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80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80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斯柴尔德肃然说道:"唐先生的坦率,出乎我的意料。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必兜圈子了。贵国大使之前所说的,要给犹太人一条渡过红海的路,到底是什么样的路?"

    所谓渡过红海的路,指的是<圣经>所记载的故事,犹太人为了躲避屠杀,从埃及逃往巴勒斯坦,先知摩西从红海中分出一条道路,拯救了犹太人。

    唐绍仪也同样肃然回答:"就是犹太复国之路!"

    看着对方瞪大的双眼,唐绍仪继续说道:"整个欧洲,已经没有犹太人的容身之所。你们几千年前的先知摩西,带着犹太人走出了非洲,现在该是你们走出欧洲的时候了。人们歧视犹太人,是因为你们不是一个国家,这个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就是建立犹太国。这个世界已经没有多余的地方来成立犹太国,但我们伟大、仁慈的皇帝愿意给犹太人一块"应许之地",使其成为世界犹太人的家园。"

    罗斯柴尔德从牙齿缝里蹦出一个词:"哪里?"

    唐绍仪将随身地图展开指给他看,"中南半岛北部,面积相当于两个塞浦路斯,足够容纳全世界的犹太人。"

    罗斯柴尔德看着地图,好久才说到:"我们怎样才能相信贵国的真诚?"

    "我国皇帝将对全世界发布一个宣言,阐述我们的犹太政策,将以我们的国家信用和我们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来做担保。假如您认为这仍然不够,那很遗憾,这世界上没有誓言的魔法。我也不认为还有其他国家,愿意给出同样的机会,允许出现一个犹太国。"

    罗斯柴尔德良久才缓缓说道:"我个人非常欣赏您的坦率,但这是犹太民族的大事,不是几个人所能决定的,我所作的只能是传播消息,当然也可以说服一些有名望的人来参与,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相信您能理解。现在,请告诉我,贵国皇帝想要什么样的回报呢?"

    罗斯柴尔德双手一摊,就像一个古董店的老板,一副"请开个价"的姿态。

    整整两个小时后,唐绍仪才离开。

    三天之后,也就是6月23日,丁云桐通过帝国通讯社向全世界发布了一个简短的宣言,全文为:

    “中国皇帝陛下政府,赞成犹太人在中南半岛丰沙里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会尽力促成此目标的实现。但要明确说明的是,不得伤害已经存在于此地的非犹太民族的公民和宗教权利,以及犹太人在其他国家享有的各项权利和政治地位。”

    这个宣言被称为"六?二三宣言",发表之后短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世界,轰动了整个世界,像是茫茫黑夜中,天空中突然爆发了一颗星辰,所有的人都不禁仰头张望。z

第一百零五章 情报纷至沓来() 
6月26日夜,雨,伊藤博文坐在自己家的芳梅书屋里,若有所思的看着窗外的淅淅沥沥。

    他把自己的书房起名为芳梅书屋,是为了表示对妻子的爱,他的妻子就叫梅子,是艺妓出身。但假如凭此就认为伊藤博文是个对爱多么忠贞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可是明治政府里鼎鼎大名的好色之徒。他基本不问女人的美丑,像对待庙会上的花一样,只要他心血来潮,就会成为他猎取的目标,甚至于会挪用明治天皇机密费玩女人,妻子纯粹是一摆设,十足一个色情狂。

    但此时他的心情却十分的沉重,几天前中国宣布了"六?二三宣言",这让对政治和外交十分敏感的伊藤博文大为吃惊,其意义非同凡响,甚至会影响亚洲历史。

    尤其是位置在老挝北部地区,这必然会让犹太人去支持中国对暹罗的政策,而即将于暹罗结盟的日本,将成为犹太人的对立面,这对未来日本争取犹太人的资金支持十分不利。

    这可是十足的大手笔!是雄才伟略的大君主才能干得出来的!

    更可怕的是,根据日本间谍掌握的情报记录来看,中**机处会议上对此事居然一字未提!如此重大的决策,日本事先一无所知,这让伊藤博文开始怀疑,那些对中国高层了如指掌的官员是不是在自我吹嘘。

    伊藤博文深感中国的神秘,谁知道中国皇帝手里还有什么惊人的底牌呢?在未能充分了解中国之前,轻易与中国决裂风险巨大,他决心阻止这种风险。

    第二天一大早,伊藤博文直趋皇宫,他要面见天皇,因为在目前日本国内极为激昂的舆论氛围中,只有天皇才有可能力挽狂澜,暂时勒住那即将脱缰的野马。

    伊藤引用苏轼的<贾谊论>,说道:"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我大日本帝国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最好的时机;天皇陛下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

    在伊藤博文的苦劝下,明治天皇终于答应,"要让帝国保持冷静和克制。"

    同一时候,中国宣布支持建立犹太国的消息,也震撼了暹罗,以及正在暹罗访问的日本代表团。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日暹双方因为有共同的政治需求,都是为了牵制中国,所以在结盟问题上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但在具体条款上却又有分歧。

    日本希望在中日之间发生战争时,暹罗能够进攻中国云南,在此条件下,日本将给予暹罗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帮助暹罗训练军队。但日本却不肯明确说明,在中国与暹罗发生冲突时,日本将采取什么行动。

    而暹罗在这方面,也是有着同样的矛盾。显然双方都希望对方更多的承担义务。

    就在这时,爆炸性的新闻传来,中国将把刚夺取的丰沙里,转交给犹太人。这不仅是让暹罗感到更大的危险,也让暹罗感受到了侮辱:刚刚失去的土地,就被转手交易了。他们认为日暹同盟对自己的重要性,要远甚于对日本,因此不得不在谈判中做出了妥协。

    6月28日,日暹双方秘密签订了<日暹同盟条约>,条约规定:自即日起,日本与暹罗相互承担对对方的安全义务,时间期限为十年;假如暹罗与中国发生武装冲突,日本有义务提供一切经济、政治、军事上的援助;假如日本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暹罗必须以军事力量,向北纬20度以北前进。。。。。。。

    这个条件显然日本更为主动,因为其责任只是"援助",较为笼统。而暹罗的义务却规定的极为具体清楚,那就是向北进攻,发生武装冲突。

    签约之后,双方都有意透露风声,并且日方代表团高调回国,还召集日侨大开欢送会。

    这个消息也很快被急电报告给了北京的丁云桐,他看着报告冷冷一笑,这就叫相互取暖吧,而且听说还有日本代表团正在访欧的路上。

    英国此时的基本政策,是防止俄国南下威胁印度,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暂时还是有利用价值,这样英国就不会贸然在中日之间选边站。

    法国已经受够了亚洲,俄国对日本的威胁不亚于中国,德美等国,中国广大的市场要远比日本有价值,谁会发疯去帮助日本呢?有什么好处呢?为了价值观?

    而其他欧洲国家,更没有力量可以威胁中国的,所以丁云桐认为这都不会有效果的。

    至于暹罗,它的目的无非是想夺回上寮的三个邦,但这种意图,只会让犹太人更加依赖中国,反而是于我有利。

    想清楚利害关系,丁云桐开始研究起犹太人财团的情况。

    在这段时间里,唐绍仪不断发来报告,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介绍下,他正在密集会见许多有名望的犹太人,包括一些犹太金融家。

    短短几天,唐绍仪就会晤了尚德,卡梅伦,艾尔弗雷德,比顿等人,还包括英国石油巨头马库斯·塞缪尔,伦敦最大的金融家欧内斯特·卡斯尔。

    罗斯柴尔德还帮助联系了美国的雅各布·希夫、库恩、洛布,汉堡的沃伯格等银行家。

    虽然之前已经和罗斯柴尔德商量过,但唐绍仪仍需要向他们进一步介绍详细的政策,展现决心,也商量具体的合作事宜,另外,也邀请犹太人团体访华。

    同时,罗斯柴尔德等人,也在酝酿建立"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其成立后的第一项计划就是,访华。

    丁云桐看完报告,觉得此事还需要时间,人只会在无奈之下,才会离开家园,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相信不久以后,俄国和东欧的犹太人首先会有一大批来到中国,或留下,或前往丰沙里。同时,也会更容易聘请到犹太人专家和工程师,以满足工业化所需。

    这时丁云桐又拿起了薛福成的报告,里面是关于日本的情报,以前曾经交待过三个任务,其中第一个任务,查清日军编制,其中陆军相对简单,已经逐步摸清了日军的编制。但日本海军的情况却是高度机密,极难刺探。

    第二个任务,送一些小孩在日本培养,进行顺利。

    但第三个任务,脚气病的研究情况,同样是日本军方的绝密,根本没有任何线索。

    另外就是打探到的,关于日本军队杂七杂八的消息,有用没用统统记录下来,供皇帝参考。这也是丁云桐的特别要求,因为有些线索都是无意中发现的。

    丁云桐仔细看着,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突然,一个小道消息跳入了他的眼帘:在横滨,日军一名后勤运输人员,在酒吧里喝醉了酒,讲了一个好笑的事情。说在半个月前,他亲眼看见,一艘准备远航的军舰在码头补充物质,居然拉了几头活牛上船,让人笑死了,难道这些水兵要在海上放牛吗?

    随后酒吧里的谍报人员,就将这个道听途说的新闻记录下来,作为情报向上级报告,为此还被训了一顿,这也算情报?

    但在此时,丁云桐心里却是翻江倒海。

    要知道此时的日本军队,主食可是精白米,也是不吃牛肉的。拉活牛上船,说明日本海军要开始进行实验,研究饮食与脚气病的关系了。之所以用活牛,自然是为了牛肉保鲜,因为当时虽然冰箱早就发明了,但日本军舰上还没有冰箱。

    也就是说日本海军已经开始重视高木兼宽的意见,从半个月前开始进行远洋的饮食改变实验。前世要到三年后才开始类似实验,可见这一世由于中国的压力更大,迫使日本更加急迫的解决脚气病问题,研究也提速了。

    丁云桐相信这次实验之后,脚气病也将不再是日本海军的软肋了,他心里深为可惜!

    不过这样的远洋实验,来回至少半年,真正修改海军章程至少要到明年,这样接下来的朝鲜动乱仍然是有利与中国,这是丁云桐唯一庆幸的了。

    他舒了口气,现在该是正式推行工业化的时候了。z

第一百零六章 朝鲜大乱在即() 
1882年7月1日,工业部正式成立,首任部长张謇,三名副部长分别为沈云霈、严信厚和许鼎霖。这四人前世都是极为优秀的实业家,这世又被丁云桐派往英国历炼过,其头脑远非一般官僚可比。

    同时成立了工业化领导小组,丁云桐亲自担任小组长,组织部长郭嵩焘,建设部长李鸿章,以及军机大臣张之洞和奕?,这四人担任实务副组长。

    丁云桐明白,他的作用是从战略上指挥全局,结定发展的方向,虽然郭嵩焘、奕?等人不赞成自己的理念,但他们具体操作能力远远强于自己。也就是说,即便是做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