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76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76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天,窝在东亚大陆当独裁者,那活着能有什么意思呢?跟永乐、乾隆这些鼠目寸光的君主有什么区别呢?

    此时中亚的希瓦、布哈拉等汗国还保持名以上的独立,还有反抗俄国的意愿;

    土库曼的部落大都还只是迫于形势屈从沙俄,人类史上最优秀的土库曼骑兵还在时常骚扰俄国人;

    而南亚的诸国还未变成英国领土,锡金还是西藏的属地;

    阿富汗仍然是军阀部落林立,中央政府形同虚设(这个国家好像从有人类开始,一直到世界末日,都将永远是一锅粥的样子);

    波斯(伊朗)还只是由一个洋奴政府控制,比前世的满清王朝更加**卖国,英俄正在这里搞贸易战,犹太人路透正在大搞基建项目(这个人后来还搞了个路透社);

    而最重要的目标,中国未来的希望,那就是美丽、广阔、富饶的奥斯曼帝国。整个中东名以上都是它的领土,这里拥有无穷无尽的石油,这里是人类的未来,谁掌握这里,谁就掌握未来。

    丁云桐认为,必须在二十世纪来临时,中国已经加入到瓜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遗产的行列。到时候利用自己对历史进程的熟悉,对阿拉伯人反叛情绪的利用等等,是完全可以分一杯羹的。

    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争取一切时间发展实力,即便是跟日本或其他国家作战,工业化进程也不能被打断。这就决定了必须要做好长期国内外两线作战的准备。

    丁云桐想的正入神,御前侍卫领班王雪惠跑进来,她是唯一一个不需要通报,可以直接来见驾的人。

    不过今天有些异常,居然跑进来的!丁云桐一愣,这是干嘛呢?

    王雪惠蹦跳着进来,见了丁云桐就高兴的喊了起来:"禀报皇上,我找到了!"

    这一嗓子,让丁云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找到了?什么东西找到了?"

    假如有别人在旁边,看见这一幕,一定会吃惊的合不上嘴。这个王雪惠居然在皇上面前如此蹦跳、随意喧哗,完全没有大臣们毕恭毕敬,大气不敢出的样子。不过几个伺候的太监,却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都知道皇帝极为宠爱这个侍卫,两人之间非常随意,根本没有君臣之间的礼仪戒律。

    丁云桐也确实喜欢这个王雪惠,因为她性格直爽,一点都不扭扭捏捏,心底坦白,就像一汪清水,办事又干净利落,活脱脱一个巾帼英雄的范儿。跟那个宫女钰莹比起来,后者像温室里的花朵,美丽却有点矫揉造作,而前者却像山里的野花,美丽芬芳,同时健康自然,何况她现在已经是丁云桐最信赖的贴身警卫了。

    听到皇帝的疑问,王雪惠才发觉自己的鲁莽,赶紧跪下回话:"启禀皇上,是我哥哥找到了,他在一艘轮船上当水手。"

    哦,丁云桐想起来了,是王国成,那个传说中的神炮手,原先自己以为只是电影里的艺术虚构,想不到真有其人。电影里面,此人连开四炮,三炮命中。茫茫大海,波涛汹涌起伏,隔着老远,这么高的命中率,简直是个开外挂的。这要是未来放在铁甲舰上,操作主炮,那还不成了重炮狙击手了?这两兄妹一个是神枪手,一个是神炮手,只能用基因来解释了。

    想到这里,丁云桐说道:"找到了最好,既然如此,朕就调他进京,你们兄妹俩好好团聚一下。至于以后嘛,朕也不能因为他是你哥哥,就贸然给他升官。你看,这样好不好,朕让他到主力战舰上当炮手,将来立了功,再破格提拔他,如何?"

    王雪惠满心欢喜,主力战舰上的炮手,这可不是随便哪个士兵能当的,无论是演习,还是海战,炮手是负责攻击,是最容易立功的,提拔的前景也最好。不像搞后勤的,搞维修的,搞得好也不容易让人看见。因此她赶紧谢恩。

    安排好之后,看看已近中午,丁云桐刚下令传膳,一封电报来了,看的丁云桐马上胃口大减。

    是来自朝鲜的袁世凯,是说朝鲜正与日本密商,讨论修建一条铁路,从汉城一直铺到半岛南端的釜山。

    丁云桐焦躁的来回踱步,这可是一个新情况,前世直到日俄战争时,日本才匆匆忙忙铺了一条轻轨铁路。这可与前世大不一样,日本跟闵妃集团关系真的密切到这种程度了?

    这条铁路的修建可不是开玩笑的,从日本港口至釜山,可以说朝发夕至。再由京釜铁路北上,朝鲜半岛南端等于已经落入日本囊中。

    而且有了这条铁路,日本的军事补给线,就不需要延伸到仁川一带(此时名叫济物浦),只需要保住对马海峡,后勤保障就没有问题了,这对未来的中日战争可是极为不利啊。

    想来想去,丁云桐觉得闵妃集团不会这般草率,前世的历史已经证明闵妃并不是真正亲日,此刻应该还在犹豫中。他立刻回电袁世凯,要求他马上向朝鲜表明严正立场,那就是中国坚决反对这个铁路计划,尤其这个计划是在日本的主导下。

    两天后,4月29日的清晨,袁世凯回电,朝鲜果然已经明确拒绝了日本的提议。丁云桐心想:"不出所料,闵妃等权衡利弊之后,也会明白这条铁路对他们的权力有威胁,再加上中国坚决反对,他们就会顺水推舟,一定会借口中国反对而拒绝日本。这样,就会把皮球踢到中国这一边来。"

    果不其然,到了5月2号,外务部就传来消息:为增进中日两国之间的互信互惠关系,并对一些敏感问题作出解释,日本政府希望能派出一个庞大的代表团,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等等。

    丁云桐心里冷笑:"外交战开始了。"

第九十九章 两个代表团() 
更新时间:2014…01…24

    在丁云桐看来,这次访问充分体现了日本人的狡诈。

    眼见朝鲜拒绝铁路修建计划,日本认为是中国在从中阻挠的缘故,因此想要来灌**汤了。上辈子日本人的彬彬有礼,满口儒家文化,把中国知识分子耍得团团转。这一世可就不一样了,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丁云桐心想:"也罢,就让他们来,这边访问北京,那边我的舰队也访问长崎,这一来一往,双方的戏都唱的不错。可惜前世的历史已经做了足够的剧透,而自己又刚刚掌握日本打造秘密舰队的底牌。且看看日本人的表演技巧如何,选几个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男配角等,到时候我也过过颁奖的瘾。"

    想到这里,丁云桐恶作剧般的下了一道命令,要皇宫中专门制备兵具、器械的机构武备院,立刻按照自己的要求,锻造几个小金人像,当然不是真金,而是将小铁人镀上铜而已。小金人像的样子是一个**男子,双手交叉于胸前,握着一把长剑,站在一个磨盘上,下体累累赘赘的。每个人像的底座上还刻着不同的字:御赐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等等。他想用这种下作的方式来激怒日本人,使日本在短期内使出所有的力气来发展军备,榨干其最后一丝潜力。

    丁云桐得意的把这些侮辱性的东西展示给王雪慧看,把王雪慧逗得直不起腰来,两人嬉笑着,毫无君臣的样子。

    玩闹归玩闹,正事可不能耽误。

    1882年5月4日,经过了过去几年充分的酝酿和讨论,以及舆论上的宣传准备,财政部正式颁发了<关于废两改用银本币的布告>。规定:自5月11日起,“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从此完全废止了银两流通,结束了中国近千年的银两制,这就是民间俗称的<废两改元令>。

    命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原定以银两收付者,全部应以银两7钱1分5厘折合银币1元的标准以银币收付。持有银两者,可由华夏银行下属的造币厂代铸银币。

    同时又公布了<银本位币铸造条例>,规定银本位币定名为"人民元",重量为26。6971克,成色为银88,铜12,即合纯银23。493448克。在发布上述命令和条例之前,华夏造币厂已经从4月起开铸新银币。新银币的正面是丁云桐的半身头像,背面则是**的图案,旁边围绕着牡丹、梅花、菊花三种花卉。

    这项改革措施蓄谋已久,专家们达成了共识,在目前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还不成熟,只能加强和改善银本位制。

    长期以来,中国市场上的货币极为混乱,既有银两又有银元,在市场上流通的外国银元更有有几十种之多。

    早期的是西班牙银元,俗称本洋,是西班牙利用拉丁美洲银矿所铸造的银币。墨西哥于1821年独立后,1824年开始铸造墨西哥银元,因币面花纹有鹰鸟,俗称鹰洋。由于墨西哥银元成色好,份量比例稳定,事实上成为在华主要流通银币,市场上将近有4亿多枚。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对英国的赔款实际上用的就是鹰洋。其他外国银元还有:英国贸易银元,因币面铸有一个持杖的不列颠女神站像,俗称人洋;日本银币,因币面有龙纹,俗称龙洋;其他尚有美国的贸易银元、法国的安南银元等。

    如此多的种类,而且各种银元形式、份量参差不齐,成色好坏不一,市价也高低不同,兑换标准更是杂乱无章。对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规范化都是极大的障碍。

    丁云桐计划通过发行新银元,彻底统一货币,将外国银元挤出市场,使金融规范化,为未来发行纸币,建立金本位制打好基础。

    要想建立金本位制,华夏银行里需要有大量的黄金储备才行,这些黄金储备从何而来?丁云桐觉得这个光荣的使命,只能拜托日本了。战争还没开始,他就已经期待未来从日本获得的赔款了。

    丁云桐正想着呢,外务部的副部长许景澄求见,进来报告说,暹罗国王拉玛五世希望能亲率代表团访华。

    丁云桐听了颇为惊讶:还真是心有灵犀,我刚刚计划着要把老挝的丰沙里给犹太人,暹罗国王就要来访问了。

    他知道这个拉玛五世是个了不得的君主,前世的亚洲国家里,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日本,另一个就是暹罗,也就是未来的泰国。

    这个暹罗能保持独立,可不是因为它的军事力量,此时暹罗训练的,拥有新式步枪的新军一共只有两千人,海军不到一千人。

    前世它能保持独立原因有三方面:首先是,英法拿它当双方殖民地之间的缓冲地带,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其次,拉玛五世也确实做了一些改革,一切都为了向西方显示自己也是"文明国家",拉玛五世自己更是请了英国人当老师,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此,前世的好莱坞还拍了部电影<安娜与国王>,虽然故事都是瞎编的,不过里面的周润发和国王本人,还真有几分神似。

    最后,要归功于暹罗天下无敌,震古烁今的外交功力。这里还有一个明证,前世二战期间,暹罗追随日本,向英法宣战。二战结束时,眼看日本完蛋了,暹罗宣布自己原先的宣战无效,它居然收回去了!更恐怖的是,英法居然还接受了!这是什么样神一般的外交啊!

    现在暹罗国王要访华,显然这个"周润发"开始要发扬外交神功了。

    丁云桐十分感慨:世人果然都是势利眼,前世暹罗可没对中国献这份殷勤,这辈子看中国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