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凰天下:驸马求宠,请摇号-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坏浮桥。
西凉大将秦大勇不知东雍有此两项秘密武器,十月十四日,秦大勇下令攻城。
攻势如火如荼,西凉将士不惧伤亡,拼死攻城,楚轻寒下令东雍水军借助襄江的优势用弓箭攻击西凉步兵,迫使西凉退兵。
秦大勇二次卷土重来,令人使用投石机逼退东雍水军,西凉大军趁势攻城,日以继夜攻击襄阳北门,楚轻寒见情势危急,亲率三千骑兵从南门出,袭击西凉大军侧面。西凉军队没有料到东雍军敢出城,阵脚大乱,秦大勇下令派出五千精骑迎敌,被楚轻寒引至东门下以滚木礌石击溃。秦大勇大怒,派两万大军压阵,守住两翼,自己则督促八万大军轮流攻击北门,北门岌岌可危,楚轻寒目不交睫地在城上督战,终于在西凉军队疲惫之际,樊城守军从后偷袭,两方夹攻,秦大勇见西凉军队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兵。楚轻寒乘胜追击三十里,西凉军队死伤累累,楚轻寒方才退兵,双方交战三日,西凉十五万大军死伤六万多人,东雍守军七万,死伤两万,这是一场惨胜。
西凉军队撤退后,楚轻寒立刻遣人向江随云报捷,并请求援兵。
接下来的几天,东雍的朝中仍是议论纷纷,虽然收到了楚轻寒报捷的表章,东雍朝中的大臣虽然欢喜,却更多的是忧虑。此次虽然取胜了,可是西凉军力胜过东雍十倍,此次一举灭了西凉数万大军,这仇恨便是彻底结下了。
有主和派的大臣建议:“此次虽是西凉无故来犯,但我东雍兵力远逊西凉,不如趁此机会派人向西凉求和吧。”
此奏议得到了多数大臣的附议,甚至还有人说,应该立刻上表西凉,表示请罪,请西凉收兵,并派遣使者奉上厚礼探慰西凉长公主殿下的伤情。
好在朝中还有明智者,例如兵部尚书尚励上前一步,慷慨陈词道,“如今西凉肆虐而来,东雍疲敝应敌,此诚存亡之秋也。我东雍自与西凉建交以来,朝臣每仰西凉鼻息,惧战求和,对西凉一味抱有侥幸心理,然西凉虎狼之心,焉肯轻息?襄阳防务,至关紧要,楚丞相多才干,精军务,临事不苟,殿下理应准其所奏,拨以援军,则可保襄阳无事。襄阳无事,则东雍无事。臣涕零上奏,请殿下英断。”
江随云果断回了一个字,“准!”
坐镇前线的楚轻寒收到了江随云给他的密信,沉默了良久,才对着信任的亲卫忧心忡忡道,“西凉人才鼎盛,军力强盛,又有贤臣猛将。而我东雍虽然人杰地灵,但是修于文略,疏忽武事,历来如此。因此江南之人多文弱,流弊难以一朝一夕间革除。如今为了支援襄阳,东雍兵部几乎捉襟见肘,再加上长江天堑对于东雍而言,自然是天然的屏障,可是漫长的长江防线需要大量的兵力,却又不得不镇守,可以说东雍现在是外强中干的情势。”
襄阳各守将虽勇猛抗敌,却也清楚,前景并不容乐观!
而西凉这一边,收到秦大勇的请罪书后,滕紫屹立即放下一切政务,亲率他一手打造的两万亲卫军,一路策马狂奔,不眠不休,轻骑疾驰入驻襄阳,紧急赶赴前线。
到达帅营之后,滕紫屹来不及休整,便召开了军事会议。秦大勇一味请罪,滕紫屹安抚之后,便道:“此次屹前来,还带来了两万轻骑军、三十万精锐士兵和大量的辎重。据可靠消息,如今东雍军方混乱得很。屹深知,本来稳妥的作战计划是我西凉大军重围,割断荆襄和江南之间的联系,慢慢的消耗东雍军力民心,可是按照如今的形势来看,如果给了东雍时间,他们的军队重新稳定下来,没有数年的时间,就不可能攻下东雍。鉴于此次我西凉在襄阳损兵折将,颜面有损,所以屹打算给东雍一个重击,让他们失去和我西凉对抗的决心,然后再一一平定反抗势力,虽然这样一来可能战事会旷日持久,但是短期之内可以将大面积的东雍收归西凉版图。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众将领听了滕紫屹的计划,他们也知道,既然西凉举半国兵力进攻东雍,最完美的自然是将东雍一举荡平,但是如今看来东雍仍有可为,且江随云还未亲上前线,一切胜败结局都还是未知之数。
他们最合适的做法,确实是以雷霆之势兵贵神速的将东雍征服,虽然代价是之后数年的动荡不安,但是应该不会影响大陆的整体局势,便纷纷同意了。
于是,一众将领开始商议详细的计划。根据盗骊及时提供的情报,现在东雍的军力分散,因为在襄阳已经与西凉大战了一场,所以东雍加强了西线的防御,避免潜公主的军队突破西线,顺江而下。而襄阳收到西凉的重创,虽然惨胜,但是兵力损失惨重,为了补充兵员,东雍几乎押上了大半个身家。
因此,滕紫屹提出,首先从西线、襄阳两处展开攻击围困,让东雍专心两处战事,然后他自带一支精锐骑兵突破长江天堑,进逼雍都和副都金陵城。原本按照常理,东雍的国都雍都没有几个月是攻不下来的,而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江随云切断滕紫屹后路,勤王雍都了。但是现在雍都空虚,金陵城又是天下粮仓,江随云必然不会轻易舍弃,如此兵力在来回拉锯中必然疲于招架,再利用盗骊在东雍的内应,滕紫屹有自信可以在数日之内攻陷雍都。
然后将东雍王族和百官劫掠到西凉。到时候东雍群龙无首,何况连都城都被攻破,国主都被俘虏,足可以大大打击东雍的士气。
第835章 :就是为了找回一个人而已()
原本按照常理,东雍的国都雍都没有几个月是攻不下来的,而几个月的时间,足够江随云切断滕紫屹后路,勤王雍都了。但是现在雍都空虚,金陵城又是天下粮仓,江随云必然不会轻易舍弃,如此兵力在来回拉锯中必然疲于招架,再利用盗骊在东雍的内应,滕紫屹有自信可以在数日之内攻陷雍都。
然后将东雍王族和百官劫掠到西凉。到时候东雍群龙无首,何况连都城都被攻破,国主都被俘虏,足可以大大打击东雍的士气。到时候就算东雍另外立了国主,但是也难以再和西凉对抗,更何况大面积领土皆在西凉军队的掌控之下,滕紫屹在东雍如入无人之境,派大军搜寻一个人也便再无阻拦了。
事实上,这个攻雍计划有着颇多漏洞,滕紫屹账下的大将皆是懂兵法,知奥妙的,知道这个不符合兵法的攻雍计划会令后世诟病,但是一来他们知道反对也没有用,二来可以迅速攻破东雍,赫赫战功近在眼前,谁都不会轻易放过。
整个襄阳之内,除了滕紫屹和楚轻寒之外,没有人知道这个令两国无数战事浴血沙场,令无数城池生灵涂炭的大型军事行动,就是为了找回一个人而已。
众人商议已定,便各自回去点兵休整,随时准备开战。
***
襄阳和西线战火连天,双方将士拼杀得如火如荼。东雍朝中更是乱成了一锅粥,当听闻襄阳和西线同时受到攻击的时候一众谋士并没有什么奇怪,毕竟西凉若想攻下东雍,双管齐下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所花的时间会较长,但是只要西凉夺了江淮,就不怕南方不平。
可是当听闻滕紫屹竟亲自带着两万轻骑直奔雍都的时候,所有还在商谈应对之策的谋士都呆住了,他们翻出地图仔细地看了半天,越看越是糊涂。据闻西凉滕驸马雄才大略,善运筹,懂谋略,晓兵法,怎么会这样的做法?
这种做法虽然可以一时攻占雍都,但必定很快就会失去,就算东雍君臣都落在了他的手里,必然会有人另立新君,甚至干脆取而代之,如此一来东雍必定会陷入割据的局面,以后若要平定必然得要一城一池的厮杀,如此一来,没有十几二十年,江南绝对无法平定。
西凉明明有几十万大军压境,滕驸马为何会亲率两万轻骑突袭雍都呢?
他跑来雍都,占领了雍都,又有什么好处呢?难道就为了耀武扬威?
可是听闻滕紫屹素来沉稳,谋定而后动的啊。
谋士们面面相觑,苦思了半天,还是想不明白滕驸马的用意。
与此同时,西线战事胶着,西线对于东雍而言,乃兵家必争之地,否则西线一旦失守,数十万敌军顺江而下,襄阳必然不保。襄阳若不保,整个东雍便再无屏障,只能任人宰割了。
战况紧急,江随云只能亲征上了西线。江随云前脚离开了雍都,滕紫屹后脚就亲率轻骑突袭雍都,失去主要领导人的雍都,此刻几乎裸露在了敌人的铁骑底下。
而江随云被西线的战况拖住的脚步,无力回援,只能千方百计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才不至于满盘皆输。
雍都内,东雍国主江左瑜年老,且多年不理朝政,如今满眼都是红丝,愤怒地在朝堂之上,拍着龙案道,“是你们在朕面前说我东雍兵精粮足,可是西凉滕紫屹就这么穿过防线,再过三个时辰,再过三个时辰后,西凉大军就兵临城下了,你们说怎么办,怎么办?”
主战派大臣兵部尚书尚励上前答道,“陛下不用担心,西凉轻骑千里,到了雍都城下已经是强弩之末,雍都虽然空虚,但是太子殿下给我们留下了五万禁军,只要我们防守一段时间,太子殿下一定会带着勤王之师回援的。”
而主和派大臣梁唯却道,“陛下,西凉大军精锐善战,若是我们守不住雍都,岂不是社稷危殆?依臣之见,陛下应该暂时移驾,到一安全之处暂避,等到敌军退后,再回雍都重新整顿,陛下万金之躯,不可轻易涉险。”
尚励自然不同意,敌军就在城下,可是国主却先跑了,这对军队的士气无疑是一大打击,臣民们都会学着样子卷着家当,带着家眷逃跑,如此一来,敌军还未兵临城下,整个雍都便已先乱成一团了。可是众怒难犯,尚励也只得折中道,“既然如此,陛下不妨暂时临幸他处,但五万禁军正在苦守雍都,城中更有百万无辜百姓需要守护,还请陛下留下二皇子监国。”
江左瑜考虑了一下道,“雍都不能丢,只是二皇子才三岁,留下来恐怕没什么用处。”
尚励心想,如果不留一个皇子在此,怎么抵御敌军啊?只得再三请求。
江左瑜依然不肯,但是眼看着西凉大军即将到来,江左瑜终于不愿耽误时间,匆匆忙忙带了一些亲信和几千禁军在西凉大军到来半个时辰之前逃走了。
江左瑜还未出城,尚励就下令金陵城的守军去抄了西凉舒悦公主所住的寒幽园,将舒悦公主软禁。谁知不久后,金陵城传来消息,回复说寒幽园已经空无人迹,所有的侍女、下人都被关在一间屋子里。尚励大惊失色,他知道仅有的一道护身符没有了,也顾不上检查防务,下令招来自己的亲信武士,让他们到后宫保护容贵妃和二皇子化装成平民,立刻逃走。
然后尚励立刻到城上主持守城。
尚励在江随云的熏陶之下,还是有些才干的。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雍都已经安排好了防务。盗骊潜伏在雍都的密谍很快就将东雍国主逃走的消息宣扬了出去,所以城中禁军大多失去斗志。尚励见机极快的下令连杀了数百散布谣言的“奸细”,这才勉强稳住了军心。尚励自任兵部尚书以来,多做实事,为人清廉正直,禁军将领中又有多人是受他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