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悠闲唐朝 >

第16章

悠闲唐朝-第16章

小说: 悠闲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这跟真的精神分裂患者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叶文不禁庆幸小空的科技还是很发达的,还能通过意识聊天。

    “真没风趣的家伙。”叶文脑海里出现了一道声音。

    “额,这怎么这么智能了。”看来升级不光增加了一个功能,还让小空显得更加智能。

第二十章 三轮车() 
除夕夜,叶文坐在屋顶上,吹着冷风喝着小酒,外冷内热别是一番滋味。

    别的人家里人声鼎沸,篝火照亮着院子,孩童们学着大人朝着火堆里扔进竹竿,竹竿伴随着孩童的欢乐声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而富贵人家还会往火堆里扔进香料,有没有香气,至少叶文没有闻到。

    外面的街道上张灯结彩,一群群人带着面具或往自己脸上涂上彩扮成鬼怪的样子在街道上跳着舞唱着驱傩词,他们在那里驱傩也是有讲究,但叶文的关注点并没有在哪上面,看几眼,有点新鲜感就行了。

    而且那些人参加驱傩活动还要跟武侯报备,免得犯夜禁,叶文什么规矩都不懂,也就不会去凑那个热闹了。

    长安的院子里红彤彤的火光照亮着长安城的夜晚,唯独叶文这里黑漆漆的一片,没有半点火光,冷冷清清的,显得叶文较为孤独。

    叶文在屋顶上想着今天李二给自己稍的话,要叶文明天早上去参加元正大朝会,让叶文拿出象征祥瑞的东西来。

    叶文本来想推辞,但李二许诺他只要拿出的东西够好,李二就会给他很多赏赐,对于这种交易,叶文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赏赐的钱财小空不会克扣,这钱越多,升级也就越快,对于后面的功能,叶文也是心里痒痒的,抱着好奇的心理。

    如果明天要参加元正大朝会,那拿什么东西好呢?思来想去,叶文觉得与其拿对李二他们来说的奇珍异宝,还不如拿一些高产量的粮食来惠及百姓来的实在一些。

    至于那什么出来,叶文立马有了主意,这高产能的粮食当然属于玉米、土豆、地瓜了,这些东西虽然在明朝就传入了中国,但并没有立刻就得到推广,一直处于试验阶段,毕竟是新物种,他们又不懂得习性,肯定要慢慢摸索了。

    叶文准备拿这些玉米、土豆、地瓜来,那也肯定会拿出种植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还有该怎么吃,怎么做着好吃一点,这也算为国人做了一点贡献,据说这古时候三年一饥荒,如果拿一些高产量的粮食来,能救活不少人不说,对于中国人口的增长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人口多了,力量也就大了,也许不会有五胡乱华这种事情发生,叶文想想也不太可能,这明朝后期的人口比秦汉隋唐的人口要多了,结果还是由满族人覆灭了明朝,要说明朝也倒霉,遇到冰河时期不说,军队里还出现鼠疫,皇帝让大臣们捐款打仗,结果都是一些小钱,最后李自成严刑逼供出了不少钱,又出现了吴三桂这个汉奸,只能说是时势造英雄,这李二身上还有鲜卑族的血统呢,虽然后来鲜卑族后来融入了汉族。

    叶文做了决定后,顺着梯子下到地上,然后回到自己的地下别墅里睡觉了,决定了明天要去元正大朝会,那也就要早起了。

    第二天早上,没有带上耳塞的叶文,就被早上坊内的晨鼓给敲醒了,叶文醒了醒神,就开始起床洗漱。

    来到院子里,叶文买了一个三轮车,再买一些玉米、土豆、地瓜的种子,叶文还顺带买了别的蔬菜的种子,有辣椒、西红柿、南瓜等一些唐朝还没有的蔬菜,只要是唐朝范围内能种的蔬菜,叶文全都买了。

    叶文也想过买了这些蔬菜后,以后这些蔬菜在唐朝得以推广,那时空分店这些菜肴不是卖不出去了?

    不过叶文又一细想,这小空卖的菜比种出来的要水嫩光鲜的多了,而且这饭食比同样叶文做出来的菜要好吃的多了,能盖的起时空分店的,那也能买的起菜食了。

    与其光让这些高官贵族们享受,那也让平民百姓提前一千多年享受一下传入中国来的蔬菜,而且叶文也不光通过时空分店卖蔬菜一类的,叶文还要卖别的贵重物品。

    叶文大大小小的种子买了不少,三轮车上装的满满的,而且这架子车比后世的三轮车要大了一号,叶文骑着三轮车试了试一下感觉,还行,自己这经过强化的身体,比常人的力气要大的多了,骑着装满货物的三轮车还能骑得动。

    这三轮车当然是人力的,而不是电动之类的,叶文担心这大过年的,突然出现了电动三轮车难免被人们想象成妖怪什么的,虽然也会被想象成祥瑞一类的,叶文可没空去赌,这人力三轮车看着挺简单的,又是人力,这解释起来也就简单的多,省得一下子出来个汽车一类的,这思维跳跃太大,人们难免接受不了。

    其实叶文也想弄个小时候记忆中的架子车,在南方称为板车,全靠人拉的,看着也就普通的多了,自然不会有人注意,但叶文怕拉架子车太累,开汽车又太麻烦,最后选择了中间的三轮车,这汽车以后就慢慢的来吧。

    叶文给自己开了门,骑着三轮车出了宅门,外面的人们已经早早的起来了,也有的人在那里换新的桃符,暂时穷迫的没钱换新的桃符,也刷上了新漆,周围的人家里也就只有叶文不注重这些了。

    “铃铃”

    “来让让。”叶文骑着三轮车,看着周围人们奇怪而又好奇的眼神,作为现代人的优越感油然而起,虽然叶文来到了唐朝一直叮嘱着自己不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嘲笑巨人太矮,但叶文还是按着铃铛喊着前面挡路人们。

    “博士,有啥好吃的早点来报一下?”好不容易早起一次的叶文,自然也要尝一尝在唐朝三餐中花样最多最好吃的早餐了。

    “好嘞!”博士给叶文介绍一些比较出名的饭类。

    不懂他们这些起的比较优雅的饭食,叶文只好挑个好听一点的水晶点心,端上来后,叶文一看,这不是蒸饺嘛!

    叶文随便吃了一点,味道还行,叶文也没点很多,一路上叶文还想品尝别的食物呢。

    吃过蒸饺,叶文出了店门,看到有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在自己的三轮车上学着叶文踩车,叶文进店之前就把它锁住了,肯定骑不动,即使没锁这小屁孩也骑不走。

    “这谁家的熊孩子!”叶文大声的说道,倒不是叶文很生气,一直宅在家里的叶文想逗逗他,放松放松心情。

第二十一章 匆匆一瞥() 
“三郎快下来。”随着一声轻柔悦耳的声音,一个纤弱的女子走过来扶着那个熊孩子从三轮车上下来。

    “我家三郎不懂事,还望公子见谅。”那名女子牵着那个小孩子的手,对着叶文歉意的说道。

    叶文看到这名女子,差不多十四岁了,面色显黄,但面目清秀,鹅蛋脸,柳叶似的眉毛,卧蚕眼,小巧的鼻子,薄薄的嘴唇,叶文觉得稍微打扮一下,绝对是一个现代青涩的小美女。

    “不碍事,我给他开玩笑呢,结果却当真了。”叶文来最内心的笑着说道,叶文认为爱笑的男人女人缘不会太差,而且现在叶文的容貌也不差,为了风风光光的参加元正大朝会,叶文还花费了一点时间特地打扮了一下,穿上李二给自己的官服,怎么说看着也是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

    那女子面目羞红低头暗说一声抱歉,拉着小男孩飞也似的跑开了。

    看到女子低头不知道说了什么却害羞的跑开了,叶文得意的笑笑,如果手里有一把折扇,叶文就会装模作样的扇上一扇,接着看到自己的三轮车叶文心里一暗,暗道:“这破三轮太没面子了,到时候开着一辆法拉利那才有面。”

    叶文接着又想到自己忘了一件事,暗骂自己道:“亏自已还在这里洋洋得意,以为自己是个情圣,连那个小妞的地址都没有问,看你以后办。”

    对于这只有十四岁左右的小女孩,叶文也想自己怎么会下的去手,但唐朝的风俗是十几岁就能结婚了,想跟二十左右的结婚那就只有找寡妇了。

    看她青涩的模样应该是个雏,跟后世那些去幼儿园找雏的人来说,叶文还是很正派的,叶文很无耻的拉那些可怜的人来垫底,也就没有了一点心理负担。

    再说了,自己不要,那就要让那些不懂得审美的人给糟蹋了,还不如叶文呢。

    看她的服饰跟那面色饥黄的小脸蛋,毫无光泽的大眼睛,应该是平民家的孩子,才开坊没多久,应该不是别的坊的,到时候叶文多去平民区转转,也许就能碰到了,到时候叶文再养个一两年,又是一个水灵灵的姑娘。

    也不知道她许没许人家,如果许了的话,那自己就是在瞎想,而且自己有没有把握再次遇到还是两说,想到这里,叶文心情有些沉闷,心里感觉塞塞的,黯然的坐上自己的三轮车,骑着三轮车朝着皇城骑去。

    也许还没许人家呢,叶文鼓励一下自己,提起神来,按说叶文这么耽误,应该已经迟到了,希望到那里不会挨板子。

    叶文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一路上还尝了一些早餐,基本都是蒸饼,味道还行,唐朝还没有碱面,味道有些酸,叶文主要尝的是馅,倒是新奇一点。

    叶文吃个大饱,也就不会老远的闻到美食的味道就转进坊里去尝上一尝,开始专心的赶路了,路上也会遇到官府人员的询问,但叶文穿着官服,带着文书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官府的人也不会为难叶文。

    到了皇城,侍卫拦住了叶文,叶文说明了来意,侍卫奇怪的看着叶文,骑得的东西奇怪不说,人家参加大朝会深怕来的晚了,而叶文这不急不忙的,晚了那么多,也不怕丢了官,甚至脑袋也不保。

    奇怪归奇怪,身份已经验证过了,没有问题,侍卫也不会不放行,别到时候被叶文反咬一口说侍卫不放行才导致迟到的,那倒霉的是自己,今天是元正大朝会,是万国来朝的时候,也是大家都纷纷献上祥瑞的时候,也许叶文献的是祥瑞,那自己拦住了人更脱不了干系。

    叶文接着骑着三轮车,朝着皇城里骑去,进了皇城,叶文知道这是自己第二次进皇城,第一次进皇城解决了户口的问题,希望这次能解决再次升级的问题。

    来的时候,叶文还特地查了一下资料。

    唐代规定元正之日要举行“大朝会”和“大陈设”。所谓大朝会,就是皇帝在皇宫正殿召见文武百官,会见各地前来汇报工作的“朝集使”以及各国使者的礼仪活动。在元正大朝会上,皇帝要接受各地朝集使的进贡,要接受各方出现祥瑞的汇报。在大朝会上,皇帝要头戴垂着十二串白珠的衮冕,接受臣僚们的拜贺。

    元正大朝会并无实际的处理国家政事之功能,更多的是一种礼仪活动,以表示唐朝皇帝威加四海,泽被九州。“元日争朝阙,奔流若会溟。路尘和薄雾,骑火接低星。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冕旒当翠殿,幢戟满彤庭。积岁方编瑞,乘春即省刑。大官陈禹玉,司历献尧蓂。寿酒三觞退,箫韶九奏停。太阳开物象,霈泽及生灵。”参加过元正早朝的唐代诗人司空曙对大朝会的场景有这样的描述。从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从入朝时的熙熙攘攘,到朝堂上的钟鼓之乐、臣僚礼服,整个过程都烘托出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