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翠竹走到外殿的时候,吴德才等人还在劝双儿回去,只是双儿一直没有同意,劝了一会大家看双儿一直不松口,吴德才就问道:“双儿,下午三哥要来拜会公主,他还不知道你在公主府上,要是他知道了在这边闹起来,事情不就不可收拾了。你还是跟我回去吧,免得三哥在公主府里着急闹出事情来。”
双儿想想摇头说:“我这两日也见过几次公主,觉得公主很好说话,我马上会去请她不要说我的事情就是了。”
第一百零六章 公主殿下()
当公主得到张三要来的消息,也很意外,微微一笑的说道:“如此下午直接问他就是了。”
张三在义兴和记转了半天,杨泰和李四才姗姗来迟,张三上前问道:“怎么样?”
李四点头说道:“已经问过了,公主一直在府中。”
张三听罢微微点头,想着接下来就是思考一下怎么跟公主说了,这公主既然性格淡薄,节俭仁善。那怎么才能讨好她呢?叙述一下胶州人民的苦难?这个应该可以试试,她对自己应该还有点印象吧?上次西山赏菊会还请自己来着。
张三突然后悔起自己赏菊会上中途离场的举动,不知道有没有人去禀告她。想来自己这样的小角色应该不会被人注意吧?万一真被举报会不会落个轻狂的印象。
张三纠结了一会想到:“管她作甚,爱咋咋地吧,成了是那家伙命好,不成也是天意,如果不是自己的出现说不定他也是死,所以他的死又不怪我。”
张三想通了这些就不在纠结了,这边的事情弄好了,正好来到这边,张三就干脆去找江南绸缎庄的老板去商量买布的事情,自己得到他的庄子钱还没有付齐,答应的生意可是要履行的。
张三到了地方老沈还是在躺在椅子上睡觉,张三上前拍拍手,老沈起来一看立刻上来迎接,张三也没有和他客气,当下让他先送一百匹麻布到自己庄上。用完再继续招呼他送去。老沈见等的生意终于办成也高兴的保证晚上就给张三送去。
张三已经从猴子那里知道,老沈养的外室已经住到了自己的宅子上,老沈最近正是春风得意之时,和他调笑了两句就告辞了。
下午的事情既然不是武力能够解决张三就让杨泰先回庄子上了,毕竟庄子上的那些家伙还需要杨泰去教,张三也怕把他们放在家里惹出事情。杨泰回去也好镇住场子。
大家在义兴和记简单的吃了些拉面就各自去忙,张三和李四晃晃悠悠的往公主府走去。张三怕耽误公主午睡不好,就算着时间一路上东游西荡的乱逛,直到时间差不多有下午三点多了才往公主府上走去。
来到门前李四拿出公主给张三的名刺上前跟侍卫说道:“我家公主今日拜见公主,劳烦通报。”说罢双手递上公主的名刺。
那禁军看看两人拿过名刺一看正是公主所有,立刻客气的说道:“二位稍待,我这就去通禀一声。”
说着那禁军小跑着往里面行去,不一会一个老者上前说道:“吆,这不是张三公子么?今日怎么得空,快里面请,我已派人禀报公主殿下,公主且随我到前厅就坐。”
那老者正是上次送自己出去的那个,张三不禁感叹这大人物府上的管家就是素质高,自己这样的小人物人家都还记得。张三被他引导到前厅就坐喝茶。
张三一碗茶没有喝完就听到一阵脚步声,张三往外边看一个绿衣打扮的女孩带着连个穿红衣服的女孩从外边进来,看见张三先行一礼,说道:“公子,公主在书房等候,请公子移步。”
张三听了就和李四正准备起身,这时那女孩对李四行了一礼说道:“还请先生稍待。”
李四一听也是知趣,就坐下了,张三看到只请自己觉得有些不悦,那女孩看了说道:“还请公子见谅内宅男宾不便私入。”
李四说道:“三哥尽管去,不必管我,正事要紧。”
张三点头道:“那你在这稍后我去去就来。”
那女孩引导着张三不知转了多少回廊,来到一处小院,只见小院中心是一片荷花塘,东南角是一处假山,院子的北边一半地方是一栋两层小楼。
张三被那女子引导着从侧边的楼梯上了二楼,楼上四周都围着竹帘,楼上的各个房间也是都用竹帘隔开想来是一处纳凉的地方,中间最大的厅堂里放着一主两次三张矮桌。而公主殿下正坐在主位上。
张三整理了一下衣物下拜道:“见过公主殿下。”
公主轻声说道:“免礼,请坐。”
张三听罢又整理了一下衣物跪坐下来。
公主见张三坐下就问道:“不知张三公子今天来这边有什么事情么?”
张三被莫名其妙的带到这么私密的地方正在心里嘀咕,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听到公主询问张三决定还是先说事情以免节外生枝。
当下张三点头说道:“公主殿下,小人有一朋友名曰宗泽,前几日接到圣喻让在山东采买牛黄,只是胶东素来贫苦依山靠海……。”
张三就捡好听的话说了一遍事情的经过,并小心的看着公主脸上的表情,怕公主露出不悦,见公主一直认真的倾听,张三就慢慢讲完了事情的经过最后说道:“所以小人想请公主殿下去于太后说明事情前因后果,请太后从轻发落此事。”
张三把事情讲完,心里暗舒了一口气,正准备回答公主的询问,或者其它的话,只见公主说道:“恩,如此明日我去宫中请安时会说起这事。”
张三听了觉得这事情也就算成了,当下说道:“公主传话之恩,小人感激不尽,小人告辞。”
说完张三就要起身退走,公主微微一下说道:“张公子且慢。”
张三听了立刻站住听公主将话,公主微笑着说:“我也有事想请张三公子帮忙,不知张三公子可愿帮?”
张三立刻拜下说道:“小人自当尽全力而为。”张三心里嘀咕着这公主办事怎么还跟自己将条件?不会是要跟自己要好处吧?我可是没钱了。
公主微笑着说:“张三公子请坐,前几日西山会上,公子两首佳作恰好被我的侍女拾得,我观张公子风采非常敬仰,只是两首诗词没有落款留名实乃遗憾,今日公子正好在来此做客,不如补全落款可否?”
张三一听暗道怪不得要在这么高雅的地方接待自己,原来是当自己是文化人了,不就是留个名么?那有何难。当下说道:“敢不从命。”
公主示意身边的翠竹去把诗词取来,趁着这个时间,公主就问道:“近来我研读佛家清规戒律,不知张三公子对佛家戒律有何看法?”
第一百零七章 放下最难()
张三奇怪公主怎么会聊这样的话题,当下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佛家引人向善,清规戒律也多是为了使人避免作恶,坚持守戒也是为了降低作恶的可能性,我想人只要一心向善,心中有佛就好,不必刻意遵守。”
张三也很纠结这话怎么说,不吃肉肯定是不对的,缺乏氨基酸呗,你怎么解释?再说古人不吃肉的人多了去了,自己也没有什么例证证明所以只有这样含糊其词的应付一下了。
公主见张三说的含糊,也不介意就接着问道:“我时常想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既然世间万物皆有生命,那我们吃肉吃素都是杀生,佛家为何不荤素都戒呢?”
听了公主这个近乎白痴的问题,张三想起网上的一个段子就回答道:“公主有所不知,以前佛家确实有一派是荤素皆戒的,他们名为敬生派,讲究的是万物平等,凡是生命都应尊重,后来……。”
公主好奇道:“好来呢?”
张三摇头叹惜道:“后来他们都饿死了,这一派就没有传下来。”
公主一愣,见张三说的认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帘子后边先是噗的一声,接着剧烈的咳嗽起来,公主这才反应过来,白了张三一眼。微微翘起了嘴角。
张三说完才觉得自己说这个有些孟浪了,当下组织言语说道:“这天下万民,从事各种职业,有农夫种田,有猎人打猎,有渔夫捕鱼,有菜农种菜。所以我等食肉吃鱼他们才能卖鱼卖肉得以维持生计,反之天下人若都不吃鱼肉,那他们就难以生存,所习吃肉也是行善。”
公主听着张三这歪理更加无语,这比那都饿死了还不靠谱,只是说的又好像又一点点道理。公主接着问道:“公子可有遁入空门的打算呢?”
张三被公主问的一愣指着自己问道:“我?”见公主点头,张三立刻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张三说道:“我这人,六根不净,最是贪吃,几乎无肉不欢,让我当和尚还不如杀了我!”张三心里碎碎念道“我还要取老婆呢!鬼才当和尚,老子跟和尚有仇!跟粪坑也有仇!”
公主奇道:“既然不想出家为何写……。”公主见差点说漏嘴,见张三注意听着眼珠一转说道:“怎么写西游释厄传这样的小说?”
张三听了笑着说道:“那个只是写些神话鬼怪故事,当不得真。”
公主点头想想又问:“小时候我因为贪玩,找来两只兔子养在寝殿,只是后来两只兔子都生病死了,我就常常为此事耿耿于怀,不知坐下这等恶事佛祖会不会怪罪?”
张三只得在脑中思考着怎么安慰这个莫名其妙的公主,自己又不是和尚,今天怎么老是问自己佛家的事情,想着想着张三想起一个佛教小故事,就跟公主说道:“公主殿下,不如我给你讲一个小故事吧。”
公主一听有故事要听,立刻高兴起来,睁着眼睛看着张三,张三感叹毕竟还只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当下开始说道:“从前有一对和尚师徒,路上老和尚都在跟年轻和尚讲要如何遵守清规戒律,否则佛祖怪罪什么的,年轻和尚用心记下,两人来到一条河边要涉水而过,这时岸边站着一个要过河的年轻女子,女子请求和尚背自己过河,年轻和尚摇头不愿意,并说出家人不进女色,背了佛祖会怪罪,老和尚确没有说什么,背着女的就涉水而过了。过河之后年轻和尚一直在老和尚身边说,老和尚不应该背女子,这样是不守清规,破戒等等话,一直说了一路,老和尚一直微笑不语。直到到了庙门前,老和尚转身说道“我早已放下,你为何没有放下”。”
公主一开始没有听明白张三在讲什么,直到最后一句才知道,原来张三是要自己放下,这个故事很有禅意,公主听过觉得自己想通了很多东西。
这时翠竹已经回来,手里捧着纸,身后两个侍女捧着笔墨砚台,翠竹把纸在张三面前摊开,动手帮张三磨墨。张三提起笔才想起自己这么土的名字怎么拿的的出手,微微思考了一下在坐下脚提上中隐居士的名字,都题好后翠竹把两篇诗词分别呈给公主。
公主看着张三的题字自然知道中隐居士的意思,如今朝堂上党同伐异,失意者颇多,公主也不想太多参与国事。见已经有了张三的题字,在读张三的词竟然有种不一样的味道。
公主收好纸说道:“昨日我一个姐妹回京看我,给我带来她收集的汉瓦制的砚台,还有一副她画的长乐未央图。只是一时没有合适的诗词。今日想问问三公子可有佳作。”
公主又示意,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