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都赋 >

第21章

天都赋-第21章

小说: 天都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最早秘密下船登岸,也是绕行最远的苏寒山五人入夜时分到达信陵城。

    兵分三路实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扰乱敌人视线。换言之,李天下与留在楼船夜雪之上的楚南诏三十骑都是障眼法。

    如果那位幕后谋划者真有绝杀之局的后手,此举至少可以混淆视听真假难辨。

    入夜后的信陵比不了扬州繁华,但也是颇为热闹。

    李氏南朝被称作佛国,四百八十寺遍布国境,百姓皆受佛门熏陶,因此善多恶少。若非遇到特殊江湖大事,通常时候鲜有当街持械斗殴的事件发生。

    东伯吴独自离去安排马车物品,而师妹胡姬则领着苏寒山、黄裳儿与黄梅老头三人沿街寻找落脚客栈。

    黄裳儿怀抱着画匣子,满大街瞧着琳琅满目的夜市与大红灯笼,可算忙活坏了。瓷器,布锦,玉饰,夜宵……黄裳儿一个摊位也不肯放过,尽数把玩闻嗅了个遍。

    苏寒山与黄梅老头三人因此走三步停两步,生恐将其落下。

    不过那来历神秘的丫头看着贪玩任性,实则心里也是知晓轻重分寸。她有三十两银子,可以买许多好玩好吃的东西,路过摊位还是玩耍一番后果断离开。

    此路轻装便行,可不能带太多累赘。

    最后在贩卖着玉饰品的小摊位上买了俩佛珠珠串,各自戴在苏哥哥与自己手腕。

    苏寒山搭眼数了数,手腕佛珠刚好十七颗。

    背着棋盘发间插杨柳枝儿的黄梅老头瞧了眼苏寒山,开口道:“那日老夫观你房内佛印金光大胜,可是开始了修行?”

    苏寒山冲着舞阳笑了笑,转身说道:“师父不曾教我修行之法,只是照着佛珠解语里记载好奇练了练。”

    黄梅老头负手点着头。

    年轻时曾听闻过禅空寺历代十七位大贤尊者坐化所留的佛骨念珠及附带的一部佛珠解语之名:“你自幼便修习太玄经?”

    苏寒山说道:“是的。”

    眉心处十七颗念珠所结护养心脉的阵法正是靠着太玄经催动,所以在极小的时候,空空和尚便将太玄经传授于他。

    接触以来,黄梅老头剑眼剑心从苏寒山身上能感受到一股寻常武道修行者察觉不了,又及其不俗的佛门真气流动,那晚见苏寒山运转真气结无畏印,虽有所猜测,可此时听苏寒山亲口承认,内心还是颇有震撼。

    黄梅老头叹道:“你小子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天生元神受损,本活不过三载,却偏偏入了禅空寺空空和尚门下,非但保住性命,还学了佛门至高无上的心法太玄经,这可不是寻常人能有的机遇!”

    苏寒山虽知太玄经在佛门中乃无上珍宝,但一直以来,除了运转真气催动眉心佛骨念珠大阵之外,却没发现其余用处。

    空空和尚自然也不曾教过他。

    直到几日前研读佛珠解语佛技篇,才发现运转太玄经似乎更能让他结佛印时心无杂念,神识通透。

    苏寒山问道:“晚辈若是依着解语记载继续修炼,莫非就算是入了武道修行者一重境的行列?”

    黄梅老头看着一脸茫然的苏寒山:“手伸出来。”

    苏寒山伸出左手。

    黄梅老头屏息凝神,搭了搭脉搏,数息后满脸震惊之色。

    苏寒山不解:“晚辈的修行可是出了问题?”

    黄梅老头心中震撼,却故作怒瞪道:“能有什么问题?”

第三十三章 边城雨声(上)() 
自幼修炼绝世心法,黄梅老头看来,如今的苏寒山体内真气如一汪死气沉沉的江河,本为波澜壮阔而生,这小子却偏偏不知激起千层浪之法,白白浪费了佛门至高无上的法诀。

    就如同怀璧不自知。

    不过那佛珠解语也是奇物,佛法篇启智,让苏寒山心眼通透,再加上太玄经于体内积累的浩荡真气,使得他修炼速度惊人。

    佛印仅仅只是开始,依黄梅老头估算,若无差池,这小子恐日后又是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武道妖孽!

    ……

    五日后。

    春秋大地又迎来一场雨。

    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浔阳江头楼船夜雪靠岸,从船上陆续走下的楚南诏与三十甲骑明显感受到雨水沁入皮肤带来的寒意。

    萧瑟的秋告诉他们,该添衣了。

    少年葛小鱼裹着爷爷宽大的袍子,站在船头与楚南诏用力地挥了挥手,然后随着楼船依依不舍地远去。

    或许是寒雨的缘故,渡口上人影稀少显得冷清,仅有的几家摊贩也早早地忙着收摊。

    楚南诏撑着伞,望了望依稀疏落的几座小山与山脚客栈,并没有瞧见顾长亭所说约定好的大梁城守将与备用马匹,却瞧见了另一个人。

    确切的说是两个人,牧童牵着黄牛,黄牛上半倚着位提剑挂酒壶的锦衣少爷时节雨。

    楚南诏见过这两人,扬州城头那一战,他是目睹者。

    身后三十甲骑自然也对牧童时节雨记忆犹新,所以当看到两人撑伞出现在渡口时,毫不犹豫纷纷亮起了刀剑。

    楚南诏则镇定许多。

    心想着果不其然,这才刚刚下船便有人候在此地,真不知接下来三百里荒地究竟还会出现什么人物!

    摒去杂念不去多想,楚南诏对着身旁一名甲骑队长平静地说道:“我们走。”

    那名队长犹疑了数息,还是收起了刀剑,命人抬着随行货物紧跟楚南诏朝山脚客栈走去。

    一行人与骑牛少爷时节雨擦肩。

    后者微愣。

    从出现时看着楼船上走下来的人群里没有苏唐帝国九皇子的身影,他就一直在沉思。直到楚南诏与他擦肩,心中渐起了一丝怒意。

    “人呢?”时节雨问道。

    “你来晚了。”楚南诏顿了顿脚步。

    两人同时转头,视线相对。

    ……

    打马的声音参杂在大雨里。

    一望无际的泥泞荒道上,有辆马车在飞驰。

    驾车的自然是无论何时何地秋塘刀都不离身的顾长亭。

    从秘密下船到现在一路平安无事,愈发让他感到不安。兵分三路,事实上是一种赌博,分散敌人注意,同时也削弱了九皇子身边的力量。

    他们这一队若没能成功转移暗中敌人的注意力,则意味着九皇子殿下的处境更加危险,尤其是距离大梁城越来越近。

    他领皇命在身,乃护送九皇子北归路名义上的负责人,若九殿下真有闪失,旁人不说,他与麾下三十二骑绝对难逃一死。

    沙场里摸爬滚打长大的顾长亭不觉死有何惧,但因此连累身后家族,则是千古罪人了!

    所以他要以最快的速度赶至大梁城,调兵出百里,迎接九皇子。

    马车里,南朝太子爷李天下一路颠簸飞奔困意全无,甚至还有些如坐针毡的味道。想着春秋甲子年江湖,能将马车驾驶得犹如脱缰烈马般桀骜不驯的人,恐怕也只有这位主儿了。

    忍不住抱怨道:“喂,你着急个啥?”

    声音刚落,马车毫无征兆来了个急刹。

    顾长亭吁了声,紧紧勒住缰绳,马儿扬蹄嘶鸣,马车里李天下重心不稳,后仰倒去。

    驾车的顾长亭站了起来,双脚暗劲千斤坠压着马车不至于后翻。

    瞬息后马儿前蹄落地,溅起泥水。

    李天下气冲冲地掀开车帘:“说你一句,脾气还上来了!”

    顾长亭没有搭理。

    松开了手中缰绳,习惯性地按着腰间秋塘刀,望着前方。

    感觉氛围不对,李天下也抬头望了望,见大雨中有队人马横在官道上。

    ……

    息红羽阴笑着,尤其是看到李天下吃惊的神色。

    那夜楼船夜雪偷偷靠岸被息红羽一行人远远地看在眼里。他虽然不能明摆着与南朝苏唐作对,可也是很乐意尽自己绵薄之力稍作配合。

    只要苏唐帝国九皇子死在北归途中,那么见到自己加害楚南诏的人证,就不会存在了。

    何乐而不为?

    息红羽抱拳说道:“相请不如偶遇!既然在此处碰到南朝太子爷与苏唐九皇子殿下,不如就近寻个去处,大家一醉方休如何?”

    李天下也在淫笑着,走出马车后,剑鞘顺手撩起车帘,露出空空如也的车厢:“好啊好啊……”

    一瞬间,息红羽笑意渐凝:“只有你一人?”

    李天下抱剑说道:“不然呢?红羽公子在此等候的不是本太子爷?”

    ……

    山林小道上。

    雨水里的车辙印绵长。

    离开信陵之后,东伯吴与胡姬驾驶的马车倒没有顾长亭那么急赶,虽说选择的小路较为隐蔽,但还是很谨慎。

    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聆听着雨声,马车里黄裳儿靠在苏寒山肩膀睡着。

    发间插着杨柳枝儿的黄梅老头难得没有研究那盘棋,而是静坐屏息。

    苏寒山则是始终端坐不敢乱动,研读着那部佛珠解语佛技篇。

    很是祥和的一副画面。

    ……

    马车行驶的林间小道五里之外有条十字岔路口,东西方向长着一片绿竹林。

    绿竹林间由东向西,有位头戴斗笠的中年蓑衣客竹杖芒鞋牵马走着。寒雨中非但不曾感觉到凉意,却还颇有一番雅韵。

    竹杖芒鞋轻胜马。

    他叫任平生。

    ……

    而由西往东的方向,另一边,有名身形壮硕的蓝袍男子骑着追云良驹沿途塌碎泥泞与水花。

    那人背负着一杆霸枪。生的五大三粗,却偏偏有个极为悦耳的名字。

    杨须眉。

    ……

    十字岔路口往前再五里之外,是一片战国年间遗留早已荒无人迹的废墟,龙门关。

    入关必经的残破龙门上,负手而立一位红丝带系在额前、披散着红发、一身大红道袍的年轻男子。

    那男子容貌美的堪称妖异。

    大雨中他没有撑伞,因为所有的雨滴在靠近他身体周围半米时都被蒸发,作水雾气飘散。

第三十四章 边城雨声(中)() 
面前十字岔路口已清晰可见。

    雨林里穿行的马车,便在此时速度逐渐放缓了下来。

    因为十字岔路口的右侧,有头戴斗笠竹杖芒鞋的蓑衣客牵着马出现在视野里。

    作为江湖人,烟雨山庄出身的东伯吴与胡姬师兄妹两人有着敏锐的嗅觉,所谓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师兄妹两人对视了一眼,缓行的马车最终停在岔路口前五十米处。

    东伯吴的声音传到车厢:“殿下当心。”

    马车里,苏寒山合上佛珠解语,摸了摸舞阳的脑袋。

    黄裳儿熟睡里醒来,揉了揉眼。

    黄梅老头睁开眼睛,一双剑目好似能透过车帘瞧见外面情况似的,淡淡说了句:“证虚境大宗师!”

    “两位。”

    ……

    黄梅老头声音刚落,十字岔路口的左侧便有稳健的马蹄声传来。

    飞奔的烈马很快出现在转角路口,马背上虎背熊腰的蓝袍男子猛然勒住缰绳,马儿嘶鸣。

    那男子剑眉星目,瞧了眼停在五十米外的马车与正对面竹杖芒鞋的蓑衣客,极为洒落的解下胸前绳结,取下背后霸枪,握于手中。

    他盯着面前气息沉稳如海的蓑衣客,朗声说道:“杨须眉奉陛下之命前来为九殿下护行!”

    霸枪杨须眉?

    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