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之三国 >

第51章

安之三国-第51章

小说: 安之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方打了起来,张必先的亲卫都是自己的心腹手下,五百人拼死抵抗,赵弘竟然一时之间,没有办法。

    “赵将军莫慌,我来与你诛杀此獠。”来人是和赵弘一起约好的。这几人见张曼成如此对赵弘也有些心凉,听说张曼成不醒人事了,便想着乘此机会自立。三千多人将五百人圈圈围着,一阵弓箭。五百人便所剩无几。

    “张必先,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赵弘长刀一斩,砍向张必先,张必先身边的亲卫挡住了这一刀。

    这时宛城中响起了苍凉的号角声,张曼成带人来了。

    赵弘暗道不好,长刀一转,张必先已无力抵挡,被赵弘斩于马下。五百人一会便被屠杀殆尽。

    “众人听我一言,那张必先是张曼成心腹。现在我们杀了他的心腹,他定难容我等。大家不如一起反了,也好过这么窝窝囊囊的死吧。”“赵弘说的对。”“老子早看张曼成不顺眼了。”“反他娘的。”众人达成一致。

    “我倒想看看,尔等谁敢反我?”张曼成率大军而来。张必先前脚带人走了,张曼成后脚就集结队伍,他知道张必先不是赵弘的对手。

    “张曼成,老子为你出生入死,你倒要将老子杀之而后快。老子怎么能不反你。”赵弘歇斯底里的说道。

    “赵弘犯上作乱,尔等也要随他吗?尔等现在放下武器,我便不追究你们。”张曼成看着跟随赵弘一起的几名将领说道。

    “犯上作乱,老子干的就是犯上作乱的事。大家莫要听他哄骗。说是不追究,完事随便找个理由,尔等还能活下去吗?”“是啊,我们跟赵将军干了。”“大不了一死,****娘的。”

    “不知死活。”张曼成手一挥,大军出动,两方短兵相交,张曼成人多,也都是跟着自己起事的精锐。但是赵弘这边本就是一帮亡命之徒,现在已知不死不休。两边竟也斗的旗鼓相当。两方谁也没发现,不远处的一座小楼上有几名弩手瞄准了,张曼成和赵弘的脑袋。

    “一号,二号。射杀张曼成。三号,四号。射杀赵弘。射杀之后立刻转移。”史阿说道。

    窦平一到宛城,就派史阿带着教导员混入了宛城。等的就是今日。

    “一号就绪。”“二号就绪。”“三号,四号就绪。”

    史阿看了眼胶着的战局,说道“动手。”张曼成咽喉命中一箭,眉心命中一箭,赵弘也是一样。两方虽然主将战死,但是他们的战斗却越来越激烈。

    “为大帅报仇。”“为赵将军讨回公道。”他们已经不知道为何而战,只是为了厮杀而厮杀。

    “发信号,让他们夺门,带主公进城。”

    当窦平带人进宛城以后,他们的厮杀已经结束。他们的意志也已经彻底的奔溃。窦平只是率军一围,他们便缴械投降。此役,窦平的五千人,除了一人进城时不小心从马上跌下,便再无一人伤亡。

    今晚有事,明天还要加班,就两千吧,对不起了。我想哭,来点票票安慰一下好不好。

    (本章完)

第83章 窦平的用人之道() 
皇甫坚寿到宛城时,窦平已经在宛城太守府开始处理宛城的一切政务了。皇甫坚寿进城时发现百姓的脸上已有了些对生活的希望,这一点让他对窦平的评价高出了不少。

    “坚寿,你可来了。太好了。明日起宛城的一切政务都交给你了。”窦平说道。

    “安之,为何交给我啊。”皇甫坚寿扫了一圈窦平手下的众将问道。

    “因为,这一圈人里面,你打仗最差。”

    皇甫坚寿一阵无语,好吧,谁叫你是我妹夫呢,我就依你。“对了,安之。朱将军大败于波才现在满朝诸公都人心慌慌,你快将捷报报于陛下啊。也好让满朝诸公都知道,黄巾不可怕,我等武人还在为国死战。”

    “嗯,你来之前就已经派人带着张曼成和他手下的几个大将的人头去雒阳了,我还让陛下给宛城派个新的太守来。”窦平说道。

    “安之,何不?”

    窦平知道皇甫坚寿是什么意思,便说道“没时间,现在黄巾势大,不是争权夺利的时候。”

    皇甫坚寿听窦平这么说愣了好一会,先给窦平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安之且先受我一拜。安之此等胸襟令我佩服,是啊现在不少人都想着乘此时机割据一方。唯有安之心怀大汉啊。”

    额,我也没你说的那么伟大了,我只是觉得现在占荆州太显眼了,想着先退一步而已。窦平心里说道。

    “安之,现在你有何打算。”皇甫坚寿问道。

    “我现在想着现将整个南阳郡的黄巾贼先扫一遍。皇甫将军那边,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动。等皇甫将军与波才决战之时,咱们从后面给波才来一下,绝对让他********。”窦平笑着说道。

    皇甫坚寿也同意窦平的看法,点点头说道“那这段时,请渭阳侯多多指教了。”

    “坚寿,我和皇甫将军不一样,将军治军严厉,尤其对你。总是需要你来做出表率。我这里有人叫将军,没人叫安之就行啊。”窦平随意的说道。

    “将军不可,在军营中称呼不可那般随意。”皇甫坚寿坚持到。

    窦平耸耸肩,见皇甫坚寿这么说便也不再坚持。

    雒阳大汉皇宫

    “陛下,现在我大汉八州,遍地黄巾。请陛下允许各地豪强率兵共抗黄巾啊。”大将军何进说道。

    “这。。。”刘宏听到这个建议打心底里不愿意。但是又觉得如果真的让黄巾顺势做大,后果不堪设想。

    “禀陛下。前方战报。”“念”刘宏急忙说道。

    “五日前,右中郎将朱儁与黄巾贼首波才交战,因黄巾贼军势大,右中郎将朱儁不敌,现已败退。黄巾贼现向长社方向进发。”

    刘宏手中本来拿着一柄玉如意把玩,听完奏报玉如意从手中滑落,掉到地上,满朝鸦雀无声,玉碎声响起。

    “刚刚就依大将军所奏,让各地良家子自行组建义军,共抗黄巾。”刘宏有气无力的说道。“喏。”

    “陛下,宽心。现在黄巾势大,但是这大汉他们还翻不了天。”何进说道。

    刘宏点点头,没有说话。颓然的回了后宫。

    凉州

    贾诩现在每日在公署忙的不可开交,本来窦平的意思乘着中原大乱,让他们将西域三十六国归到大汉的版图里来。贾诩看着自家主公这句话,就想笑。他回信问窦平,主公那西域三十六国立国已久,主公为何如此轻言就能拿下。窦平的回信很简单,我有军师啊,当然还有二哥,文远孝恭令明一帮猛将,区区三十六国拿来,还不如探囊取物。贾诩觉得自己摊上这么个主公,也是自己的福气,现在整个凉州四郡,大小军政都由贾诩决定。

    有时贾诩也害怕,怕窦平猜忌,就适当的将一些权利交给赵云,却没想到,赵云死活不受,并对贾诩说“军师,安之每次写信都说,让我等万事以军师为命是从。而且,安之离去前还告诉云,说若是有一日,军师将手里的权利给你,就是军师有顾虑了,有些话安之不好亲自与军师说,他让我告诉军师,这天下像军师这样的大才,满打满算也就三四个。所以请军师不要有任何顾虑,军师是他请来的,便没有让军师明哲保身的道理。”

    从那日起,众人能发现贾诩的变化,以前那眼中的阴翳似乎总是偶尔才显,而现在的贾诩让人恐惧。不,应该说让敌人恐惧。一个马腾让贾诩逼得在陇西出,出不得,退,退不得。西域三十六国,贾诩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现在附件的八国城头上已是窦平的旗帜。而且大汉八州百姓因为黄巾贼,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而只有这里的百姓可以衣食无忧的生活着,这凉州四郡俨然成了一方乐土。现在贾诩觉得自己若要取整个凉州三日足以。这便是贾诩,贾文和。

    宛城

    现在整个南阳郡已无黄巾的踪迹,典韦、关羽、张飞三人将整个南阳好好的犁了一遍。那些投降的黄巾贼按照刘宏的指示那就是灭三族,杀无赦。但是窦平才不会傻到将这么多的人口浪费呢。窦平从投降的一万余人里选出了两千人教给虎贲营操练。剩下的就将他们带到凉州,现在凉州四郡啥都不缺,就缺人。

    南阳郡已无战事,皇甫嵩和波才在长社对峙,不过双方都没有交战的意思。窦平发觉自己有些闲,只得在帐里看孙子兵法解闷。

    “将军,不好了。”皇甫坚寿进大帐说道。

    “坚寿啊,怎么了?”窦平起身问道。

    “有万余人的黄巾贼想着颍川方向去了。”

    “这每日都有黄巾贼乱跑,这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可是将军,颍川是德操先生的山门啊。若是德操先生受了惊扰,我们就罪大恶极了。”皇甫坚寿说道。

    “好了,那我带人去一趟吧。你留下收拾流民。”

    “安之,此去必要去拜访一下德操先生啊。”

    “嗯。我也想去看看,这德操先生有多厉害呢。”

    嗯嗯,终于写完了,两千字,大家别嫌少,我明天尽量两更,可好?

    (本章完)

第84章 双面窦安之() 
窦平和皇甫坚寿两人在大帐里说话,这时关羽带着一黄脸汉子走进了大帐。“拜见,主公。”关羽躬身行礼。

    “拜见,前将军。”跟着一起进来的壮年汉子,也躬身行礼。系统提示,发现超一流中阶武将一名。窦平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汉子,心中有个名字,觉得应该是他,感叹道这两人还真的有缘啊。

    “云长大哥来了,这位是?”窦平问道。

    “主公,这位壮士是某这几日在南阳清理黄巾余孽时结识的,刀法不逊关某,那一手箭术可百步穿杨。某便将他带来荐于主公。”关羽说道。

    “能让云长大哥如此推崇的壮士,一定十分了得。快入座,咱们坐下聊吧。”窦平笑着请两人入座。

    那汉子却不坐站者说道“某与云长可谓是不打不相识。某先前几日因故离开宛城,后听说宛城让黄巾占了,连忙往回赶。路遇云长。云长告诉某,前将军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宛城夺回了。某本不信,为此云长还和某打了一架。某还是觉得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不亲眼见见总是不放心。”

    “哈哈哈,壮士真汉子。敢问壮士尊姓大名。”窦平见他没坐,便也站着与他说话。

    “某,姓黄名忠,字汉升。”果然是他。

    “现在可信了。”关羽问道。

    “窦将军,某替宛城百姓,行此一礼。”“汉升大哥,万别如此。平本是大汉的军人,干的分内的事。”

    “不,某说的不是除黄巾的事,而是宛城在将军的治理下,能让百姓在乱世中活下去。这便是将军天大的功劳。”

    “好了,汉升大哥。我可以受此一拜。但是汉升大哥要答应我一件事。”

    “好。不知渭阳侯所言何事。”黄忠问道。

    “汉升大哥,宛城初定,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平想请汉升大哥莫嫌平愚钝,能来平帐下,相助于平。”窦平躬身的说道。

    黄忠一路上,听了关羽说了窦平的不少事,自己当时心里不是特别相信,总觉得又是哪家的世家子弟来捞军功。但是进宛城以后,发现城里一切运行正常,百姓安居,这让黄忠对关羽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