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之崛起1646 >

第154章

大明之崛起1646-第154章

小说: 大明之崛起164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对了,佛郎机人一定也很乐意加入对你们的围剿。”

    伯特曼再次愣住,和兰为跟西班牙争夺远东可是费了不小的力气。若大明全力支持西班牙,他们为了这上千万两的海上贸易,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跟和兰死拼。而葡萄牙和西班牙同出一源,此时来插上一脚也不足为奇。

    “我就直说吧。”朱琳渼淡然道,“你们先前和大明的国贼郑芝龙合作,我理应中断和你们的通商,将对欧贸易全部交给佛郎机人。”

    “这,您不能这样!”伯特曼急了,若失去对大明的贸易,东印度公司的损失将大到难以估量,“和兰和大明有长久的贸易合作……”

    “眼下有件对你我都有好处的交易。”朱琳渼打断他道,“如果你们能令我满意,我们再谈通商协议的事。”

    伯特曼沉住气道:“什么交易?”

    “我需要粮食,稻米、豆子、土豆甚至甘蔗都行,十天之内一万石运抵月港。之后半个月内再运来两万石。”

    “二十五天三万石粮食?这怎么可能?!”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朱琳渼呷了口茶,好整以暇地说,“我可以用仙石粉或龙南精钢支付。”

    “仙石粉?!龙南钢?!!”伯特曼的双眼立刻亮了起来。

    感谢:恩洁快乐小黑哥,林志弗凌幻想,糖分油脂请勿靠近,灯火见人家给我的慷慨打赏!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在下感激涕零,合十拜谢!

    因为在下想跟大家更密切地交流,创建了《大明之崛起1646》的书友群,群号683142639。欢迎各位书友的加入。在下还会不定时在群里发放红包,想要红包的亲们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本章完)

第274章 多路并举() 
    也难怪伯特曼会如此兴奋,龙南钢在欧洲销售得极为火爆。这种钢材质量极高,价格已接近等重的白银!

    由于欧洲那边战争几乎从未停止过,而优质钢铁是制造精良武器、盔甲的重要原料,故而这龙南钢在欧陆始终是有价无市,一磅难求。

    他先前只知道这东西是葡萄牙人从东方搞到的,但其货源一直极为保密。

    和兰人曾派出大量细作打探也未有所得,是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葡萄牙人大把赚金币。

    而听这位辅政王的意思,他竟能搞来龙南钢,而且若是要换三万石粮食,那肯定数量也不会少。

    这是要发啊!

    至于那仙石粉,伯特曼虽未见有人在欧洲销售过,但这东西在东方帝国极为流行。

    但凡有点浮财的人,至少会用仙石粉铺筑家中主厅的地面。而想要彰显自己的身份,更是要以仙石粉修建前厅和书房,否则你都不好意思让客人进门。

    而且用这东西所建的房舍光华平整,如一整块岩石雕琢而出,且极为坚固,据闻纵是地龙翻身也仍旧稳如山岳。

    他可以想见,如果将这仙石粉运去奢靡成风的欧陆,只需要说一句,“东方的贵族们都用这东西建造宫殿。”欧洲的那些皇室、贵族们一定会趋之若鹜,不问价钱地疯抢。

    伯特曼努力控制心中的激动,故作冷静地问道:“那,价格呢?”

    朱琳渼早就想好了,精钢和水泥都是自己垄断产品,卖给和兰人自认不用客气,随即道:“一石米换七两龙南钢或二百斤仙石粉。其他粮食按市价折算成糙米。”

    伯特曼低头算了算,即使按照一石米二两白银的高价,一斤龙南钢不到二两九钱银,一百斤仙石粉更是只需一两。

    这运到欧洲去,至少能翻三四倍。

    三万石粮食经过这么交换,将能卖到近二十万两银,差不多就是二十万枚杜卡特金币!

    伯特曼下意识地咽了口吐沫,心说这辅政王虽在通商方面非常强硬,但眼下这笔买卖却绝对划算!

    他生怕朱琳渼会变卦,立刻一口答应下来,随后便要签订契约。

    朱琳渼却淡然道:“契约便由户部与你签订吧。”

    伯特曼又唠叨了几句通商协议的事情,见朱琳渼始终不松口,只得依照他所说的,等这趟粮食运到了再商议。

    待伯特曼已走到正厅门前,忽又想到什么,转身问道:“辅政王殿下,这粮食换龙南钢的交易,可否成为惯例持续下去?”

    “看你们能否让我满意吧。”朱琳渼说罢,示意一旁的下人送客。

    朱琳渼却也未料到会这般顺利,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

    他方才对伯特曼说要将对外贸易交给西班牙人完全是在唬人。海外贸易是他用来拯救大明财政的重要手段,怎可能交给外人把持?

    按照他的想法,以后西班牙、和兰等欧洲人要跟日本、东南亚做生意,倒是要经过大明代理才行。

    故而伯特曼若是死硬到底,他还真有些难办。

    至于他说要联合西班牙、葡萄牙人的舰队驱除和兰人,则明显是前门撵狼后门进虎之举。他可不会傻到用大明的力量帮西班牙人实现远东战略。

    更不用说罗明受的舰队还要巡卫长江,根本不能随意调出来,他手里几乎连一条像样的战船都没有。

    不过好在和兰人没有选择冒险。毕竟他们在远东的力量实际非常薄弱,又要在世界范围内应付英国人的威胁,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愿和大明撕破脸。

    朱琳渼看着和兰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立刻叫人取来纸笔,写了一份书信递给石霖,令他派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去龙南苏记铁场交予婵依。

    他在信中吩咐婵依携乔千与澳门的走私商季良取得联系,告诉他可以用粮食交换钢或者仙石粉,甚至付现银也行。价格也比给和兰人的要低一些,说来他也算是老客户了,但只有一点,那便是速度要快!

    而运粮船直接在福京最南部的诏安港停靠卸货,只是很可能会受到和兰人的骚扰,毕竟东印度公司一直视台湾海峡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过这也不算太大的问题。季良作为常年搞走私的海商,躲避海商巡逻舰队自有一套。此外可让他充做大明官船,甚至让礼部官员随船同行,万一被和兰人袭击,便由礼部的人出面应付。

    随后,朱琳渼又令人备车,准备去一趟礼部。

    他还未出大门,就见杨廷麟一脸焦虑地朝王府里面走。他不等杨廷麟发问,只让他上车同行,沿途又将自海外调粮之事讲了一遍。

    杨廷麟闻知粮食有了着落,也是大喜,便要去闽南准备接粮及分派事宜。

    朱琳渼忙将他拉住,仔细吩咐一番。

    杨阁部只听得不住点头称是,末了,又禁不住赞叹道:“殿下运筹帷幄,谋断高绝,下官叹服!”

    朱琳渼让人将他送走,自去礼部招来尚书朱继祚,令他派人携朝廷官文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吕宋,也就是后世的菲律宾一带。

    吕宋眼下是西班牙人的殖民地。朱琳渼交给朱继祚的任务同样是联系西班牙人,告诉他们可用粮食换龙南钢和仙石粉。

    同时还要透漏给他们消息,说和兰人已经在准备粮食打算独吞这笔买卖。此外,可以暗示西班牙人,大明对现在和兰人形式上垄断福京对欧贸易的现状很不满,希望有更多的贸易伙伴前来月港做生意。

    西班牙此时的国立正在走下坡路,本来已放弃了在远东对和兰人的挑战。但两国在欧洲的战争正打得如火如荼,如果有大明的支持,他们肯定不愿错过和东方帝国的贸易。

    只是西班牙人的货船想在福京停靠却比较麻烦,和兰人肯定会攻击敌对国家的船只。

    朱琳渼经过反复权衡,最后决定让西班牙人从西侧沿海绕行,最后在澄海县——也就是后世的汕头附近——停靠卸粮。之后再以民间小船分载,运往诏安港。澄海与诏安相隔不远,只要不遇到大的风浪,纵是小船应该也可安然抵达。

    在下新人一枚,因为写作之路异常艰辛,特别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书友的厚爱与支持。请大家不吝手中的月票、推荐票、收藏、点赞、打赏、书评、章评及五星好评给在下。能得到大家的反馈,我才能及时把握方向,将本书写得更好!

    (本章完)

第275章 赚大钱!() 
    这一日的朝廷之上,大部分时间皆是在商议闽南灾情。

    朱琳渼又令江西西北各州县将所有库存粮米运至福京。虽将有海外的粮食入港,但多做准备总是没错。

    此外,为了防止可能会发生的暴乱事件,他还调拨了两个营的龙卫军赶赴闽南。

    随着原姜正希所部的四五千人返回天兴府,龙卫军的驻防压力已减轻了许多。

    不过姜正希的这些兵大多是新近招募,操练及纪律性都显不足。加之朱琳渼的安排是以他们为试点,开始进行旧式军队警察化,这些人近来都在忙着转制,是以天兴府暂时还不能完全离开龙卫军。

    刚散了早朝,朱琳渼人还没进文渊阁,便有内侍领了两名官员朝他快步而来,远看服侍当是地方官。

    待两人到了近前,附身施礼,“下官张沧海(王克谦)拜见辅政王殿下。”

    原是江西布政使张沧海和龙南知县王克谦。

    朱琳渼招呼二人进了文渊阁,看他们脸上皆是掩不住的笑意,也是微笑道:“张大人和王大人可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

    “回殿下,是有好消息!”张沧海立刻揖道,“先前下官按殿下吩咐,于龙南试种了四百多亩土豆和番薯,”他又回头看了眼王克谦,“后王知县自己筹银,又扩种了五百亩。

    “眼下这些作物皆已成熟,大获丰收!一共不足千亩瘦田,竟收得土豆百万多斤,番薯四十万多斤!”

    一百四十万斤便是近七千多石,这仅是九百多亩地的产量。朱琳渼虽知这两样作物产量高,但这数字仍令他甚为欣喜。须知同样九百亩地,即便是上好良田,至多也就二千多石的产量。

    他又问道:“百姓对这土豆和番薯接纳得如何?”

    张沧海忙道:“宣教府自去年起便开始宣扬这两物产量极高,入口绵软甜润,久食润肠清血,早有大批农户前来探问,意欲取种载种。”

    王克谦一旁补充道:“下官与张大人自收获之日起,每日皆有一餐仅以土豆、番薯为食,至今已有近半月,与食稻米无异。

    “此物立可作为主粮,其不挑地,兼产量极高,实为百姓之福!”

    朱琳渼满意地点头,这两人做事倒是颇为认真负责,竟先自己尝试,方才确认可交予百姓种植。

    张沧海接道:“殿下,如今赣州各地已开始大量载种土豆和番薯,且多为新辟之坡地、沙土地,估计当年可种万亩左右。

    “下官此来还将这两物带了四十万斤入闽做种,以利殿下在福京推广。”

    “做的不错!”朱琳渼赞道,福京沿海实已有人少量种植土豆和番薯,加上宣教府帮着宣扬,百姓们当能很快接受。

    若能将这两种作物大量铺开,相信如此时闽南这般灾荒当再不会发生。他旋即又想到,这四十万斤土豆和番薯虽是预备做种子的,但情急之下充为口粮也可救急,于是吩咐张沧海道:“你与王知县此番功劳不小,但暂时还不能歇息。你们立即押运这批粮食赶赴南靖,暂交予户部调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