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英雄-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天来在交战中通过对前来袭扰的敌军的交锋,新军主力部队对这支完全陌生的军队也多少有了一些了解。因为天竺人烟稠密之地同中原的北方不少地方一样同样缺乏优良的箭木、而且平川之地马匹运用广泛适合骑兵。在交战中这一带敌军的主要作战方式还停留在火器时代以前的近战步兵辅助结合马队突击的阶段,外加少量的炮兵。大概相当于14世纪的欧洲军队或者15世纪的大明。
同所有缺乏基层有效统治的人口上亿的大国一样,通过审讯零星交锋中的战俘,石垒也大致了解到了一些信息:在印度当地,地方势力仍然相当强。莫卧儿大军中的一般士兵如果逃亡到地方,被地方上的贵族们处罚的几率并不大,这就导致同很多衰弱时代的旧时代汉地军队一样:因为军队难以有效的威慑和控制,大部分人的战斗力并不强,甚至明显赶不上东南半岛等地的一些强悍土著。只不过天竺毕竟是一个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大国,就算有不利于战斗力的诸多条件,也一样像衰弱时代的汉地旧时代王朝一样有一些像样并拥有一定战斗力的军队。
就这样:加尔各答一带的对垒和交锋又持续了足足十天的时间。在新军主力部队登陆后的半个月的时间里,大军完成了完善的粮仓和堡垒建设,并转移了船只上的淡水和粮食,使即便遇到台风等意外情况也可以确保大军的给养。而通过发达的水运体系,从上游向人烟稠密一带的下游调动兵力的莫卧儿王朝大军反应也还迅速。大概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依靠烽烟和接力传信乃至水运构筑起来的交通网络迅速调集了同新军主力差不多兵力的十多万大军集中到了恒河出海口以南的新军主力部队登陆地带。
在这段时间里,一开始还有些紧张的莫卧儿大军见到这只号称天下无敌的军队似乎根本没有什么强有力的炮火,也就是以轻散弹威慑寻常炮灰步骑兵的效率比较高。而且那传闻中的天下强军还如同海龟一样经常喜欢缩在工事堡垒里被动的参战,经常还是有效射程以外就远远放铳似乎十分害怕自身伤亡。。。
这一切都说明:这支大军似乎是一支“铁多器少”的军队,也就欺负那些没有正经盾甲防护的军队还比较像样并且十分有一套。如果集中象兵和车盾兵进行一次真正的突袭,再配备精锐的骑兵,就有可能将这支徒有虚名的军队击溃。
石垒实际上还是期望天竺军队能集结更强兵力更多的大军前来。在这人烟稠密水运发达的地带,按理来说能够集中起来的军队应该也不止十万大军,就是拥有足够马匹的四十万大军只要组织得当后勤应该也完全不是问题。可是石磊也清楚:在新军主力部队真正展现出一定实力以前,莫卧尔王朝是不可能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都集中在东南一带的。并且依靠水运线维持几十万大军的后勤也仅仅是在理论上可行,这一带的敌人有没有那么强的组织力也是很值得怀疑的一件事情。
因此,石垒也终究下定了决心:如果敌军打算发动更大规模的正式进攻,队伍就不等了,直接展开摊牌。
就这样,当十多个军团的莫卧尔王朝大军也终究在沙贾汗的命令下下定了作战的决心:集中披甲战象部队在强敌看似有些单薄的防线靠侧翼但又不是侧端的几处地方展开更大规模的试探性进攻,看看这些似乎没有多少火炮或者重型火器乃至强弩的军队应对重装部队得手段如何。如果能够起到足够的效果,数以千计的精锐武士就将驱赶着炮灰展开一次决定性的战斗。在拥有足够骑兵的情况下,控制大军就不成为一种问题了。
就这样,从二十多个军团中抽出的三百多头战象及上千辆乃至规模多达万人的大军针对性的组成了一支重装大军,展开了一次有威胁的真正进攻。
第1457章 天竺大陆(三)()
这一次,在石垒的命令之下由七个暂编师二十多个旅组成的远征军主力部队再也不打算像之前那样装相了。在之前小规模的试探**手中各部队就出现了几十人左右的炮火流弹伤亡已经让一些队伍有些不满。因为面对眼前这种水准的军队,在小规模的试探**锋中根本不应该有人战死才对。
因此,当全面展开火力的命令下达之时,几乎远征部队所有人都憋着一口气,就等着收割战果了。随着这不过同自身兵力差不多的印军显然有些不够分。
如果是率领西征之时经过多年充分准备的大军,石垒或许还会讲究一些“火力歼敌”的艺术,把敌军放到更近一些的地方再展开打击。而为了避免出现意外,这一次终究下达了只要进入二百步内的有效射程就可以展开火力的命令。
为了在之前尽可能的迷惑敌军,十余万新军主力部队战线连绵不过二十几里,占据着纵深二三里、累计不过十几里宽度的海滩。平均每一米的距离上都拥有数只线装后膛重型抬枪。当火力有效展开的时候,如同滚雷一般的铳声让一里以外的敌军都觉得有些心有余悸。
那同样很有气势的战象部队通常在第一轮开火种往往就遭到整个平均每支象的正面十几支到几十支重型线膛抬枪的射击。披着铁甲的战象曾经能抵御包括传统亚洲精锐弓手和强弩在内的绝大部分单兵火器,可是那上万焦尔能量不逊色于虎尊炮、还是长条形线膛弹丸的轰击之下,看起来坚固而特制的两层铁甲如同纸糊的一样被顷刻间的洞穿了。在克服了空气和重甲的阻力依然拥有小几千焦尔能量的三两重弹在血肉之躯中往往能把大象的头颅整个打穿,当钻入大象的前胸的时候甚至能够直接选入身躯之内的内脏之内。
连续几发弹丸短暂的命中之下,那看起来庞大的大象甚至连挣扎都没有就如同瞬间丧失了行动能力一般轰然到底了。
因为害怕大象发狂后威胁自己的士兵,通常在象兵进行冲击的时候是不会展开多排的队伍的,同时也不会让步兵紧随其后。可是这样一来,象兵后面的莫卧尔精锐骑兵就漏了出来。
在人们为这眼前的场面所震撼的时候,如同反器材一般重量的重型抬枪在敌军连溃逃反应都没有展开的时候就进行了第二轮齐射。
当威力巨大的三两线膛重弹命中骑兵的马匹的时候,弹丸甚至能够在****没入之后一直钻到尾部才算完。命中马腿或者人上身等部位的时候,依靠动量飞行的弹丸甚至能够在变形之后依旧把第一排身后的第二个人打穿。整个大军在前线仅仅进行了所有战斗步兵的第一轮开火,包括几万步骑兵在内的莫卧儿军队就在一片飞腾的血雾之中到在了地上,从人到畜生毫无例外。
就是一些沉重的车盾也在威力巨大的弹丸面前被彻底的洞穿,几乎所有能对新军主力部队构成威胁的炮位都被猛烈的火力彻底压制了。
有的车辆上还因为装载了一些火箭等独特的兵器而发生了燃烧甚至爆炸。
正常的情况下,在遭受到严重打击的情况下一支并不算太强的军队会发生崩溃。可是在这空前强大,几乎转瞬之间就吞噬了整个莫卧尔大军的火力面前。那些并不算傻的大多数印度官兵中聪明一些的人唯一的选择也仅仅是跟随者前面不断在血泊中倒下的人一样倒在血泊之中装死。
整个新军远征部队在这场几乎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决出了胜负,甚至连俘虏大量对手都来不及的决战中仅仅付出了不到十名士兵战死,几十人伤亡的代价。莫卧尔军队那些并不算多么先进的火炮部队,在此时实际上已经成为威胁火力与防护都很优良的新军主力部队的唯一手段了。
当不少队伍企图在这个时候发起反攻收装包圆的时候,各旅旅长则按照战前的规划和准备直至了下面的这种冲动,继续不停的展开火力向那些似乎已经是一片尸体的军队开火。
在距离大海不远的距离上,那如同滚雷一般的猛烈火力足足持续了一刻重的时间。新军主力部队得猛烈线膛重弹一共打出了近二百万发之多,在这如同暴风骤雨一般的打击之下,很多倒在尸群中的人被重新的打的血肉模糊了。就马匹和大象的尸体也都变的残缺不全。
这场战役的胜利已经毫无疑问的时候,石垒的目标当然是以尽可能少的伤亡做到这一点。实际上在之前的试探**锋与决战当中,防护优良的新军主力部队竟然付出了二三十人牺牲,七八十人伤亡的代价就已经觉得多少有些不太完美了。要是对付这种层次的对手还是差不多兵力下最有利于己方的平川决战都能出现上百人的伤亡,那肯定就在新军主力部队辉煌的无数战史中做不到特别的突出了。
因此,为了避免清理战场的时候遭到个别顽固的“勇士”反扑带来的无畏伤亡。新军主力部队开始强征加尔各达周边的当地平民来做打扫和清理战场的事情,并且许诺:除了必要的军资兵器,所有的财务乃至绝大部分牲畜与粮食,新军远征部队都不会做为自己的战利品,而是会奖赏给帮助新军主力部队负责清理战场的人。
就这样,对战场的清理工作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天气依然有些炎热,并且算不上有多么干燥,一天之后的尸体就有大量产生疫病的风险,整个清理战场的工作还是在太阳落山之前大致完成了。十余万的印度大军中最终只找到一千余名幸运的生还者,其余的两千余名伤者还有众多的尸体都被就地以早就准备好的石灰埋葬或是扔入了距离战场并不算有多远的大海之中。
第1458章 天竺大陆(四)()
石垒所率领的新军主力部队在短暂的瞬间就几乎取得了决战的胜利之后,并没有像之前给人的感觉那样停留在海滩附近,而是果断的在战场打扫完毕的第二天就以二十多个旅级战斗队展开行动。在整个孟加拉地区、乃至次大陆东部的贾坎德与比哈尔等地十多万远征部队展开迅猛的扫荡。
按照当年西征时期还有诸多海外作战中的经验:即便打垮了对手的野战主力,那些地方上的贵族显然也决不会对外来的入侵者百依百顺,必然会有不少的人主动来找麻烦。可是让各部队的新军主力部队有些郁闷的是:在这富饶而人烟稠密的地带,强大的攻势像是打在了空气中一般,在瞬间全灭了莫卧尔的主力大军之后,整整连续七天的大军展开和扫荡,各个步兵旅总共只报告了十七次武装冲突与袭击,三名士兵因为陷阱受伤。仅仅比毒蛇造成的损失略大一些。这十七次武装冲突与袭击大多数还不是当地势力主动进行的结果,而是各基层部队得一些指挥官见到当地势力那脆弱的战备主动进行“吃大户”带来的结果。最大一股抵抗力量不过是自发起来抵抗的百余名乡勇级别的高质量士兵。而整个大军在这些天的时间里占领的地区多达千万人口之中。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当少数作战旅的官兵见到一些地方的民众似乎比较顺从,反抗也叫少的时候主动进行征兵建立用于维持治安的仆从军。本意不过是故意挑动叛变,可是这些重新在优厚的待遇下武装出来的平民们竟然在稍微像点儿样的情况下就没有多少人逃亡。
微弱的抵抗和民众的顺从一开始的时候还让不少新军主力部队的大军感觉到不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