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兵王在三国 >

第117章

最强兵王在三国-第117章

小说: 最强兵王在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宣耸了耸肩,神态轻松了下来,道:“杀死刘辩,斩草除根,收拢百官之心,而丞相连刘辩都敢杀死,百官还敢和丞相做对么?人都是怕死,郎中令建议诛杀刘辩,大功一件。”

    “啪!啪!”

    李儒鼓掌,脸上笑容浓郁。

    刘宣的一番话,说到了李儒心中最痒痒的地方。

    一直以来,李儒杀了刘辩,处处遭人诟病,处处遭人愤恨,说他心肠歹毒。虽然朝廷的官员表面上对他恭恭敬敬的,但官员们私下里都恨他杀了刘辩。

    刘宣的一番话,让李儒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知己啊!

    李儒的心中,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李儒说道:“世子一番话,令李儒惭愧。”

    忽然,刘宣的耳朵动了动,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朝大厅走来。刘宣的脑中闪过一道灵光,嘴角微微上扬,正色道:“丞相还没来,我说一句私心话。丞相能有今日的成就,郎中令至少有七分的功劳。丞相占三,郎中令占七。”

    李儒笑了笑,很是谦虚的道:“严重了,严重了!”

    刘宣耳朵又动了动,发现脚步声停下了。

    扫了眼门口,见人没有出现,刘宣继续道:“郎中令何必自谦呢?丞相英明神武,知人善任,的确是一个明主。但知人善任和郎中令的出谋划策相比,有一定的差别。当然,没有丞相知人善任,郎中令不可能得到重用。可没有郎中令出谋划策,丞相要取得今日之成就会增添很多坎坷。总的来说,丞相占三,郎中令占七。”

    李儒连忙自谦,却说道:“这话你知我知,切记不可乱说。”

    “自然!”

    刘宣笑了笑,心领神会的应下。

    “咳!咳!”

    忽然,一阵咳嗽声传来。

    董卓大步进来,看了李儒一眼,又看了刘宣一眼,径直朝主位行去。

    李儒眉头微蹙,瞬间又舒展开了。

    这才刚说完,董卓就来了,他不确定刘宣的话被董卓听到了没有。如果董卓听到了,这可是一件不妙的事情。

    刘宣心中乐开了花,他的武艺早已经到了先天巅峰,耳力极好。刚才有轻微的脚步声传来,他判定可能是董卓来了,所以赌了一把,说了刚才的话。

    这才刚说完,董卓就来了。

    显然刚才的脚步声是董卓,然后董卓又等了片刻。

    这次,小小的阴了李儒一把。

    董卓落座后道:“看你们两人相谈甚欢,谈了什么?”

    刘宣回答道:“回禀丞相,刚才我询问菡姑娘的事情。菡姑娘是丞相之女,出身不凡,不能怠慢了,所以询问菡姑娘的性格,以及菡姑娘喜欢吃什么,有什么爱好等等。”

    李儒连忙附合道:“卑职告诉世子,说菡姑娘秀外慧中,绝对是贤妻良母。”

    董卓粗犷的脸上有着笑容,呵呵笑了笑,道:“刘宣啊,不是本相夸口。菡儿不仅是模样长相好,而且心灵手巧。”

    “呼!”

    李儒听了董卓的话,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

    刘宣笑道:“丞相英明神武,教出来的女儿,自然也是容貌和智慧兼具。在下能娶菡姑娘回去,也是人生一大喜事。”

    董卓稍作停顿,正色道:“刘宣啊,既然你娶了菡儿,那就是本相的女婿,本相必定重用你。为天子贺寿后,你就留在长安,让孔融一个人回北海国,你看如何?”

    刘宣闻言,心中的一根弦骤然绷紧。

    来丞相府的路上,刘宣考虑了这问题,一旦董卓问及,必须处理好。

第191章 东莱郡到手了() 
刘宣脸上的神色很镇定,没有一丝的波动。

    内心的波澜,并未展露。

    董卓和李儒都想知道刘宣怎么选择,紧紧盯着刘宣,等着刘宣的答复。

    刘宣思考片刻,回答道:“丞相看重刘宣,是宣的福分,更是北海国的福分。”

    董卓道:“你不愿意?”

    刘宣说道:“请丞相听在下解释。”

    董卓道:“你说。”

    刘宣回答道:“如果在二弟病故之前,丞相让我留在长安,我万分愿意。相比于北海国的偏远动荡和贼匪成群,长安繁华富庶,安稳无忧,整日开开心心的,不用担心什么时候就可能遭到贼匪攻城,朝不保夕。”

    董卓微微颔首,北海国的情况,他也略知一二。当初就是因为北海****匪多,他才让孔融去赴任的,没想到孔融竟然没死。

    刘宣继续说道:“二弟死后,父王膝下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因为我的亲生母妃早年亡故,以至于父王颓废了好几年。后来有了二弟,父王扶正了现在的母妃,才重新振作了起来。”

    “可惜的是,母妃在今年亡故,二弟也在今年病逝。”

    “这一次,父王再次受到了打击,颓废不振,彻底失去了精神。”

    “整个人的精神,彻底垮了下去,一副行将朽木的样子。”

    说到这里,刘宣表情凝重,缓缓道:“《论语·里仁》说‘父母在不远游’,父亲尚在,我自当在父亲的膝下尽孝。”

    “虽说‘父母在不远游’后面还有一句话是游必有方,如果有目标和方向可以外出奋斗。可惜父王凄惨冷淡,我必须留在父王的身边伺候。”

    刘宣郑重说道:“男儿立身处世,头顶天脚踏地,孝为万事之首。如果我连最基本的‘孝’都无法做到,恐怕丞相也不会欣赏我了。丞相厚恩,宣只能抱歉了。”

    董卓听了后,皱起了眉头。

    拒绝了!

    刘宣拒绝了他的要求。

    这一结果,在董卓的预料当中。只是董卓考虑的是只要刘宣拒绝,他就准备发飙,迫使刘宣留下。可刘宣这一通话下来,董卓准备的说辞和话语都憋了回去。

    董卓的目光落在李儒身上,让李儒想办法。

    李儒微微一笑,不卑不亢的说道:“世子仁义孝顺,堪称楷模。世子孝顺康王,可谓是孝感动天,令人钦佩。本官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刘宣笑着询问,心中暗骂李儒多事,他幽怨的看了李儒一眼。刚才我不停的吹捧你夸你,把你捧上了天,现在你拆我的台,实在不仗义。

    李儒脸上掠过一抹不自然,也觉得不地道,但想到董卓,还是如实道:“丞相只需派人前往北海国,把康王接到长安即可。如此,世子也可以尽孝了。”

    刘宣眉宇间,闪过一丝冷意。

    好狠的李儒!

    一句话,戳在了刘宣的短处。

    如果董卓真的做了,刘宣不得不受到胁迫。因为刘宣一旦舍弃了刘赫,将被天下人唾弃鄙夷。在这个时代,忠、孝、礼、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人成大事的本钱。

    董卓嘿嘿笑道:“文优的建议好。”

    “唉……”

    刘宣摇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董卓问道:“为何叹息?”

    刘宣回答道:“在下叹息,是因为父王无法来长安。”

    董卓皱眉道:“为什么?”

    刘宣说道:“丞相,我已经和菡姑娘订了婚,我便是丞相的女婿。父王来长安,是丞相的一番好意,我自是高兴的,只是父王情况特殊。一方面父王身体不行,不适合远行;另一方面父王担心死在外面,无法落叶归根。”

    刘宣感慨一声,道:“我来长安前,陪伴父王时。父王就曾经说死后要葬在北海国,和母妃合葬。父王的情况不乐观,肯定不愿意远行。丞相如果不信,可以派人前往查探。”

    自从康王妃和刘裕死后,刘赫整日沉溺于酒色,身体已经被掏空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赫的身体每况愈下,即使董卓派人去查探,刘宣也不担心露馅。

    董卓听了后,无法谴责刘宣。

    刘宣孝字当头,这是刘宣身为人子该做的事情。

    刘宣看了李儒一眼,投去求助的眼神。

    李儒想到刚才刘宣吹捧他的话,再想到刘宣对董卓没有展露出敌意,便说道:“丞相,世子的话倒也有礼。人老了讲究落叶归根,不愿意走远,这是卑职考虑不周。”

    董卓点了点头,脸上的神情有了松动。

    刘宣知道机不可失,趁热打铁道:“丞相的一番提携,在下明白,更感谢丞相的厚爱。虽然我不能留在长安,但留在北海国有三个好处。”

    董卓听到好处,嘴角上扬道:“哪三个好处?”

    刘宣说道:“第一,我留在北海能孝顺父王,在父王膝下尽孝,不至于父王孤苦无依,孤零零的一个人守着偌大的王宫。”

    “第二,我留在北海国可以为丞相送盐。北海国东临大海,和北海国毗邻的东莱郡更是挨着大海。临海之地,盐业发达。只要我在北海国,就能为丞相输送大量的盐。”

    “第三,我可以为丞相牵制袁绍。北海国位于青州,距离冀州很近。袁绍占据冀州,妄图另立新君和丞相做对。我在北海国牵制袁绍,能缓解长安的压力。”

    刘宣正色道:“虽然我不在长安,但忠于丞相,忠于朝廷,绝无二心。”

    “好!”

    董卓的脸上,流露出灿烂笑容。

    对于刘宣是否尽孝,董卓根本没放在心上。

    董卓在意的是盐和牵制袁绍。盐是最关键的战略物资,也非常赚钱。如果刘宣送来大量的盐,就表示董卓有大把大把的钱赚。

    董卓更忌惮袁绍,有刘宣在北海国牵制袁绍,董卓的压力会更小一些。毕竟他嫁了女儿给刘宣,双方是姻亲的关系,刘宣总得帮衬他。

    董卓看了李儒一眼,李儒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董卓也不再强留,微笑道:“贤婿孝字当头,孝心可嘉,本相如果再强留你在长安,那就不合适了。罢了,等天子大寿结束后,你和孔相一起回北海国。”

    刘宣拱手道:“多谢丞相。”

    顿了顿,刘宣道:“丞相,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董卓正在兴头上,说道:“尽管说。”

    刘宣迟疑了片刻才道:“北海国终究人单力薄,力量不足,盐业也比不上东莱郡。在下想谋取东莱郡太守一职,一方面可以增强力量抵抗袁绍,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大盐业的生产。”

    董卓毫不犹豫的道:“准了!”

    对董卓来说,东莱郡不再他的控制中。

    刘宣要东莱郡,他给就是。董卓能做的,就是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任命。刘宣能否在东莱郡站稳脚跟,那是刘宣的事情了。

    刘宣拱手道:“丞相厚恩,刘宣唯有竭力报答丞相。”

    董卓道:“有这个心就好。”

    董卓的心情相当舒坦,觉得刘宣很识趣也很识时务,值得栽培。

第192章 第二次洞房() 
刘宣的一番话赢得了董卓的欢心,让董卓彻底放下戒心。

    抛开严肃而纠结的正题,仅是谈论风花雪月,大厅中的气氛就更是融洽了。再加上李儒也在一旁时不时的帮衬,三个大男人谈笑甚欢。

    刘宣在丞相府中一呆就是一天,聊天、欣赏歌舞、吃饭、喝酒……直到晚上吃过了饭,刘宣才解脱了,在侍从的带领下,刘宣往立董菡的房间行去。

    进入院子,屋子中灯火通明。

    刘宣望着董菡的房间,嘴角有着一抹轻笑。昨天晚上在司徒府和貂蝉春风一度,娶了貂蝉为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