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魔神焚天 >

第3章

魔神焚天-第3章

小说: 魔神焚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胥一边走一边问道:“凌儿,你觉得小郡主如何?”

    “好看。”说完傅凌咯咯直笑。

    ……

    永乐31年,皇帝傅恒60寿辰,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皆来京城贺寿,届时休朝一日,进宫后可直接去往皇宫花园面圣。

    马车停在皇宫正门处,不时有官员从马车而下,抱拳行礼,当傅胥三人从马车走下时,迎面而来的是昨日刚拜别的敦阳王叶良以及女儿叶孤晴。

    几人寒暄时,见一辆马车快速驶来,几人的目光集体看去。

    只见一名身着盔甲的武将携带一名雍容华贵的贵妇人走马车上走下来,缓步走到几人跟前。

    傅凌嘴角微微上扬,立马上前弯腰行礼:“见过姑父,姑姑、”

    盔甲武将乃镇守炎城的护国天王陶仲,而贵妇人便是傅馨公主,陶仲祖上随大炎先祖东征西讨,战功赫赫,世袭爵位,后八世君王将爱女傅馨下嫁于陶仲,结姻亲之好。陶仲连连扶起傅凌,上下打量笑道:“凌儿长大了。”

    言语过后,一行纷纷向皇宫花园走去。

    进入殿内云顶檀木作梁,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六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殿中宝顶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地铺白玉,内嵌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赤足踏上也只觉温润,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直如步步生玉莲一般。

    几人经过宫殿,右转来到皇宫花园,后园里遍种奇花异草,十分鲜艳好看,皇帝傅恒喜欢各类鲜花,因此生只娶一妻,在皇后离世后,傅恒不再纳妾,平时退朝后便愿来公园游赏。园内更有花树十六株,株株挺拔俊秀,此时秋季,风动花落,千朵万朵,铺地数层,唯见**如雪初降,甚是清丽。

    几人走到王公大臣周围,依官衔而坐,且今日诸多携妻带子的大臣纷纷兴奋非常,一者是难得有此机会,能与同朝为官的旧友重逢。

    嬉笑言中,随着太监的一声“皇上驾到”而止。

    只见所有大臣纷纷整理朝服,有序而列,下跪迎接。

    当皇上傅恒坐在正中间的金黄花章龙椅之上时“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齐响。

    傅恒身着龙袍,身旁有一名年迈太监,也有太子傅宇左右相伴,只见傅恒双手一抬,朝着大臣们言道:“众位爱卿,平身。入座。”

    大臣们纷纷起立入座,傅恒脸色苍白,伴着咳嗽,似乎身体不是很好,言道:“朕登基亦有31载,曾经年少,如今年迈,亦有六十,上苍对朕不薄,不仅大炎王朝如今盛世如旺,更有尔等此番贤臣良将相辅,何愁我大炎不长治久安。”

    傅恒说完端起酒杯,站立起身:“来,朕今日但与众臣好好痛饮一番。”

    “祝陛下福泽安康,大炎千秋万载。”众臣纷纷起身,端起酒杯,一涌而下。

    席间,宫女舞蹈助兴,君臣畅谈甚欢,而在皇帝一旁坐着的太子傅宇则色眯眯的看着跳舞的宫女,饮酒淫笑。

    群臣倒没见到太子这等举动,而在一旁的傅恒却看个正着,傅恒叹息摇着头,见群臣都在又不好发作,随即又和大臣喝了起来。

    PS:群号:476407279 每天有红包抢,还不时有礼物馈赠诸君!

【003】灾难() 
【PS: 缘梦阁群号: 485046445 (活动群,抢红包,聊美女,谈人生,虚位以待)】

    谈笑间,一场盛大的寿辰庆贺在日落西山后告一段落,大臣们纷纷下跪行完跪拜礼后走出皇宫,各自互道珍重。

    而傅胥邀请敦阳王父女,护国天王和傅馨公主,以及崇阳王,丹阳王到府上一聚,继续痛饮,几位也没推脱,而是纷纷走出皇宫,各自上马车向胥王府前去。

    这大炎五大重臣,傅胥一脸儒相,温文尔雅,陶仲身体略胖,面容较黑,叶良书生之气,面容颇有英气,丹阳王况浦荀年龄最长,但力大无穷一脸煞气,崇阳王陆安为人和善,无论何时都是一副笑脸。

    这五人各有千秋,各有特色,皆因忠义志气相投,虽见面机会甚少,但早已引为知己,朝堂之上无论是良言相鉴,还是各有立场,但从未伤过和气。

    入夜,圆月高挂,皎洁无比,繁星闪烁,极有阴柔之美。

    闲聊之时,突见武康急忙跑来:“老爷,府外有一自称陈公公的求见。”

    “皇兄身边的陈公公。”傅胥对着众位小声言道,内心却有种不好的预感:“快请进来。”

    “是的,老爷。”武康得令后快速朝府外跑去。

    不一会儿时间,身着杏黄袍,头戴宦冒的太监走来,只见那太监从袖口掏出一道圣旨,迭气说道:“原来众位王侯都在啊,那正好,诸位大人,接旨吧。”

    众人闻听,纷纷离开酒桌,下跪相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急招胥王爷,敦阳王叶良,护国天王陶仲,崇阳王陆安,丹阳王况浦荀立刻回宫见驾,不得有误,钦此。”那陈公公宣读完,急切说道:“各位王爷,时间急迫,请快随老奴进宫吧。”

    “事不宜迟,各位请随我出府,我们立刻赶往皇宫见陛下。”傅胥内心忧虑,同时也犯疑,尽管他深知皇上龙体一直欠安,但也不会如此突然,一切只有到皇宫后才有揭晓,想到这里,傅胥带头走出府内急上马车,几辆马车纷纷前行,直奔皇宫。

    皇帝傅恒让剩余四位大臣在房外等候,与傅胥以及太子傅宇在寝宫内交托。

    深夜丑时,随着傅胥的跪倒,傅宇大叫一声“父皇”,宫女纷纷下跪,寝宫外守候的大臣纷纷进门跪下,泪雨滂沱。

    一代明君傅恒在永乐31年走完了他60载的人生,举国同悲。

    ……

    傅恒葬礼之后,为了不出现任何突发情况,为了不出现朝堂震荡,太子傅宇继位,改年号为‘裕丰’韵意年年皆五谷丰登。

    同年,傅宇将耿牧升至国师一职,对其信任非常。

    早朝过后,敦阳王叶良,丹阳王况浦荀,崇阳王陆安在傅胥府上停留片刻之后,互道珍重,况浦荀和陆安先行离开,各回把守城池。

    “叶兄,路上多保重!”傅胥携带傅凌前来送行。

    叶良抱拳回礼:“此番进京为先帝祝寿而来,却发生如此多事,真是唏嘘不已,今日别后,王爷也要多加珍重,还有我们的约定!”

    傅胥淡淡一笑,点头言道:“定然不会忘记,春去秋来,看来下次见面得等到来年入秋之时,到时候定与叶兄好好畅饮,促膝长谈。”

    而傅凌和叶孤晴两个小孩也突感离别伤感,只见傅凌从衣袖掏出一块玉佩,玉佩上可有‘凌’字,带着不舍表情走到叶孤晴面前,开口说道:“这块玉佩送给你。”

    叶孤晴摆手,不肯接受,傅凌强行牵着她的手,将玉佩放入手心:“这块玉佩送给你作个纪念,此玉佩是皇伯伯在我出生之时特意为我定制而雕,有驱邪功效,你带着还可以防身,遇到危难或许能为你化险为夷。”

    傅胥和叶良看着两个小孩,不禁笑了起来。

    叶孤晴也不好在推脱,低头说道:“那你以后有时间就去敦阳城找我,我带你去容城看天然山洞,带你领略下敦阳城之美。”说完也从衣袖掏出一支珠钗,这珠钗很别致,纹有凤凰,只见叶孤晴说道:“这支珠钗送给你,是我爹送我的,很少见的。你一定要保护好,还有…记得到敦阳城找我哦。”

    “一言为定,我们拉钩。”

    ……

    春去秋来,转眼已是裕丰3年,皇帝傅宇采纳国师耿牧建议,为了增强气运,依然决定以阔海之滨的水润泽三城池道,因崇阳城就在阔海之滨之下,距离最近,傅宇特招崇阳王陆安进宫,于早朝之上商议。

    阔海之滨形成多久无人知晓,有人言天启大陆有时阔海便已然形成,而阔海上接炎城,下接崇阳,水流至天启山脉,润泽四城。

    皇帝傅宇为了引阔海之水润三城,方便自己游览各城,依然不顾五大托孤贤臣的反对,派遣国师耿牧全权负责。

    为此,崇阳王陆安不忍见到阔海之水吞并城池,百姓流离失所愤然辞官。傅胥更是殿上气的吐血,修养数月。

    裕丰四年,皇帝傅宇派遣国师耿牧前往崇阳城引水入流,将水引入天启山脉,征用全城壮丁,日夜赶工,结果死伤枕籍,民怨四起,崇阳城多次遭遇水患,农作庄家颗粒无收,饿死无数,举国沸腾,不少难民背井离乡逃亡它城。

    国师耿牧多次谎报实情,以百姓生命为代价大日以继夜赶工,将水引出,结果引发水位猛涨,无数壮丁与士兵在此番涨水之中尸骨无存。

    同年,整个崇阳城全年经历无数次水患,炎城处于高地,海水蔓延不了,但丹阳城和敦阳城虽说没有受到实际性的影响,但也伴随此番事件,百姓对当下朝廷怨声四起。

    后引水修改池道的恶性实情在以傅胥,陶仲,叶良等诸多元老大臣的集体上书之下才慢慢暂停,暂停后的崇阳城遍地尸体,农田庄家,房屋皆被吞没,后陶仲亲自赶往将海水以阔道至西南的方式将水引出,崇阳城得以保住,但却很难在恢复往日繁荣。

    事情过后,傅胥上奏皇帝,让其恢复陆安官爵,以他在崇阳城巨大威望去压制试机暴动的平民,皇帝已知铸成大错,立马采纳了傅胥的意见,恢复了陆安崇阳王的爵位,陆安返回崇阳城,以农为主,凿沟渠将水引入无数沟渠内,平水患,安民心。

    而事情的罪魁祸首耿牧却将责任推向他人,又因皇帝庇护,在文武百官面前认错,面壁几月后以国师身份重返朝廷。

    事情过后,大炎恢复了以往的太平,但皇帝傅宇却沉迷于享乐,加快对望月阁的修建,偶尔更会御驾亲征亲自监督。

    ……

    裕丰7年,炎城遭遇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难,炎夏火热的太阳丝毫不留情面,温度一日一日的降高,持续半年之久,从未降雨,受苦莫若百姓,颗粒无收的情况之下有的人饿死街头,有的人以树木为食,有的将孩童贱卖给大户之家,只求数月温饱和一些吃水。

    整个炎城大街之上蔓延的全都是百姓或者难民们哀怨的声音。

    而时光流转,转瞬即逝,大街之上一位身着华丽景服的少年不时给难民们发些干粮和水,少年正是傅凌,曾经的清秀少年如今生的俊朗无比,谦谦有礼。整个炎城都知道这位傅凌的大名,让百姓记住他的除了面容俊朗外,更有一颗菩萨心肠。

    傅凌看着全城的百姓以及饿的走不了路,瘫坐在路上的难民,于心不忍,但自己带出来的干粮和水显然显得捉襟见肘,不禁双手合十抬头望天默默祈祷道。

    “少爷!”一声叫喊,只见武康小跑过来,眼下武康二十有几,面容倒没多大变化,身体却健硕不少。

    傅凌转身,见武康累喘吁吁,急忙问道:“怎么了你这是?”

    武康喘息回道:“老爷让我们快点赶回去!”

    “这些百姓怎么办?”傅凌转身看了看这些百姓,显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少爷,这些时日,你每日都带干粮和水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