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寻龙记 >

第364章

三国寻龙记-第364章

小说: 三国寻龙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盖微微点头,陈龙介绍道:“这员小将就是本次立功的廖化,字元俭,乃是襄阳名家之后。”廖化听到主公赞叹,微微有些得意,黄盖忽然道:“原来是襄阳名门之后,又在魏延军长旗下,怪不得如此盛气凌人。此次主公有令在前,城内诸军都要听诸葛军师号令,为何你擅自做主,只带少量部队就贸然出击?若不是幸好敌军大队不在,又有主公在旁谋划,恐怕你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廖化心中一怒,但当着陈龙之面哪敢发作,只好默默无语,低下头颅。陈龙忽然意识到,青龙军各军团之间一直缺乏协同互动,军团长之间更是各自组织自己的训练,沟通的机会太少。虽然说不上各怀异志,但互相不服气也是有的。对陈龙来说,黄盖和廖化虽然武将排名有先后,但都是三国时期名将,自己应该想办法让他们为了自己为天下百姓谋福的理想团结奋斗。想了想说道:“公覆,你是元俭的前辈,道理上元俭确实也有轻敌冒进的问题,所以你说的一点不错。”廖化听到主公也这样说,不由滚鞍下马,羞惭无地跪伏在地。

    陈龙又道:“元俭,念你奋力战胜伍习,此次算你无功无过,功过相抵。你起来吧,还不谢过黄军团长。”廖化茫然站起,对黄盖行了个军礼,说道:“谢过黄军团长指点之恩。”

    陈龙见廖化还算上路,转头对黄盖道:“廖化此次乃是心急贻误战机,才有此疏忽,并且已经知错,还望公覆原谅。”黄盖面色好转道:“主公所言,甚是公允。元俭,主公既然已经原谅了你,我又怎会耿耿于怀。适才得罪之言,还望廖兄弟海涵。”说着也翻身下马,与廖化握手,轻轻拍了拍廖化肩膀以示友好,周围的部队立刻想起一阵掌声。

    陈龙见青龙军士气提升,在马上运起团息功,语重心长道:“我青龙军自成立以来,一直就是一个团结整体,无论是零陵人还是襄阳人,都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试问你们每一个人,天下谁不愿父母安康?天下谁不愿妻儿幸福?你们也都看到了,和平的时间越长,荆州也越来越富饶美丽,想想荆州之外的百姓还在被战争蹂躏,被铁蹄践踏,卖儿卖女、无家可归,你们心里不着急吗?不想为了他们争取和平吗?无论你是来自何方,进了我青龙军,就要用生命去战斗,而换来的是天下太平!”声音平缓却响亮,在黑夜中如同钟鸣鼎沸,远远传播开去。

    廖化在旁,听的血脉贲张,一举手大喝道:“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周边军士立刻受到感染,纷纷举起右臂高呼:“天下太平!”最后连陈龙、黄盖也举起右手高吼,黑夜中吼声雄壮,直上九霄云外,一时间士气无比凝聚团结。

    激情过后,陈龙见黑压压大军不知有多少,问道:“公覆,你这是带了多少大部队出来?”黄盖微笑道:“第一军团,悉数在此。”

    陈龙听说,面色一变道:“各位,前队变后队,速速回城。李儒的部队恐怕已经在攻城了,第一军团既然悉数在此,城内必然空虚,唉,这都是我的错!”黄盖闻言吃了一惊,见主公已经打马向长安狂奔而去,知道不是解释的时候,与廖化两人都是翻身上马,追在主公马后,匆匆向长安驰去。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百八十二章 危如累卵() 
第四百八十二章危如累卵

    话说陈龙心忧李儒西北军大队去向,命廖化连夜领青龙军回归长安护城。路上却遭遇黄盖大队人马出城袭击祋祤宫,黑夜中不识队伍,险些当场开战自摆乌龙。

    陈龙虽及时出手化解危局,零陵老兵却倚老卖老,都是些骄兵悍将,与廖化军互不相让。黄盖面如寒霜,当场指出廖化擅自行动,险些使兄弟们堕入敌人陷阱。事情牵涉到零陵老兵和襄阳新势力之间的竞争,陈龙非常重视,只好出言化解。

    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配合着陈龙的雄浑内功,声音缓缓传遍四野。陈龙从统一天下的大势出发,谈起个人和家庭追求幸福的需求,最后落到以战争争取天下太平,建立太平盛世的理想。这一番话语如同久旱甘霖,滋润了眼前这些老兵的心田,也让大家统一了思想,放下了地域差别和矛盾,真正统一到青龙军的太平理想旗下。

    在雄壮的“天下太平”吼声中,陈龙一声令下,部队前队变后队,迅速回城。陈龙正在担心黄盖第一军团主力动出后,长安空虚,不知李儒会挥师进攻哪个城门,忽然前面一骑如飞而来,却是直接招呼黄盖,显然并不知陈龙也在大队之中。

    来骑如飞而至,口中大喊着:“黄军团长何在?黄军团长何在?”陈龙心中微微震惊,难道城中已经出了什么事?黄盖大喝一声,那人已循声赶来,直到黄盖马前行了个军礼,不及下马,气喘吁吁说道:“黄将军,有大队突袭东门,荀攸军师和徐庶军师已经上城死守,诸葛军师遣我告知黄将军速速回城!”

    黄盖大吃一惊问道:“是西北军打了东门?”眼睛却看向陈龙请示,来人这才看见陈龙,大喜行礼道:“原来是主公在此!请速速回城救援!”

    陈龙心中也是震惊,想不到西北军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冒险捋青龙军的虎须。但李儒谋夺长安,正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长期在戈壁和黄土之间游弋,河套地区虽有黄河之水灌溉,却都是些没有人口的不毛之地,西北军始终没有建立起稳定的根据地,军队独自饿了只好四处抢掠。李儒深知若要有所发展,必须有一座坚城作为后盾,而长安正是最好的选择。李儒本想利用汉献帝急于获取外力协助的心理谋夺长安,没想到事情演变到现在,青龙军刚好夺取了长安的控制权。这一场仗,已经变成了西北军和青龙军之间的直接对决。

    青龙军廖化奇袭了祋祤宫,俘获了伍习,可以说已经断了西北军后路。可是诸葛亮和黄盖不知祋祤宫变化,仍让黄盖领大队而来,造成了长安空虚,这是诸葛亮还年轻之处,他想不到李儒竟然铤而走险,可以说失了一招,造成如今长安的危局。

    这些念头,只是一瞬间掠过陈龙心头,随即大喝道:“公覆听令,立即带本部所有骑兵,随我从城外驰援东门。元俭听令,你带领剩下的步兵,立即回长安城补防东门。传我军令给军师,一旦敌人撤退,立即开门追击,务必与我夹击西北军,叫他有来无回。若是活捉李儒、李傕、郭汜者,赏千金之外,官位可连升三级。”廖化和黄盖知道事情紧急,都道:“遵命!”各自去聚拢马步骑兵,骑兵将领正是傅彤,等乱糟糟分拨已毕,陈龙、黄盖领着近两万骑兵,卷地龙般跨过长安周边的旷野,向着东门方向狂奔而去。

    经过这几年的战斗和发展,在拉罕等西域养马人的帮助下,零陵城外的马场早已大获成功,开始出产当地的马匹,马种主要是西域的宝马杂交,每个集团军都装备了自己的骑兵。黄盖这支骑兵,正是当年起家是那支陈龙亲自挑选的部队,精锐程度自不必说,青龙军里只有赵云旗下的白马部队可以相提并论。如今大队全力奔驰,转瞬间已经越过了大片旷野,转过了长安城角。

    再说李儒大队人马,黑夜中觅路狂奔,直奔长安东门。却说东门当夜还真是没有大将当值,青龙军刚刚接管东门,东门外也没有任何成建制的部队,所以只派了少量巡兵守门,重点都在西门。而诸葛亮得到祋祤宫内出现敌踪的消息之后,被廖化的奇袭行动所拖累,担心廖化带出去的这点兵吃亏,于是再次派出黄盖的第一集团军。李儒的西北军本有攻击长安城的准备,守卫东门的青龙军忽然听到城外蹄声乍响,号角声和火把光卷地而来,不知是哪里来的部队,早已慌作一团。西北军不过带了数十架云梯,此时全部铺到长安城墙之上,蚂蚁一般向着长安城头爬去。李傕见城头冷箭稀疏,大喜举刀喝道:“兄弟们,长安城里遍地金银美女,今夜只要一举成功!”说的这帮西北大汉们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仿佛已经抢了城里的金银在手,抱了城内的美女在怀。

    城里东门的守军不过数百人,此刻只能全部上城头,人人弯弓搭箭,手里还有标枪弯刀,与爬上来的西北军对决。守军一边鸣锣示警,一边急报今夜在城主府值守的徐庶军师。

    徐庶闻听噩讯,不由大吃一惊,赶紧通报荀攸和诸葛亮,在城里聚拢兵马,调动其它各门的力量到东门值守。诸葛亮知中了李儒调虎离山之计,只好坐镇城主府,遣人出东门速速召回黄盖救急,荀攸和徐庶这两个都是智勇双全,有些武艺在身,背着弓箭拿着长剑短刀,都上了东门城头上守城。

    好在西北军云梯不多,长安又是天下坚城,饶是如此,守兵实在太少,西北军已经突破了几处城垣,城头上展开了混战。徐庶本是剑术超群,此刻一柄长剑显威,勉强抵挡住爬上来的西北军兵士,守住城头均势。荀攸也躲在城垛之后,向城下施放冷箭,指挥守兵将城头堆积的石头砸下。

    城头的西北军越聚越多,已经有人在砍吊桥绳索。徐庶正舞剑狂砍,忽听轰隆一声,原来是吊桥绳索被西北军砍断,心中一惊,被对面的西北军砍了一刀,左臂鲜血立刻岑岑而下,已经受了轻伤。幸亏一股生力军涌上城头,将西北军杀了回去,众人忙救了徐庶包扎。东门之上,风声鹤唳,形势危如累卵,众人苦盼黄盖军归来,都念主公你身在何处?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百八十三章 少年钟会() 
第四百八十三章少年钟会

    话说陈龙一番语重心长,解除了黄盖于廖化之间的心结,也让自己的零陵老兵和襄阳势力之间的矛盾稍为化解。陈龙知道日久方见人心之理,大中华地域辽阔,历来在各个不同方言地区都有累世矛盾,要想全面化解着实不易。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何其伟大,秦朝仍然是两世而亡,正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随着自己地盘的扩大,虽能得到不同地方军阀和部队的效忠,但能否凝成一股绳成为团结勇敢的青龙军,以后化解矛盾的工作还得自己经常做。

    正要全体返回长安,诸葛亮遣使匆匆来到,长安东门有大批敌人出现,正在狂攻不止。陈龙不由心惊,城内虽然名将如云,但兵力单薄,只好火速分兵。陈龙、黄盖领骑兵穿透黑暗,迅速卷过城角,直奔东门而去。

    长安东门之上战事激烈,荀攸、徐庶依靠学过些剑术,也在城头血战不止,徐庶臂膀受了轻伤,荀攸更加不幸,被一支流箭射中前额,顿时昏迷不醒。青龙军拼死护住荀攸军师,黑压压的西北军在城头上越聚越多,人数上已经比青龙军占优。青龙军素来训练有素,人数虽少,却是顽强勇敢死战不退,城头上血流成河,好在其他几门分来的上千援兵赶到,双方斗了个旗鼓相当,保持了相当久的一个均势。

    城头上血战的青龙军早顾不上攻击城下西北军,东门吊桥早被砍断,城门外聚集了许多骑兵,轮巨锤大斧猛砸城门,城门渐渐残破,裂开大洞。城内除了未央宫里还有几百青龙军,几乎已无可用之兵,眼看东门就要失手。

    徐庶掩护荀攸,退至城内钟繇府邸包扎疗伤。钟繇府历来是青龙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