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战斗-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防止日军空袭根据地,防空团同样被拆分开了,一部驻扎在延安,一部驻扎在榆林,一部驻扎在包头。
装甲旅也没有逃过拆分的命运,由于齐鲁山高路远,坦克部队动静太大,而且又耗油,张城便把装甲旅的坦克部队、装甲部队都留在根据地,并升任卢忠良为旅长,负责指挥装甲旅。
跟随教导师主力出征的是装甲旅的重型卡车部队,教导师主力出征,需要车辆运输物资,装甲旅的卡车被征调到辎重部队,担任运输队。
至于原装甲旅旅长李云龙则卸任旅长职务,上调师部,正式履行副师长的职责,负责指挥教导师师直部队并主持教导师的日常工作。
最后,为了进一步加强晋陕绥根据地的保卫力量,教导四旅、六旅同样被张城留了下来,和三旅一起担当晋陕绥根据地的机动野战部队,周卫国、黄定机、李云强任根据地副司令员,全面负责整个晋陕绥根据地的防御工作。
经过一番权衡后,跟随张城挺进齐鲁的主要战斗部队有一旅、二旅、五旅、七旅、以及八旅,再加上师直部队,总兵力超过七万多人。
这么庞大的部队当然不可能一股脑儿全往齐鲁那里赶,得分批进军才是。根据张城设想的齐鲁五大抗日根据地辖区,张城把部队分成五部分,分批从榆林出发,向齐鲁大地进军。
在教导师干部会议上,张城宣布了进军命令:“一,教导师分批挺进齐鲁之后,教导一旅在泰安,莱芜一带以及沂蒙山区开展敌后战争,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南迄峰县,北至博山、临朐,东起沂水,西到莱芜、泗水,军分区司令员为陈正相。
二,教导二旅向泗水、滕县等地区挺进,领导及收编鲁南的抗日武装力量,创建鲁南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枣庄、临沂以及苏省江北地区,军分区司令员为丁伟。
三,教导五旅进军鲁东南地区,创建鲁东南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包括北起胶济铁路,南至陇海铁路,东临黄海,西界沂河,军分区司令为张文龙。
四,教导七旅进军胶东、蓬莱,收编当地的敌后抗日武装,创建胶东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包括胶东、蓬莱、烟台等沿海地区,军分区司令员为杨紫。
五,教导八旅进军冀东南、鲁西北交界处,创建渤海抗日根据地,辖区范围东临渤海、西枕津浦铁路,北至天津、南跨胶济铁路,军分区司令员为邓骅。
最后,我再提一点要求,各部向齐鲁进军时,一律夜间行动,昼伏夜出,务必确保大军过后不留痕迹,不给日军抓住尾巴的机会。你们都听清楚了吗?”
“清楚了!”即将出征齐鲁的同志们兴奋地大喊道。
散会之后,张城又把会议形成的决议发送到八路军总部,统帅马上就回了电报,向张城叮嘱道:“同意你部的进军计划,选定进军方向后行动一定要迅速、隐蔽,不可给日军提前发现你部的行动踪迹,以免横生枝节。另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进入齐鲁之后可不必事事请示,战机到来时一定要勇于出击,全力争取胜利。”
统帅的电报让张城感动同时也压力倍增,自己穿越以来虽然战无不胜,取得了无数的辉煌战绩,可一直以来都是在统帅的羽翼下作战的,如今自己即将独镇一方,是否还有能力带领部队无往不胜呢?
不过想到自己怎么说也是熟知历史的穿越者,再加上在后世学到的先进战法,消灭华北日军不敢说,带领教导师独霸齐鲁大地还是绰绰有余的,再说经过自己蝴蝶翅膀煽动后,八路军比历史同期强大十倍不止了,就算自己此时不幸光荣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遗憾。
想到这里,张城反倒是心胸坦荡了,我本赤条条来到这里,消灭了这么多的日本鬼子,早就够本了,还怕个球啊!
第三三三章 东进序曲 中()
进军齐鲁在即,张城的工作量陡然加重起来。在榆林呆了不到两天,和妻子话别之后,又返回延安将挺进齐鲁的详细计划当面向统帅作了汇报,接下来张城的工作便是巡视晋陕绥根据地以及跟罗容恒同志进行工作交接,在离开之前对晋陕绥根据地作一番安排。
对于接下来挺进齐鲁的各项准备工作,张城并没有再插手,而是全部由政委和后勤部长冯少杰负责,目前后勤部门的工作非常繁重,教导师主力出征在即,必须要带走足够的武器弹药、粮食药品等等物资。
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时根据地今年的春耕工作已经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历史上两年后华北大地将发生惨绝人寰的大灾荒,虽然张城已经打定注意必须杜绝花园口决堤事件的发生,但世事难料,现在多储备粮食总没错的。
临别之前,除了根据地的安全防御之外,张城最重视的就是粮食储备问题了。今年河套平原的开发工作已经全面铺开了,有了近两年的开荒经验,如今生产建设兵团对于荒地的开垦更加得心应手,从华北大批逃难过来的百姓极大地解决了根据地人手不足的问题。
同时,边区政府为了应对华北地区愈演愈烈的难民潮问题,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大量工作,严厉控制粮食价格,大力打击黑心粮贩发难民财,并惩治了大批趁机抬高物价的不良商贩。
为了接纳越来越多的华北难民,张城还指示根据地各地政府大肆囤积物资,在各地城镇大力修建仓库、粮库,初步形成了晋陕绥根据地的粮食物资储备系统。
另外,张城还把在历次战斗中伤残的专业军人安排到根据地的乡村担任民兵干部,训练当地民兵的军事素质,在根据地中形成了全民皆兵的大好局面。
去年从华北逃难过来的百姓分了房屋土地以及各种完备的生产资料后,生产积极性完全爆发了出来,自从春耕开始后,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家下至七八岁的孩童几乎全都泡在田地里,精心侍侯着自己的庄稼。
工业方面,在政府大笔资金的投入下,根据地的工业建设可谓是一年上一个大台阶,以榆林、包头两大城镇为中心的西北工业基地初步成型。
在如火如荼的工业建设中,苏联那批被铁人同志流放过来的“坏分子们”成为了中流砥柱,为了根据地的工业建设及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如今这批“坏分子们”已经初步融入了中国的社会,对在根据地的生活非常满意,已经有一大半的人才加入了中国国籍,并成为了中国工农党的入党积极分子。
此外,包头钢铁厂经过张城上次的敲打之后,所有干部职工再次爆发了大生产的冲天干劲,如今月产钢铁达到了两万多吨,虽然和日本的钢铁产量还有很大差距,但在全国范围内,除了日本控制下东北工业基地外,已经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厂了。
至于张城最为重视的榆林兵工厂,便携式火箭筒已经研制出来了,这种火箭筒主要发射的是火箭破甲弹,在近距离上打击坦克、装甲车辆、步兵战车、装甲人员运输车、军事器材和摧毁工事有得天独厚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可用来杀伤有生目标或完成其他战术任务。
火箭筒由于质量小、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很快就受到了所有部队的一致欢迎,争相申请为各部队配置,张城由于近水楼台先得月,首先拿下了一百门火箭筒,为即将出征的教导师主力列装。
岁月如梭,时间飞逝,转眼间1938年已经进入了三月份。
此时,全国各族人民都极为关注的徐州会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徐州是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又紧邻京杭大运河,为华北、华南和华中之间的交通枢纽,战略地位十分显要。
若中**队控制住徐州,就能确保横贯东西的军事大动脉陇海线畅通,利用该铁路线继续进行东西南北的战略物资和人员大规模调运,还能阻断南北日军占领线和占领区的贯通,并有利于部署实施对杭州和济南两大方向日占区的夹击反攻。
反之,若徐州被日军占据,日军全线贯通津浦线,就可以利用铁路运输和机械化优势,轻易进行南北兵力和物资调运,可以从整个铁道线任意选择薄弱环节进行推进,大大提高作战能力。
特别是通过和陇海线的配合利用,更容易向平汉线推进,进攻郑州和武汉地区,以及沉重打击中**队的主力部队和抵抗能力。
1月26日,日军第13师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至此徐州会战拉开了帷幕。
民党守军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至2月3日,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
2月9日,日军第13师团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第51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
12日向澥河、浍河方向撤退。第五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顽强抗击日军。
同时,在淮河南岸,以第21集团军第48军固守炉桥地区,第7军协同第31军迂回攻击定远日军侧后,迫日军第13师团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59、第51军乘势反攻,并收复大片失地。
徐州会战2月下旬,由于韩复榘的不战自溃,日军占领齐鲁大部,刚刚组建的日军第2军在司令官西尾寿造的率领下开始分路南犯,重新恢复建制的第5师团从齐鲁潍县南下,连陷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
不料,第五师团在徐州东北约150公里的临沂遭到庞炳勋军团的抵抗。庞炳勋是位老将,年逾花甲,其军团在参加淞沪会战之后编入第五战区,这时实际上只有5个步兵团、不足一个军的兵力。
但是,第五师团由于被张城的教导师成建制消灭过,新建师团的绝对优势兵力遭到庞军的顽强抵抗后,竟然一时间奈何不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支那“杂牌军“。新任第五师团师团长国崎登觉得很丢面子,督阵猛攻。
李宗仁闻讯后立即将预定北上增援滕县、协同川军反攻邹县的张自忠军,紧急改调临沂。善于作战的张自忠不顾与庞炳勋之间的私人矛盾,指挥所部与庞军内外夹击,大败日军。庞张两军以伤亡3000人左右的代价,毙伤相近数量的日军。
消息传出,国统区顿时一片沸腾,张自忠将军洗刷了丢失了北平的耻辱,声望如日中天。
第三三四章 东进序曲 下()
大名县位于冀省东南部,隶属于邯郸,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地带。
经过十几天的隐蔽行军,张城率领的教导师主力在八旅的接应下已经在大名县完成集结,除了教导八旅就地在冀东南发展外,其余各部将分批进入齐鲁地界。
由于日军和民党军在徐州周边地区大打出手,此次教导师昼伏夜出隐蔽行军并未遇到什么大的麻烦,只是日军占领华北地区后对当地百姓的大肆迫害让部队始终憋着一股气,恨不得马上挺进齐鲁,将齐鲁的日军杀个一干二净。
教导师在大名县内安营扎寨后,张城便通过电台向总部汇报了教导师的行军进展情况,并向总部报告,教导师主力很快就要挺进齐鲁,教导八旅将留在冀东南创建渤海抗日根据地,大力开展敌后抗战,大肆扩充革命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