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话版三国 >

第2432章

神话版三国-第2432章

小说: 神话版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正看这些玩意儿的,要么是研究的,要么就是有着和史册之中同样经历之人,李靖推崇诸葛亮至极,有人言及三国志说诸葛亮无能,李靖只回了一句刀笔吏所做,岂能明白其中之理。

    这个说法并非是李靖说是三国志是伪书,而是他很清楚陈寿那些杂鱼根本没有办法用几页书文记录下诸葛亮的恢弘一生,很多战术,很多战略,说的过分一些,陈寿的记录只是流于表面,根本不懂得其中内在,而李靖懂,知兵者,善用兵。

    正因为懂,所以才能从那些寥寥数语之中感受到诸葛亮的恐怖,这也是史官记录的时候不掩盖事实的重要原因,因为有些东西普通看书的人看不出来,真正懂得人能看出来是真是假。

    古代著书立说,史官是最容易的,作为交换史官也最容易成为靶子,别的学说记错了都不是问题,史官一旦记错了被挑出来,而且实锤是曲笔,那他所有记录的东西都会被怀疑,进而连人品道德都会受到怀疑,之后就被钉在耻辱柱上。

    所以曲笔乱写这种事情,没有理由史官是不会干的,为尊者隐那是潜规则,大家都知道,因而绝大多数史官都会在某一件事上为某一个身份尊贵的人曲笔隐匿一下,当然该记叙还是会记叙,只是不至于让这件事这么难看而已。

    同理,同时代必然会有史官完全不曲笔,照实了写,这个也是规则,为的也是让后人看到真相,不过这种优良传统没了。

    陈曦很清楚世民那个坑,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世民倒霉就倒霉在这一点,他连起居注都没看全,房玄龄明摆着是安抚这家伙,给塞了一版糊弄鬼的,就后世对照同时期的历史记载而言,包括所谓的稗官野史在内,基本是完全一致的。

    甚至史册直接记载了李二对于玄武门事变一事的后续描述——削去浮,要求直书其事!

    从这一点说,世民确实是一个变态,这也是为什么史书上其他人搞这种都比较隐晦,甚至需要对照大量史书才能确定,唯有李二这个闹得特别大,因为这玩意儿是李二自己下话表示要照实了记载。

    正因为有这句话,李二吹自己心宽体胖,和前朝那些狭隘之辈完全不同是有道理的,做了就不怕人说这一点确实很厉害,但是李二正因为是自己心宽体胖,完全没想过自己这么干给后面挖了多大的坑。

    可能在李二看来,自己搞了那么大的乐子,杀哥宰弟,囚父淫嫂,都十恶不赦了,自己都没让史官曲笔,再加上自己功绩横推前朝,后压五百年,这么拽的自己都要求史官照实了写,后面的谁敢改?

    然而人心这种东西,后面有混蛋只看李二能看这国史,自己为什么不能看,他是皇帝,我就不是皇帝了?完全没想过李二到底是什么魄力,什么功业,自己是什么魄力,什么功业。

    自然李二因为这件事被钉在耻辱柱上了……

    陈曦寻思着我就算是作,也不至于作到李二那种程度,不看,你们爱怎么记述怎么记述去吧,这可是个大坑,坚决不跳。

    “对了,玄德公,你也别打国史的注意。”陈曦看着刘备说道,“这种东西不能碰,让国史的记录者照实了写。”

    “呃,我又不傻。”刘备闷声说道,“不过你真不刷个脸,不用说什么的,他们应该也能理解。”

    “刷脸能搞定的,我不去也能搞定,刷脸搞不定的,我去了也搞不定,总不能胡来吧,让他们写就是了。”陈曦摆了摆手,半是应付的说道,一群史官而已,写吧,反正我又看不到。

    实际上在陈曦纠结这件事的时候,史官已经分成好多个批次开始了记录,其他人在这件事基本上顺手都换了一个角度,甚至只是顺手一提,将这件事概括成一句话,或者曲笔隐晦的写了两句。

    唯有荀悦因为和陈曦太过熟悉,实在不能曲笔,只能站在史官立场上照实了写,有啥写啥。

    “这怎么写?”荀悦看着自己的记事本,头大不已,他倒是想要曲笔,但是他知道真相,而知道真相不记录他这个记录者的身份还是交给其他人算了,可让他就这么记录了,好歹需要考虑一下陈曦千古以后的声名了,毕竟这一朝大概陈曦在国史之中需要单列一传了。

    “罢了,罢了,分开写吧。”荀悦甚至无奈的自语道,最后只能选择三国志那种记录方式,讲一件大事的主要参与人员分不同的传记写下来,而不是以某一场战役,或者某一件事为中心。

    很快荀悦就分列两段记述,单一一条拿出来看的话,基本已经没有任何的问题,最多也就是私德的问题,不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点瑕疵也好,荀悦仔细的看了看之后,将之收了起来,就这么记述吧,到时候单扬将所有的记录归传的时候,应该就掩盖在了尘埃之下了。

    就如陈曦所预料的那样,自己现在的状态,史官就算是记述也会在一些可能影响到伦理和法理的地方进行一定的掩盖,毕竟这些史官就算在怎么正直,终归也是受到当前社会整体的影响。

    因而不大可能会跳出来添堵,虽说一些稗官野史上可能会有更为详细的记载,不过这种东西,千古之后,大概已经彻底消散在历史之中,再要么就划归为了如同宫闱一样的东西了。

    “听说快要生了?”刘备突然换了一个话题,陈曦闻言点了点头,姬湘之前已经看过了,陈曦本来是打算找华佗的,但是后来才知道蔡琰已经找过姬湘了,再怎么说姬湘的医术也确实是相当靠谱的。

    “大概什么时候?”刘备好奇的询问道。

    “您不关心前方的战事,关心这些干什么?”陈曦没好气地说道,“看,文儒灭了一个三四百万人口的王国,准备给贵霜帝国树一个靶子,还有这个,内部情报,拉胡尔可能要先下手为强了。”

    “呃……”刘备闻言讪笑了两下,不过随后就反应了过来,“拉胡尔要先下手为强了?不对吧,奉孝当初说好的能争取一年的时间啊,现在应该还没有一年吧。”

    “这个只是情报,等到真下手的时候恐怕得等到九月份,也就是说奉孝应该争取了十个月到十一个月的时间,没能到一年是我们的疏忽,竺赫来那一手超乎了我们的估计。”陈曦叹了口气说道。

第三千零九十章 国内问题() 
“那现在贵霜局势如何?”刘备慎重的说道,毕竟现在在贵霜南部驻守的可是他的二弟,也是他最为倚重的大将。

    “还在控制中,但是我们兵力全面落入下风了。”陈曦叹了口气说道,这很无奈,但这又很现实,现在汉室最大的问题就是常态化的军事力量对比落入下风。

    倒不是因为汉室不够强,纯粹是因为汉室堵到别人家的门口去打别人,以至于兵力投放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整体局势看起来并不怎么好,不过真要说的话,大局势还是挺稳的。

    “我记得云长那里现在应该还有六万多士卒吧。”刘备寻思了一下上次的汇报之后,带着些许的思虑说道。

    “嗯,而且都是精卒,手下将校多是勇猛有加,除了我们的本部,纪灵和张任麾下现在都是一等一的精锐。”陈曦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的情况还好了,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士卒的平均素质在逐渐增强。

    “后面还有文儒的三万多。”刘备虚敲着桌面,神色有些凝重,接近十万的精锐士卒听起来确实是很厉害,但是十万精锐放到现在这种战场上,就算陈曦不说,刘备也知道丢进去根本没啥反应。

    “我们要增兵那边的话,还需要多久?”刘备皱着眉头询问道,帝国之战在刘备现在看来实在是太过磨人了,双方的潜力和实力都会被深挖出来,然后变得比曾经强的太多太多。

    “第二批次的迁移百姓,肯定能在三个月之内抵达,估摸着到时候贵霜应该也就下手了,钟元常差不多也就到那里了。”陈曦估算着时间说道,“说不准翼德和子龙也能赶上。”

    “那样的话,文儒应该可以腾出手来,问题应该不会很大。”刘备点了点头,对于关羽的能力他很放心,但刘备比较担心的是关羽遭了对方的算计,而等钟繇过去了,接手了李优那堆事情,以李优的能力,刘备还是非常放心的。

    虽说刘备偶尔也觉得李优做事的风格有些过于丧病,但是不得不承认那种处理方式非常有效率,而且基本不会留下后患,因而到后面刘备也就听之任之了,只要不做的太过分,刘备也不会开口。

    不过到刘备麾下之后,李优貌似也没有做什么太过分的事情,若非意外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刘备可能都不会往另一个人身上想。

    “说起来,问你一个问题啊。”刘备有些吞吞吐吐,不大好意思,可能他也觉得自己不应该问这个问题。

    “什么问题?”陈曦好奇的询问道。

    “是这样的……”刘备说了四个字,隔了一会儿断了,“算了,算了,还是别问了,有些话说开了就没意思了。”

    “啥事啊,还这么神秘的。”陈曦好奇的看着刘备,什么时候刘备说话都学会撩拨人的兴趣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算了,算了,换个话题。”刘备摆了摆手,觉得还是不要追究了好,就当当年的事情是另一个人做的算了。

    “我对上一个话题很有兴趣啊!”陈曦没好气的说道,“说来听听啊,看看什么话题,能让玄德公你这么谨慎。”

    刘备叹了口气,随后抓了抓自己的长发,“好吧,说给你听就是了,但是你别传出去,你说史册会怎么记录文儒?”

    “……”陈曦愣了愣神,然后默默地点头,这个问题,李优以前说过,陈曦当年好奇的时候问个李优,说是你就不怕史书将你钉在耻辱柱上面什么的,结果李优的回答是两个身份已经割裂了,等到某个时刻,就会彻底变成两个身份。

    以前陈曦还不明白,后来在南阳的时候,李优出面见所有的文武群臣的时候,陈曦就懂了,确实,身份已经割裂了,变成了两个人。

    “文儒是文儒啊。”陈曦轻叹道,“这个时代规避不过玄德公,所以记录的时候,会顺手粉饰一层,文儒的问题已经在南阳彻底解决了,就算是传也是分两部分,毕竟那位已经在长安之乱的时候,人间蒸发了,后面也没有出现过。”

    实际上陈曦估摸着关羽李优的记载应该还是历史上那一套,该做的全做了,之后来一个人间蒸发,最多是记述的时候会提及出生地和经历,两者会高度重合,外加两人前后时间点刚好能对上。

    不过这里面会涉及到另一个东西,写李儒的时候会在董卓那部分里面提一笔,而写李优的时候,那就是标准的传,该记述的全都会记述,唯一隐匿的部分,也就是两个身份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是为李优隐匿的,而是为刘备隐匿的。

    到时候必然会有暗指刘备知其身份,而李优笑言此事,以及暗示身份之类的记述,孰真孰假什么的,该记的全部都记了,时间也能扣住,但能不能看懂那就不是史官的问题了。

    史官要做的事情是将他们活着的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照实记录下来,其中隐匿的地方有人能看懂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人人都能懂,

    “原来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