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

第46章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46章

小说: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火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祖阿夫兵已经快速淌水过了河道,冲上了守军的阵地,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随着后续的法军,越来越多的涌过来,中国人开始支持不住了。杨玉科虽然勇猛顽强,但

    也知道很难再坚持下去了。如果现在不撤退,等下士气崩溃,失去了秩序,那就不是撤退了,而是编制散乱的溃逃了。

    杨玉科一边捂着受伤的肩膀,一边指挥着部队往扣马山退去。

    渡过奇穷河的法军,并没有追击杨玉科部,除了留下一个营看守渡口,其余两千多人则沿着河流,开始进攻河北岸的阵地。

    感到守军的侧翼有遭受攻击的危险,为了避免大量的伤亡,冯子材下令把河北岸的部队全部撤到扣马山上,准备依靠居高临下的地形优势,继续与法军周旋。

    在休息了一夜之后,5月19日,波里耶开始尝试进攻扣马山防线。

    扣马山防线是由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山头阵地组合而成,防御工事既有明的,也有暗的,在山头环形壁垒中,夹杂着大量用树木草丛伪装起来的山洞和暗堡,山头和山头之间相互掩护,形成严密的交叉火力网。

    波里耶尝试了几次后,就不得不放弃了进攻。中国人的防御阵地简直固若金汤,而且人数众多,准备充分,整个防线根本无隙可乘。法军无论攀登哪一座山头,都会遭到旁边山头的火力攻击。而且所有的山头都做了精心的布置,各种削尖的竹排,木桩,树障遍布山腰,攻山的法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代价。

    打到现在,第一旅已经损失很大,波里耶向弗雷报告,认为面对这样的坚固防御,单凭第一旅是无能为力的。

    5月22日,弗雷亲自来到前线,召开军事会议,经过一番研究,最后得出的方案是,针对正面多个山头,必须以强大兵力同时发起进攻,迫使守军各自疲于应付,无法相互支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守军的交叉火力,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至少要同时投入两个旅。

    弗雷把第五旅也交由波里耶一起指挥,从5月24日开始,法军第一旅和第五旅同时对正面相邻的3个山头发起了进攻。

    首先是使用大量的火炮对这几个山头轮番进行火力准备,时间持续了整个上午。钢铁的暴风雨,几乎将小山头削去了一层。波里耶认为,在这样猛烈的轰击下,不应该还有任何生物能够侥幸生存下去,等到步兵进攻时,将会轻易的占领阵地。

    这样的火力运用方式,自然会消耗巨量的炮弹。这让后勤的供应负担更重了,负责后勤

    的军官将这样的进攻讽刺为"波里耶弹药量"。

    随后,两千多名步兵开始同时进攻这3个山头。法军的战术取得了效果,每个山头都陷入了各自为战,无法进行配合,面对优势兵力的冲击,显得左支右绌,难以招架。

    到了黄昏的时候,在杀死杀伤数百法军后,3个山头已经陆续陷落,残余的中国守军都从后山逃跑了。

    休息了一夜,法军继续如法炮制,再进攻另外几个山头。冯子材眼见山头一个个陷落,下令部队尽量避免损失,在法军靠近山头时,提早退出战斗,撤到后方去。这样法军的攻击也更为顺手,到了27日,已经有大半的山头落入法军之手,防线变的支离破碎。

    冯子材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坚持下去了,27日夜下令,所有部队放弃剩余的阵地,全部北撤。经过清点,有将近两千人死伤,但主力尚存,冯子材认为已经达成战略目的,下一步是必须全力做好防御,死守镇南关!

    法军方面,600人战死,900人受伤,其中有将近一半是重伤,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终于在29日确认,已经攻占了整个谅山。

    与前任司令米乐的低调不同,弗雷喜欢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成就,这使他成为了媒体的宠儿。在这一点上,随军的大批记者大加赞赏,因为在弗雷这里,总是有大量的报道素材,不用担心版面任务。

    就像现在,弗雷志得意满的站在扣马山上,摆出胜利者姿势,让记者们给自己拍照,当然背景一定要是山下还在到处冒烟的谅山城。在记者们的闪光灯唰唰的闪亮下,弗雷开始大谈特谈自己的战略战术,各种各样的深谋远虑,以及他是怎样的绞尽脑汁、运筹帷幄,就只差向记者们展示自己脑后刚增加的白发了。

    结果当然是再次谋杀了大堆胶卷和引起了一片赞扬声。

第六十章 即将镇南关大战() 
更新时间:2013…12…28

    1881年6月2日,法国<费加罗报>头版刊登了前方记者发回的特别报道,大肆宣扬法国在越南获得的重大胜利,报道里充斥着各种辉煌的词藻:民族英雄、东方神奇的胜利、决定性的一战、野蛮民族的末日、法兰西的荣耀等等。其他的报纸也同样大肆渲染法军的胜利,各种各样数据不知道从何而来:中国人的尸体漫山遍野,缴获的粮食弹药堆积如山,敌人丢弃的枪炮银两不计其数等等。总之整个巴黎舆论完全是一副胜券在握,就等着中国人下跪请降了。

    这样的情况让甘必达终于大松了一口气,他不必再担心自己的内阁会立刻倒台,这一胜利抵消了此前一系列不幸事件的负面影响。甘必达迅速发电,要求弗雷能够乘胜向中越边境前进,尽量早日能杀入中国境内,迫使中国求饶。

    与此同时,在海参崴的法国代表团也得知了法军攻陷谅山的消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6月3日进行的双方会面中,谈判团的副团长巴德诺红光满面,大肆恐吓中方代表,扬言"中国未来所必须支付的赔款,随着法国陆军每一次的胜利,数额后面将自动加个零。这个数字最终保守估计将是几亿甚至十几亿法郎。",并宣称"等到法军攻入中国,那么中方谈判代表们,所能够讨价还价的,只能是晚餐时想配什么调料。"

    面对法国人如此骄横野蛮的威吓,曾纪泽不为所动,丁云桐虽然并没有将军事计划透露给他,这是绝对的机密。但在电报里,丁云桐已经明确告诉他,这是一场持久战,每多拖延片刻,法国人都要忍受财政的巨大负担,时间是中国人的好朋友。法国谈判代表表现越着急,越想逼迫我方让步,我方就要越淡定以对。

    曾纪泽正是忠实的执行了这个策略,他始终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看着法国人尽情的表演,仿佛什么事情跟自己都毫无关系,一副来海滨胜地度假的悠闲姿态。这让宝海等人非常的恼火,真想捏着他的耳朵大声问:你听到我们的说话了吗?你确信你的理解力真的没有问题吗?

    法国人一片欢歌,国内国外都兴高采烈,军队也笼罩在乐观情绪里,仿佛战争已经快要胜利结束,孩子就要回家一般。就在此时,但至少还有一个人是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冷静。这个人,就是正在西贡重伤不起的米乐。

    医生已经确定,如果想要得到更有效的治疗,必须将米乐送回法国。现在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治疗他的并发感染,使其能有足够的体力,勉强熬过漫长的回国海途。

    尽管米乐忍受着伤病的折磨,却仍然关心着越南北方的战事进展,他根本不相信报纸上所刊登的夸夸其谈,而是让自己的秘书写信,给军队里信任的老部下,详细询问战场上的具体情况。

    在战斗结束十几天后,米乐躺在病床上,听着秘书念着前方的回信,他的眉头打成了一个结。

    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以及以往与中**队的作战记忆来看,这样的胜利显然来的很蹊跷。

    首先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中**队的伤亡并不大,除了一些重伤员,甚至都没怎么抓到俘虏,作为一场胜利来说是不正常的。而且他知道谅山是作为中**队的指挥部,但中国却没有使用所有的力量来防守,这都是不合常理的。唯一的解释是,中国人事先就做了放弃谅山的准备。

    米乐感到了深深的忧虑,他觉得自己作为法国陆军的将军,有责任向当局提出警告,表明事情的严重性。米乐向自己的秘书口述,分明写了两封信。

    一封寄给前线的统帅弗雷,向他指出中国人可能正在使用阴谋,吸引法军的主力远离便于补给的海岸线,深入到靠近中国边境的丛山峻岭中去,这将使法军陷入到未知的险境当中,而且法国强大的内河舰队也彻底失去了作用。

    同时,米乐还指出了自己的方案:稳住阵脚,暂缓进攻,尽可能多的派出侦察人员,了解整个北圻地区中**队的情况,将战线放宽,尽量保护自己的侧翼。。。。。。。。

    另一封信则用电报直接寄到了巴黎的新任海军殖民部部长,海军中将裴龙。在信里,米乐坦率的说出了自己对战场形势的忧虑,以及对于弗雷担任陆军司令的不信任感。

    6月17日,正是雄心勃勃,准备率军北上的弗雷,收到了米乐的来信,一看信里那满篇说教的味道,顿时一腔无名的怒火油然而生:"我怎么观察形势,怎么指挥打仗,难道还需要你米乐来教吗?就在我乘胜前进的时候,给我来这么一手,将来我要是胜利了,别人还以为是因为你的指点,真拿自己当太上皇,拿我当学生了。或者是嫉妒我?他自己没能攻下谅山,我做到了,怕我成功结束战争,他反而成了失败的形象,所以使这种招数来拖延我?"

    弗雷是越想越恶毒,非常不尊重的只用一句话,就对米乐做了回复:我将在中国,用胜利来为你的伤病向上帝祈祷。言下之意是你说的都是废话,我只管进攻。你还是注意自己的伤病吧,你看,连我都要为你祈祷了。

    至于巴黎的裴龙,更是干脆没有回信,倒不是因为裴龙故意如此。因为米乐的电报,语气悲观,与法国政府的判断和目前的舆论都大相径庭,裴龙并没有把这个警讯放在心上,而弗雷马上又要进攻了,海军殖民部的公务繁忙,一来二去就忘了给米乐回信了。

    当米乐收到了弗雷简单无礼的回复,差点没当场气晕过去。

    6月18日,法军主力开始浩浩荡荡的向镇南关方向进发,对弗雷来说,这将是打开中国大门的关键性战役。

    由于在谅山战役中,波里耶的第一旅伤亡很重,减员千余人,弗雷就让这个旅前往谅山左后侧的宣光,保护大军的侧翼。弗雷觉得这个旅还有三千兵力,保护侧翼绰绰有余,也就没必要对其进行补充。前卫部队则由尼格里的第二旅担任,大部队紧随其后。

    6月20日,第二旅抵达嗣德帝临时朝廷的所在地,同登城。但是几炮一轰,城里本就所剩无几的守军,马上一哄而散。法军冲入城中,才发现人早已经跑了个精光,只剩下散落满地的旗帜、仪仗、刀枪锣鼓、衣服鞋帽,以及各种日常用品,甚至还有女人的短衣小褂,可见是忙乱之中,惊慌溃散,都来不及好好收拾一下。

    当晚,弗雷就把指挥部设在了原先的嗣德帝行宫当中,并命令第二旅天一亮,就兵发镇南关。

    此时的镇南关方面,中**队经过一年多的经营,早已是壁垒森严,严阵以待。

    镇南关一线犹如中越之间的天然屏障,一道绵延数百公里的山岭将两国隔开,只有在镇南关这里留出了一个隘口,中国广西和越南的人员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