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求生-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啬压∧褂行焓π郑锸π趾臀夷兀∥颐嵌蓟岜欣鲜Φ囊庵荆铝τ谖餮У耐乒愫陀τ茫 保ā#﹗
第175章 徐光启 中()
徐光启呵呵一笑“还好有你们几个帮忙,让我的理想可以传承下去,即使九泉之下我也可以瞑目了!”徐光启一边说着,一边用复杂的目光看着刘凡道“济民!我虽然收你为徒,但是这个做老师的却一直没有教你什么,现在我的身体也不行了,就是想教也是有心无力了!”
刘凡连忙说道“这个不怪老师的!这是刘凡的错!是我没有留在老师身边聆听您的教诲!请老师原谅!”刘凡说着对徐光启深深鞠了一躬。刘凡一开始是抱着借用徐光启名声弥补自己短板的心思拜师的,但是一直以来徐光启都没有责怪过刘凡,反而处处都在关心他,不但让孙元化全力协助刘凡,还帮着刘凡介绍,引荐了一些传教士。徐光启给刘凡的帮助很大,刘凡却丝毫没有回馈过自己这个名义上的老师,将心比心,刘凡心中充满了歉意。
徐光启生生受了刘凡的一礼,直视刘凡半响,开口对着身边的徐骥说道“骥儿,将我在书房的楠木箱子拿过来!”
徐骥惊讶道“父亲!?”
徐光启语气坚决的说道“快去吧!为父已经决定了!”
徐骥看到父亲坚定的面容,只好点点头,带着复杂的神色看了刘凡一眼,转身离去。刘凡被徐骥看的心中发毛,搞不清楚这父子两人在卖什么关子!想到可能是人家的家务事,所以就没有深究,反而陪徐光启聊起了家常!
刘凡将一些徐光启感性兴趣的事情,如建学堂培养人才,引进西方先进的铸炮技术装备军队,购买舰队,建立船厂以及推广高产作物的事情都详细的跟徐光启说了一边。并将自己“以夷制夷”的核心思想简单的跟徐光启阐述了一下。对于刘凡所做的事情和想法,徐光启大为赞赏,并告诉刘凡说“济民!你的想法很对。我虽然是天主教的教徒,但是对西方的一些事情并不认同,我欣赏的是他们充满拼搏和探索未知的精神,而不是他们的贪婪和残忍,你能分清其中的利弊,我很高兴。希望你能一直都保持这个冷静的态度!”
刘凡心中却有些不以为然,贪婪虽然是原罪,但是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假如西方人不是穷的要死,也不会那么热衷于大航海,现在也不会殖民全球。但是徐光启毕竟是刘凡的“老师”刘凡也不好反驳,只好道“老师的教诲刘凡会时刻牢记的!”
徐光启何等人物,久历宦海这么多年,一眼就看出了刘凡的言不由衷,但是他和刘凡的感情没那么深厚,只能劝劝却不能像孙元化,徐骥一样训斥,无奈叹息道“济民自己的事情自己看着办吧!老夫老了也不能帮助你什么了!只希望你不要忘记初心,为我大明多尽一份力!”
正在此时,徐骥抱着一个大箱子推门而入,对徐光启道“父亲!您要的东西我都拿来了!”
徐光启点点头道“将东西交给济民吧!”刘凡吗不明所以,但还是顺从的结果箱子,刚想打开就听徐光启说道“济民!老夫自知时日无度,恐怕不能教导你了!但是你是老夫收的关门弟子,老夫也不能什么都不教你!这箱子里是老夫一生的心血,老夫一生所有的著作都在里面,现在老夫就把他交给你了!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你有所帮助!”
刘凡吃惊的看着手中的箱子,再看看脸色严肃的徐光启忍不住说道“老师!这个也太贵重了!我不能要啊!”刘凡来到明朝也有两年多时间了,对于这些书籍的珍贵也知道了一些,现在的著作可不想后世一样,只要想看花点钱就能看到。古代的著作,尤其是想徐光启这样的大家所著的东西,那是及其珍贵的,甚至关系到一个家族兴衰的荣誉。即使刘凡是徐光启的学生也从没想过可以得到徐光启一生的心血。现在听到徐光启要将这些东西交给他心中的吃惊可想而知,所以赶紧拒绝了。
看到刘凡吃惊的样子,徐光启笑道“济民不要推辞了!这件事是我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我的几个弟子中,数你的天分最高,职位最大。现在你做到了老夫想做却没做到的事情,将这些书籍交给你也算是物尽其用!而且你现在有学校,能让更多的人知晓和学习它,与其老夫留着让他们腐烂,还不如交给你!你能让它,传播的更广,被更多人学习和利用!这也是老夫一直以来的心愿,你就不要推辞了!”
听到徐光启的话,刘凡忍不住心动了,徐光启可谓是明代真正的西学大家,他不但自己对西方的有很深的研究,还和许多传教士一起翻译了很多西方的著作,这些东西完全可以当做教材给学校使用,这样就可以省却刘凡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至此一项就让刘凡难以拒绝,更何况其中还有徐光启的治学思想,这才是刘凡最看重的,刘凡最担心的就是学校的学生接受西方的知识同时很容易被西方的思想感染和误导,有了徐光启的著作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考虑了很久,刘凡最终还是没能忍下这个诱惑,对着徐光启深深拜倒“弟子刘凡,感谢老师恩赐!老师放心,弟子发誓一定会让您的思想,您的著作传遍整个大明!”
徐光启也很高兴,开怀道“有了济民的承诺老夫无憾矣!济民,这几回去没事就看看他们,有什么不懂的随时都可以来问我!”
刘凡点头说道“老师放心!弟子回去就研读!”
大喜大悲之下,徐光启已经略显疲惫了,刘凡见状也不好继续留下了,所以就提出了告辞!徐光启也知道自己的状况所以没有继续挽留。只是告诉刘凡这几日要常来,他想趁着还有时间,对刘凡多加教导,希望刘发能尽快吃透,理解这些著作!
刘凡更是感动,带着激动的心情刘凡离开徐府。。
。。。
第176章 徐光启 下()
离开徐府回到家中,刘凡迫不及待的打开箱子,映入眼帘的是厚厚的几本线装书籍刘凡珍重的将它们从箱子取出来,一一摆放在桌子上,其中有等多达十几本的著作,刘凡心中激动异常,这可都是现在大明最多最全面阐述西方科学技术的书籍啊!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带着激动的心情,刘凡取出一本细细看了起来。是徐光启早期的著作,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是徐光启对前人和自己对农业的总结。整整一个下午,刘凡宅男属性发作,将自己关在屋子里,足不出户,全身心投入到研读之中。
随着刘凡对的了解越多,心中对徐光启的敬佩之情就越深,此书详细的阐述了农民生产生活中所能遇到的一切,甚至就连身边不起眼的杂草的用处都有详细的叙述。完全就是一本农业,植物学的百科全书。刘凡甚至相信,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读了这本书都可以对农业有很深的了解。
这本书包罗万象,主要讲述了农,桑,茶,马等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种生产生活所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农就是,农作物的种植季节,所需的气候,生长周期等众多问题。桑,蚕的养殖,从虫卵到结茧都有详细的叙述,还有桑树的种植,所需要的气候,温度以及桑叶切丝处理等。茶,茶树的种植,种类,收获,炒制方法以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马,包括相马,养马,治马都有详细的叙述。甚至还包括牛羊等家畜,鸡鸭等家禽,的养殖方法。以及各种南北方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动植物如北方的椿,榆,梧桐。南方的芭蕉,椰树,花椒树等都有介绍。
从书中这么细致,详细的记载很容易可以看出其作者对农业生产有很深的认识。刘凡通读了徐光启这本大感受益匪浅,也是刘凡深刻认识到农业对于古代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汉族其本身就是一个农耕民族,传承的文化都与农业息息相关。难怪古代执政者都说以农为本,原来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在围绕着农业展开。
原本刘凡虽然出身农村,但在商品经济的影响下,农业的作用已经被大大减弱,农作物的产量已经不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本。工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国家的强弱完全取决于工业实力的强弱。所以在刘凡心中,虽然重视农业但是却对古代的农业没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其意识还停留在后世的层面上。现在徐光启的这本书让刘凡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让刘凡明白了在古代农业是一个多么的重要。
而且刘凡也意识到,因为缺乏科技的支撑,在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内,大明的农业都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凭现在的科技水平想要改良作物,提高产量简直是太难了,刘凡也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操作此事。众所周知,中国的人口和耕地面积比例是及其不平衡的。大明现在有近一亿五千万人口,其耕地面积远远比不上人口的数量。面对如此失衡的比例,要想满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除了扩张之外,就只能采取精耕细作来提高粮食的产量。
徐光启的出现,给刘凡打开了一个新的道路。有了这本书的指导,刘凡可以很全面的了解明代人民的生产生活,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农业的发展。据刘凡所知大明最全面的农业著作不是徐光启的。而是宋应星那本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此书详细的记载了大明现有的农业,手工业的生产以及工艺流程。其中涉及到机械,生物,物理,化学,自然,哲学等多方面领域的研究。刘凡现在对这本百科全书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刘凡相信有了这样一本全能性著作的指导,自己的实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越。
但是考虑到此书还没成书,刘凡只得暂时放弃了寻找宋应星的打算。因为刘凡不想因为他的介入使这样一本旷世巨著因此夭折,万一出现一点点问题,例如缺个几个章节什么的,其结果也是刘凡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刘凡只好耐着性子等待,反正据宋应星成书也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了,这点时间刘凡完全等的及。
暂时放弃了寻找宋应星的念头,刘凡只好静下心来仔细研究徐光启的著作,读的越多,刘凡对自己这个老师就越是敬佩。刘凡从中发现,徐光启,对农业,手工业,自然科学,天文历法,数理,水利等方面都有很深的认知。他甚至还懂得铸炮,练兵。最主要的是他还懂得传统文学,会做官。不同于宋应星一辈子都没考上进士,最高连个县令都不是。徐光启官至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土,身居内阁次辅,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了。这样一个人简直是一个全能的人才。在刘凡看来要是他是皇帝,徐光启简直就是总理的不二人选。一个这样全能杰出的人才,又熟悉官场运作,要是能给他一个施展的平台那他将焕发出怎样的光辉?
可惜!老师已经太老了,身体已经不行了!要是他能晚生二十年,那刘凡一定会竭尽全力将其推荐给崇祯的!而不是现在只是一个名誉的职位。凭其才能不比温体仁,周延儒这样的人强上千万倍?就是他不能拯救大明,但是也应该能保持大明的稳定,最起码江山不会被满清这样轻易夺取!可惜徐光启生不逢时,崇祯也是悲催,这样一个人才就在眼前,却因为年龄的原因,无法发挥其作用!刘凡心中也只能为崇祯默哀!
第17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