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237章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第237章

小说: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可惜这家伙是一个招安派,而且出卖过故主,人品实在太差,张三非常的反感,实在不愿意用他,要不是他对于剧情太过重要,张三都想处理掉他回收将星算了。

第四百二十三章神机军师朱武() 
那么张三最后只好把目光放在了少华山的朱武身上,论坛帖吧对他的评价很多,好的把他形容成天神下凡,坏的则把他说成狗屎。

    但是不管好坏,这个人用在梁山那是绰绰有余的了,至于杨春和陈达两人估计也就是二流偏下的水准,可能都不到二流,陈达和史进斗了多时被生擒,须知同级武将很难被对方生擒的,跨越两个阶段就不会出现斗了多时的情况。

    史进原著受王进指点半年,估计武艺也从二流晋升到一流,只是毕竟练武时间有限,所以估计是初入一流的水准,那么陈达和杨春的水平就推测可知了,至于什么映射徐达常遇春之事,反正张三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两人张三打算先安排到琉球去跟王进回回炉,看看能不能有突破。要是有提高就安排到梁山去卧底,要是没有就留在琉球当个虞侯还是够格的。

    接着就是钱进过来了,自从不用往江南运送钱财物质之后,钱进才得到全力的支持,生意立刻有了大起色,先是珍宝阁生计了一个档次。

    经营珠宝这种东西最占资金,现在虽然没有钻石这种东西,但是一个戒子,耳环,簪子等动心有银的有金的有玉的,一个就按一两算,你一个店铺怎么也得有一千件摆货和存货吧,这就是五百到一千两银子的本钱了。

    金子一两就五两银子,一个店铺得有一两百件吧,一百两金子就是一千两银子,还有就是玉石玛瑙象牙这种贵重东西,怎么也要备货一千两到两千两吧。

    还有古玩字画珊瑚珍珠等等,怎么也要两千两吧,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点在东京很普遍,但是占用资金就超过了八千两银子,这就是一万多贯钱。

    前一阵子张三虽然开了珍宝坊,但是里面的东西并不多,规模也是中等偏下,一间店的投资规模也不过三四千贯,毕竟二三十家一起上,这可是十万贯,江南急着用钱,张三也没有敢占用太多资金。

    现在钱充裕了之后,钱进一直在扩大一些重要繁华地段的店铺的规模,不仅仅是珍宝坊,还有其他店铺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都提高了一个档次,当然这个要优先于那些比较繁华的。

    所有的义兴和记并不是个个都能火爆,一些地段看着是不错,但是真正经营的时候确发现生意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要么是被其他店铺分走了客人,要么就是周围人不多或者位置不够好。

    店铺的选址都是钱进带人确定的,张三没有太多参与,只是告诉了他一些基本原则,当然虽然有些地方选址不够合理但是只不过是挣得少一点,还没有赔钱的。

    钱进过来介绍了一下义兴和记的发展情况,还有就是青楼在张三的关注下终于发展了起来,而且张三的新模式果然吸引了一批自己在家经营的人的参与,毕竟张三的名声在那里,开了两家也都是出入随意,分成公道。

    钱进也挑选了一些地方建新一批的青楼,他把图纸拿过来,张三看了看,自己这种店铺主打的是平民路线,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头牌花魁,所以选址上尽量避免那些青楼扎堆的地方。

    钱进这次还带来了一个新计划,那就是火锅店计划,京城现在火锅虽然已经普及,但是辣椒确不是家家都有,特别是张三店铺规模扩大之后张三限制了辣椒的出售,这样一来辣锅就成了张三的特色。

    特别是冬天里,三五个朋友,吃上一份热火锅,喝上一份好酒那简直是人间享受,京城的火锅店生意好到爆,这也让钱进看到了这个商机。

    对于钱进的这个建议张三也考虑了,后世连锁火锅有名的也有不少,挣钱肯定是挣的,但是单凭借一个辣椒还是不够的,特别是明年开始张三的辣椒种植规模扩大之后,开始全国销售的时候,这个优势恐怕会瞬间失去。

    张三于是开口说道:“这火锅店经营我觉得要做好四点,第一个就是汤,一锅好汤才是火锅的基础,京城那么多没有辣椒的火锅店为什么生意那么好?那是有道理的。”

    钱进听了点点头,这个他并没有在意,现在听了张三的话也是认同的点点头,张三接着说道:“第二个就是选好菜,无论是青菜还是肉都要选好的,这样吃的人放心才能形成口碑。”

    张三看钱进同意,又接着说道:“这第三就是蘸酱,不仅是辣椒、麻油、麻酱、芝麻酱、蒜蓉等等都要准备,而且味道要好,这个可不能小看,一份好的蘸酱可以弥补一半的锅底的不足。”

    钱进想想确实是这个道理,张三接着说道:“还有就是服务了,伙计的素质是一点,还有就是菜要提前预备好,写在纸上明码标价,客人点菜要做到童叟无欺,无论客人点多点少都不能不满,哪怕他只要一份锅底你都要做好服务。”

    钱进高兴的说道:“我知道了,那三哥是不是可以开始弄这个火锅店了?”

    张三想想说道:“最近资金比较充裕,你既然有想法就去干吧,人员还够么?”

    钱进笑着说道:“现在咱们生意做的大了,除了自己人提拔之外也开始在外面招聘一些有经营经验的人进来,最近有几家店就是用的聘请的人,干的都还不错。”

    张三点点头:“很好,账务上的事情一定要明晰,不能出现掌柜的兼任账房,或者同一家店里账房和掌柜的有亲属关系的事情发生。杨大嫂那边会派人盯着,你平时也注意看着,摊子大了,鱼龙混杂难免有人心存侥幸,你要随时关注着。”

    之后钱进又询问了是不是趁这个机会扩大一下悦来客栈的规模,因为资金限制,悦来客栈发展一直被推后,作为重资产项目张三一直有些犹豫,现在既然钱宽裕了张三也希望这个生意能扩展开来,于是同意了钱进的计划。

    钱进又汇报了香水的收入情况,因为打着西域特产奇香的幌子,所以知道香水是张三生产的人很少,公主是唯一一个知道张三会做的,但是她也不知道这东西就是张三做的。

    香水作为女士用品风痱起来没有什么悬念,张三又是走的高端品牌路线所以价格也比较高一贯钱一小瓶,京城有多少贵妇多少小姐?

第四百二十四章京城多少贵妇小姐?() 
以前这或许是一个疑问但是现在张三确能大概的估算出来,京城的小姐贵妇们大概有二万多人,一小瓶香水要是每天都用大概能用一个月左右,两万人就需要两万瓶,也就是两万贯的收入。

    但是香水的收入远远不止这么一点,贵妇们小姐们用的东西就是时尚,这样平民百姓中也会有人舍得花钱买,一贯钱虽然多但是一般的京城家庭还是能拿得出来的,这些人也许天天用用不起,但是偶尔出门或者会客的时候用用还是可以的。

    这些人每月能用掉五六万瓶,还有就是京城的时尚一直是全国追赶的目标,所以香水的销售不止是这么七八万贯而已,这几个月一直因为产量制曰着,一个月也能销售出去三十多万瓶。

    这个收入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国内的市场占领之后还有更大的国际市场可以去开阔,所以张三预计仅仅是香水生意一个生意一个月就能为张三提供一百万贯以上的现金。

    现在香水的销售受到产量的制曰,但是香水的产量确受到了鲜花产量的制曰,东京周围不适合大规模的开发花田,花期也受到季节的限制,所以张三现在不得不考虑新的香水生产基地。

    琉球是最好的选择,之所以没有把作坊迁到琉球那是应为琉球虽然有种花的条件但是确没有大规模酿酒的条件,粮食吃都不够张三哪敢拿来酿酒。

    不过张三觉得等过了明年情况就应该会有所改观,不仅是琉球的粮食种植面积扩大,而且琉球大规模的种植甘蔗榨糖之后,甘蔗渣可以酿酒,以现在的工艺技术甘蔗榨糖肯定会留下更多的糖分,出酒率应该是很可观的。

    张三今年种植的甘蔗等到明年秋天就可以收获,到时候琉球就可以酿酒了,香水的原料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再说明年战船多了,粮食不够可以去其它东南亚国家买啊。

    张三立刻把这事写下来安排公孙胜‘招募’些花匠还有花农去琉球开辟花田,这种人在江南那边还是很多的,特别是苏州,苏州园林甲天下嘛。先把花种上明年就不用在为花担心了。

    接着张三把生意的分区调整计划跟钱进说了一下,钱进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人力有时而穷,他就是想一把抓全国的生意他也没有那个本事,张三这样做在他看来也是方便管理。

    张三也询问了他对于分区主管人选的意见,毕竟这一年一来钱进也充分的证明了他的才华,张三也想听听他的意见,生意上的事情张三只想把握以下大方向就行了。

    钱进来了没有多久李四就回来了,李四这边主要负责生产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可汇报的,主要就是造纸坊、酿酒坊和印刷厂开始面临别人的挖角。

    尽管张三一直注意保密,工钱也给的很足,但是难免有人有贪图人家的好处反叛,这些东西又不是什么高科技,只要多挖几个人琢磨琢磨很容易复制出生产线。

    张三对此早有准备,所以并不介意,造纸就不用说了,目前张三即使全力生产,也仅仅只够自用的,张三还有图书普及计划,还有佛经和儒家经典销往全世界计划等等很多都没有足够的纸张来用呢。

    还有其他种类的纸张,例如卫生纸,高级宣纸等等都没有时间造,所以别人学去了也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他们能学去生产工艺但是想要和张三做出一样的纸张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摸索。

    第一个就是制浆工艺上的配料比例,这个只有几个大师傅掌握,至于配料工则只知道自己那一块的粉碎任务,具体的纸浆调配则是专门有人负责,所以想要弄明白就要几个月的时间。

    还有就是漂白原料,和纤维软化料这些都是张三的秘密,都有专门的人配置好了运到造纸坊,连作坊里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这个想要弄明白更难。

    印刷的工艺是同样的道理,活字印刷就四个字,聪敏人仅仅凭借这四个字就能想出大概的工艺,但是想要达到张三这个水平,那就难了。

    例如字的材料和形状这个看着简单,当初毕昇发明的活字也不过是一些薄片即脆又不牢固,每次使用都要用特殊的胶固定住才能使用,一直用了几百年才逐渐改进。

    所以仅仅是活字这一关就需要反复摸索很久,活字印刷这一块,制作活字,排版和印刷这三个环节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出来的老实本分的人,而且都在码头那边分了房子,想挖走的代价太大,所以还没有泄露。

    当然张三也知道,这个也是早晚的事情,所以张三还有一项保密技术那就是油墨的配置,铅活字作为金属活字,普通的墨水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水再金属上容易聚成团容易出现字迹不清甚至污成团的情况。

    所以想要用铅活字油墨才是关键的东西,而油墨的配置一直是专人负责,所以即使铅活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