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谋明天下 >

第456章

谋明天下-第456章

小说: 谋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保证了大明朝廷不至于陷入到彻底的躁动之中去。

    宋学朱插手登州和莱州的事宜,背后是朱由检和朝廷的影子。

    放眼整个的大明,吴宗睿的力量足够强悍,引发朱由检与大明朝廷的猜忌,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朱由检想方设法的予以算计和阻扰,也是可以理解的,吴宗睿早就做好了准备,接下来要与朱由检以及大明朝廷斗智斗勇,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壮大自身的力量。

    吴宗睿不会亲自动手推翻大明王朝,这等出头的事情他不会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熟知历史的吴宗睿,肯定会做黄雀。

    穿越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吴宗睿对明末局势的分析,更加的清晰。

    皇太极的大清国,尽管虎视眈眈,残食大明的国土,准备入主中原,一统天下,但大清国的实力还远远不够,从游牧部落出来的满人权贵,包括皇太极,在如何抓好民生事宜方面,还有很大的缺陷,包括皇太极都不是很明白,若是想着大清国真正强大起来,必须要两手抓,一手抓军队的建设,一手抓民生事宜。

    从某种程度方面来说,民生的事宜更加重要。

    穿越之前,吴宗睿一直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大明王朝已经岌岌可危,根本无力维持,入关劫掠的八旗军,依旧没有留在关内开拓的决心,就算是八旗军一时半会拿不下山海关,但入关的八旗军,占领城池、固守地方的同时,联合从辽东方向进击的八旗军,两路夹击,攻陷山海关,到了那个时候,大明的京城就唾手可得了。

    现在的吴宗睿,算是真正明白了,皇太极有心无力。

    大清国处于极北之地,生存环境恶劣,粮食产量极低,根本无力维持本国的需求,加上满人权贵压根不重视农业生产,几乎全部的注意力都在军队建设方面,这就导致八旗军入关作战的时候,主要的思想就是劫掠钱粮和人口,既然能够轻易抢到钱粮,就更没有必要重视农业生产和商贸的发展了。

    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皇太极根本不敢放手与大明朝廷作战,毕竟大明朝廷拥有广袤的土地,拥有众多的人口,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旦大清国财力不济,无法维持征伐所需要的开销,溃败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

    历史上绝大部分的作战,都是依托粮草充足获取最终胜利的,虽然有些奇袭作战获取胜利,但对于整个战斗的大局来说,不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皇太极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在崇祯十四年的松山之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依旧没有大举进攻大明的打算,还是准备慢慢的集聚实力,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了京城,朱由检上吊自杀,大明已经陷入到彻底的动乱之中,大清国的摄政王多尔衮,居然想着与李自成商谈。

    也就是说,大清国的满人权贵,想到的就是一步一步来,首先稳固辽东,接着往南方逐渐的渗透,在渗透的同时,壮大自身的力量,不过让满人权贵头疼的是,山海关成为了他们的梦寐,无法攻陷,所以他们只能稳固辽东。

    因为这样的认识,辽东成为大清国最为在乎的地方,大凌河城之战、松山之战,都是因为明军进击辽东、威胁到了大清国的根基,所以八旗军全力出击,打败了进入辽东的明军,消除了大清国所有的威胁。

    也是有了这样的分析,吴宗睿处理辽东的事情的时候,变得特别谨慎,辽东必须要稳固下来,登莱之地更是要保持原有的繁华,只要这两处地方能够不断的发展,吴宗睿就有着充足的信心,在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等待最佳机会的到来。

    偏偏这个时候,有人找麻烦了。

    宋学朱此人,吴宗睿接触过,迂腐说不上,人还有些精明,但此人心术不好,时时刻刻都想着往上爬,而且是踩着他人的肩膀往上爬。

    对于这样的人,吴宗睿是看不上的。

    所以对付宋学朱这样的人,吴宗睿不会手下留情。

    辽东巡抚史可法进入了厢房。

    “大人,辽东一府一州六县的救济事宜,全部都安排好了,前段时间进入辽东的百姓数量大增,府州县衙门有些忙碌,登记造册、分配土地,安置好所有进入辽东的百姓,好在今年的粮食总算是丰收了,小麦、玉蜀黍和甘薯的收成都不错,巡抚衙门拿出了一些银子,维持到来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吴宗睿看着史可法点点头。

    “宪之兄,辽东一府一州六县,还是缺乏人口,按照你我的预计,府州县能够容纳的人口,至少是两百万以上,如此才能够保证辽东真正的稳定下来,也才能够让辽东真正的富庶起来,一旦辽东真正的稳定下来,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开始全力的牵制后金了。”

    “这方面,还请宪之兄多多操心,我主要还是考虑登莱新军以及了东边军的所有事宜,至于说钱粮的方面,不用过多的担心,差多少我来想办法筹集。”

    史可法点点头,看着吴宗睿开口了。

    “大人这样说,下官就放心了,还有这府州县官员的事情,不知道大人是什么决定。”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

    驻守西平堡和义州的乔明俊、牛犇等人,多次提出要求,希望回到登莱新军之中,他们的文化水平一般,识字不多,处理地方事情的时候,感觉到吃力。

    从登莱新军之中抽调得力的军官到地方上去做事情,这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吴宗睿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只是他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可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才从军中抽调人员到地方上做事情。

    人才方面一直都是吴宗睿的短板,吸纳人才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尽管吴宗睿不完全看得上通过科举考试起来的读书人,觉得这些通过八股文培养出来的读书人,在民生方面还是有不少的缺陷,但科举考试是如今唯一吸纳人才的方式。

    登州和莱州都创建了西洋学堂,可创建的时间太短了,一时半会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才。

    “宪之兄,你说我们给朝廷写去奏折,让朝廷派遣州县的官吏,如何。”

    史可法楞了一下,看着吴宗睿,面带疑惑开口了。

    “大人,朝廷派遣的官员,若是都学着宋学朱那样的做事,辽东岂不是麻烦了。”

    吴宗睿本来是想着,朝廷派遣的官员,来到辽东之后,可以被驯服,老老实实的在辽东做事情。

    史可法的话语,让吴宗睿瞬间下定了决心。

    “宪之兄,你说的是,这山东巡抚宋学朱,倒是成为了我们的心腹大患,如果到辽东来的官员,都学着宋学朱的样子,那我们就不需要做事情了,我看还是要首先解决宋学朱的问题,让朝廷其他的大人明白,若是与我登莱新军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史可法点点头,接着又摇头。

    “大人说的有道理,不过下官觉得,当前的情况之下,还是以稳定为主,若是宋学朱出现什么意外,皇上和朝廷将矛头对准了大人,后面的事情更不好办了。”

    吴宗睿点点头。

    “你说的是,我们直接出面对付宋学朱,肯定不合适,不过我们可以想到其他的办法,至于说皇上和朝廷将矛头对准我,这是预料之中的事宜,不需要过于的担心,只要我们让满朝的大人明白,不要与我登莱新军为敌,否则没有好结果,这就足够了。”

    史可法离开了厢房。

    很快,廖文儒进入了厢房。

    “大人,济南之战俘获的满八旗、蒙古左右营军士,以及汉军军士,全部经过了甄别,其中一万八千多人编入到登莱新军之中,剩余的俘虏,依旧关押在军营之中,属下的意见,这些人交给朝廷去处理。”

    吴宗睿挥挥手。

    “文儒,这些事情你去处理就可以了,不必给我禀报,我想将乔明俊抽调回来,依旧主持情报司的一切事宜,再行派遣人到义州去。”

    “山东巡抚宋学朱,已经成为我们的心腹之患,必须要惩戒,但不能够由我们来出手,你亲自给登州的情报司下达命令,让他们加强对宋学朱的侦查,有关宋学朱的所有情况,都要详细禀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除掉宋学朱。”

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关() 
吴凡丞的脸冻得通红,脸上带着笑容,大呼小叫的拉着滑雪橇,在冰面上快速滑行,滑雪橇前方的四只猎犬,更加的兴奋,张开嘴,舌头在外面,拉着滑雪橇,用力的往前奔跑。

    不远处的吴凡珏,同样坐着滑雪橇,只不过速度慢了很多。

    二十多名侍卫紧张的跟随在左右,目不转睛的看着滑雪橇上面的吴凡丞和吴凡珏。

    这样的场景太少,吴凡丞和吴凡珏几乎每日都要读书,先生的管教很严格,夫人的管教更加严格,吴凡丞是嫡出长子,背负家族重任,受到的管教就更多了。

    对于尚不满五岁的吴凡丞和吴凡珏来说,这样的要求太高了一些。

    觉华岛的周边早就结了厚厚的冰,如果时间允许,吴凡丞和吴凡珏甚至可以坐着滑雪翘,直接到宁远城池去。

    年关将至,众人听到传闻,大人马上就要回家过年了,府邸上下都很兴奋,一年时间过去,大人在家的时间太少,年初筹谋前往山东征战的事宜,一直都在锦州,征战结束,直接回到了锦州,操劳辽东的事情,没有回到家中,马上要过年了,大人也应该要回家看看了。

    也正是因为年关将至,吴凡丞和吴凡珏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到外面好好玩玩。

    。。。

    骏马在冰雪上面行走有些困难,尽管马蹄上面包裹了厚厚的棉布,提升了摩擦力,战马依旧无法提起来速度,而且战马行走的时候非常小心,时不时的用力蹬踏冰面。

    在冰面上面行走,战马不适应,肯定也不高兴。

    马背上的吴宗睿,心情颇为放松,快过年了,府州县衙门,包括蓟辽督师府衙门和巡抚衙门,除开留守的官吏,其余人都可以回家去过年了。

    史可法坚守巡抚衙门,处理年关可能出现的事宜,锦州知府陈思宇,锦州县知县戴明杰等人,都坚守府衙和县衙,刚刚出任义州知州的詹兆恒,也留守州衙。

    广宁县代理知县乔明俊,已经回到了锦州,回到了登莱新军,负责情报司的事宜。

    冬季的辽东,到处都是冰雪,气温很低,路上几乎看不见行人。

    因为詹兆恒出任义州知州,让吴宗睿的心情大好,当年在南京的时候,吴宗睿与詹兆恒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来到辽东出任义州知州的詹兆恒,做任何的事情都是遵循蓟辽督师府和巡抚衙门的要求,这令吴宗睿完全放心了。

    从詹兆恒的身上,吴宗睿有了另外的一番分析和感悟,所谓读书人完全都忠于皇上和朝廷,那是骗人的假话,不可否认,朝中忠于大明以及皇上的大臣还是有一些的,但数量不会很多,更多的大臣想到的是自身,想到的是家人和家族,包括东林党人和复社之人,还有一部分的有识之士,远离党争,他们表面上忠于大明朝廷与皇上,但内心有很多的不满意,局势每况愈下,努力付诸东流,让他们时常陷入到困惑之中。

    詹兆恒就是这类人之中的代表。

    吴宗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