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崛起1646-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地虽有坚城,周遭却一马平川。况且眼下虏已得舟船之利。”
原来,自从张名振意外葬送了浙江水师之后,钱塘江已成清军水师的天下。其实纵使浙江水师没有因逆风自烧战船之事,待郑芝龙带去投降建虏的庞大舰队入杭州湾,鲁王的水师也定不是其对手。
路振飞继续道:“诸多劣势下,若我以三四万兵力硬撼十四五万贼军,却正中虏之下怀,此殊为不智。”
何楷瞪着眼睛正要反驳,却闻礼部朱继祚应声道:“依路阁部之意,难不成眼睁睁看着东虏南犯?”
“非也。”路振飞显然也是做足了功课,不但对敌我双方情况非常清楚,方略也是早已想好,随即道,“当断则断,与其在衢州空耗兵力,不若弃之,以重兵屯江西广信府,固守府治上饶。
“上饶城有玉溪、褚溪、上饶江、丰溪四水环绕,正宜处处临江设防。兼此水道不通钱塘,虏水师之功即废,江西驻军亦便于支援。而福京北侧仙霞雄关,只消数千将士把守,纵百万贼军不得入。”
他话音刚落,立刻引来不少附和之声。
“路阁部所言极是。”
“路阁部此策最为稳妥。”
“衢州四攻之地,上饶方宜设防。”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同样不小,何楷便是其中代表。他扫了众人一眼,高声道:“路阁部却太过小心了些。
“衢州乃我朝北出要隘,不可轻弃!下官以为,当调大军入衢州,高筑城垒,广积粮草。复以兵驻衢州东侧遂昌、龙游两城,以之为犄角,拱卫衢州。
“如此,贼军虽众,我亦可凭城阻之。日久,虏兵疲粮尽,必自去矣。我浙西根基终不至失。
“而待我西南诸地修养已毕,再聚重兵收复浙东,大事可期。”
同样有不少朝臣表示赞同。
“对,正该如此!”
“御虏大义,不可退让!”
“衢州得之不易,当坚守之。”
户部侍郎林尊宾轻咳一声,出班道:“进守衢州乃行险之举,万一有失,则十数万虏贼立涌入江西……”
立刻有人反驳道:“衢州府人口众多,若为虏贼所得,必以此为据,时时西扰广信。”
“故而更要加强广信防备。饶州、抚州、建昌皆在上饶左近,可随时调拨兵、粮,势比衢州易守!”
“衢州就地亦可征粮,自仙霞关北上补给却也便宜……”
“我看几位大人忘了贼军战船吧。若在衢州交战,虏水师即可日夜驰援……”
“守住衢州便可保住处州府,浙江富饶之地,仅此两个州府便抵得上广东税赋……”
“李大人此言差矣,交兵之地哪里还有什么赋税?即便能守住,待贼退去后也是糜烂千里。”
很快,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加入了争论,朝堂立时吵吵嚷嚷,声音也是越来越大。实则早在上朝之前他们便已开始了争辩,此时不过是从午门外延续到了文华殿前。
朱琳渼好一会儿才算是听明白了,当下是既好气又好笑,自己一心要北伐收复两京,而朝中大员们却在纠结是进守衢州还是退守上饶。
他心中倒是有些纳闷,不是说明末的官员们都特别激进,军事上从来只进不退,只战不和,谁敢退缩就喷谁。崇祯朝就是在他们逼迫下,面对国力不济的局面仍死扛后金,最后被生生拖垮。
但今日文华殿前,诸臣却皆极默契地一致要求固守,争得仅是守哪里的问题。这难不成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实则明末的官员并非都是“二逼”,他们自然知道量力而为、刚极必折才是正理。
但崇祯这哥们为人毫无担当且疑心极重,在位十七年换了五十个内阁,十四个兵部尚书,因大错小错杀了督抚二十多人,文官更是多达近百。
是以彼时的官员们皆风声鹤唳,只敢说最“政治正确”的话——也就是慷慨激昂地叫喊杀灭虏寇——却从不实际出发提出可行方案。
但泰征朝的官员们都知道,如今的辅政王殿下是个注重办实事且极有谋断之人,故而他们纷纷提出自认为应对时下局面最合理的建议——坚守御敌,以待刚收复的西南诸地缓过劲来。
待众臣又吵吵了一阵,忽而意识到辅政王殿下还一言未发。两派的代表人物路振飞和何楷各自示意大家安静,而后齐朝阶上揖道:“还请殿下定夺。”
朱琳渼微笑环视朝臣们,清了清嗓子,朗声道:“鲁王虽有不臣,但浙地却不可轻落贼虏之手。我已决意,即日便启奏圣上,挥师北上援浙,以退贼军,而后……”
他刚说到一半,路振飞与何楷等人竟“尽弃前嫌”,一同拱手急道:“殿下,不可……”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最后由路振飞做代表,禀道:“殿下,鲁藩盘踞浙地,自号监国,实与谋逆无异。先帝曾多次下诏令其退位归藩,但其始终不应,终为我朝大患。
“此番贼军攻至,鲁藩一不退位,二不向我朝求援,若我以军援之,却与资逆无异……”
因在下想跟大家更好交流,故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艰辛,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在下不胜感激。
本章完
第380章 胸有成竹()
朱琳渼闻言一愣,见朝堂上皆是点头赞同之态,猛然明白过来,原来朝臣们都抱着借刀杀人的心思,想以洪承畴之手铲除鲁王政权。
他不禁心中叹道:历史上南明速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内部倾轧,这大概是大明这种“豪门大户”免不了的坏习惯吧,总觉得内忧甚于外患。
众官员只看到了鲁王若灭则泰征朝便是大明唯一正朔,却不去想一旦浙江陷落,会有多少百姓被奴役、残杀,又会有多少粮草、白银落入虏手,而这些钱粮日后便是清军进攻大明的军费。
至于鲁王那里,朱琳渼知道他其实并不是坚定的自立派。
实际上早在隆武元年,鲁王就曾经短暂地宣布过退位归藩奉隆武为尊。但后来在浙江实权朝臣张国维、王之仁等人的坚持下,鲁王又不得已收回成命,重新回到绍兴续称监国。
而眼下,张国维和王之仁这两名最激进的“鲁王自立派”已在上次浙江陷落时被杀。少了他们的掣肘,如果福京能派兵对浙江战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鲁王很可能会低头向泰征朝称臣。
至于如何在鲁王政权反对的情况下进兵浙江,朱琳渼却已胸有成策。说来还是浙江水师的覆灭,才让他寻到了一点突破口,否则很可能还会引发内战。
但现在的情况下,只要他的计划能顺利实施,不但可以解除钱塘江一线的危机,还能对绍兴形成极大的压力。届时就算鲁王还要继续走分裂路线,朱琳渼也能在不对百姓造成伤亡的情况下迫使他就范。
路振飞仍在进言,“我只需坐看虏、逆绞杀,即便鲁藩不敌,也将极大消耗东虏军力”
朱琳渼瞥了路振飞一眼,抬手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路阁部,你可想过,浙江若陷,会有多少百姓惨遭屠戮?
“以虏之惯例,凡坚守不降、降而复反之地无一不被屠城。浙地正在博洛南侵时反正,驱诸州府伪官,擒、杀贼兵数千,虏岂能不怀恨于心?故此番浙江一旦落入敌手,必重现扬州、嘉定之惨剧!”
路振飞忙道:“殿下明鉴,非下官弃民于不顾,只是即便我们发兵救浙,却定会为鲁藩所阻。彼时恐未见东虏,反先自戕矣。”
朱琳渼微微一笑,摆手道:“这点你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避开鲁王兵马,直捣贼军。”
包括路振飞在内的大部分朝臣闻言便是一愣,心中皆道,看来辅政王殿下是早就准备插手浙江战事了。但纵使殿下有办法避免与浙军交战,这仗却仍是打不得的。
林尊宾立刻谏道:“殿下,东虏十四万大军,我军至多可征发五六万人,加上鲁藩掣肘下官以为,不宜冒进啊!”
又有人高声道:“禀殿下,虏众我寡之下,再劳师浙北求战,恐难全胜。”
“殿下,守衢州尚有风险,北出钱塘更万万使不得啊”
“殿下,一旦出师不利,必致来不及布置上饶防线”
“殿下,不可”
这些官员们大多经历过崇祯国破、弘光被俘、隆武殒命等一系列败局,更眼见数万建虏从塞外一路杀到江浙,甚至险些攻破江西和福京。
在他们心中,东虏仍积威甚巨,明军没有数倍于敌人的兵力,断难与敌。
虽然当朝辅政王殿下曾俘毙博洛近七万大军,但在他们潜意识中,那次乃是因为博洛轻敌冒进,又被明军袭夺仙霞关,以至粮草断绝而败。却根本不信明军已具备正面硬撼建虏的战力。
未等朱琳渼说什么,余新已黑着脸扫视众臣一圈,冷声道:“不过十多万贼军而已,诸位大人是吓破了胆吗?”
他不等有人反驳,立刻接道:“如今我大明军制改革已见成效,龙南、建安两地的军事学堂已有万余新兵且操练已精,即便现在就令其临阵,亦可敌数倍建虏!
“同时,我军之铳、炮、军马、器具各方面早已不是以往可比的。以我之数万精锐之师,如何不可北上一战?!”
他言毕,顿时有不少武将,尤其是龙卫军或破虏营出身的将领出言表示支持。
一旁始终没有发言的杨廷麟此时干咳一声,出班揖道:“殿下,下官素知您用兵如神,故而对出兵之事不敢有异。
“只是,眼下府库已是出多入少,若要在浙地用兵,至少得暂停南安、永北里两处船厂拨银,赣、闽两地的军器局也要减少拨付。如此,方可勉强支持大军粮饷用度。”
其实他还有句话没敢说,如今官员俸禄极高,若战事拖得稍久,恐怕会连俸禄都要减发。
朱琳渼知道他说的乃是实情。随着大明用兵规模越来越大,再不可能如以前那般几万两军费就对付下来。
国库中虽还有七十多万两,看似不少,但造船、制铳、铸炮几项,每月就要耗费近三十万两之巨,若要开始北伐,这些事情肯定得暂停才行。
不过朱琳渼却并不打算停止军备尤其是战舰的制造,这可是他北伐南京,甚至日后光复北京的依仗。
至于军费问题,他自然早有对策,当下对杨廷麟道:“杨阁部,若往后户部每月能增加十三万两的进项,可还有问题否?”
杨廷麟心中默算,眼下每个月赣、闽两地税赋有六万多两、广东海关司税银三万多两、辅政王私人拨付三万两、福京月港市舶司收入三千多两,合计近十三万两。若此月入翻上一倍,各处再多减少些支出,当勉强够用。
待日后两广、云贵等地逐渐恢复元气,这拮据的局面定能日益好转。
他遂揖道:“回殿下,若有此十三万两,下官定倾力统筹,保我大军粮饷无虞。”
待杨廷麟退入文官班列,又有兵部郎中李晖上前禀道:“殿下,于江浙一带作战,无水师不利。如今浙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