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响马英雄传 >

第185章

响马英雄传-第185章

小说: 响马英雄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日益困顿。”

    段鸿羽道:“以林中笑的潜质,就算放弃了武学,想必武功也已十分了得,以他的身手,想弄点银子,倒不费吹灰之力!”

    上官金鹏道:“要说武功,他那时的身手在你们万刃山众兄弟中虽比不上过云峰、聂云飞、喻凤豪,至少也和文天士、战天伦、唐马不相伯仲,可他还有读书人的骨气,虽然穷,但不偷不抢,至于保镖护院,更是不耻去做。”

    段鸿羽道:“他也真够死板的,英雄不问出处,他就算找个事做,只要是凭真本事,于他名望和前程也不会有影响的。”

    上官金鹏道:“如果那样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林中笑了,也大概是上苍不会放过这样一个武学奇才吧!不管怎么样,他当时都没有找事去做,就在贫寒之中苦读。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走进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这个女人从哪里来的无人知晓,大家只知道她叫翠红。她独住一座红楼,身边还有一个叫吴妈的婆子。林中笑有一次去访友,与翠红刚好住在同一家客栈里,翠红被这样一个专心读书的书生所感动,才决定资助他。”

    段鸿羽长舒口气道:“这下可好,林中笑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

    上官金鹏叹道:“这都是冤孽。翠红主动提出来资助林中笑,林中笑无路可走,只能接受资助。他那时对翠红还是满腔的感激之情,只想等日后考取功名后加以报答。翠红也不知道为何有那么多银子,不但供林中笑吃喝住店,还给他请来许多名师,是以林中笑学问进境非常之快。那时所有人都说,他要进京赶考,定可名列三甲!”

    段鸿羽道:“没想到林中笑学问竟如此之高,与他相比,在下倒真是惭愧了!”

    上官金鹏道:“公子不必谦虚,公子的学问也未必就在林中笑之下了。本来林中笑只要一心读书,进京考取个功名也就皆大欢喜了,谁想在这一年多的时日里,他竟深深地迷恋上了翠红!”

    段鸿羽叹道:“他真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翠红是个什么人只有稍微有点阅历的人恐怕都猜得出来!”

    上官金鹏道:“不错,可那时林中笑读书读糊涂了,竟毫无察觉,只以为翠红是哪家的小姐。他发誓一定要考取功名,回来后风风光光地把翠红娶进门。可一件意外之事让他知道了翠红只是一个妓女。他在和翠红相处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对翠红产生了极为深挚的感情,根本无法接受翠红是妓女的事实。那一夜,他喝了很多酒,烧掉了所有读过的书,并闯到翠红的楼中说了许多污辱她的话,然后就扬长而去了。他就这样离开了,可没想到深深地伤害了翠红。翠红虽然是个妓女,可心地十分善良,她资助林中笑,无非是不想让这样一个有前途的好青年耽误了前程。她为了给林中笑聘请名师,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负债累累!她对林中笑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直到今天也没人说得清楚,总之在供林中笑读书这件事上她是倾尽了全力,甚至已成为她精神上的一个支柱。当她看到林中笑如此自暴自弃后,完全陷入绝望,再加上恶人逼债,羞恨之下,竟跳楼自尽了。”

    段鸿羽叹道:“真是个可怜的女人!”

    上官金鹏道:“当林中笑得知翠红的死讯后,悔恨万分,他觉得自己不应该爱上翠红,更不应该伤害她,将一个善良的女子活活害死。那时他天天借酒浇愁,以抒发对翠红的思念和愧疚。也就在那时他完全放弃了考取功名,成为了一个真正浪迹江湖的游子。你看他刀精奇,殊不知他内心世界的痛苦,他把对父母和翠红的思念和愧疚完全融入到刀法之中,才有了今天的境界!”

    段鸿羽道:“我真没想到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刀客还有这么多伤心往事!”

    上官金鹏叹道:“如果没有那么多的伤心往事,他也不会变得这么冷酷无情啊!”

    段鸿羽道:“却不知上官先生和林中笑是如何结识的?”

    上官金鹏笑道:“段公子可能不相信,我第一次见到林中笑时,他竟是来杀我的!”

    段鸿羽道:“这倒有趣了!他来杀你,却反成为你最忠诚的手下,想必其中也有许多离奇曲折的故事了!”

第五十七章 人心善恶() 
上官金鹏道:“不错!那时我还在朝中为官,我的对头为了打击我,便想致我于死地。可他们知道我从小受过异人传授,武功高强,便想到了利用林中笑除掉我。”

    段鸿羽道:“林中笑倒也是先生的对手了!”

    上官金鹏道:“我在朝中一心做官,武功已小有荒废,肯定不是林中笑的对手。林中笑在翠红刚死不久,一个人游戏江湖,天天比武饮酒,打牌赌钱,过着流浪四方的生活。他仗义疏财、快意恩仇,专杀贪官污吏,在江湖上一时声名鹊起。我的那些对头觉得要想杀我,非林中笑不能办到,便故意在他耳边散布我的恶名。在他们嘴里,我不但贪污受贿,而且抢男霸女,强占良田,基本上什么坏事都干。林中笑听后大怒,才不远千里来取我的人头。本来以我的性格,是绝不会向其服软的,他只要来到,定会是一场生死决斗,谁想那些小人的话引起了林中笑的警觉!”

    段鸿羽道:“想必他们骂你骂得太过,才让林中笑起了疑心!”

    上官金鹏道:“正是如此!他们如果只说我贪污受贿,林中笑见面后肯定会把我一刀斩了。因为大明朝的贪官太多,也可以说是无官不贪,他已根本不必考证,可这些人说我不但贪污腐败、欺压良善,还强奸后母,逼妹为娼,简直比禽兽都不如,他这才起了疑心!”

    段鸿羽笑道:“这些人倒也笨得可以,世上哪有这样的坏蛋?”

    上官金鹏道:“林中笑当然也不信,便在暗中观察。当他看到我为官清廉,为民谋利后,才最终投到了我的门下!”

    段鸿羽道:“这倒也是绿林界的一段佳话了,却不知上官先生为何弃官不做,甘愿栖身绿林,难道真是被那些奸臣所逼?”

    上官金鹏道:“那都是江湖上的传言,其实不是实情。我之所以弃官落草,完全是自愿。试想一下,以我的武功,再加上林中笑,谁对我都避而远之,又哪敢陷害于我?”

    段鸿羽不解地道:“绿林道的人都想要招安朝廷,包括宋公明、叶剑飞这样的大英雄,上官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实在让人费解!”

    上官金鹏叹道:“我落草为寇,也是迫不得已。朝廷如此昏聩,忠臣良将被斩杀殆尽,奸臣宵小横行,我留在朝廷中也难有作为,才最终选择离开!”

    段鸿羽暗想如能劝上官金鹏退出武林,万刃山可少了个大对头,便道:“上官先生的选择太让人诧异了,其实以先生的气质,归隐山林,做一个修书济世的贤人也是很好的选择!”

    上官金鹏笑道:“什么归隐山林,修书济世呀!那不过是一些无耻之人鼓吹自己罢了。在任何一个世代,要想拯救苍生,除了当官和做贼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我既然做不好官,便只能做贼了!”

    段鸿羽笑道:“这样的说法在下还是第一次听说!”

    上官金鹏道:“不要忘了,天下万物皆以人为中心,任何对某种思想矢志不渝的人都是蠢人。思想著作不过是人的工具而已。有用则取,无用则弃。一个人如果只知道著书立说,而没有行动,于世间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改变世界的是人,而不是一两部著作。同样一部著作落到善人手上,就可以成为治世救人的良药,若落到野心家之手,恐怕就会变为诓骗世人的道具了!一个人尽可以著作百部,可怎样解释尽在官府手上,又有何用?就拿宋江来说,他到底是大英雄还是大贼寇,还不全在朝廷的一句话?朝廷需要他做贼寇时,他就是十恶不赦的贼寇,朝廷哪天需要他做英雄,他马上就会变为杀富济贫的大英雄!倘若人不在或心已变,便是再伟大的著作也是无用的。”

    段鸿羽道:“以先生之见,任何思想和著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心了!”

    上官金鹏道:“正是!我们的先贤太多,把能想到的治国之策都已经想到了,已用不着我们再加以钻研,我们也没有超过前人智慧。诸子百家的每一家都是了不起的。就说当下吧!我们的民族沦落到今天的地步,不是我们的路不对而是我们的心已变。可以这样讲,如果儒家学说是教人杀人放火,不用我们反对,它自己就会灭亡。我国所以任人欺凌,绝不是信仰的错误,而是人心已老。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以我国现今民性之奸滑,无论信仰什么,终究都是一条死路。一个人走不到正途上,不在于路不直,而在于腿不直。一个跛足的人便是走在通京大路上,留下的足迹也一定是歪斜的,而一个腿脚完好的人,即便是走在山间小路上,走过的足迹仍然是平直的。是以我国当务之急是在治心,只要民心向善,成为一个正直淳朴的民族,无论走什么路,都会步入正途。”

    段鸿羽道:“先生倒也言之有理!”

    上官金鹏道:“光说教是没有用的,一个人到底是英雄还是坏蛋,完全取决于他有多大的实力。我投身绿林,就是要建立自己的力量,也只有这样做,才能最终实现我的目的!”

    段鸿羽笑道:“先生的意思,便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了!”

    上官金鹏道:“正是此意。不要总是追求什么正与邪,而要研究胜与败的道理。”

    段鸿羽道:“难道先生认为正义并不重要!”

    上官金鹏道:“不是不重要,但不要忘了决定斗争胜败的是实力,正义的旗帜只是实力的一部分。如果实力相差太过悬殊,再正义的理想也只有失败。而最为关键的是正与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而胜与败则无法转变。所以战争就只有胜败之分,历史上的教训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其实我们所说的正与邪不是某个人和某件事,而是我们内心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衡量,也正因为如此,天下才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是以正与邪不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一面旗帜,它只存在于人的内心,这就是我经常向弟子们所讲的人心善恶。试想一下,即使是现在人人都痛恨的满清,只要它最终能夺取天下,数百年后,我们的子民也会对他们顶礼膜拜,以至奉若神明,这就是正邪转化的奥妙,那些一味追求什么正义而否定斗争规则的人终究是要失败的。”

第五十八章 谈经论道() 
段鸿羽虽不完全认同上官金鹏的看法,但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话有些道理。

    上官金鹏道:“不要相信什么仁义道德,所谓仁义只是统治者的一种手段,正如残暴也同样是一种手段!两者只是形式不同,目的都是一样的。有些人竟把那些奸雄标榜的仁义当作了某种信仰,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他们怀着这种美好的幻想追随那些狡诈的枭雄,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更加残酷的屠杀。有些人直到死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也是可悲之极了。为何我国这种盗世奸雄如此之多?如此之狠?所谓一水土养一方人,这都是人心已变的结果。”

    段鸿羽道:“既然先生说我国人心已变,却不知该怎样根治?”

    上官金鹏道:“根治人心谈何容易?这得先要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