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的机会了。
被带下去的魏定国也很郁闷啊,一刻钟之前自己还是一个第一个攻上城墙的风云人物,眼看财富官位唾手可得,没想到一刻钟之后,自己被捆住双手让两个士兵压着往大牢而去。
不过城里的情况确让魏定国真的心惊,城墙跟大堆的砖石剁在哪里,城内沿街的商铺等拆除了很多,整个城市除了来回巡逻的士兵之外,就只有民夫了,城内的百姓竟然真的被全部迁移走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人,只不过是剩下不愿意走的也不允许出门罢了,这些不愿意走的大多是有产阶级,人家扬州过的好好的何必去琉球重头打拼。
魏定国看着押送自己的两个士兵问道:“我想问一下,刚刚打败我的人是谁?”
两个士兵相互看看一个人骄傲的对他说:“你应该感到很荣幸,击败你的就是我们家大王。”
魏定国听完也是一愣,随后丧气,早知道又怎么样,自己反正是打不过对方,就算早知道不还是被俘虏,不过被如此重要的人物俘虏了魏定国至少心里好受一点。
这种心态就像是如果自己开个小店没有隔壁的好,那么你就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特别没有用,这时候突然有人告诉你,你其实是被马云打败的,那么你瞬间就觉得不是自己不行,而是敌人太强大了。
魏定国现在就是这种心态,你看人家既有强大的实力,又是一国之君,输给这样的人不是因为自己实力不行,而是对方太厉害了。
所以魏定国现在就在犹豫着要是对方想要招揽自己的话,自己要不要同意呢?要是同意的太顺便是不是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不是没有信仰呢?
自从胜了倭国之后,张三就的军队就走上了一条和大宋彻底不一样的道路,所以张三现在的将领要么是一开始就跟着自己的,要么就是自己从基层培养的,要么就是学院派系的。
而现在张三更是没有直接把敌方俘虏安排过职位,例如上次俘虏的东平和秦明,现在还在琉球军校里带着呢,张三打算根据他们的成绩和表现给他们一个适当的职位,但是最高也不过是营长罢了。
所以魏定国的命运也是如此,他将会在战后乘船去到淡水城,然后接受第一次劝说,之后不管成不成功都会投入到军校里,完成队列训练和思想教育。完成的过程中没有投降的会接受第二次劝说。
然后就是开始学习琉球的军制,还有一些指挥管理技巧,从小队指挥最后学习到营级队伍的指挥,这样的学习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而俘虏们接受的则是半年的教育。
这个也是琉球军自己的军官培养体系的一部分,要不是现在军官比较急需,这些人的学习时间可能会要更久,张三现在很多营长都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第四百九十四章陷入苦战()
一 其实现在琉球很多的营长级军官三年前也不过是个小队长,甚至是普通队员,这些人在一次次战斗中历练,然后脱颖而出,然后就会接受教育,学习指挥,然后升级。
每次升官只要战事不是特别紧急,都会对他们进行一到三个月的再培训,以便让他们更快的熟悉指挥,就算是战场临时的认命,战后也会补充学习。
而且结合战后总结大会,讨论会,学习会这样不断的灌输学习,才让琉球这支年轻的军队不至于在这种快速扩张中保持这种高效率。
张三现在海陆军总规模已经突破了三十万人,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光团级单位就有三十多个,营级更是有一百多个,而海军更多。
海军一艘船就是一个营级单位,三条船就是一个团级单位,所以海军有将近一百个团,当然人数十没有这么多,所以军官的数量是巨大的。
光靠张三依靠历史的先知先觉,然后去各地招募一批好汉统领军队,那个是不现实的,而且一些好汉确实没有什么指挥才能,硬要拔苗助长可能会得不偿失。
所以张三把那些不适合统领军队的猛将单独编组到禁卫军力,例如酆泰,例如李元霸等人就是如此,而张三手下的营长级官员和大部分的团长都没有梁山上的字号,有的甚至都不是什么武功高手。
但是这些人指挥起部队来战斗力并不比那些超级高手指挥的差,而且下一步部队火器化之后,这些猛将的作用就更加有限了。
城墙上的战争继续着,双发都杀红了眼,许贯忠面对像发了神经一样的宋军也不得不在加派一万守军上城墙。这种种白热化的战斗中天上的雨突然小了,张三也笑了起来。
城下的童贯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更加催促这宋军进攻,只可惜当暴雨变成中雨之后,又变成了小雨,于是琉球军的反击有开始了,这次因为城下人多,城墙上的士兵直接就点燃火油弹扔下去。
这些火油弹只要一落地就轰的一声炸开溅起一大片的火油,虽然很多士兵的衣服都是湿的,但是这丝毫挡不住火油弹的燃烧。
不过因为城墙下士兵来回踩起了很多泥浆,只要不是被大面积的击中的,只要滚几圈还是能灭火的,不过城上的火油弹一个接着一个的落下来还是给城下的宋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终于在一刻钟之后童贯看到城墙下的火海已经练成一线,为了避免上次一样的情况就下令部队暂时撤退了一些,但是并没有回营,而是蹲在城下等待天气的变化。
反正现在是夏天,淋点雨也没有什么,战场渐渐的回归平静,战争的双发都开始积蓄力量来进行下一波的战斗,许贯忠松了一口气,把受伤最多和最累的第一批守城部队撤下去修整,然后又换上来一万人。加上刚刚上来的正好城上还有两万多人。
一开始张三也对于宋军下面的攻势是不是会弱下来拿不准,但是雨小了一会之后,又逐渐的大了起来,进攻的号角有一次想起,新的战争开始了。
果然这次的攻击相比于上一次精气神都差了好多,上次一个时辰登上城墙,这次用了更久才成功,两方又一次在雨水中陷入焦灼。
城楼上个部队的伙夫开始上城发饭团,还有盛着热汤的竹筒,城墙下的宋军确没有这个待遇,不过早上攻城开始的时候都发了炒面和饼,虽然都泡透了,但是这个时候有的吃谁还嫌弃这那的。
大家都是趁空垫垫肚子,又继续战斗,但是这次似乎上天都不站在琉球军着一边,雨虽然没有转成暴雨,但是就是这种大雨确一刻都没有停过。
仗一直打到入夜,琉球军这边开始把换下的人又换上来,然后城墙上的人又下去休息,而城下的宋军也是完成了分批的换人工作。
打到后半夜,正当城上的人精疲力尽的时候,雨又小了一点,然后又是大批的火油弹扔下照亮了整个夜空,宋兵撤下等待,琉球军也赶紧换人修整。
这次小雨一直持续到天明,才又下大了起来,雨虽然还是一样的雨,但是宋军的进攻也彻底疲软了下来,进攻再也没有了气势。
接下来的一天大雨时下时停,宋军也开始了磨洋工一般的进攻,甚至有几次没有登上城墙就撤退了,而琉球军也乐的有的修整,激烈的战斗变成了意志力的比拼。
而今天夜里,杭州的军队终于到达了泰州西的长江北岸开始下船,并且连夜往北方开去,泰州北边又军情处的人在一处河湾里准备好的渔船,开始了浮桥的搭建工作。
琉球军往北开了三十里汇合了情报人员开始往浮桥的方向开去,因为运河并不是特别宽,而且没有什么风浪,所以浮桥铺设起来非常简单,等到大部队到达的时候,运河上已经铺好了五座浮桥。
这时从下船到一路赶过来,天色已经微明了,战斗部队开始快速过河,至于后勤和重型装备将会在人员过去完之后,随后跟进通过。
战争进入第三天,宋军尽管轮番休息,但是也是精疲力尽了,城墙上的守军也是一样,大家在大雨天连续打了两天两夜,就算是铁人也快到了极限。
所以第三天的战争尽管童贯许下了加倍的好处也难以驱动这些疲惫至极的宋军在发起第一天那种冲锋,而张三接到杭州援军已经绕到宋军北面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童贯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最后的时刻,要是撑不过去那么三天的努力就一次性的前功尽弃了,所以不仅仅是催促着前线禁军,甚至把中军大营都迁移压到阵地上了。
张三这边也是除了留下的两万出击军队,其他的人也是都压上城墙,看着双方都像是这进行最后一搏了,只是双方的头领除了观察战场的态势之外,还在观察着天气的变化。
张三自然是等待着大雨小了之后琉球军的进攻行动,而童贯则是希望在雨再次小下来之后能攻上城墙,大家都在等着天气的变化,努力的希望老天的天平往自己倾斜一点。
第五百零九章新的编制()
一 面对这样的情况,张三只好采用一种笨办法,那就是把两边参合到一起,让他们再也分不出彼此那么就不会再出现被区别对待的事情了。
正好这次扬州战役表现好的将领需要升迁,干脆一并解决了,于是张三开始从琉球岛开始每个部队抽调三分之一然后填充进去三分之一的义务兵,然后把抽调出来的三分之一混编在填充三分之一的义务兵组成新的团。
这样每个小队都添上一到两个新兵,这样大家就没有办法区分了吧,因为怕引起不稳定,所以先从琉球开始分批整编,计划用半年左右完成所有部队的编组,这样一来陆军就扩充成了三十个团十五万人。
除了军改之外,张三还要给各级军官上课,讲如何打新型战争,还有后勤管理技巧,先进的作战理念等等,还有就是健全四总部。
张三虽然模仿了四总部,但是张三毕竟没有在里面干过,不过是结合各个小说和自己的理解拼凑出来的,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运行,尤其是战争的考验之后,张三也渐渐的摸到了一些门道。
其中参谋部就需要进行一些改革,增加绘图人员的数量,参谋很多时候都需要图上作业纸上谈兵,所以有一张清楚的地图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是地图不够清晰,那么就可能导致部队走错路,错过交战时机,甚至输掉战争。
张三看过很多历史小说,很多书上介绍过绘图,但是真的面对战争的时候,张三才发现,原来绘图是如此的重要,以前张三会在商队中安排绘图人员,特别是威远镖局里的镖师都在绘制自己走过的路的地图。
但是现在看来这样的地图是远远不够的,张三想起以前在哪篇文章上说过,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之前,已经掌握了精细的中国地图,不仅知道每一条路,甚至是每一个村庄每一口井的位置都知道。
张三现在才觉得,原来这个真的不只是说说,这段时间不要说陆上地图,就是海图都没有一份像样的,张三的战舰就有一艘在福州外海搁浅了,要不是同行的船只帮忙拖走,那条船就成了首个被宋军俘虏的船只了。
所以参谋部地图部门要重点加强,现阶段海军主要负责绘制自己防区内的海图,陆军则要派出绘图人员深入大宋腹地绘制地图,当然还有高丽和北越也要绘制。
更远期的目标是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