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谢卢大人的提醒,我撤了,这里拜托卢大人了。。。”
手持后金鞑子帅旗的罗典召,在周遭斥候的护卫之下,冲入到厮杀的战团之中。
“后金鞑子败了,我们胜利了,我们夺取了后金鞑子的帅旗。。。”
“后金鞑子主帅被我们击溃了,我们胜利了,登莱新军天下无敌。。。”
“兄弟们,冲啊,杀啊,后金鞑子完了。。。”
喊声此起彼伏,罗典召手中后金鞑子的帅旗,此刻特别的显眼。
奇迹出现了,还在拼死抵抗的后金鞑子,看见了手持多铎主帅帅旗的罗典召,听见了明军军士的呼喊,他们先是茫然,接着转身逃离,没有了继续战斗的心思,不过几分钟的时间,绝大部分的后金鞑子,都转身开始了逃离。
隆隆的鼓声愈发的响亮,登莱新军将士和卢象升麾下的援军,瞬间突破后金鞑子的左右两翼和中路,朝着后金鞑子的后方插过去。
多铎手持钢刀,砍下了亲卫队长的人头,几滴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
因为信任,他让身边的亲卫队长指挥了撤离的战斗,谁知道亲卫队长居然疏忽了帅旗,导致帅旗被明军夺取,而且明军军士手持被夺取的帅旗,到了战场上。
帅旗被明军夺取,表示主帅放弃了抵抗,或者被明军彻底击溃,军心彻底散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多铎和阿济格冲进战团之中,也没有多大的作用,根本无法扭转战局了。
全面溃败的局面瞬间出现,让多铎猝不及防。
十万人、足足十万人,进击辽东,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换来的就是这样的结局。
多铎没有慌乱,到了这个时候,他必须要冷静,如果十万人完全留在了辽东,那他这个大清国的和硕豫亲王,也不用回到盛京去了。
“传令大军,全线撤离,往西平堡的方向撤离,命令汉军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断后,阻止明军的追击,马上去找寻副帅,告诉副帅,马上撤离,就说这是我的命令,绝不准违背。。。”
必须要全面撤离,能够保住多少兵力是多少,壮士断腕的确疼,总比丢了性命好。
多铎本打算亲自指挥大军撤离,可是他身边的亲卫,顾不上许多了,将多铎围在中间,簇拥着撤离了战团,朝着西平堡的方向狂奔而去,他们已经丢失了帅旗,如果多铎出现任何的意外,他们谁都不要想着活命。
帅旗在明军军士手中,让阿济格大惊失色,险些跌落马背。
帅旗一直都在多铎的身边,如果帅旗被明军军士夺取,那么多铎怎么样了,要知道多铎是十万大军的主帅,是大清国的和硕豫亲王,如果出现意外,皇上和大清国压根无法承受。
明军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出现,身边的军士开始撤离,阿济格被迫跟着撤离,左右两翼在很短时间内崩溃,让阿济格的脸色苍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多铎身边亲卫冲过来的时候,阿济格几乎是怒吼着开口了。
“大帅怎么了,帅旗为什么被明军夺去了。。。”
“大帅已经撤离,命令副帅马上撤离,大帅命令汉军和蒙古左右营断后。。。”
亲卫还没有说完,一支响箭从背部穿透,箭头出现在胸前,亲卫绝望的看了看胸前的箭头,无法坚持,很快跌落马背。
阿济格略微的楞了一下,看了看已经跌落马背的亲卫,看了看身边的亲卫,看了看四处溃逃的军士,看了看已经无法扭转的战场,仰天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十万人的惨败,不知道会损失多少的八旗军将士,这是大清国亘古未有过的。
这一幕,让阿济格想起当年入关之战的失败,入关作战之初非常顺利,可惜在最后撤离的时候遇见了大明的登莱新军,遭遇到失败,辎重全部损失,这一次同样是遇见了大明的登莱新军,八旗军同样败在大明登莱新军的手中,只不过这一次,八旗军惨败,损失远不是前几次的战斗厮杀可以比拟的。
“告诉所有的弟兄,遵从大帅的钧令,马上撤离,汉军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断后。。。”
既然多铎已经撤离,那么作为副帅,阿济格自然是战场上的最高指挥官了。
汉军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断后,这是惯例,不需要过多的强调,不过这道命令传达下去之后,阿济格感觉到莫名的担忧。
三万汉军剩下的军士已经不多,攻打锦州城池的时候,汉军损失惨重,蒙古左右营稍微好一些,不过三个多月的战斗,损失也不小。
亲卫将阿济格围在了中间,既然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护卫阿济格迅速的撤离,不能够被明军包围。
阿济格也没有客气,简单的给身边的传令兵下达命令,扭转马头,朝着西平堡的方向撤离,这个时候,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撤离,只能各自为政,凭着自身的能力撤离战场了。
明军总兵看着传令兵,擦去脸上的血渍,脸色异常阴沉。
三个多月的战斗,三万汉军仅剩下万余人,损失接近六成,刚刚的厮杀,汉军的损失还来不及统计,应该说汉军已经被打残了,几乎失去战斗力,可打残的汉军,还要承担断后的作战任务,说的不客气,多铎和阿济格完全放弃了汉军,让汉军军士送死,以换取八旗军军士撤离的时间和空间。
“大帅和副帅还说什么了吗。。。”
传令兵是阿济格的亲信,压根不在乎汉军,也就不会在乎汉军的总兵了。
“大帅和副帅没有其他的话语,要求你们和蒙古左右营军士断后,一定要抵御明军的进攻,如果做不到,唯你是问。。。”
“草泥马,老子不干了。。。”
汉军总兵举起了手中的长枪,刺向了面前的传令兵。
长枪犹如一根毒刺,瞬间穿透传令兵的咽喉,猝不及防的传令兵,不自觉的伸手抓住了枪管,圆瞪双眼,不甘心的倒下马背。
汉军总兵拔出长枪,看着周遭的汉军军士。
“都是一死,我们反了。。。”
总兵身边的汉军军士,看见了这一幕,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转过身体,调转枪头,对着八旗军军士杀过去。。。
“后金鞑子不拿我们当人,我们反了。。。”
更多的汉军军士,调转枪头,对着八旗军军士冲过去。。。
汉军总兵很聪明,既然反了,那就要建功立业,这样才好意思回到大明朝廷之中去,总兵知道汉军军士的战斗力,所以他选择的战术明确,那就是集中所有汉军军士,拼死围住一部分的八旗军军士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不让这些人撤离。
这样做的效果奇佳,被围困的八旗军军士和蒙古左右营的军士,心烦意乱,根本没有心思抵抗,一些人发飙想着突围,更多的人陷入绝望之中,甚至丧失抵抗的斗志。
指挥战斗的廖文儒和刘宁等人,都看见这一幕了。
溃逃的后金鞑子,队伍本来就有些乱了,想不到他们内部也出现问题,汉军居然临阵倒戈,调转枪头对付八旗军和蒙古左右营军士了。
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要抓住了。
追击的命令迅速下达,登莱新军将士以及卢象升麾下的军士,不再对付汉军军士,他们的目标是八旗军以及蒙古左右营军士。
围困和追击八旗军和蒙古左右营军士的战斗终于开始了。。。
已经接近黄昏,抬眼望去,残阳如血。
第四百六十八章 识时务()
祖大寿没有闲着,围困锦州城池的后金鞑子全数撤离,令他吃惊,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是因为援军的抵达,逼迫后金鞑子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援军方面。
不过祖大寿还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当初的大凌河城之战,祖大寿就吃过亏。
近一个时辰的时间过去,城外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远远的只能看见后金鞑子空荡荡的营房,其余什么都没有,这个时候,金国凤等人都提出建议,派遣军士出城去侦查。
祖大寿没有同意,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过了午时,城外依旧没有丝毫的动静,甚至看不见一个后金鞑子了。
就连辽东巡抚方一藻,都建议派遣军士出城去侦查,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祖大寿依旧没有任何的决定,甚至传出话来,因为身体不适在总兵府歇息,若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不希望其他人打扰。
祖大寿是锦州城内最高的军事指挥官,尽管说他需要服从辽东巡抚方一藻的调遣,不过在守卫锦州城池这件事情上面,祖大寿是统帅,方一藻也无法下达什么命令。
眼看着到了申时,城外依旧没有什么动静。
城外肯定是出现了重大的变故。
祖大寿终于下达了命令,派遣二十名军士出城去侦查。
祖大寿很小心,要求出城侦查的军士,从北门离开,而且是通过吊篮,将军士放下城墙,绝不会打开城门。
军士派遣出去之后,祖大寿来到了南门。
南门外面,依旧有血腥的味道,休战不到一天的时间,浓烈的血腥味道不可能完全散去。
这个时候,祖大寿关心外面的局势了,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后金鞑子为什么完全放弃对锦州城池的合围,驻守城池的军士,是不是可以趁着这个时机撤离出去,彻底放弃锦州城池,毕竟城内的粮食不可能维持很长时间了。
这一切,都要等待出去侦查的军士传回来消息。
远方出现奔驰的战马,祖大寿身体微微颤抖,他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已经举起很长时间。
骑马的军士有十来人,最前面的两个人祖大寿没有见过,其余的军士都是他派遣出去的军士,算算时间,已经过去了近半个时辰了。
“大帅,这两位是吴大人派来的。。。”
城墙上面的祖大寿,脸色发白,看着城墙下面的军士,大声开口了。
“是哪个吴大人。。。”
最前面的军士跃马上前,看着城墙上面的祖大寿,大声开口了。
“你是锦州总兵祖大寿大人吧,我奉蓟辽督师吴宗睿大人的钧令,特意来到锦州城池,你马上打开城门,吴大人有命令下达。。。”
祖大寿迟疑了,看了看远方,没有一兵一卒跟上来。
金国凤出现在祖大寿的身边,看清楚了下面骑马之人。
“祖兄,快打开城门,这人我认识,是吴大人身边的亲卫,吴大人派遣亲卫来到锦州城,一定是有重要的命令。。。”
祖大寿看了看身边的金国凤,脸色微微有些红。
“快,打开城门,等等,我亲自到城门处去迎接。。。”
祖大寿走下城墙的时候,城门已经打开了。
亲卫骑马穿过甬道,看见了等候在前方的祖大寿和金国凤,连忙下马抱拳行礼。
“我是大人身边的亲卫,这是大人的亲笔信,后金鞑子已经支撑不住,马上就要朝着西平堡的方向溃逃,大人的命令都在这封信函之中,望二位大人按照大人的命令行事,我等还有重要事情,就不耽误时间了,告辞。。。”
两名亲卫非常干脆,其中一人将信函递给祖大寿之后,两人同时扭转马头,朝着甬道而去,祖大寿和金国凤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