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40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40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童威这一年来从管一条船到管理一个五条战船的小舰队都能得心应手,现在管理一个几十人的梁山渔船队那更是小菜一碟,不要半个月就抢了一条大船。

    这让他在梁山的威望更加牢固,而他没有杀人的行为更是让标榜自己是读书人的王伦喜欢,既然水面上能抢就不用每次都冒险上岸去碰运气了,这让王伦更加高兴。

    二月份琉球送来消息,在琉球东侧海岸又发现一座铜矿,张三立刻更加高兴了起来,两个铜矿一起开发,张三希望一年能产出十万吨以上的矿石。

    当然这样的产量至少需要三万名以上的矿工采矿,还要有一万人以上的冶炼工人,所以总人数要超过五万人,才能完成铜矿的开发。

    两座铜矿的品味都在百分之三点五左右,按照现在的冶炼技术能做到一百吨矿石冶炼出三吨铜就不错了。这样一来十万吨的铜就需要原矿石三百万吨以上。

    以现在的铜矿开采速度,一个人一天最多开采五六百斤,矿工不能连续下矿超过一定限度,否者很容易累死,所以除去休息时间之后,一个矿工一年最多开采矿石一百多吨。

    三百万吨原矿石需要三万名以上的矿工来开采,再加上相关工作,所以五万人只会多不会少,那么问题来了,岛上的人口显然不够用了,张三需要新的奴隶产地。

    因为这不仅仅是铜矿,包括铁矿和煤矿还有采石、烧砖、铺路等等东西都需要大量的奴隶,所以岛上的那十几万野人现在已经被抓的差不多了。

    最后张三决定先从吕宋抓些奴隶应急吧,毕竟那边都是一些小岛土著建立的几个岛屿国家,张三只要派几千人就能轻松攻破,而且吕宋周围也没有强大的势力。

    打起来完全不必担心其他势力的参与,张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琉球,让那边组织南下船队和奴隶抓捕队伍,这种事情根本不用张三亲自带队,相信岛上的人能轻松的完成。

    原本张三以为所有事情都会按照自己的预计发展的时候,年后福建路终于组织了围剿大军打算对张三的琉球海盗进行打击。

    原本去年就应该出发的船队为何会拖这么久呢?这完全是因为福建路沿海根本没有像样的战船,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的修船和组织商人进行联合围剿。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终于在年后二月组织了一个一百多条大船的讨伐船队,将在二月底出击,这个消息被福建路的情报机构探知,立刻飞鸽传书到张三手里。

    张三立刻命令岛上的船队准备迎击,把来犯船只全部击毁人员全部俘虏充入劳改营,然后对福建沿海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报复性袭扰,把沿海村寨的人口都劫到琉球去。

    张三的信通过信鸽送到琉球岛,岛上立刻开始准备,对付这些自大的不知所谓的官军,琉球海军几乎毫发无伤的完成了歼灭任务,自此福建路沿海变成了不设防之地。

    三月中旬之后就连京城都知道了福建路沿海受到海盗大规模袭扰的消息,朝中立刻经历了一波人事动荡,不过张三并没有阻断海上的商路,而且劫掠也控制在福建沿海的村寨内,所以朝廷并没有下大力气打击,只是责令福建路组织水师剿灭海盗。

第四百二十九章福建大旱() 
原本福建路是没有打算妥协的,但是今年过年之后福建路一滴雨都没有下,进入三月之后大旱之兆已经出现,无奈之下福建路官员不得不把重心转移到抗旱上去。

    熬过了三月海盗们的劫掠立刻停止,福建路上下也就当海盗不存在了,三月底开始很多高地的粮食开始枯黄,流民开始逃离家园。

    进入四月福建路已经有一半以上的田地里禾苗全部枯死,庄稼绝收,有余粮的家庭还能勉强度日,没有余粮的人家开始成为流民。

    福建路开始匪盗四起,在看到沿海安定之后,福建路又把军队调去剿匪,只是流民不绝匪确越剿越多,而且去年一年张三没有少在福建路购买粮食。

    这导致即使是福建路的粮商手里也没有多少粮食,为了应对灾情,张三开始在广东和浙江沿海大规模的收集粮食,名义上是运往福建,实际上买回来之后全部都运到了琉球。

    四月底原本该收获稻谷的季节,福建路六成以上的田地颗粒无收,张三不得不南下处理流民问题,这场灾难将是琉球的一个机会,张三必须亲自坐镇。

    五月中旬张三到达琉球,一半以上的流民终于耗尽了他们最后的积蓄,四周的树皮草根也被吃的差不多了,流民开始出现饿死者了。

    张三知道到了这一步流民差不多走投无路了,张三开始了招工的行动,打着招工的名义,一船一船的流民被安置在琉球的各处,分给土地和口粮安排他们耕种。

    张三更是在流民中宣传工作有多好,那边干活吃饭管饱还有工钱等等,专门制作的运人的船一次能载两千人,普通货船一次能载一千人。

    张三组织了一百多条船,四天一个来回能运送十五六万人到琉球,这样下来一个月就能运送一百万人到琉球,只是可惜想象是美好的但是福建路并没有这么多的流民可以运送。

    整个福建路总人口也不过三百多万,张三只运送了五六十万,各地人口就明显的下降了下来,特别是流民本来就不足百万,这次之后剩下的流民都有了出路。

    最终张三只弄到了八十万的人口,不过仅仅是这八十万人,就让张三有点消化不良,八十万人建立一千人的村庄八百个,这让张三迅速完成了琉球的开发。

    原本不足的人力资源迅速变得充盈起来,好在五月之后琉球的天气已经很热,不必担心防寒和住房问题,只需要发放口粮和农具,这些人都会自力更生。

    原本的南下抓捕奴隶的计划也不得不暂停下来,好在张三一直在抓捕野人,否者各地的建村不会这么顺利,人口的增加使得张三原本很多停滞的工作得以重新开始。

    例如战船生产计划重新启动,因为琉球岛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一百三十万,所以张三一口气招募了七万海军,还有三万名陆军。

    这一百三十万人除了流民八十万之外,有二十多万是原有人口,还有二十万左右则是对福建路沿海报复性劫掠获得的人口。

    陆军人数的增加终于得以成为单独兵种,七万海军里面有三万专门的陆战队,而三万陆军则是真正的陆军,而不是原本的陆战队模式。

    陆军的编制参考原本的陆战队,五人为一个作战小组,两个作战小组为一个小队,然后设立队长一名,伙夫一名,一个小队十二个人。

    队长负责指挥两个小组的作战,两个小组长则是第一和第二副队长。伙夫则负者生火做饭,背锅背口粮,还有收集柴火等等。

    两个小队为一个什,设置一个什长和两个副什长。这样的一个什可以在小规模交战中迅速组成一个四面兼顾的阵型,提高生存几率。

    五个什组成一个连队,队长为连长,连长配一个专门的通讯兵,然后有一个五人的后勤小组,除了负者三位连长和十五名什长等人的伙食之外,战时还负责整个连队的物资口粮运输。

    一个小队的伙夫要背一口十几斤的锅,几斤重的木桶,为了跟上部队的行进他携带的口粮不能超过五十斤,而这些口粮只够一个小队战时吃上一天半到两天的。

    所以连队需要专门的后勤小组配备一辆粮车携带五六百斤粮食这样一来一个连队就能携带三天到四天的口粮,这样的配置即不会耽误行军也不会耽误战斗。

    当然长途行军还会让士兵携带一部分口粮,一个士兵背十斤到二十斤使得全队的口粮达到十天的使用量,再多的话就不行了。

    古代打仗一个战兵往往要配备一个到两个的后勤人员才能保证战斗力,就是这个道理,这个还只是口粮问题,一个小队得有一个帐篷吧,十天的口粮不够的情况下怎么办?

    所以远距离作战还要增加后勤人员的数量,这样一来,一个连队的人数就在一百四十人到两百人之间徘徊,而战兵的人数确只是一百二十人不变。

    一百二十人根本不够单独作战的需要,所以连队的上面还要设置营级单位,一营五个连队,六百个战兵,总人数突破一千人,足以应付一场小规模的战斗。

    所以一个营将作为最基本的派遣单位,负责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方面的战斗,所以营级单位也会配备更多的部队,例如专门的斥候什,专门的后勤连队等等。

    而营以上就不在编组,而是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派遣一个或者几个营战斗,到时候在临时任命专门的负者人。

    这个也是为了防止下面的人有小山头的倾向,要是再编组团级单位恐怕一个五千人的团就足够形成一个利益集团了,甚至会动摇张三的统治。

    现在张三只有三万陆军,将来人员增加了也许会在编团甚至是师级部队,但是现在的敌人营级编著就足够了。

    部队规模从两万扩充到十万,各个部队立刻又进入了新兵训练期,张三打算陆军和陆战队先训练三个月,然后就分批前往吕宋抓捕奴隶全当训练了。

    琉球南部地区水稻能达到一年三熟,即使北部也仅仅需要五个月,所以新来的流民张三只需要供应粮食到年底他们就能够自给自足。

    尽管张三一直在储备粮食但是一百多万人的口粮问题还是给张三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张三的购粮队最远到达了南越国和江苏地区,甚至沿着长江去两湖地区购粮。

第四百三十章四大舰队构想() 
张三为了买粮食花费了将近一百万两银子,再加上捕海鱼补充才储备够粮食,没有什么比堆满稻谷的粮库更能安定人心,有了土地有了粮食原本躁动的人们开始逐渐的安定了下来。

    五月份过后张三的招人行动变得异常艰难,官府的阻挠变得激烈起来,并不是官府的后知后觉,而是有些官员看到满地的流民即使知道有人在搞鬼,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是当张三把流民搞走了大半之后,这些人才发现他们治下的人口几乎减少了四分之一,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要知道古代官员考核人口也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

    反正琉球也有些消化不良了,张三干脆停止了大规模的招募流民,那些参与流民招募暴露的人员也被安排到别处去了,福建路经过这次干旱可谓是元气大伤。

    六月底张三正在观看新一批的战船下水,加上这批十二艘船,海军的战船规模突破了八十艘,最终海军的船只总数会达到一百二十艘组建四个舰队。

    第一舰队为琉球舰队,船只三十艘,分成四个分舰队控制福建到长江口的沿海,每个分舰队旗舰为五千石的战舰,加上五艘两千石的战船。

    剩下的六条船为琉球留守舰队,万石战舰两艘,五千石战舰四艘。这也是大型战船最多的舰队,五千石以上的大舰十艘,足以应对一切威胁。

    第二舰队则是南海舰队,以琼州为基地扼守广东沿海,并且控制整个南海,琼州作为犯人发配之地,别说开发,很多地方都人迹罕至。

    张三计划南海舰队以后世三亚地区的一处海湾为主基地,香港岛为副基地,香港派遣六艘船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