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无限之狭处逢生 >

第103章

无限之狭处逢生-第103章

小说: 无限之狭处逢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会心慈手软。外邦虎视眈眈,国家不尽快富足起来,迟早要被人欺凌。”

    听到仁宗皇帝这一腔抱负,里面的一些道理后世在血肉里才深刻领悟到,这一刻,看着这一位冉冉升起的天之骄子,张予言由衷地说了一句:“皇上圣明!”

    从皇宫里出来时已经入夜了,这一次嫁祸主使虽然查到了就是皇上,但也没法结案。本来皇上是要用玉玺这件事情扳倒太后的,张予言等人带来的李娘娘的消息使得皇上临时改变了计划,玉玺也没来得及收回。太后之所以不知道玉玺已经丢失了,是因为皇上早就偷偷命人仿制了一个假玉玺。别人偷玉玺或许是杀头的大罪,但是皇上拿玉玺这件事倒反而不知道怎么判了,这玉玺本来就是皇上的。所以最后包拯也只能让皇上好好处理那几个为了不泄露秘密,按计划死在狱中的死士。皇上也早就有了决断,给他们追封了名号,同时答应厚待他们的家人。

    皇上的这件事虽然了了,但是刘复的事情还没有,在玉玺这件事解决之后,包拯把早就准备好了的刘复的罪责递给了皇上。时间紧急,包拯只来得及整理出一部分,但就是这一部分,也足够刘复死一百次了。刘复的事情皇上也知道,不然之前也不会想着用它来背锅,现在太后失了势,没有人能保住刘复。皇上看到刘复的累累罪行,气得骂道:“蛀虫,渣滓,朕不能留他。”当下皇上就命包拯连夜赶回去收集更全面的证据和证人,明天上朝要公开审理刘复,就从刘复开刀,好好整顿一下朝廷的风气。

第184章 众怒() 
“皇上驾到。”

    “太后娘娘驾到。”

    太监尖细的嗓音打断了朝堂之下闲聊地大臣们,一个个都跪下迎接皇上和太后。不过大臣严重都多了一丝不解,要是放在以前,换上和太后一起来上朝一点都不稀奇,可是张德林王延龄皆已身死,而太后也交出了政权,如今皇帝才是这天下真正的主人,为何太后还来上朝。

    不仅群臣疑惑,太后也疑惑,今早皇帝派人来通知太后,说让太后一起入朝议事,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太后过目。具体问及什么事,传话的人也推说不知。自从卸去了身上的担子以后,太后的日子过得很清淡,是因为不再有国事操心,也是因为张德林的死。张德林死后,太后日夜吃斋,不知道是在忏悔自己以前的过错,还是在逃避什么。

    皇上也看出大家的疑惑,说道:“众爱卿平身,朕今日请太后来,是因为今天有事需要太后娘娘决断,事关皇家威严,也关乎百姓安生,朕也不好独自做决定。”

    太后听了皇上的话,一时间想不到最近有什么事情这么重要,于是问道:“是什么事情惹得皇儿忧心了?”

    皇上叹了一口,说道:“唉,是有一个犯人,朕不知道该怎么判。”

    “哦?是什么犯人让皇上如此操心。可以说出来哀家听听。”太后也不知道皇上葫芦里究竟卖了什么药,只能接着问道。

    皇上见太后已经入套,就说道:“这件案子是包拯办的,还是让包拯说说此人的罪行吧。”

    包拯上前回话:“臣领旨。”包拯从袖子中拿出了一本厚厚的折子,打开来读道。

    “汴京东郊强征民宅,有不从者,纵火焼屋,死六人,伤十一人。”

    “强抢民女总计十五人,其中五人不堪受辱而自杀,其余十人卖入各地青楼。”

    “强占民宅十余座,店铺二十余间,其中被抢占者有不服的,死伤十余人。”

    “。。。。。。”

    包拯把一条条罪名读了出来,每一条都充满了受害者的血泪。太后刚听第一条,心中就咯噔一下,猜到了包拯说的是谁。之前太后当政,这些事情都是太后帮刘复擦的屁股。听到包拯越读朝上越安静,太后慌了,叫出声来:“够了!”

    包拯扫了一眼太后,说道:“太后娘娘,这句话你应该对犯人说,天理昭昭,如此丧心病狂之徒如果还能安然活在世上,那百姓会怎么看这个朝廷,会怎么想这个天下。汴京刚经大劫,张德林谋反已经使得百姓人心惶惶,如此恶徒再得不到惩治,国将不国!”

    包拯说完从袖子里又拿出了一块沾满血迹的布,在面前的地上展开。

    “禀皇上太后,这是受害者家属联名写的血书,这只是血书一角,真正的血书受害者家属正拿着在菜市口等着。这血书上面密密麻麻只写着一个字——杀!”

    包拯跪下向皇上和太后磕了一个头,然后把顶上乌纱摘下,放在前方,说道:“臣斗胆以顶上乌纱向百姓承诺,犯人刘复终会得到应有的处罚,律法的公平与公正,终会得到维护。望皇上和太后定夺。”

    “刘复?”群臣有知情者,也有部分知之甚少,听到刘复这个名字,全都议论起来。

    “国舅爷作恶多端,犯了众怒,还请皇上和太后圣明,还百姓一个公道。”有了包拯的带头,再加上底下这些官员都认准了皇上,所以国舅这个身份对他们的威慑力并不够,所以也有一些实在看不下去刘复所作所为地开始站在出来帮包拯说话。

    有了一个,就有第二个,有了第二个就有第三个,而有了第三个,再不出来说话的范儿会被扣上太后余党的嫌疑,所以百官纷纷跪下请求皇上杀了刘复。

    皇上假装为难地看着太后,太后现在脸色煞白,她清楚地知道,皇上这次让自己来,不是让自己做选择的,而是让自己拿屠刀的,太后有些哀求地对皇上说道:“皇儿,哀家就这么一个弟弟,他可是哀家的亲弟弟。”

    皇上朝太后点点头,说道:“朕请太后前来,也正是因为刘国舅是太后的亲弟弟,所以让太后帮着做决断。”

    太后嘴唇紧咬,手有些颤抖,心想:皇上说是让自己做抉择,但其实自己别无选择。百官全都要杀刘复,天下百姓也要杀刘复,如果太后要保刘复,实际上是要站在天下人的对立面。且不说能不能保住,单是站在天下人的对立面就会让太后自身难保。皇上这一招,是为诛心,是为了让太后也尝尝骨肉分离的感觉。

    太后整个看上去仿佛又老了几分,眼角上泪水溢了出来,声音有些沙哑地说:“刘复十恶不赦,理当立刻问斩。”下完这个命令的太后眼角的泪水滑了下来,滴在了身上,太后站起了身,说:“哀家累了,要去休息了。”然后有些跌跌撞撞地离开了。听到太后的旨意后,包拯和百官都高呼:“太后圣明!”这让本来就站不稳的太后身子一歪差点倒下,还好被身边的太监扶住。

    包拯领了午时斩首刘复的旨意后特意借了匹马骑回开封府,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予言等人,其实张予言已经通过雕爷的现场直播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但再次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和包拯一起开怀大笑。

    包拯和张予言一起去了狱里宣读圣旨。百无聊赖的刘复看到包拯来后破口大骂:“好你个包拯,还真敢关小爷。等小爷出去有你好看,是不是太后娘娘来旨让你们放人了。我就知道,这事我们没完。”刘复看到了包拯手上的圣旨,有些幸灾乐祸地说道。

    包拯把太后懿旨打开,读道:“刘复听旨。”

    刘复哈哈大笑道:“小爷在这里,还不快点读完然后麻溜地把小爷放出去。”

    包拯扫了他一眼,怒斥道:“刘复跪下听旨。”

    刘复不情不愿地跪下,说道:“小爷这是给我姐姐跪的,你们不要得意。”

    见刘复跪下后,包拯开始读旨。

    “刘复十恶不赦,理当立刻问斩。”这是太后说的原话,皇上命人抄成懿旨让包拯带了回来。

第185章 斩国舅() 
刘复本来一脸笑意,听到包拯读的内容以后瞬间脸色大变,伸手就要抢包拯手上的懿旨,包拯手一抬躲开了。刘复赶忙爬起来,气急败坏地骂道:“包拯,你竟敢假传懿旨,该当何罪!”

    包拯望了不想承认的刘复一眼,说道:“这是朝堂之上太后亲口下的懿旨,皇上委命我来做你的监斩官。刘复,你作恶多端,早该料到有今天。你且出去看看,外面有多少人翘首以盼,等着你人头落地。包拯只恨不能早一刻杀你。“

    “不可能,不可能,我姐姐怎么会要杀我,不可能!你胡说,包拯,你放了我,放了我我给你许多钱,都给你,你放了我吧。”刘复神情恍惚,不可置信真的是太后下旨要杀了他,真的感受到死亡恐惧后,刘复也没了那个国舅爷的架子,哀求起包拯来。

    包拯把袖子一甩,冷眼说道:“不是太后要杀你,是天下人要杀你,这个道理,你还是不懂吗?不行不义必自毙,你敢把刀口对向千万人,就要做好被千万人唾弃的准备。”

    刘复疯狂地摇头,大喊:“不可能,他们凭什么杀我,他们都是贱民,我是国舅,太后是我的姐姐,他们凭什么,凭什么!”

    看到刘复仍旧是一幅天下我最大的丑恶嘴脸,张予言和包拯都不再理他,他的根子都烂透了,从根源上他就没有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权势当做了高人一等的借口,在这个时代这样的人很多,刘复算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主要是因为他只看到了权势带来的便利,却没有看到权势的根基是百姓。他自己去毁了自己的根基,不仅仅是和百姓作对,也是和其他统治者作对。可笑的是刘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张予言也没有想心情和他去解释这一点。如果放在现世,张予言或许会和他争辩几句,但自从来到了丛林以后,张予言见识到了一个时代背景对人认知的局限。刘复也只是这个未成熟时代的错误产出,随着时间推进,这些不合理的东西会逐渐被改善。用千年后的眼光来看,刘复太幼稚。

    包拯问了问时间,差不多快午时了,饭都不准备吃了,下令道:“把刘复押入囚车,先游街示众,再押赴刑场。”

    刘复此刻在不断挣扎着,可惜无济于事,以他那具被酒色掏空的身体,别说是面对这些个狱卒,恐怕来个妇人他也未必斗得过。狱卒把刘复架起,刘复就不能挣扎分毫了。包拯跟着押解刘复的狱卒走了出去。张予言对老罗和林初雨说道:“马上就要离开了,还能看一场大快人心的好戏,走吧。”

    张予言把手臂微屈,林初雨很自然地挽了上去,留下老罗摸摸光头,眉毛挑了两下,笑着跟了上去。

    刘复被戴上枷锁关进了囚车里,刘复的脑袋露在囚车外头。自知难以挣脱的刘复呆呆地看着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

    囚车刚走出开封府大门,就看到了两条长长的队伍,看不到头,男女老少皆有在囚车前方,几个披麻戴孝的妇女老人举着一块巨大的素布,布上密密麻麻重叠交错用鲜血写着“杀”字。没有人指挥,场面却异常安静,所有人都冷冷地看着囚车上的刘复。包拯看到这一幕,示意衙役退后些,赶车的人按原计划前进。

    马车一动,站在囚车两旁的人就往囚车上面扔一些污秽之物,菜叶鸡蛋这种都算是客气的,泼粪的都不在少数,吓得马车夫都下马到前方牵着马走,离囚车远一点。刘复被铺面而来的脏东西惊得眼睛都不敢睁开,闻到是什么后就开始干呕,可是呕吐物出不去,还是在自己面前。

    马车每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