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贺熙朝 >

第206章

贺熙朝-第206章

小说: 贺熙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伏师兄的府邸在哪里?

    走着走着,花恨柳忽然想起来这样一个问题。即便是说墨师兄无亲无故,也应该在这定都城里有个落脚的地方才是吧?虽然不见得一定回来过,当毕竟是将军府,哪里有不存在的说法?

    心中想着,他便禁不住去看看,可是沿途问了好多人,不是没有听说过,就是刚从别处迁移来的,别说是哪是谁的府了,恐怕连哪条路上有什么、怎么由东城到南城,都搞不清楚。

    悠悠荡荡,花恨柳几番碰壁却最终也一无所获,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内城之外。

    再往里,便是禁足之地。这原本也没有什么好禁的,毕竟自上次笛声、孔仲义破了定都城后,这里里外外便早已被洗劫一空,现在内宫里最值钱的怕也就是几张黄花梨木做的桌椅罢了,其余像什么金银玉器、名人字画、古董稀玩,只怕该被搜刮的搜刮,该被破坏的也便破坏了吧。

    禁足的命令是宋长恭所下,这也是他将定都城交给四愁斋前所提的唯一一个条件:不要让人进了内宫去。

    正踌躇如今是否有必要进宫,抬头间却见一人正自内宫中出来,等离得近了才看清那人正是田宫。

    此时他的心情或许还算不错,虽然前一刻脸上还是一副冷漠的模样,不过在看到花恨柳时却还是苦涩笑起来,低声向花恨柳打招呼:“花师……不,先生!”

    “不要那么客气了。”花恨柳笑了笑迎上前去,他虽然比着田宫高出一个辈分,可是人家那是货真价实的四愁斋弟子,不像自己,只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罢了。此时他见了田宫,一思及墨伏一事,更是心中惭愧。

    “您……您怎么来这里了?”搭眼看了看花恨柳的模样,田宫并没有看出花恨柳来内宫之外是来做什么的。

    “啊,有一件事正好问你。”经田宫这么一问,花恨柳顿时大喜,忙道:“我在找墨师兄的府邸,在城内找了半天,也问了不少人,可是却没人能够告诉我……我甚至已经在猜想,是不是师兄在这定都城内没有什么府邸啊……”

    “啊,原来是这样!”田宫听花恨柳念叨自己师父,不由心中感慨,“师父的府邸在内宫里……”说出这话后,他如愿以偿地看到了花恨柳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坦然一笑,似乎对于旁人听到这样的说法时做出的奇怪反应并不意外了。

    “你……你是说在宫里?”花恨柳想了想,之前他与吴回也曾在这内宫中斗过,虽然当时逃命跑得仓促一些,可是也并没有看到有将军府这样的建筑在吧?

    “嗯,就是那处名为止戈殿的地方。”田宫点点头应道。

    “止戈……旁边有一处竹林的那个止戈殿?”花恨柳想了想,心道不会那么巧吧,若真是这一处,那之前自己确实已经去看过了……

    “您去过?”田宫微微惊讶,不过之后心里也便释然了:之前可是这位先生巧施离间计才令他们能够一举收复定都城的,在收复这座城之前,他自然可以想去哪里便去哪里了。

    只不过,此时一想到今非昔比的模样,田宫心中不由一阵黯然。

    “我陪您去看看?”压制住心中刚刚升腾起的那丝不快,田宫勉强笑了笑向花恨柳问道。

    “哦?好啊!”花恨柳竟然不做丝毫推辞直接便应了下来。原本他还不想麻烦田宫,毕竟对方刚刚从里面出来,显然是刚刚从那止戈殿出来,而自己再劳烦他去一趟,或许还会让他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心情再次波澜起来。

    不过,这只是刚开始的想法罢了,从田宫问“您去过”的时候花恨柳便敏锐地觉察到他的情绪与着刚才有着明显的不同,似乎变得更加低落、更加伤感起来。他不放心让对方就这样一个人独自离开,所以这才顺势将田宫留在自己身边,权当是陪着自己散散步罢了。

    当然了,还有一点稍稍利己的因素,则是因为花恨柳上次去竹林那边是仓促而去,根本就没有注意周遭的环境,这路径更是不记得了,况且当时还下着雨,若是他自己找,恐怕至少也需要半个时辰才能摸得到地方。

    好在有田宫带路,两个人不疾不徐地边走边聊,也不过花了三刻钟不到的时间。

    “这便是止戈殿了吗?”看着跟前这座普普通通的宫殿,花恨柳一边问一边满是疑惑左右张望。

    “先生您在看什么东西?”田宫随着花恨柳的视线来回寻觅了两次,却仍不知道花恨柳在找什么东西,唯有开口问道。

    “我在找墨师兄的将军府啊……这止戈殿是找到了,可是为什么不见写着‘将军府’三个大字那样的府邸在?”

    “先生……这个……这个便是家师被先皇所封的将军府……”田宫一脸苦笑不得地回应着花恨柳,手却是准确无误地指向了“止戈殿”三个大字。

    “这个……”这怎么可能呢!便是他之前贵为熙朝一字“熙王”也没有见过这等待遇啊!这将内宫中的一殿赏赐给臣子做府邸,可不是破天荒的一回吗?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含义不言自明:这是皇帝将自家的院子赏给当臣子的啊,不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种宽泛的“院子”,而是确确实实只能是皇帝一家才能住的院子!这“院子”里竟然住进了外臣?这开什么玩笑呢?

    看着花恨柳一脸呆滞的模样,田宫心中不禁一阵自豪,自己的师父就是这样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已然风光无限,如今人虽不在,可是这留下的荣光却依然让人瞠目结舌,不得不喟叹,不得不佩服!

    “虽然先帝将这一处宫殿赏给了师父,可是家师却从未在里面住过一天……甚至于,怕是停一停的工夫都不曾有过。”说到这一点时,田宫的话里却明显流露出几丝嘲讽之意,花恨柳心中料想这其中必然还有别的说法,也不追问,只等着田宫自己往外说。

    “止戈,就是停止动武的意思……”说了这一句,意识到自己身旁的这人毕竟不是他们这种没文化的兵卒出身,田宫尴尬笑了笑,见花恨柳只是轻笑,并未开口说话,心知对方对此不以为意,于是继续道:“于内,这是希望内部团结稳定;于外,这是愿意与四邻结好,睦邻友邦……”

    说到这里,田宫“嗤嗤”连笑,便是连花恨柳也看不下去,张口问道:“这话……哪里说的不对吗?”

    “先生莫怪……”见花恨柳问自己,田宫稍愣之后当即歉然道:“这话初衷自然是好的,只不过我们当兵的人与旁人理解的并不相同。”

    “哦?如何不同?”花恨柳感兴趣地问道。

    “还是先说对内,如果停止动武了,现在的关、饶、留三州是什么样子大家都看得清楚,若是因为担心不团结就不动武了,一则会助长那些投机之人的嚣张气焰,另外,一旦他们将心思转化为行动,缺乏动武经验的兵将又有几人堪用呢?还不是一样又让对方的野心愈发膨胀,更肆无忌惮地破坏着团结稳定?”

    “那对外呢?”花恨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追问道。

    “对外?对外就更不好了,你如果说‘大家都不要动手,咱们有什么问题可以谈’,那如何让别人相信你的话呢?最显诚意的办法自然就是你先‘止戈’给大家看,若是你能做到这一点,或许别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可是这样却容易让人钻了篓子啊!”

    “怎么钻篓子?”

    “你倒是‘止戈’了,别人趁你止戈的时候如果挥戈相向,你拿什么来挡呢?你只能拿一条条鲜活的人命来挡,毕竟武器进了国械库了,可是人却是抓一把是一把……最先被拿去以血肉之躯挡金戈铁马的,便是边疆上的这群将士了……”说到“边疆上的这群将士”,田宫似有所补充地笑道:“也便是家师、我、我们这种人了。”

    “这是你自己的理解还是……”花恨柳听后沉默不语,思虑了片刻后方才问道。

    “有师父说的,也有我自己想的。”田宫轻笑道:“不过说到不住止戈殿,师父的理由却是简单很多: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臣子住的地方称之为‘殿’的,便是不考虑前面两个字,冲着最后这个字他也不敢当真住了进去造次。”不知道为何,此时的田宫尤其开心,似乎是在取笑墨伏畏头畏尾,丝毫没有在战场上的那股杀伐之气一般。

    “师兄……师兄的道理,总是对的。”花恨柳跟着田宫笑,只不过他只是轻笑着,似是无意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反倒令田宫心中一震,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先生,究竟是说的他的师父说的什么,是对的。

    “既然师兄没有去过,我自然也不必去了,走吧!”不容田宫多想,花恨柳远远地看了一眼止戈殿,摇头说了一声,便兴趣索然地转了身原路返回。

    先生究竟说的是那句话的道理对?是师父关于“止戈”的道理,还是固执地关于那“殿”的道理呢?

    看着花恨柳略显单薄的背影离去,田宫似乎觉得花恨柳虽然空无一物,却像是背负了什么一般,走得那般缓慢,走得那般沉重。

第四百八十三章 等着() 
将留在萧书让那里帮忙的冲煞军调到定都城来,是花恨柳求了杨简多次之后才得到答允的,杨简如今虽然不在熙州军中担任什么职务,不过却仍然对冲煞军有着一定的影响,冲煞军的头领杨军与她私交甚好,所以做起来也并不如何麻烦。

    主要的问题不过是一点:私自调动军队,这件事情回去以后应该如何向杨武以及族中的长老交待……

    杨简自然不会去想这样头疼的问题,莫忘了在长老的排名中,花恨柳可要比她还考前一些,到时候出了什么事让花恨柳去挡着就行了,她到时候只要把事情往花恨柳身上一推,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镇州,原本不叫镇州,实际上在蜀朝开始建成的时候这片地域还叫做“密州”来着,随着蜀朝开国皇帝高祖皇帝在此处修建皇陵并落葬在这里,这密州才被继任者强行改名为“镇州”。

    镇,取“固国镇邦”之意。继任者希望在这里安葬的高祖皇帝能够保佑着蜀朝强大团结下去,而为了守护宋氏一族的这份“产业”,以后历代皇帝的陵墓都修建在这里,说白了,这镇州实际上是他们整个宋氏皇族的家族陵墓。

    这片陵墓中,历来只有皇帝的陵墓,而所有皇家女眷的陵墓却不在这里,而是在昆州——将男、女陵墓分开建的,以后不知道有没有,但是就在蜀朝之前,是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的。

    至于这其中的讲究,大抵不过为了防止“阴气”侵袭之流,只不过时间太过于久远,如今的人早已忘了这样安排的初衷,只是知道这样安排,不过是蜀朝宋氏皇族的“传统”罢了。

    传统,实在是一件奇妙之物,但凡是称之为传统的东西,所谓的“起源”不过是为了维护这种已经存在了很久并且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的事物一个能够堂而皇之继续存在下去的“名分”罢了,有的传统既然称之为传统,其是否有道理、经得住推敲等,都已经不是人们考虑的范畴,人们高举着“尊重传统”的大旗,将这些已经已经成为文化中的一份子的传统继续执行、贯彻并且沿承下去,“传统”的生命力当是如此。

    宋长恭一边看着脚下不远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