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版三国-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现在硬生生被贾诩以弱势兵力压在谯郡不得而出,只能四处求援,想来过不了多久袁术就能收到谯郡的急报。
陈曦现在非常庆幸袁术还没有将老家搬到扬州九江郡也就是后世袁术称帝时期的寿春城,现在老家还在平舆,要是搬到了寿春城,陈曦就只能骂一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因为太远了,现在平舆虽然有点远,但是一路上阻碍还不算太多,陈曦否决了华雄绕道陈国的提议,直接走了直线,既然贾文和那边打的有声有色,困住了张勋,那么现在他们的面前也就剩下荀正、桥蕤两人了。
十日之内,陈曦带着华雄,于禁走直线连破两城,虽说柕秋基本上是偷袭所破,而随后的夏邑则是华雄拿着柕秋的令符将袁术部队引了出来,之后于禁强袭城池在半个时辰之后拿下来的。
十五日的时候陈曦兵压苦县,不过这一次他的部队全部穿的是袁术部队的衣服,途径建平之时贾诩命人送过来的张勋正规的调令文书,直接坑死了荀正,苦县遂下。
之后荀正防区的调令一阵混乱,陈曦靠着合理的换防文书拿下了宁平,项县。
最后总算是在二十五日的时候兵临汝南,平舆就在眼前了,不过这个时候之前那些小聪明都没有了意义,桥蕤已经从荀正那里得知了陈曦的惯用手法,直接封锁了城门,三万豫州军根本不和陈曦一战,守住平舆便是大功,要是平舆有失,断了荆州和豫州的联通要道,那么,多少个桥蕤都不够砍的。
“军师,这怎么打?”华雄盯着面前这座雄城,对于桥蕤鄙视的无以复加,明明有那么多士卒居然不敢出城一战,直接当了缩头乌龟。
“看情况吧,要是五日之内袁术有回军的意图,我们就不要折腾了,要是五日以内,袁术没有回军的意图。”陈曦站在城下看着这座巨城仰天长叹,“那就只能将其打下了,至于怎么打下……”
攻城是一个技术活,古代某些人攻城战直接靠计谋完成,有些人的攻城战纯粹就是靠人堆,很明显陈曦手下这点人要是靠人堆,真的是在找死。
华雄也是漠然无语,平舆这座巨城里面兵精粮足,要是对方彻底当了缩头乌龟,那么没有十万人慢慢磨上一年半载的就别想破城了。
就跟现在袁术攻打江陵一样,除非他能一鼓作气拿下江陵,否则的话一直拖下去很有可能让刘表反败为胜,想想当初曹操围邺城一样,花了一年多都没打下,最后还是靠着水攻才勉强拿下了邺城。
想到这些,陈曦就头大了,平舆要是能拿下,直接就扣住了袁家一家老小了,袁术十之八九就会乱了心神,不过袁术就只有一个儿子,对其的防护不是闹着玩的,可以说平舆这三万士卒还有桥蕤这个大将实际上都是用来保护袁耀这个袁家嫡子的,所以打袁家老小注意的想法可以熄灭了,只能想想如何在尽可能少伤亡的情况下拿下平舆了。
刘备,曹操攻取豫州的消息早已摆在了袁术的几案上,开始以为不过是彙曛玻峁罱柑齑吹那楸ú还苁钦叛故擒髡嗷蛘呃罘幔焊彰挥幸桓瞿苷屑茏〔懿俸土醣傅摹
尤其是曹孟德,动作之快,简直让袁术感觉到不可思议,在第一天得到曹孟德兵出颍川的情报,袁术还在骂曹孟德找死,等回去了一定要给曹孟德颜色瞧瞧,结果第二天还没到曹孟德已经将阳翟,颖阴,颖阳这三个颍川最重要的郡城打了下来!
随后的襄城,定陵,昆阳,舞阳这些地方全部出现了危急的情报,然后接到危机情报的次日,袁术紧急下达的调令都还没有到达各地,城破的情报便已经摆在了几案上。
至于刘备那一边形势也不太妙,不过相对于曹孟德那种未知的攻城手段,刘玄德要安稳的多,至少三路皆是大胜的刘玄德,现在每一部都被堵在他辛苦修建的郡城之下了。
“传奉先过来。”袁术对身旁的传令兵命令道,最近袁术总觉得吕布不太尽力,每天攻城的时候按时按点去和黄忠一战,但是到现在为止愣是没有见到黄忠或者吕布受过伤,而且每每战完江陵守军的士气就会拔升,原本低迷的士气硬是被吕布和黄忠每日按时的单挑拔升到极高。
“将军,袁公路又有事找您。”张辽一拱手说道。
“别理他,告诉传令兵我正在练武,除了每天叫我杀黄忠他就不会说点别的,我每天尽心尽力的战斗,自我来到他袁公路这里,为他打下偌大的疆土,不但不对我进行封赏,还每每因为不能斩杀黄忠而训斥于我!他袁公路可对得起我!”吕布愤怒地说道。
随着袁术军士气日渐低迷,袁术对于吕布的怨气也逐渐出现,完全没有顾及到吕布可是为他打下偌大疆土的功臣,而且人家还不是他的手下,自然因此吕布也对袁术心生怨恨。(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原来是我招揽的方式不对……()
“汉升最近形势如何?”刘磐眼见黄忠站在城墙上俯视下方的军营于是开口问道。
“还死不了!”黄忠自然知道刘磐问的不是对面的形势而是问的是他的儿子,不过现在基本已经自暴自弃的黄忠没好气的回答道,自家儿子现在就剩一口气,不过张仲景说了短时间不会有生命危险。
虽说黄忠有很多次都想将自己的同城医生张仲景砍了去,不过正常情况下黄忠还是很信任张仲景的,既然对方说是不会死,那就不会死。
“哦~”刘磐点了点头没在多问,黄叙能活到现在在他看来已经是奇迹了,刘磐更清楚一点,黄忠自身有一些问题,否则的话也不至于纠结着一子一女,就现在黄忠对砍天下第一武将的表现,招招手多少美姬没有?
正因为儿子半死不活,老黄家随时都要绝后了,黄忠整个人都没有了奋斗目标,封侯拜相为了什么,嘴上说的是光宗耀祖,实际上不还是为了儿孙吗?没了继承人呢,你再高的官位,爵位到头来不还是一场空,最后死了到地下见到先辈,一句“老黄家绝后了”,黄忠都觉得自己无颜见祖宗了。
没了奋斗目标,黄忠也就没有了什么动力,江陵城破了刘表死了也和他没啥实质性关系,死了就死吧,高官厚禄、赐爵显荣有什么意义,唯一的一个儿子没给他留一个孙子就半死不活了,那些东西留着给谁?
说个实在的袁术现在要是给黄忠说,他能让黄叙恢复正常,黄忠不说扭头就能去给袁术将刘表的脑袋拧下来,但是加入袁术绝对没有什么压力,毕竟刘表根本就不是黄忠的上司,更不是黄忠的主公。
正因为这样黄忠这一段时间和吕布打了打也就没什么兴趣了,只是每天按时拖着吕布,不让他带兵去冲阵打击荆州军的士气,不过就算黄忠没尽力,只是拖住吕布,荆州军依旧对于黄忠敬若天神,毕竟吕布那个货要是没人能架住实在太伤士气了。
说起来吕布就像古代战场的投石机,实际上在大军稳固的情况下杀不了太多人,但是那种彪悍的行径对于士气的打击太大了,这也是为什么攻城的时候投石机、床弩什么的根本杀不了几个人,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喜欢用,因为可以大幅度消减敌方的士气。
吕布的存在就属于比那些玩意更恶心的状态,按照某些游戏的说法,吕布出现在场地上,敌方按照回合自动降低士气,己方士气无上限开始拔高。
一方士气爆棚,一方士气低迷,拖得时间久了士气低迷的那一方出现逃兵,绑了主帅这种事情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像吕布这种猛将出现在场上简直就是灾难。
不过原本的灾难在黄忠出现之后就被强行遏制了,吕布这个天下第一猛将直接被挡在了江陵城下,不管黄忠赢没赢,至少场面上,两人至今为止都最多受了点第二天就能恢复的小伤,因而在这等猛将的率领下荆州守卫士气反倒逐渐压过了因为屡攻不下的袁术军。
刘表也从这一天天的形势当中看到了获胜的希望,袁术的士气持续下降,而荆州军的士气则是不断攀升,尤其是在黄忠差点一箭干掉前来劝降的纪灵之后,荆州军的士气彻底压倒了袁术部队,毕竟纪灵作为敌方的主帅直接被射下了马,若非吕布搭了把手,纪灵估计都被黄忠一箭爆头而亡了。
不过说起来也是纪灵聪明,在劝降的时候看到黄忠出现在城墙上就知道大事不妙,随即第一时间翻身下马,跟了纪灵多年的大黄马直接被黄忠钉在了地上,那几乎可以和短枪相比的弓矢,直接在大黄马身上射出了一个海碗大的洞,估计要是直接命中纪灵,纪灵死定了。
那血腥的一幕,袁术军的前军集体退后一步,死法太残忍了,之前黄忠那种光箭杀人不过是碾成粉末,看不到这种惊恐的一幕,而现在这种残忍一幕直接让袁术军不太高的士气再一次下降了一截!
正因为黄忠这巨大的威慑力,刘表最近一直在拉拢黄忠,或有或无的以高官厚禄,美女豪宅诱惑黄忠,希望这位无主人士投靠给他,可惜黄忠完全无动于衷,这让刘表及其无奈,难道他就这么差劲?
“主公,已经查清楚了,黄汉升的确是荆州本土人士,不过身体有隐疾,育有一子一女,而且儿子已经病重数年,黄汉升也因为这样才多年不理军事,全权委托给了主公的侄子。就张仲景所言,黄汉升之子熬不过两年了,而黄忠也已经自暴自弃了。”蒯越将他最近得到的情报全部告诉了刘表。
顿时刘表悟了,不是自己魅力不足,仁德不够,赏赐不公,而是黄忠自己的问题。
“异度,这么说的话,我们之前招揽的方式不对啊。”刘表摸了摸胡子说道,最近的形势不断好转,刘表已经看到了获胜的希望,江陵钱粮不缺,就算袁术困上一两年都不会断炊!刘表有的是时间和袁术耗。
“主公英明,我们之前的方式的确有问题,对于一个可能随时绝后的人来说,多少官爵都没有意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一方面下手一下试试,而且就我了解到的情况看来,黄汉升乃是一员忠勇之将,只要归服,就不会背主!”蒯越郑重地说道,荆州一战让他成长了很多,武将,尤其是这种足够扭转战争局势的武将绝对有拉拢的必要。
“既然如此……”刘表小声的趴在蒯越耳边说了一大通,作为一个五十岁依旧和蔡氏生出刘琮的老流氓表示黄忠的隐疾完全不是问题,这个他专业啊!
说完之后刘表又在袖子里面摸摸索索掏出一个小瓷瓶,一脸荡漾的塞给蒯越。
东西递给蒯越之后,刘表发现蒯越一直盯着自己的袖子看不由得有些尴尬,老脸一红,“还不快去!异度你要是没拿下黄汉升,休怪我无情!”
蒯越哭笑不得一拱手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将瓷瓶收了起来,然后躬身而退,不过走的时候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太舒服,到底是哪里不对?(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我们去恶心对方吧()
五天的时间眨眼而过,陈曦已经收到了荆州的线报,叹了口气,袁术这混蛋有时候还真是自信到爆啊,后方被人打的抱头不出,居然还能这么淡定的继续往南打,就这心理素质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拥有的。
不过陈曦站在纯粹旁观者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