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明天下 >

第523章

谋明天下-第523章

小说: 谋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扔进了铁锅里面,架起熊熊的烈火,开始烹饪。。。

    历史上著名的“福禄宴”诞生了,而福王朱常洵,就是那道“福菜”。

第六百三十六章 杨嗣昌的挣扎() 
率领大军追击张献忠进入河南汝州之后,杨嗣昌麾下的军士已经非常疲惫,更加关键的是,河南已经被流寇搅得天翻地覆,很多地方官府根本拿不出来足够的粮食,杨嗣昌只能睁一眼闭一眼,任由麾下军士沿途劫掠百姓,以获取足够的粮草。

    辽东边军的军纪本来就不好,这一路上他们放肆的劫掠百姓,毫不收敛,闹得天怒人怨,要不是杨嗣昌有着内阁大臣的身份,地方官府早就联名向皇上和朝廷弹劾大军了。

    杨嗣昌知道,麾下大军的踪迹流寇一清二楚,沿途他已经感受到了农户对于流寇的支持,对于官军的痛恨和反感,这让杨嗣昌异常的感慨,他终于有些明白了,完全靠军事上面的镇压,不可能彻底剿灭流寇,如果朝廷不作出一些改变,地方官府不知道体恤百姓,造反的流寇还会一波又一波的出现。

    张献忠领着麾下的流寇刚刚进入到汝州,没有停歇,马上折返进入汝宁。

    杨嗣昌面临尴尬的局面。

    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正在围攻洛阳府城,罗汝才及其麾下的流寇,正在进攻南宁府城,张献忠及其麾下的流寇,则逃窜进入了汝宁府,这三路力量最为强大的流寇,都集中到河南行省,若是不能够及时的剿灭其中一路流寇,恐怕河南要彻底乱套。

    其他各路流寇也会借势壮大力量,将整个的中原搅得天翻地覆。

    究竟该去追击哪一路的流寇,或者说该要去进攻哪一路的流寇。

    杨嗣昌首先想到的是驰援洛阳府城,进攻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汝州州城距离洛阳府城不过两百多里地,大军昼夜兼程行军,最多三五天的时间就能够抵达洛阳府城。

    不过杨嗣昌最终否决了这个想法。

    杨嗣昌不蠢,他已经察觉到了张献忠的用心,张献忠撤离四川之后,一路马不停蹄,从四川进入湖广,从湖广进入河南,抵达汝州之后,丝毫不停留,马上折返进入汝宁府,这明显是引诱杨嗣昌率领大军进攻李自成或者是罗汝才。

    流寇之间出现这等相互算计的情形,杨嗣昌感觉到高兴,如果各路流寇真的是铁板一块,联合起来,凭着杨嗣昌麾下的兵力,根本无法战胜,不过杨嗣昌也没有特别高兴,他很清楚,不仅仅是各路流寇之间是如此,朝廷也是一样,官员之间的相互倾轧,有时候比起流寇之间的算计还要厉害。

    经过了认真的思考,杨嗣昌决定进军南阳府城,围攻正在攻打府城的罗汝才。

    理由很简单,与李自成、张献忠比较起来,罗汝才属于实力最弱的,如果能够快速剿灭罗汝才这一路的流寇,对于其他各路的流寇,震慑巨大,再说了,杨嗣昌压根不相信李自成能够攻陷洛阳府城。

    杨嗣昌的行营就在洛阳府城,高大坚固的城墙留给他的印象很深刻。

    当然,杨嗣昌的动作要快,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打败或者剿灭罗汝才及其麾下的流寇,尔后转头驰援洛阳府城,围剿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

    如果杨嗣昌达到了目的,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稳定中原的局势。

    做出决定之后,杨嗣昌没有耽误时间,马上率领大军朝着南阳府城的方向开拔。

    。。。

    五天之后,杨嗣昌麾下的大军快要抵达南阳府城的时候,一个令他绝不敢相信的消息传来了,洛阳府城被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攻陷,福王朱常洵被李自成抓获斩杀,原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留下书信后上吊自杀。

    杨嗣昌不敢相信消息是真实的,马上派遣军士前往开封府城和洛阳府城,征询消息是不是准确,大军则原地驻扎,等候情报。

    一天之后,令杨嗣昌绝望的消息传来了,洛阳府城的确被李自成攻陷了,福王朱常洵不仅被李自成斩杀,且身上的肉被割下很多,被流寇做成了“福禄宴”,而流寇之所以能够攻陷洛阳府城,是因为守卫城池的军士内讧。

    杨嗣昌瞬间变得六神无主了。

    福王朱常洵与皇上之间的关系,杨嗣昌很清楚,洛阳府城被流寇攻陷,将要带来什么样的震撼,杨嗣昌更加清楚。

    以内阁大臣兼任兵马大都督已经有一年多时间,杨嗣昌率领大军南征北战,与流寇无数次的交手,本以为流寇很快能够别剿灭,中原的局势很快能够稳定下来,谁知道流寇的势力愈发的壮大,态度愈发的嚣张,河南不少的城池被流寇攻陷,地方上的百姓支持流寇,仇视各级官府和朝廷大军。

    出现这样的局面,杨嗣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杨嗣昌想到了前任五省总督熊文灿,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杨鹤。

    隐隐的,杨嗣昌明白了为什么会出行这样的局面,为什么朝廷派遣了诸多精明睿智的大人出任五省总督,却总是无法彻底剿灭流寇,反而令流寇的力量愈发的壮大起来。

    根源还是在朝廷,还是在地方的各级官府。

    可惜,这背后的根源,绝非杨嗣昌一人可以解决的,说的不客气一些,若是皇上和朝廷不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不管是谁负责剿灭流寇的任务,都会以失败告终。

    整整一天的时间,杨嗣昌独自在州衙的厢房,什么人都不见。

    。。。

    秦良玉进入厢房的时候,看见脸色发青、头发花白的杨嗣昌,吓了一跳。

    “大人这是怎么了。。。”

    杨嗣昌看着秦良玉,无奈的摇摇头,眼神里面带着绝望。

    “秦将军,洛阳府城被攻陷,福王殿下被流寇斩杀,原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绝望自尽,这些消息,您都知道了吧。”

    “大人,下官知道这些事情,洛阳府城失陷,不是大人的责任,是守卫城池的军士哗变,下官觉得,越是这样,大人越是要振作起来,大军距离南阳府城已经不远,流寇罗汝才正在进攻南阳府城,大人率领大军驰援南阳府城,打败流寇,震慑其他各路嚣张的流寇,才是正事啊。。。”

    杨嗣昌脸上浮现出来苦笑的神情。

    “秦将军,这些我都想过了,洛阳府城被攻陷的消息,想必张献忠和罗汝才都知道了,我们若是率领大军驰援南阳府城,你觉得李自成和张献忠会眼睁睁的看着吗,特别是李自成,麾下有数十万流寇,攻陷洛阳府城之后,他们查抄了福王殿下的府邸,获得了大量的财富,正是士气高涨的时候,如果这两路流寇都扑向南阳府城,你我能够抵御吗。。。”

    秦良玉愣住了,看着杨嗣昌,说不出话来了。

    “秦将军,你带着麾下的白杆兵,马上离开汝州,回到重庆去,要是我预料不错,张献忠很快就会离开河南,进入四川去,张献忠一直都想着攻陷四川的重庆府城,尔后进攻成都府城,洛阳府城被李自成攻陷之后,中原的局势已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这是张献忠最好的机会,我们不能够让张献忠得逞。”

    秦良玉不由自主的摇摇头。

    “大人,下官和白杆兵离开了,你怎么办啊。”

    “明日我领兵前往开封府城,李自成攻陷了洛阳府城,其麾下的流寇士气高涨,很有可能进攻开封府城,现如今他们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有着足够的本钱攻打开封,我不能够让李自成的阴谋得逞了。。。”

    秦良玉略微的思忖了一下,不再坚持自己的观点。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了,下官这就去准备,明日一大早离开汝州,回四川去。”

    “也好,秦将军多携带一些粮草,此去四川路途遥远,消耗的粮草颇多,汝州距离开封府城不是很远,我不需要太多的粮食。”

    。。。

    一天之后,杨嗣昌和秦良玉分别率领大军,离开汝州,杨嗣昌率领麾下大军前往开封府城,秦良玉则率领白杆兵回到四川去。

    杨嗣昌给皇上和朝廷写去了请罪的奏折,勉强打起精神,率领大军前往开封府城。

    又过了五天,大军快要抵达开封府城的时候,杨嗣昌再次得到令他彻底崩溃的消息。

    李自成及其麾下的流寇,攻陷洛阳府城之后,并未歇息,而是分兵前往南阳府城,联合罗汝才攻陷南阳府城,南阳府城知府等众多官吏被斩杀,封地在南阳府的唐王朱聿镆,被李自成和罗汝才斩杀,唐王府的所有财富,被李自成和罗汝才瓜分。

    连续两座重要的城池被流寇攻陷,连续两个朝廷的王爷被流寇斩杀。

    杨嗣昌彻底垮了,他知道,自己不管怎么解释,都无法推卸自身的罪责了。

    杨嗣昌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如果率领大军驰援南阳府城,则罗汝才与李自成联合起来作战,自己麾下的军士,包括秦良玉麾下的军士,都有可能遭遇到灭顶之灾,尔后流寇依旧能够攻陷南阳府城。

    所不同的是,杨嗣昌麾下的两万多军士保全下来了,他们即将进入开封府城,守卫城池,抵御流寇的进攻,而秦良玉回到四川去,也能够护卫重庆府城和成都府城。

    这一夜,杨嗣昌营房里面一直都有亮光,翌日,亲兵推开营房门的时候,发现杨嗣昌七窍流血,伏在桌案上面,早就断气了,桌案上面放着一封信函。。。

第六百三十七章 朝廷的噩耗() 
李自成攻陷洛阳府城、福王朱常洵被斩杀,原南京兵书尚书吕维祺自杀身亡的奏报抵达京城的时候,朱由检怒火中天,早朝的时候大发脾气,内阁首辅范复粹、兵部尚书傅宗龙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当南阳府城被攻陷,唐王朱聿镆被流寇斩杀的奏报抵达京城之后,朱由检的怒气再也控制不住,于是,兵部尚书傅宗龙承担指挥失误的责任,被免去兵部尚书职务,投入到大牢之中,内阁首辅范复粹则递上了辞呈,称病在家。

    朝中诸多大人都知道,内阁首辅范复粹以及兵部尚书傅宗龙不过是替罪羊,中原局势大乱、洛阳府城、南阳府城被攻陷,福王朱常洵和唐王朱聿镆被流寇斩杀,原南京兵书尚书吕维祺自杀身亡,真正应该承担主要责任的是内阁大臣、兵马大都督杨嗣昌,但皇上信任杨嗣昌,且正在暴怒之中,不会有人提及此事。

    兵部的诸多事宜,暂由兵部左侍郎陈行甲负责,兵部右侍郎宋学朱协助。

    又过了两天时间,一个噩耗再次传到朝廷,内阁大臣、兵马大都督杨嗣昌内心负疚,无法自拔,自尽身亡。

    杨嗣昌写下的信函,火速送到了京城,送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紫禁城,偏殿,朱由检手中拿着杨嗣昌的信函,脸色铁青,两眼无神。

    站在身边的秉笔太监王承恩,低着头,也没有开口说话。

    中原局势大乱,洛阳府城和南阳府城被攻陷,大明王朝的两位王爷被流寇斩杀,其中福王朱常洵是朱由检的叔叔,朱由检一直都很尊重朱常洵,平常也予以了诸多的关照,紧接着,朱由检最为信任的内阁大臣杨嗣昌负疚自尽身亡。

    连续遭受这么多的打击,朱由检一时间难以承受。

    杨嗣昌临死之前写下的信函,更是让朱由检百味杂陈。

    “承恩,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文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