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养宝图录 >

第24章

养宝图录-第24章

小说: 养宝图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放任不管吗?”明山真人问到。

    虽然机遇不存,明山真人难掩心中失望,可毕竟是真人修士,心性,定力皆是不错的,很快就从失望中摆脱出来。

    既然没有了机遇,明山真人自然要考虑一些其他的问题了,比如试炼弟子的安全,虽然说就算试炼弟子死伤惨重,他也不会有任何损失,可若因这种意外导致弟子损失惨重,他的脸上也不好看。

    “这件事情恐怕我们解决不了,通知宗门吧”玄机真人满脸严肃的说道。

    “什么,怎么会,不提我和明山两人,您可是元神真人,站在真人顶端的人物,一个空间虚洞不至于解决不了吧?”明惠难掩心中的疑惑。

    玄机真人目光幽幽,没有立刻回话,而是再次看向了空间虚洞,似乎要将其看穿一样。过了一会儿,玄机真人看着如同琉璃罩子将妖岛笼罩的护岛大阵才再次开口。

    “现在妖岛的护岛大阵已经完全激发,凭我们三人之力确实能打开,可这空间虚洞的出现只怕另有蹊跷”

    “哦,有何蹊跷”明山真人也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出口问道。

    “你们有所不知,这妖岛秘境当初是由我宗道人修士亲自出手将其放逐于虚空的,按理来说,本不该再次开启的,可现在它却出现了,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极其罕见的异常外,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修士将其从虚空中再次拉了出来,而能做到这一步的只有道人老祖。”

    玄机真人的声音有些飘忽,其中似乎夹杂着敬畏,又似乎夹杂着感慨。敬畏的是道人老祖的通天手段,绝非真人可比,感慨的是自己寿元将尽,再无突破道人的可能。

    听到玄机真人飘忽的话语,明山,明惠两位真人皆低头不语,虽不肯定,可事关道人老祖,容不得他们不谨慎,以他们金丹真人的修为,一旦卷入其中,只怕身死道消就在眼前。

    事实上,不止他们,就连玄机真人这位凝聚了元神,站在真人顶端的修士,一旦插手道人老祖的事物,也有身死道消的可能,在修真界能对付道人老祖的永远只有另一位道人老祖。

    少顷,明山,明惠两位真人同时开口道,“通知宗门吧”

    玄机真人没有回答,目光游离,似乎还沉浸在感慨之中,只是手上出现了一枚玉简,随手向空中一抛,玉简顿时化作一道光华,向东方而去。

第四十一章 秘境() 
钧雷山顶,巨大的空间虚洞横空而立,鲸吞一切,无论是草木,山石还是妖兽,修士都难逃被吞噬的命运,整座钧雷山足足被刮了一层皮,只剩下裸露的山体还存在,除了扎根在山中的雷音木外,钧雷山再无一丝绿色,更可怕的是,这种趋势还在向外扩张。

    空间虚洞依旧深邃神秘,只是大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其直径只有两米,可现在扩大了十倍不止,透过这无华的虚洞似乎能看到另一个世界。

    行走在古木参天的林中,王逸还没有注意到身后的异变,依旧在思考着自己的计划,就在这时王逸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一股巨大的吸力传来。

    愕然回首,王逸看见了一副让他目瞪口呆的场景。

    虚洞当空,山石与巨木其飞,嗜血的妖兽只能无助的哀鸣,看到这样的景象,王逸虽然吃惊不已,可也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跑。

    虚洞是什么,王逸不知道,可这幅鲸吞四方的恐怖场景,却深深的震撼了王逸,让他不敢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加持轻身术,王逸飞快的穿梭在密林之中。

    只不过这一切都是徒劳,王逸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空间虚洞的扩张,吸力传来,王逸再无力逃脱,虽然进阶散人境,可在这等天地伟力面前,他依旧如同蝼蚁。

    在这一刻,王逸唯一能做得就是抓住身边的一颗巨木,随波逐流,完成了他人生第一次飞行,在心中,王逸唯一悔恨的就是自己还没有学会流光术。

    若是学会流光术,以身化流光,不求瞬息百里,只需十里,自己就有逃脱的可能,可惜这一切都是奢望罢了,现实是虚洞传来的吸力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王逸脑中一片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王逸才再次清醒过来,睁开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颗当空而立的太阳,光芒耀眼,让人不敢直视,双手触地,感受到地面的柔软与灼热,王逸抓起来一看,是一把色泽金黄的沙子。

    起身而立,放眼四望,王逸发觉自己置身在一片黄金沙漠之中,周围除了沙子,再无他物,就算偶尔有绿色出现,也是如同自己一样被吞进来的树木。

    感受了一下自身的状况,发现自己并没有什么损伤,王逸长长的舒了口气,在目前这种危险不明的情况下,只有自己的实力才是最好的保证,唯一让王逸不习惯的是这片荒漠中竟然没有灵气存在,不过这也让王逸稍稍松了口气,最起码这片沙漠,不会孕育出什么绝世凶物。

    行走在沙漠之中,王逸不知方位,只能随意的选择了一个方向,一直向前走,不知走了多久,似乎这片沙漠根本没有时间变化,那三轮大日永远停留在空中,直到以王逸的身体也不禁感到口干舌燥之时,王逸才有了新的发现。

    一片残垣断壁映入眼帘,仔细看去,王逸发现这里过去应该是一座大殿,整座大殿似乎是以青砖铺地,古木为柱,琉璃做瓦所砌成的,只不过这一切都是过去式了,青砖大部分已然沙化,古木早已腐朽,至于琉璃瓦,王逸只在沙地中,偶尔看见其碎片的反光。

    走过去,王逸打量着这座废弃的大殿,心中不免有些失望,这里已然已是废土一片,想在这里找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或信息,基本上是不可能了,就算有恐怕也已经掩盖在风沙之下了。

    绕着大殿走了一圈,果不出王逸的预料,一丝有价值的东西都没有找到,站在倒塌的殿门之前,王逸还是有些不甘心,神识如同水银泄地一般,向周围散去,方圆二十米皆在王逸的掌握之中。

    出现在感应中的物体除了沙子外,就只有青砖,朽木,以及琉璃碎片,根本没有一丝有价值的东西,王逸唯一的发现就是这里的阳光似乎有古怪,竟然能灼伤他的神识,就这么外放了一会儿,王逸就感觉到自己的神识消耗了不少。

    就在王逸准备收回神识,放弃搜寻时,在殿门的沙地下,有了意外的发现。

    刨开沙地,王逸从中取出了一块牌匾,通体青铜铸就,不见丝毫腐朽,只有盎然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其上书试炼殿三个大字,通俗易懂,不见丝毫深意,只是其字铁画银钩,似有吸引人心之能。

    看见这块牌匾,王逸露出了一丝笑容,因为他终于找到了一丝有价值的东西,这块牌匾上的文字是九州世界的通用文字,再结合试炼殿遮三个字简单明了的含义,不难猜出这里以前是九州世界一个宗门的试炼场所,只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而废弃了。

    再考虑到这个地方出现的地点,王逸怀疑这里曾经就是镇海宗的试炼场所,事实上,经过这么久观察,王逸肯定自己已经不再妖岛上了,应该出现在了另一个空间,或者说是在一个秘境之中。而这块牌匾的出现更是让王逸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作为一名低阶修士,王逸对秘境了解的不多,毕竟秘境离他太遥远了。可作为一名家族子弟,王逸对秘境并不是一无所知。

    他知道秘境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空间,依附于九州世界,里面有危险也有机遇,是很多修士向往的地方,当然王逸也曾向往过,只是他没想到神秘的秘境就这样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明白了自己所处何地,王逸不禁沉思起来,思考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只不过考虑了一刻钟,王逸依旧没有丝毫头绪,实在是掌握的信息太少,而这里的情况又很特殊,一片沙漠,寸草不生,大日当空,经久不落,这让王逸连最基本的方向都无法辨别,更别提什么计划了,最主要的是王逸根本不知道该如何离开这个秘境。

    秘境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一般来说除了一些特殊的方法外,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找到秘境的薄弱点,从而打破空间,离开秘境,可这方法对王逸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不说他找不到秘境的薄弱点,就算运气好,找到了,他也打不破。

    在修真界,空间之力只有真人境才可以接触,也只有真人才有可能找到并打破秘境的薄弱点,也就是说王逸想自己离开秘境必须要有真人境的修为,而这对王逸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

    摇摇头,王逸放弃了无谓的思考,他现在所能做的就只有等,他相信出现了这样的事,镇海宗不会没有丝毫反应。

第四十二章 只手拿大日() 
一片残垣断壁之下,王逸依墙而坐,双腿交盘,手抚两膝,手心向天,双眼虚合,不吸不吐,宛如磐石,任由外界风吹日晒,皆不为所动。

    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王逸仍旧在呼吸,只是频率很低,动作很小,一吸一吐皆在无声间,如同蛰伏的老龟一样,气息绵长而有力。

    王逸此时所处的状态类似与龟息,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要在这个荒芜的秘境中呆多久,王逸能做得就是尽量减少自己的消耗,而龟息是目前王逸所能做到的最好方法。

    龟乃长寿之物,有通灵巨龟甚至能寿延万载,其寿命之悠久,远超修士,就连道人老祖都无法与之相比,后有大能修士,观灵龟吐息而悟,得一法曰胎息,习之可延寿。

    后来这位大能虽不得长生,可也寿至五千,远超诸多道人老祖,之后消息传出,胎息法在修真界声名大震,引得无数修士追捧,甚至掀起了血雨腥风。

    只是后来修士们才发现胎息法根本无法修炼,胎息法讲究吹嘘呼吸,吐故纳新,复归胎儿,养先天之炁,得长生之基,共有四境,分别是潜心,潜息,真定,出定。

    相传当年创造出胎息法的大能也只达到了真定之境,至于出定则只是存在于理论之中,根据那位大能的推测,修士只要能达到出定之境,使神与意合,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氤氲不散,就可得长生。

    从某种方面来说,这位大能可谓开辟了另一条长生大道,让芸芸众生都有了长生之法,因为胎息术是不需要修为支持的,也就是说一介凡胎都有可能练就胎息,成就长生。

    可惜的是这根本不可能实现,胎息法不重行只重悟,不开悟,终究只是一场空罢了,其入门的门槛之高,让人咋舌,要想进入胎息第一境潜心,修者就必须明心见性,悟得真我,这对修士来说除了那些真人以上的修士,基本上没人能做到,更不用说在滚滚红尘中挣扎的凡人了。

    最关键的是胎息法的前两境是无法延寿的,只有达到真定,才有延寿之机。这让众多修士尽皆失声,因为真定太过飘渺,所谓真定,就是定住真我,不为外物所动,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达至无念无欲之境。

    而这是许多道人老祖都无法做到的,毕竟修士大多都有很强的执念,相比虚无缥缈的胎息之法,修士更愿意选择练气长生之道,毕竟练气之道,虽诸多坎坷,可毕竟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