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安之三国 >

第140章

安之三国-第140章

小说: 安之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可和接纳的感觉真的很好。这是一个煌煌天朝该有的气度吧。

    窦平说完自己是太阳就后悔了,这几十万人疯狂的崇拜就像是野心的激素,自己也一时没克制住。偷偷看了一眼荀彧,荀彧对窦平一笑。我会用我手中的枪,给大汉一个太平盛世。

    陷入疯狂的人群,高喊着太阳。此刻他们愿意为台上的那个人,随时去死。郭嘉也偷偷看了一眼荀彧,荀彧脸色正常,郭嘉也就安心了。贾诩看着两人嘴角上翘,“主公这样说是为了让他们快些融合在一起。凉州民风本就彪悍,不过淳朴,不太排外。”

    “荀彧明白。”荀彧点点头,嘴角突然上翘,“主公这番话说还不错。”说完,三人哈哈大笑。

    武将和士卒们疯狂的崇拜的看着窦平,这一刻只要窦平一指,不管前方是什么,他们都会将前方的一切踏成粉末。

    远处伏欣脸色潮红,窦平刚刚的那番话,和百姓士卒们的表现,都让自己觉得疯狂。一辈子遇上这么一个男人,不紧紧抓住,那才是傻子。转头看着那眼中同样都是痴迷的貂蝉。伏欣却想起了皇甫玲。

    玲儿,我会替你陪着他,照顾他的。

    貂蝉突然转过头,笑着对伏欣,认真的说到,“安之才不是太阳呢,太阳太炙热了。”

    伏欣笑着反问,“那你觉得他像什么啊。”

    “他啊,是初生的朝阳。”

    公元一八六年,在大汉各处战争不断,朝堂混乱的局面下。凉州迎来了他们的太阳。

    或者说应该是初生的朝阳。

    第二卷结束了。第三卷:万王之王。诸位敬请期待。

    (本章完)

第241章 冠军侯披甲入京() 
窦平的凉州州牧府是凉州商会给建的,貂蝉和伏欣还有谢依依都很满意,窦平是一个在这些方面不太讲究的人。马超已经被窦平打发到军营里去了。每七天回来一次,不过在军营时长都能看见窦平,马超也很开心。

    窦平贾诩郭嘉荀彧,还有武将们和参谋部的一帮人都在沙盘前推演战术。沙盘是窦平提议让弄的,为了这个沙盘当真是费了不少的人力财力,但是窦平让他们做,不但做还要做的细致。好处当然是显而易见的。

    一阵分析完以后,贾诩先开口,“西域三十六国,说是三十六国其实真正能让咱们费心费力的也就那几个而已。现在离敦煌最近的十个小国,已经归我大汉了,说来可笑这十国我们只是让大军往前提了一提,他们就愿意归顺大汉。鄯善(楼兰)还没动他。一旦动了鄯善,我怕会让那些大国敏感起来。”

    窦平看了一眼贾诩,知道还有一个原因。真的要是取下了西域三十六国,这个功劳不小。以贾诩的性格取个十个小国就好了。真正拿下其他二十六国的战役还需要窦平来主持。窦平对贾诩皱皱眉头,做了一个鬼脸。

    贾诩没憋住,笑了起来,“主公,大月氏,大宛,离咱们最远,咱们最后动他们。”然后将目光转向了郭嘉。

    郭嘉微微一笑,接着贾诩的话说,“现在离咱们最近的也就一个鄯善,一个乌孙。鄯善东通敦煌,西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东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扼丝绸之路的要冲拿鄯善要稳,让西域诸国知道我们的实力,也让各方忌惮。”郭嘉说完就不语了,贾诩郭嘉同时看向荀彧。

    荀彧干咳一下,“乌孙我们先要哄,拿他的时候要快。乌孙与匈奴关系密切。武帝时乌孙王难兜靡被月氏人攻杀,他的儿子猎骄靡刚刚诞生,由匈奴冒顿单于收养成人,后来得以复兴故国。一直到现在乌孙与匈奴还有联系。所以拿乌孙一定要快。”

    窦平听完,笑着说道,“奉孝将三十六国的人口,军力都给我了。这是天网与凉州商会共同取得的,当记一功。”

    张辽这时说道,“主公,等我们拿下鄯善和乌孙以后,我们可以在疏勒建城。”

    贾诩,郭嘉,荀彧三人都赞赏的点点头,窦平笑着说道,“文远有帅才。”张辽也咧嘴一笑,那时两人的誓言似乎还在耳边。

    “咱们今年都过个好年,明年开春咱们就兵发鄯善。”窦平沉声说道,说完大帐内,众人哈哈大笑。

    众人散去,郭嘉贾诩和荀彧留下来了,三人脸上的表情都有些严肃,“这是怎么了,你们三位这副表情让我都有些担忧呢?”窦平看着三人问道。

    “主公这是天网从雒阳传来的情报。”郭嘉将手里的消息递给窦平,看来他们三个人是应该看过来。

    窦平接过一目十行,脸上平静如水,但是贾诩和郭嘉都看得出窦平的真愤怒了,“现在凉州都稳定下来了。我去一趟雒阳。总要给死去的百姓一个交代吧。”雒阳传来的消息就是董卓手下羌族士卒烧杀抢掠的消息。

    这次三人都没有拦阻,“先生与奉孝留下,文若与我一起去。”窦平思考了一会说道。贾诩和郭嘉都皱皱眉,有些不解。

    荀彧躬身说道,“喏。”荀彧对大汉的感情很深厚,这次窦平带他去,也是让荀彧为大汉做些什么,这样荀彧的心里能好受些。

    第二日,窦平在州牧府,召集众将,说道,“董胖子在雒阳作威作福,我本不想管,但是现在董卓管不好自己的士卒,那我就去替他管管。我带虎贲营去一趟雒阳。”

    众将都要去,“兴霸,文远,孝恭,令明你们四人在凉州。我带二哥,君明,云长,翼德,汉升三日后我们直接出发。”两万虎贲,赵云,典韦,关羽,张飞,黄忠,再加上一个还没成长起来的马超,这阵容豪华的一塌糊涂啊。一看窦平已经决定众人只得领命。

    窦平宣布完以后,众人就散去了。回到后宅,看见伏欣,问道,“我要去一趟雒阳,你有什么给家里带的东西吗?”

    “你帮我给大哥带一封书信吧。”伏欣想了想说道。窦平点点头,“凉州习惯吗?”

    “还不错。”伏欣笑颜如花。“那就好,总觉得你们和花没什么两样。怕这里气候严酷,让你们枯萎。”窦平笑着说道。

    “这次去雒阳,帮我给文姬姐姐也送一封信吧。”伏欣偷偷瞥了一眼窦平说道,蔡文姬写信告诉伏欣了自己和窦平的事。伏欣有意让窦平和蔡文姬修好,才这样说的。

    窦平撇撇嘴,最后还是答应了。“你也别把什么事都抗在你一个人的肩上,照顾好自己。”伏欣看着窦平说道。

    窦平给了伏欣一个大大笑脸说道,“知道了。你照顾好自己和她俩。”

    三日后,凉州两万铁骑浩浩荡荡的向着雒阳方向杀去。

    长安守军这段时间就没什么好日过。凉州叛军屡次兵临城下,第一次直接占了长安,但是那些叛军军纪极好,居然也没有烧杀抢掠,甚至还帮着维持城里的秩序。第二次,十万铁骑身着白衣,那次自己在城上看的腿软,那肃杀之气,让人真的感觉大战一触即发,西园八校在城里根本不敢出去,最后还是人家自己退了。

    本以为能过几天好日子了,结果凉州方向怎么又有大批的骑兵大举而来啊。

    “主公不知,每次看着长安不能打,我可是心里很难受啊。”张飞笑着说道。

    “这次也不用打。”窦平笑着说道,他直接打着回京复命的消息,回雒阳。

    长安城下,守军看见一骑缓缓上前,看不清那人的脸,只见他头发花白一身黑色铠甲,朗声说道,“我乃大汉凉州牧,窦安之奉命平定凉州之乱。现凉州已平,我回京复命,尔等打开城门。”

    说完窦平将自己的印信用箭射给守将,不一会长安守将打开城门迎接窦平入城。

    几日后,董卓收到长安方面的消息,冠军侯披甲入京,一时间雒阳风声鹤唳。

第242章 他来了() 
董卓忧心忡忡的将手里的情报放下,看着李儒问道,“你说这姓窦的这个时间来雒阳干什么?总不是真按他说的是来述职的吧。天下谁不知道,凉州他妈的姓窦。”

    李儒考虑半天也不得要领,“主公,窦平这次来是带着目的来的。但是是什么目的还真的难看出来。”

    “你说这姓窦的不会是后悔了吧,现在来夺权了。”李催沉吟着说道。

    李儒嫌弃的瞪了李催一眼,这货和这货手底下的士卒没少祸祸雒阳的百姓,“现在大局已定,他来争什么权。”

    董卓猛然间想起,“文优,弘农王还在啊。”是啊,刘辩还活着,要是窦平也来个三公矫诏,那时自己所做的一切不都是成了笑话吗?

    “不会的,他那样做不但主公不许,朝中大臣亦不会同意的,那样做了大汉还有什么颜面?”李儒当即否定,他怕董卓杀掉弘农王,若是那样,他立刘协就真的就成了是为了权利和利益。千年以后的史书上,怕是没几句董卓和他的好话。

    “军师说的有道理,但是架不住利益动人心啊。若是那窦家子给百官许以重利。到那时难免不会有人动心呢。”郭汜阴恻恻的就像一条毒蛇。

    董卓那狭长的眸子里满是凶光,他对着郭汜说道,“郭汜,你准备准备明日送何太后和弘农王走吧。”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彻底。董卓说完,不等众人再开口,挥挥手示意众人离去。

    “奉先等等。”董卓突然开口。

    “义父何事?”吕布留步问道。

    “这几日你多操操心,让士卒们进城吧。这姓窦的突然来我还真的有些不放心,小心无大错。”董卓看着吕布说道。

    “喏。”吕布走出太师府以后,嘴角上翘,那张有些木讷却英武的脸上第一次有了表情。我应该谢谢你吗窦安之,你让我在董卓这里体现出了价值。还有你赵子龙,这次你会来吗?但愿你会来,我要将那次的失败原数奉还于你。我才是大汉第一武将。

    袁府

    袁隗看着有些空荡荡的府邸,竟然有些想念袁绍和袁术,看来自己真的是老了。董卓入京的那一夜,袁绍本来与董卓对峙,想着搏一搏。但是董卓笑着对袁绍说,“你去问问你叔父同不同意废帝啊。”袁绍回来问自己,我自己同意了。袁绍连夜就离开了雒阳。自己真的老了,懦弱,多疑,更害怕亲人死去。

    刘辩被自己抱下皇位,刘协又被自己抱上了皇位。人这一辈子,做到这样应该满足了吧。窦家子你又来雒阳干什么?上次你来,就干掉了大汉的天子。这一次你又要干掉说呢?要是董卓的话,老夫就将你的冀州还给你。此刻的袁隗更像是一个暮年的老人。

    蔡文姬在书房弹着一首凤求凰,蔡邕微微眯上眼,听的认真。

    “文姬看上哪家的青年才俊了,告诉爹。”蔡邕笑着说道,董卓十分赏识蔡邕,蔡邕不想和董卓走的太近,但是董卓以一家人性命相逼,蔡邕没办法才做了董卓的军师祭酒。但是不得不承认,董卓那人虽然跋扈但是对自己人却是极好。

    蔡邕觉得肩膀发酸,捶了捶。蔡文姬看见蔡邕捶打自己的肩膀,就停下琴,走过去,给蔡邕揉揉肩膀。蔡邕舒服的闭上眼,说道,“谁娶了我家文姬那是他的福气啊。”

    “父亲。”蔡文姬娇嗔道。

    “哈哈哈,看你这样爹心里的忧郁之气彻底就没有了。”蔡邕笑着说道。

    “父亲,女儿知道你不想依附董卓,迫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