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82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82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要跟大院君说明,等到有一天与日本开战,将重新扶持他上位,这样大院君也能安心休养等待,而且对日作战,由抗日更坚决的大院君执政,对中国也更为有力。

    这些策略,丁云桐事先跟袁世凯有所透露,但要他保持绝对机密,甚至不能告诉副手马建忠。

    历史的车轮在缓缓推进,却有一个人却在微调车轮下的轨道。

    1882年7月,汉城中流言四起,已经欠粮13个月的武卫营和壮御营,更是军心思乱,愤恨的目标首先就是负责粮饷发放的宣惠厅。

    感觉到形势不妙,宣惠厅于7月16日发布公告,有一批来自于全罗南道的漕米运抵京城,将于7月19日首先给武卫营的士兵发放一个月的军粮,以此来安抚情绪。

    这个公告迅速被袁世凯得知,这是丁云桐事先一再提醒的。

    袁世凯惊叹:"神了,神了,庙算深远,天威难测啊!"他从灵魂深处发出一种恐惧:"皇上为什么会知道,为什么会料到?"

    袁世凯从小读的是圣贤书,子不语怪力乱神,六道之外更是存而不论。他对鬼神玄妙,一向是将信将疑,但这一刻却对皇上那种远隔万里,如在眼前;明日之事,却观之如昨日的预判,感到惊心畏惧,他甚至觉得假如自己有不敬大逆之心,皇上说不定也能未卜先知。

    当然从另一方面,他也对完成任务更有信心了,反正皇上都已经料定了的。他马上就把这个消息向北京报告。

    当天晚上,丁云桐收到电报,一蹦三尺高,果然如此,历史的轨道大致吻合,这也让他更加信心百倍。

    丁云桐立刻下令,在山东登封的吴兆有部立刻进行动员,出发日期定在19日,同时停泊在大沽口的舰队,立刻前往山东海面,为吴兆有部护航。

    同时命令薛福成,让在日本的间谍网,严密关注日本马关和福冈两个港口的动向。

    在这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情绪中,时间到了7月19日。

    袁世凯一大早刚起来,吃过早饭,与马建忠还没说两句话,就看见下人跑了进来,喘着粗气报告:"报告大人,宣惠厅里打起来了!"

    袁世凯轰然站起,朝鲜叛乱开始了!z

通知并且拜年() 
过年了,家里老来人,还得干家务,擦一早上玻璃,时间紧张啊,一天两更难度较大,暂时还是恢复以前的制度,下午五点左右一更,但我会保证三千字。

    等过完年,再恢复两更。

    编?辑老大放假,我们也没人管了,首页推荐是上不去了,只能在分类强推混一下。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支持,尤其是几位朋友,浪子要点名鞠躬给你们拜个年:

    宇宙征服者、黑夜阿萨辛、土鳖将军、不悔哥哥c、心是猛虎、晴空葬雪、非洲浪子、6154982、苏子叁、唯物主义辩证、aiyingzi、tcxiazhou、流花溪不留花、千炎剑仙等各位朋友,包括那些收藏我的弟兄们。

    无论是打赏还是评论,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只要看过书的,浪子都要感谢,笑骂由人。

    正是由于你们,我才会有动力一直写下去,直到杀光所有地球人!

    请大家跟我一起努力,见证奇迹的时刻!

    也祝大家新春快乐!z

第一百零八章 大局在手() 
形势发展,犹若滚雷。堪堪还在天边,转瞬已在头顶炸响。

    仅仅在一天之内,整个汉城已经火光四起,喊声震天,到了晚上全城已经乱成一团,彻底失控了。

    袁世凯一边给所有随行人员分发武器,一边派人去了解情况,到了晚上才逐渐搞清楚来龙去脉。

    原来在7月19日凌晨,天刚蒙蒙亮,就有大批武卫营的士兵,饥肠辘辘的在宣惠厅门口等待,因为按照公告,今天该发放军粮了。所有士兵的家庭都挣扎在饥饿的边缘,今天的米是要拿回家救命的。

    等到宣惠厅打开后,期盼已久的稻米发到手一看,所有的士兵立刻怒发冲冠。这些救命的粮食当中,居然有一半是砂子和糠皮,一石米实际上分到一半!

    原来,这些朝鲜官员贪污成风,从漕米进京到分发给士兵,当中经过了层层盘剥,到最后能剩下一半,已经是一个奇迹了,这还是官府上面考虑到军心不稳,否则一粒米也不会发。

    但这些士兵忍饥挨饿一年多,苦苦盼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再加上之前郁积的愤怒情绪,一时爆发出来,吵吵嚷嚷的拒绝领米。

    而这个管理发放工作的库直(管理员),更是不识时务,仗着自己是闵妃侄子,兵曹判书闵谦镐的门人,居然还打骂士兵们。忍无可忍的士兵们终于爆发出来,一拥而上把这个库直当场活活打死。

    眼见已经闹出了人命,这些士兵索性大喊:"饥死,法死,反正是等死,不如杀死该杀的,报仇雪恨!"

    随后乱军蜂拥着攻击并焚烧了闵谦镐的住宅,一路上,无数的军民闻风赶来,到了中午的时候,人数竟已经达到了数万人之多。

    这时,有一部分军民在有心人挑唆之下,开始聚集在云岘宫,请求大院君出面。随后,大院君就派心腹许煌,指挥这些军民前去攻击东别军营,获得了大批武器,并在东别营号召集结军民。

    这时朝廷派人去通知别技军,但很不巧别技军刚刚放假,军营里只有几十个人,根本派不上用场。到了晚上,暴动军民在大院君势力的指挥下,兵分数路分别攻击了各个政府衙门,并一举攻占了别技军所在的下都监,将日本教官掘本礼造等人全部活活打死。

    随后军民前去围攻日本公使馆,由于事先得到别技军军官尹雄烈的密报,日本公使花房义质知道大事不妙,索性一把火烧掉公使馆,带着28个人,连夜逃往仁川。

    眼看日本人已经逃走,暴动军民索性冲进了昌德宫,扬言要清君侧,活捉闵妃,并将闵谦镐和观察使金辅铉、领议政李最应等人打死。

    整个宫中一片混乱,也不知道闵妃是死是活。

    袁世凯深感形势严峻,一边将情况报告国内,一边派人去接触那些亲华派的大臣,试探他们的态度。

    20日凌晨,丁云桐接到了电报,不出所料,跟前世对比起来,这一世的情况更为严重。暴动来的更加猛烈坚决,仅仅一天一夜,闵妃政权就垮台了。虽然袁世凯报告闵妃生死不明,但丁云桐断定闵妃还活着,这个女人前世变幻腾挪数十年,哪有这么容易就挂掉的?

    房间里也没开灯,丁云桐借着月光慢慢踱着步,心里思考着接下来的步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院君很快就会掌握大局,重新执政。

    那么中国一方面要广泛联系众大臣,一方面让吴兆有部队迅速控制汉城。等待时机一成熟,就可以推翻大院君政权,重新扶植闵妃集团。

    由于自己早已做好准备,这个过程会很快完成,等到日军赶过来,大局已经定了,到时候再来跟日本逗嘴皮子。"

    这样想定了之后,丁云桐令人发电给袁世凯,让他联系朝中四个大臣,金弘集、金允植、鱼允中和赵宁夏。这四人都是亲华派,由他们来制造舆论,请求中国出面是最合适不过的,同时也能影响高宗。

    20日上午,大院君进宫会见高宗。此时高宗早已经是惊弓之鸟,宣布"自今大小公务,并禀决于大院君前。"事实上已经把一切权力转交给大院君了。

    大院君第一个命令,就是宣布闵妃已经死了,要暴动军民退出王宫,并许诺会惩处贪官。听说闵妃已经死了,暴乱的军民失去了继续战斗的理由。

    紧接大院君宣布,此次骚乱,"情非得已,事出有因",政府绝不会秋后算账。在得到这样的保证后,很快就有大批民众散去,剩余的数千军民,虽然心存疑虑,但也愿意遵守秩序。随后,这批人撤往城外梨泰院,以观望时局。

    很快,到了21日,大院君便组织起了自己的新政府班底,分别有户曹判书李载冕,武卫营大将李景夏,壮御营大将申正熙,另外李正会,赵秉昌,李源进、任应准、李载晚等亲信也掌握了各个衙门。

    并且就在当天宣布了一系列举措,比如释放政治犯、恢复从前的制度、禁止拥有特权的日本批发商等。

    而袁世凯一边让马建忠去仁川联络,迎接即将到来的吴兆有部队,一边自己走访四大臣。这一轮密谈下来,四大臣全部赞成中国出兵,他们认为大院君这次上台并不是正常程序,是依靠叛乱,是"谋逆"之举,有违伦理,后患无穷,支持中国出兵推翻大院君。

    尤其鱼允中更是哭着跪求中国速速出兵,因为日本极可能"借事居功问罪,得肆要胁之谋。"这正中袁世凯下怀。

    袁世凯立刻拜托赵宁夏等人,入宫去说服高宗,但高宗显然对借用中**队对付大院君有些犹豫。因为他以前习惯于被闵妃指使,现在闵妃生死不明,高宗有些不知所措了,众臣苦劝一天,一直到了22日夜,他仍然下不了决心。

    袁世凯心急如焚,马建忠已经派人来报,大军已经赶到仁川港口了,而大臣们也联系好了,但高宗就是不松口。根据事先皇帝的指示,行动前必须先得到高宗的授权,等将来势力已经稳固了,再来"挟天子以令诸侯"。

    22日晚,袁世凯给国内发电,陈述高宗犹豫,局势胶着。

    到了23日,皇帝回电,只有短短七个字:忠州长湖院,闵妃!

    袁世凯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我的至圣先师乾坤无极周天诸神啊!皇帝到底是从何得知啊!什么忠州长湖院,我听都没听说过啊!"他觉得自己快要被吓瘫了。。。。。。。

    当天金弘集就带人快马赶往忠州,24日果真在忠州长湖院找到了惊魂未定的闵妃诸人。

    原来闵妃在暴乱当晚化装成宫女,在武艺别监洪在羲保护下逃离王宫,刚刚一路逃到了此地,屁股还没坐稳,就有人过来找了,一问是"上国使臣"指点的。

    闵妃现在已经方寸大乱,她也没心思弄清楚"上国使臣"是怎么知道这里的,一听中国愿意出兵扶持她,立刻喜出望外,事实上她也没有别的选择了。她立刻写了封密信,交给李容翊、沈相薰二人随金弘集回汉城,去见高宗。

    与此同时,吴兆有部已经在仁川登陆,开始还受到朝鲜仁川府使郑志镕的阻拦。而且据说,几天前日本公使花房义质等人逃到仁川,正由于此人的庇护,才侥幸能找到船出海逃走了。既然是个亲日派,也就不用客气了,袁世凯果断下令把他拘押起来。

    随后,军队兵分两路,中校张光前率领一个团据守仁川,上校吴兆有,马建忠,以及随军而来的马建常(马建忠之兄),陈树棠等人,率领一个团直趋汉城。

    到了25日,汉城郊外各个要点都已经被中**队占据,整个形势已在掌控中了。

    丁云桐收到消息后,深感欣慰:这一世,自己料敌机先,兵行神速,不到一周的时间,在朝鲜已经布局完毕,只等高宗授权,便可监禁大院君,扶持闵妃,同时借势全面控制朝鲜的内政外交。

    前世直到一个多月后,才下决心抓大院君。这一世,中国不知道占了多少便宜,此时,日本公使刚逃回长崎,想必日本政府也才刚刚开始讨论怎么解决问题。等到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