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83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83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世直到一个多月后,才下决心抓大院君。这一世,中国不知道占了多少便宜,此时,日本公使刚逃回长崎,想必日本政府也才刚刚开始讨论怎么解决问题。等到日军过来,朝鲜早已大局已定。

    26日,高宗在看了金弘集等人带回闵妃密信,终于下定了决心,让赵宁夏出面正式"请求"中国出兵。袁世凯终于可以放开手脚了。

    而此时的日本政府,仍然在进行激烈的争论,主战主和争执不下,直到7月28日,才初步定下了以武力为后盾,迫使朝鲜屈服的策略。

    主要目标是:要求朝鲜政府谢罪、赔款、惩凶,同时又规定割让朝鲜巨济岛或郁陵岛、5年内朝鲜军队警卫日本公使馆、必要时出兵占领仁川以及扩大日本在朝鲜的通商特权等。

    但直到这个时候,日本还没搞清楚谈判对手到底是哪个。z

第一百零九章 占据先机() 
1882年7月28日,日本以最快的速度采取了行动,由金刚号和比睿号两艘强舰为首,由天城、磐城、清辉、日进、孟春、迅鲸六舰作为僚舰,组成联合舰队。金刚号为旗舰,司令官为海军少将仁礼景范。舰队护送着由陆军少将高岛鞆之助率领的1500名陆军士兵,以及由花房义质领衔日方代表团,从马关出发,前往朝鲜仁川。

    同时,以扶桑号铁甲舰为首的第二批舰队,包括甲铁、龙骧、富士山、千代田形等舰也开始在东京的品川港集结。

    日本参谋本部也开始进行动员,参谋总长山县有朋和外务卿井上馨亲自坐镇马关,最近的驻扎在熊本的第六师团也开始往福冈移动。

    7月30日,日军舰队抵达仁川。花房义质站在迅鲸号上,正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趁着朝鲜大乱,日方以最快速度控制整个汉城,以武力为后盾,强迫朝鲜进一步签订不平等条约,一举彻底的把朝鲜变成日本的势力范围,而中国人还傻子一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正想得美,舰队一到港口,花房义质马上瞪圆了眼,成了傻子。

    只见港口外面,一堆战舰一字排开,严阵以待,黄龙戏珠旗迎风招展,正是中国舰队。这让日方倍感意外,中国得反应速度有这样快?会不会是凑巧路过正好赶上了?但向港口外的渔民一打听,整个仁川港已经被中国重兵把守了,花房义质一下子有了非常不好的预感。

    目前朝鲜虚实不明,国内还没有下决心开战,强行在仁川登陆,很可能会引起冲突。无奈之下,日军只好转向前往仁川以南的水原郡。

    8月1日,日本海军在仁川港与中方对峙,其余人在水原郡登陆,直趋汉城。在汉城郊外遇到了闻讯前来迎接的金玉均和朴泳孝等人,这才知道了朝鲜的大概情况。

    原来本应该天下大乱的朝鲜,此时居然已经风平浪静了,而且中**队已经牢牢控制了整个汉城,严防死守,完全占据先机。这一切变化远远出乎日方的想象,花房义质等人更是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不得已之下,日军只得重新撤回汉城以南的水原郡驻扎,直到8月2日,才掌握了事情的经过:

    第一。大院君已经26日被中方逮捕,并被送到了与中国仅有一江之隔的义州郡,软禁了起来。但并没有公布任何罪状,而只是说出于健康原因,让大院君进行"休假式治疗",朝廷对外的公告大意是:大院君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身体严重不适,经同意,现正在接受休假式的治疗。

    整个公告语气暧昧,令人浮想联翩。

    同时大院君的亲信李载冕、李景夏、申正熙等人,也只是被革职而已,并没有受到其他惩处,对于他们在暴乱中扮演的角色,朝廷更是一字未提,此中深意,耐人寻味。

    第二。闵妃被重新迎回了昌德宫,而且仪式相当隆重,显然闵妃集团已经重新得势,但据金玉均等人透露,其实都是中方在背后操纵。

    第三。中**队控制汉城后,晓谕了聚集在梨泰院的暴乱军民,要求放下武器回家去,既往不咎等等,并且指使朝廷发放一些拖欠的粮饷,安抚叛军的情绪。到了27日,大部分人都已经散去了,剩余的数百人于28日凌晨,遭到中**队的突然袭击,上百人死亡,金长孙、柳卜万、**吉等8名兵变“魁首”被处死,孙顺吉、崔奉圭及孔致元等人,带头围攻日本公使馆,也已经被中方拘押。因此整个暴乱事实上已经被彻底镇压了。

    仅仅几天的工夫,这么大一场动乱就被轻易了解了,而动乱中角逐的三方,都已经彻底被中国搞定了。其神速,其迅猛,其决然,其果断,简直是天方夜谭,骇人听闻。这都让花房义质等人觉得自叹不如,信心大受打击。一时间方寸大乱,进退失措,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经过商议,花房义质决定亲自带人进汉城交涉。

    这边日军还在待命,那边丁云桐却是怪招叠出。根据他预先的命令,8月2日清晨,仁川港外的中国舰队,突然全军集结起来,径直离开了。

    这一招大出日本舰队司令仁礼景范的意外,就好像两个拳击手,咬牙切齿,大眼瞪小眼,随时都准备着拼个你死我活。这时候,其中的一个选手,突然双手插兜,吹着口哨走了,丢下另一个人,莫名奇妙的傻在那里。

    仁礼景范派一艘舰跟在后面一看,发现中国舰队居然是全军南下,一路径直往日本方向驶去,摆出一副要拦截日方后援船只的架势。

    这个发现让仁礼景范左右为难,不知道该留在仁川,还是该跟着中国舰队。最后,他还是决定还是尾随中方。万一双方开战,中国舰队沿途袭击日军的运输船,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一边派人通知岸上,一边也启航追击。于是,中日两国舰队在黄海上面,一前一后玩起了躲猫猫。

    这正中丁云桐的下怀,他这一手可不是跟日本人随便闹着玩玩而已,是有很深刻的含义的。

    他前世阅读日本近代的战争历史,深刻领悟日本的作战风格,就是胜者为王,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每一次战争,都是不宣而战,或者一宣即战,经常是以偷袭对方开场。

    甲午战争是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的运输船"高升号";

    日俄战争是同时偷袭仁川和旅顺的俄**舰;

    太平洋战争则是偷袭珍珠港。

    所谓推己及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喜欢偷袭别人,自然也怕别人偷袭自己。因此,丁云桐料定日本舰队没有别的选择,肯定会尾随追击。

    要知道,在大洋上相互追逐,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波涛汹涌中又无法好好休息,这样的精神压力,这样的工作劳累,会极大的加快舰上官兵身体里的新陈代谢。

    这时候,要命时刻的到来就会大大提前。很快,日军官兵的"脚气病",也就是维生素b1缺乏症就会迅猛的发作。

    在刘步蟾的指挥下,中国舰队忽而向西,忽而向东,一会儿悬挂彩旗,一会儿悬挂白旗,一会儿致敬友好,一会儿对空放炮,一会儿挂出旗语"所有人员,准备战斗",一会儿又挂出旗语"祝各位读者马年快乐,万事如意"。

    弄得后面的日本舰队官兵如疯似傻,一惊一乍,情绪跌宕起伏,精神高度紧张。仁礼景范更是咬牙切齿,痛骂"支那人都是神经病,十个压路机坏了两个………八个压路啊!"

    这边日本舰队经历着人间喜剧,那边花房义质却是感受着悲剧的气息。

    刚一进汉城,中方驻朝的副代表马建忠,就主动过来会面。一张嘴就是恶人先告状,指责日方在背后煽动汉城暴乱,日本教官掘本礼造更是肆意挑衅,导致事态迅速升级,现在又大军压境,图谋不轨,对此中国将提出严正抗议云云。

    这一番指鹿为马,混淆是非的说辞,差点没让花房义质当场晕过去。中方对于暴乱军民围攻日本公使馆,前后共打死十三名日本人这些事实一律视而不见,反而倒打一耙,指责起日方来了,这让花房义质激愤之下,竟然都不知道从何辩起。

    双方激烈争论,大吵了一架,直到两个人都唇干舌燥之后,马建忠才勉强同意"妥善保护好日本公使馆,是朝鲜政府必须尽到的义务,也是国际法律的常识。在这一点上,朝鲜方面确实有一些责任。"

    但这个责任有多大,应该由哪些官员来承担,这一点,马建忠又坚持"当时事出突然,声势浩大,朝鲜官方自顾不暇,虽有过但情有可原。",并说明带头围攻的乱军都已经被中方拘押了。

    等到马建忠离开,刚刚还高兴谈判有进展的花房义质,才突然清醒过来,感到自己由于被中方颠倒黑白的说辞激怒,竟然上了对方的当了。

    自己本来应该直接找朝鲜政府谈,干嘛要搭理中国人呢。跟中方争吵朝鲜问题,不就等于承认中国是朝鲜宗主国了吗?

    想到这一点,花房义质十分的懊恼。他连忙亲自前往王宫,要求面见高宗。结果却是吃了个闭门羹。得到的回覆是:高宗身体不佳,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找中方代表商谈。

    气得花房义质肚里一阵大骂。

    回到住处后,金玉均前来知会,他听说中方的袁世凯与闵妃达成了协议:中国推翻大院君,扶持闵妃。而闵妃作为回报,要把对日的外交权力转交给中方。

    花房义质只觉得憋了一肚子火,朝鲜方面不肯跟他谈。想要用武力威逼,又觉得中国准备充分,心里又没多大把握。想来想去,竟觉得无计可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z

第一百一十章 稳坐钓鱼台() 
权衡过利弊,花房义质觉得此时还需慎重,只得暂时先返回水原郡。刚一回来,又得知中日双方舰队不知道为什么,居然都离开了仁川港。

    花房义质眼见局势越来越离奇,和本方预先的设想完全不同,只能先向国内报告形势的变化,等待方略指示。

    此时,朝鲜的态势呈现出一种奇特的不明朗。尤其是日方,被中国迅速有力的举措给震慑了,不敢轻举妄动。

    1882年8月5日,在获悉朝鲜的新情况后,日本召开紧急会议。伊藤博文在会议上大声疾呼,要求所有人都"清醒一下"。他严肃的警告:中国的招法,既快又准,一招接着一招,让日方难以应对。这样快的反应速度,绝对不可能是临时起意,仓促决定,甚至有可能是蓄谋已久的行动。而整个过程,日本都蒙在鼓里

    伊藤博文着重指出:有一个令人怀疑的细节,根据大沽口的间谍密报,恰好在汉城动乱前几天,中国的舰队突然从大沽口拔锚启航。而汉城发生暴乱的同时,中**队就已经感到仁川。再结合之后中国采取的步骤,一步步有条不紊。因此,不能排除汉城的暴乱都是中国在背后策划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帝国的情报系统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帝国也必须重新评中国的实力,并调整自己的政策。

    伊藤博文最后说道:"我们自以为什么都知道,实际上我们对中国一无所知。如果我们贸然行动,那么帝国就将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伊藤的发言,引起了与会者强烈的反响。这种反响分成了两个极端,支持者认为他的发言是真知灼见,反对者则认为如果像伊藤那样犹豫不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