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阳在心底默默叹息一声,再次转过身来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李治出门后的背影。
自己这是。。。。。。说了过分的话了吧,九哥心里也一定很难受吧。
晋阳心中也难受,可是再难受,也要让自己保持清醒,一边是九哥的私心,一边是太子哥哥的安危和大唐的未来,她的心,不能乱!
从暖阁出来的李治,内心茫然的朝着宫外走去。
自己的确不能在宫中多做停留了,今时不同往日了。
与此同时,李治心中也茫然,自己做的,是不是真的太过分了,往日的兕子,从来没有对自己发过脾气,而今天,自己却是因为武姐姐,惹得兕子动怒。
只是,武姐姐那边。。。。。。如何放的下。
出了宫,李治心中方才有些恍然。
武姐姐的事情是兕子查办的,自己却是让兕子去替武姐姐说情,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自己果然是病急乱投医,都乱了分寸了。
现在武媚人在冷宫,吃穿不愁,而且也没有人会去刻意的针对她,还有大把的时间能够让李治想办法如何去救武媚。
只要人活着,总会有办法的。
李治默默的安慰了自己一句,随后就朝着自己的府邸走去。
武媚是德义送到冷宫去的,因此对冷宫那边儿的看管,只要有风吹草动,德义都能够知道,在得知李治去了冷宫要见武媚的时候,德义犯了难了。
这事儿要不要告诉陛下呢?
“怎么了?心神不宁的。”李二陛下看了一眼德义问道。
“这。。。。。。”德义顿了顿,随后拱手说道:“回陛下,武才人所居住的冷宫那边儿有消息传过来,说是晋王殿下今日去了冷宫,说是想要见武才人,被侍卫给挡了回去。”
“稚奴?他去做什么?”李二陛下问道。
“这老奴就不知道了。”德义乖乖的退在李二陛下身侧。
“这个稚奴,朕原本以为他成了亲,性子能沉稳一些,看来朕还真是高估了他。”李二陛下说道:“可知道稚奴离开冷宫之后去了哪里?”
“似乎是去了暖阁。”德义回应道。
“如此,不必理会了,若是有什么动静,兕子早就过来找朕了。”李二陛下笑道:“堂堂一个皇子,一个做哥哥的,还不如兕子这个做妹妹的。”
提到晋阳,李二陛下顺带着将李治嘲讽了一顿。
李治的做派李二陛下是看不惯的,堂堂男儿家,性子怯弱柔软,终究成不了大事,古往今来,那个有能耐的人是个耳根子软的人?
“陛下,那武才人那里。。。。。。”
“继续在冷宫待着吧。”李二陛下说道:“做错了事,就该承受做错事的后果。”
说到这里,李二陛下也在想关于李治的事情。
到了这般年纪还如此,看来应该送到封地好好磨炼一番了,皇家子弟总是这个样子可不行。
是夜,李二陛下便去了立政殿,与长孙皇后商议将李治送往封地是事儿。
“这说起来,稚奴也到了年纪了,长安城中已经有了青雀和恪儿,若是再将稚奴强留在长安城中,陛下岂不是又要面对御史的折子。”
第一百三十二章:岷州刺史()
“青雀和恪儿是朕留在长安培养,将来会成为承乾的左膀右臂,若是其它皇子也有这般才能,朕绝不吝培养,只是这稚奴,观音婢,从小稚奴跟在你身边长大,性子温和,只是在大是大非上却没有学得你一丝半点,为人处世不足,性格太过怯懦。”李二陛下说道:“今日德义禀报于朕,说白日里稚奴去了冷宫,想要见那武才人,随后又去了兕子那里,估计是想让兕子到朕这里求情,你不觉得,稚奴对武才人的态度,有些不同寻常吗?”
长孙皇后闻言,陷入了深思,她是想不到李治已经与武媚走到一起了,还背着所有人有了一夜风流。
她想不到,自己的儿子会与他父亲的小妾有染。
但是之前李治还未成亲,人在宫中的时候,长孙皇后便听说过李治与武媚之间的事,那是武媚当初被李二陛下送去了掖庭浣衣局,李治求人去说情,这才惊动了长孙皇后。
后来派身边儿的宫人出去打听一番,这才知道李治与武媚之间的友情。
因为李治的性子的问题,所以李治在宫中朋友不多,关系要好的,就只有一个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晋阳公主,当初武媚帮了李治之后,李治便一直感恩在心,一来二去,两人便熟络了。
这种友情,长孙皇后并没有往心里去,也只是在李治过来请安的时候暗中提点两句,让他不要与他父皇的妃子走的太近,免得遭人病垢。
谁承想事到如今,李治与武媚之间竟然发展成了这样。
“陛下,虽说稚奴在宫中与武才人走的近了些,但是臣妾觉得,这也是因为稚奴之前在宫中朋友不多,性子木讷不善言辞的关系,早前武才人帮过稚奴一次,这孩子就记载了心里,一来二去在宫中见到了打个招呼聊会儿天也是正常,至于这一次,稚奴的行为的确是有些过了,关于封地的事,陛下可想好了?”长孙皇后为李治说过几句好话之后转而便问起李治封地的事情。
长孙皇后一共三个儿子,李承乾身为太子,常驻长安,而李泰身为魏王能够一直在长安不去就藩就已经是极大的荣宠了,她不指望着自己所有的孩子都被留在长安,孩子长大了,总要自己出去闯闯,而且,都留在长安也未必见得是件好事。
“岷州刺史一位尚还空缺,朕打算将稚奴外放到那里,而且岷州距长安也并不是很远。”李二陛下说道。
“岷州。。。。。。”长孙皇后略微一沉吟:“倒是离着吐谷浑不远,与河州相忘,陛下打算让稚奴领兵?”
岷州是大唐离着吐谷浑最近的一所大城池,岷州多山地,算不上富庶,但是也算是对李治的考验,若是将他派去苏杭两地,也就难有作为了,相反去这等苦寒之地,也是时势造英雄。
李治的性子就应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之中加以磨砺,李二陛下打算将李治先放在岷州过上几年,让他知道一些民间疾苦,别总是将自己困在宫中,困在长安,困在福窝里头。
“岷州城中驻扎着不少常备军,安全方面不必担心,这两年吐谷浑老实的很,而岷州城中的军队应付吐谷浑足以支撑到河州的援兵,所以这方面不用担心,朕最想稚奴将心思放在如何治理民生上面,而不是带着兵,整日里想如何杀伐。”李二陛下说道。
“陛下既然都想好了,那等明日直接下旨就好,不过臣妾倒是有一个请求。”长孙皇后望向李二陛下说道。
“说来听听。”
“稚奴这才新婚不久,若是去岷州上任,这长安城晋王府中一大家子没法办,所以臣妾恳请陛下开恩,让稚奴带上晋王妃,除此之外,多带一些家仆。”
李二陛下点点头:“恩,等明日朕便将稚奴召进宫来,领了旨之后,就让他到立政殿,有什么要嘱咐的,你亲自嘱咐便好。”
李治的年纪已经到了就藩的年纪了,之前没有成亲,所以在长安也算是待的心安理得,而成了亲,也到了年纪,李二陛下提出要让李治就藩,朝中群臣自然不会反对。
长安城已经有了一个魏王和一个吴王,可别再多一个了。
而此番李治就藩的事儿被提出来,有些好事的大臣也顺带着提醒李二陛下,吴王和魏王也该就藩了。
这问题被李二陛下轻飘飘的带过去了,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就藩的旨意很快就被送到了晋王府,而照例李治也要进宫谢恩。
晋王府大厅中。
“父皇要我去岷州,担任岷州刺史,张大人怎么看?”李治看向坐在一旁的张行成。
张行成是李二陛下派遣给李治的,原本这张行成在朝中是任职给事中,李治分府之后就到了李治身边,辅佐李治。
而这次李治就藩,张行成自然也要跟随在李治身边儿,一个州刺史,身边总是要带幕僚的。
而张行成,就是李治的高级幕僚。
“岷州境内多山地险阻,且其位置与吐谷浑边境相近,虽说岷州贫瘠,但是岷州的兵,倒是比其它的地方要多一些,这就要看殿下怎么看待了。“张行成说道。
他是希望李治能够带兵的,无论在哪朝哪代,只要手中有兵权,那就有话语权,因为李治是个王爷,远的不说,就说李恪。
一个庶出的皇子,因为手中有玄甲军,所以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若是李治想要往上走,那手中有兵权,就成了他有利的条件。
“兵权?”李治说道:“可是本王觉得,父皇更希望本王到岷州去改善那里的民生,只要百姓过的好了,便是本王的功绩。”
“殿下,民生与兵权并不冲突,殿下应当当心隔壁的吐谷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乱起来,殿下掌兵,最起码也是自保之道。”张行成说道。
张行成从宫中调派出来来到李治身边,他并不觉得这是在走下坡路,反而觉得,李治这个皇子,可是个十分有潜力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世人皆野望()
给事中这个位子在大唐还有一个称呼,叫做“东台舍人”,听这个称谓就知道这职位将来是个什么前途。
而给事中是什么意思呢?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给事中。
简单来说,若是张行成仍旧在宫中原来的位子上,那他就是东宫太子李承乾的幕僚,等到将来李承乾登基的时候,那就是他发达的时候。
若是之前,他定然会一心一意的辅佐李承乾,保他登临帝位,可是现在,他是李治的幕僚,在李治身边,自然要一心一意的为李治谋划。
在他到李治身边的那一刻起,心中没有不忿,没有怨怼,而是十分冷静的将长安城中的局势分析了一遍。
也正是因为分析过,所以张行成觉得,李治就藩,不是坏事,到了封地,有钱有劝还带兵,还有比这更舒服惬意的吗?
岷州距离京畿不远,长安城中万事皆可掌控。
反观长安城中,高门林立,党派纷争,一个太子,两个亲王,可谓是三王鼎足了,就算是三人没有旁的心思,不代表旁边的人没有心思,长安城迟早要乱的,万一到时候真的乱起来,那李治的机会就来了。
李治是陛下与皇后娘娘的嫡子,身份尊贵非其它就藩的亲王可比,再者就是,到时候的李治,定然已经成了气候,且近水楼台先得月。
当然,张行成的心思不能让李治知道,他只需跟在李治身边,潜移默化就是,等时候到了,也就由不得李治了。
李治进宫谢恩去了,从甘露殿出来便听从李二陛下的话去了立政殿。
长安城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李治就藩的旨意才下发半天的功夫,长安城的世家门阀就全都知道这位晋王殿下要去岷州了。
长安城中的大人们是不看好李治的。
陛下宠爱这位王爷吗?不见得,陛下宠爱吴王,吴王留在了长安,掌管玄甲军,陛下宠爱魏王,魏王也留在了长安,给了开府之权,在武德殿招揽饱学之士篆书。
就连不是皇子的玄世璟,得到了陛下的宠爱,都有了神侯府。
而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