末年!

第130章 神,都是由人来定义的—3() 
宋守约是个家教严苛的人,所以他性情古板。

    张守约虽然性格懒散一些,但他的骨子里也奔腾着炙热的血,忠诚、勇猛、无谓这样的军人品质,时时刻刻都在她的身上散发着无尽的光辉。

    所以当这两个人遇到一起的时候,一下就将优秀军人的两种模型给凑齐了。

    他们两个人虽然同名不同姓,看上去缘分非浅,但在历史上却并没有多少交集。

    宋守约家境稍好,恩荫的官职也稍微高一些。并且在三十几年后的神宗朝,坐到了武臣的巅峰,什么步军副都指挥使,殿前副都指挥使,这样的高阶武臣头衔,都曾经在他的名字面前晃悠过。

    而另一位张守约,则没有他这般在官场上平步青云的履历。十几年后,当侬智高入侵广西之时,这家伙奉命出征,并在击退农职高以后留守广西,为了能够及时向中央朝廷反映当地的情况,他两年之内跑了四个来回。而在30年后,朝廷在西夏方向用兵之时,这家伙更是打出了人生最为精彩的一仗,他在巡边的时候偶遇敌军进犯,当时敌军大约有3万人,而他的身边差不多只有一个指挥大约500人的士兵。结果这个家伙脱掉满身铠甲,向敌军首领展示了一番自己的肌肉,随后他利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