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54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54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关后方;即便攻不下,也能牵制对方,使敌人无暇注意坑道作业。

    法军迅速改变了战术,所有火炮都停止攻击,既然打不破就不打了。战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

    同时莫西雍少将指挥的147旅转而往西岭方向去,而法军的工程营开始挖掘坑道。为了防止被中国人发现,坑道的起始点放在了离镇南关三公里外的树林里。

    镇南关城里,眼看城墙经受住了考验,中**队的指挥官们都松了一口气,只要挡住法军的炮火,防御就成功了一半。

    冯子材冷笑道:"只要拿下大青山,且看法国人如何进退两难。"

    袁世凯说道:"将军,镇南关虽然坚固,但久攻之下,总有可趁之机。只有抢占大青山,威胁敌军后路,方可保镇南关无忧。此番若能夺下大青山,法军必然拼死回抢,到时将有一番苦战,卑职建议将军亲往督战,提振士气。"

    冯子材点点头,轻抚花白的胡须,说道:"所言甚是,我受皇帝信任,委以重任,此番与法人作战,只求杀敌报国,成败利钝置之度外。到时自然要亲往督战,当先破敌。"

    正说着,手下来禀报:"法军攻我西岭凤尾山。"

    冯子材胡须一甩,急问袁世凯:"袁参谋,你看。。。。。。"

    袁世凯略一思索,说道:"不妨,此乃法军试探而已。"

    "何以见得?"

    "我观法军战法,一向是以重炮开路,轻炮掩护,层层推进。今日法军炮兵皆在我镇南关的正面,若要转移阵地,重新安排,至少要到明日。法军现在进攻西岭,并无大炮跟随,显然只是试探之举。或者,骚扰而已,以分散我军注意?"

    "分散我军注意?依你所说,法军莫非另有阴谋?"

    "将军勿忧,只要今夜攻下大青山,法军后路受攻,纵使有百般计谋,也都是一场画饼而已,不必多虑。"

    "袁参谋高见!"

    "不敢。"

    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不出袁世凯所料,进攻西岭的法军,只是稍一受阻,便退了回去。守将王德榜和高胜,也并没有派人来求援。

    天渐渐黑了下来,在小青山上,准备突袭的部队已经集结完毕,这一整天都在树林里休息,养精蓄锐,远方镇南关方向隐约传来炮声,但所有人都恍若未闻,呼呼大睡。

    天黑的时候,部队被叫醒了,冯子材也派人给几个指挥官送来口信:不成功便成仁,夺不下大青山,也就不用回镇南关了。

    一更造饭,二更全军出发!

    第一拨是章高平的独立团,这也是镇南关方面最精锐的军队,冯子材对其抱有厚望。部队来到小青山东侧的一处灌木林里,其中有一个天然的溶洞,仅有一米多高,两米宽,可容两人矮身并行。在里面通行一刻钟之后,便能从大青山的北侧山腰处出来。

    自从越南人报告了这个秘洞,此处早已经重兵把守。虽然之前已经反复盘问,确认无误,但章高平还是先派了十几个人过去。半个时辰后,其中一人跑回来报告:一切正常!

    章高平大手一挥,一马当先钻进了溶洞,全军立刻尾随进去了。

    黑暗,无止尽的黑暗,远处的黑暗蜿蜒曲折,似乎通向了某个未知的世界,就像永远没有终点,会让人产生错觉,似乎正在钻入一条怪蟒的肚腹中,让人不禁心生绝望。

    章高平觉得自己仿佛在地底穿行,空气变的异常的闷热凝重,让人喘不过气来,感觉伸手抓一把,就能撕开一层无形的帷幕。

    他提着一盏煤油灯,昏暗的灯光闪烁不明。部队每隔十来个人就有一盏灯,整个洞里只有杂乱的脚步声,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咳嗽一下,所有人都怀着紧张的情绪,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又恐惧,又兴奋。

    终于,章高平来到了溶洞尽头,前面是一片草丛,他没有丝毫迟疑,一个箭步就蹿了出去!

第七十一章 偷袭得手() 
更新时间:2014…01…02

    北京,紫禁城里,丁云桐狠狠把一份奏折甩到了地上。旁边站立的首领太监范长禄,动也不敢动,大气不敢喘一口。

    他觉得皇帝年龄一天大于一天,也越来越凶狠。昨天在寝宫里,皇帝让一个叫钰莹的宫女,把衣服脱光,分开两腿让他看。结果这个钰莹,愣是不脱光在那磕头。皇帝也不生气,立刻下令把这个宫女抽二十鞭,关到冷宫里,一天吃一个窝窝头,什么时候听话再出来。现在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让皇帝这么生气。

    事实上,这份奏折是一份密报,说是有一些知识分子,在南京西伺胡同,成立了一个"宪政研究会",主张在中国宣传宪政,居然还制定了一份宪法草稿。

    其中带头的一个人就是严复。

    丁云桐摇头:这个严复,前世是海军出身,却成了政治思想家,没想到这辈子还是这样。不知道是基因的特性使然,还是历史的惯性使然。上辈子还只是写<天演论>,这辈子看政治宽松许多,干脆喊宪政了。有凳子救爬桌子,有桌子干脆就想上房了。

    但不管怎样,宪政是对集权的挑战,大家都按宪法,皇帝往哪里摆。人人守法,而皇帝要随心所欲才行。

    自己好不容易穿越,皇帝刚当出一点味道来,就有人想搞什么宪政。打完这场仗,咱们再来理论。

    "哗",章高平将胸中的闷气一口吐出,他长吸一口,清新的夜风迎面而来,头顶繁星点点,无比的清爽。旁边站着那几个打前站的哨兵,报告一切正常,章高平点点头。

    随后,士兵们陆续从洞里出来,逐渐四面散开。

    根据越南人的描述,这里应是大青山的北侧,而法军基本是在山的西侧。截至目前,行动都是成功的,只要悄悄的上去,就能从背后突然袭击法军。

    章高平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将部队集结起来,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杨玉科的部队也开始陆续到达。

    章高平知道该动手了,黑暗中一声声蛙鸣,这是预定的暗号,部队开始悄悄的往山顶摸去。

    山顶正是一片祥和之气,对法军来说,这里不能算高枕无忧,也可以当作后方了。

    整个驻地里军用帐篷密密麻麻,但分隔明晰。有士兵的的住宿区,军官的住宿区;有野战医院区;有杂物区;有娱乐区,不值班的士兵可以在这里喝酒抽烟打扑克,可以浏览从巴黎寄来的美女画报;有通讯处,可以收发邮件包裹;尤其有专门的宗教区,住着一些神职人员。法军绝大多数都是天主教徒,天主教的做弥撒和基督新教的做礼拜,形式上有些区别,更加的庄重、严肃、隆重。尤其是告解时(就是陈述自己犯下的罪),基督教徒可以自己向上帝忏悔,天主教徒必须面对神甫。。。。。。。

    但此时,整个营地却是一片寂静,三更时分相当于凌晨一点了,几乎所有人都进入了梦乡,除了偶尔有起夜的士兵发出咳嗽声,营地里只有幽幽的虫鸣了。

    此时,在法军营地的北侧,一大片的黑影正在猫着腰,蹑着足,悄无声息的笼罩了过来。

    一名法军哨兵正靠在树上打盹,深夜的寒气渗透骨髓,他不禁微微的颤抖,整个身子缩进了大衣里面。也许此时他正在温柔的梦乡里,与远方那位朝思暮想的女郎缠绵悱恻,卿卿我我。

    正在欢欣鼓舞、渐入佳境,突然脸上一冰,他从梦中惊醒,一双冰凉有力的手正死死捂住了他的嘴,没等他反应过来,咽喉部一阵冰凉刺骨,马上一阵天旋地转,歪倒在地上,全身的力气都迅速从喉咙处倾泻而出,想喊也喊不出来,只看见两张紧张扭曲的脸正俯视着他。是中国人。。。,这是他最后的意识。

    两个近卫军的尖兵回头一望,这已经第四个被暗杀的哨兵了。章高平从黑暗中走了出来,他望望前面不到两百米处的法军营地,稍微定定神,回头拉过一个军官,附耳轻声说道:"告诉后边,偷袭成功,速来增援,快去!"

    随后,伸出了一个拳头,高举半空中,黑暗中无数双贼亮的眼睛死死地盯住了这个拳头。

    只见拳头缓缓向前平伸,直直的对着法军营地方向,然后,突然五指嚣张,左右一摆。

    这个手势意思是说,队形散开,四面进攻。

    无数个黑影立刻从黑暗钻了出来,越过章高平,犹如无声的黑色浪潮,往营地包抄涌去。所有人都是端着刺刀,刀尖在月亮下闪闪发亮。

    很快,黑色的潮水就缓缓的涌入了营地,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迅速。

    开始时仍然是一片安静,偶尔有一些帐篷中会发出闷哼,沉重的喘息声,刺刀插入人体的"扑哧"声。

    渐渐的,发出的杂音越来越多,接着一个帐篷中突然发出了一声尖叫"啊",但是尖叫声刚喊出一半就戛然而止,仿佛一只打鸣的公鸡,突然间被砍断了鸡脖子。

    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帐篷发出了打斗声,叫声,直到一声枪响"砰"!随即响声大作,偷袭部队不再遮遮掩掩,立刻大动干戈猛捅猛刺,到处响起了枪声。

    法军的营地,也立刻波浪般的骚动起来,来不及穿衣服的士兵,到处奔跑叫醒战友,军号声大作。有些人跑出帐篷,似醒非醒,迷迷糊糊的四面张望,一些人提着裤子出来,蹦跳着,怎么也找不到另一条裤腿。场面极为混乱。

    惊慌的卫兵跑进了指挥部,而尼格里也已经惊醒了,他冲出帐篷,望向枪声响起的地方,那里还隔着数百米远,却能清晰的听见一片尖叫声,到处都在喊"圣母玛利亚!"

    尼格里知道那一片区域驻扎有一个整团,如此的哭爹喊娘,说明部队已经完全崩溃了。作为一个将军,他展现出了临危不乱的素质,大脑急速的思考着:"虽然不知道中国人是怎么上来,但这样的声势,可以确定是人数很多。但大青山位置重要,绝不能放弃,必须组织抵抗。前面那个团已经彻底乱了,不用去救了,牺牲那些人来拖延时间,马上组织一道防线。"

    尼格里马上派身边的人四处通知,所有人都不要前去迎战,而是集结到自己周围,同时派人下山求援。

    这边章高平眼看敌人已经溃散,命令留下一个营,其余千余人随自己向前猛冲,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他率部向前猛冲,此时法军也开始了零星的抵抗,虽然赶来的士兵们个个都衣着不整,有的手端步枪,却没带子弹包但抵抗却越来越激烈。到了法军作战指挥区一带时,终于陷入了混战,双方僵持不下,尼格里把所有的人都拉了上去,包括身边的参谋人员都拿起武器参加战斗,他本人也手持军官佩剑喊叫着指挥战斗。

    双方人数相当,虽然法军准备仓促,但知道情况危殆,纷纷奋勇拼杀,近卫军也是针尖对麦芒,毫不退缩,其战斗力让尼格里大为惊讶。以他的经验,中**队在人数上必须两三倍于法军,双方才能抗衡,但这支部队战斗力却完全不弱于法军,而且武器明显精良的多。激战不到半个小时,双方就已经倒下了无数人,战斗进入了白热化,许多士兵都是搂抱着在地上翻滚打斗,同归于尽。

    尼格里无比的郁闷,他的部队现在几乎没有多少重武器,尤其是缺乏哈乞开司机关炮,这本来是对付中国人最好的利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