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无量真途 >

第270章

无量真途-第270章

小说: 无量真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兵拿着仙剑端详了半晌,却一直都没有开口。桓因有些奇怪,赵斡的仙剑虽然不凡,但以他的铸剑造诣却是能够一眼看穿,可为什么魏兵要拿着看这么久?

    又过

    了好一阵,魏兵才语带惊异的问到:“桓因,你说这铸剑之人姓甚名谁?”

    桓因答到:“赵斡。”

    “他当真只是一名普通器师?”魏兵再问。

    桓因答到:“赵前辈在一剑峰内一直都是器师之名,不过他铸剑炼剑多年,又极为执着,造诣还是比普通器师高出一些。”

    魏兵将仙剑拿给了桓因,问到:“你来仔细看看这把剑,能看出来什么?”

    桓因奇怪,照着魏兵所说,开始仔细审查,更是用上了神识,可是半晌以后他还是将剑还给魏兵到:“魏长老,弟子愚钝,看不出什么端倪。”

    魏兵点了点头:“你看不出来,也属正常,毕竟你连‘仙’境都还未达。恐怕想来,这赵道友也是没有发觉自己剑中的异样,只是凭着他的一颗痴心铸剑。如此,此剑便就有了痴意。”

    “痴意?”桓因心中惊奇,听不懂魏兵的意思。不过魏兵竟然是称呼赵斡为“道友”,这已是极高的赞誉,若是赵斡能够听到,想必他在九泉之下也当欣喜万分了。

    魏兵答到:“你既修炼剑术,便当有自己的剑意,可对?”

    剑意桓因自然是有的,不然他每剑刺出,都有形无神,那还谈什么威力。作为一名剑修,凝聚自己的剑意是理所当然之事。

    于是桓因点头答到:“是的。”

    魏兵又到:“那你可知道,其实我辈器师,也是该有剑意的?”

    这样的说法桓因从未听过,因为他理解的剑意乃是战意或者杀意的一种,用以出招对敌,凝形而成神。所以,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器师也能有剑意。

    桓因诚恳的说到:“请长老赐教!”

    魏兵摇了摇头到:“其实,我对铸剑的剑意也不甚明了。不过,我至今没有成为一名器圣,在我看来就是缺少了这一股剑意。若是能凝聚出自己的剑意,更将此意铸入剑中,那即便是仙剑无主,也自当有一股剑意存在,如同有神之活物一般。”

    “这样的铸剑之道,便是如同这天地孕育我等子民一样,不但有形,而且有神。若是能够达到这种将死物炼活的境界,在我看来也许就是达到了器圣的境界。所以,器圣铸造出来的仙剑,也许天生便是有神的,哪怕再普通的修士来驱使,其威力也当非同凡响。”

    这等见解,桓因听了之后如同是醍醐灌顶,对于铸剑一道的博大精深又有了更新的见识。他开口询问到:“魏长老,你是说赵前辈这把仙剑有自然的剑意吗?”

    魏兵又一次的看了一眼手中仙剑,说到:“此剑中的痴意虽然很淡很淡,却着实是将痴意聚于了剑中,这一点没有丝毫疑问。从这一点上讲,赵道友所达到的程度,倒是比我还要高了。”

    桓因大喜,这几句话,难道不正是赵斡遗愿中想要听到的点拨吗?魏兵如此说,这是何等的荣耀?

    桓因再问到:“魏长老,依你看,此剑当算作几品?”

    魏兵看着手中之剑,摇了摇头:“此剑品级难断,可若放在我手中,也许有一天我能让它变成十二品!”

    桓因对着魏兵一拜到:“赵前辈遗愿便是希望魏长老能够点拨此剑,若是此剑能得长老修冶,想必他在九幽之下也能瞑目了!”(。)

第三百五十二章 青州,绿柳巷子() 
青州,夹在兖州和徐州之间,乃是一个小州,位置比较偏僻,在整个九州大地的最东方。'看本书最新章节请到 /》    青州与豫州一样,整州只一座城池,名为青州城。不过,这青州的情况却又和豫州恰恰相反,乃是俗世大昌,仙道寥落。

    青州之所以会是这般情况,乃是因为青州地域奇特,完全不具备聚灵之能,所以在青州之上连一片灵石矿脉都未曾出现过。反倒是这里土壤肥沃,风调雨顺,与扬州相似,所以粮食产量极为丰富,成为了凡人的乐土。

    青州是整个九州之中唯一有帝王的地方。青州之帝,被称之为青州帝,世袭相传,至今已有足足三千余年,从未有过大的变动。

    所以,青州乃是以凡人帝王主导管辖的一个地区,此地不以仙人为尊,只以帝王为上。

    当然,这并不是说青州没有修士。只是来青州的都是那种放弃了对大道的追求,或者自觉此生修为不能再进一步,又或者自甘堕落的修士。这些修士,大都是贪图凡俗之中形形色色的享乐,想在余生之中快活的渡过,便各凭本事在青州城中于凡人手里谋了职司。

    比如青州的国师,又比如青州帝的护法,甚至是一些青州凡人大商户的保卫,都有可能成为那些修士的选择。所以,来青州的修士都是为凡人服务的,而他们得到的奖赏也都是凡俗金银之类,可以供他们在青州城之中花销。

    故此,青州城中修士的修为水平都不高,而且因没有任何一个修仙门派的缘故,自然也就没有属于自己的道统了。

    这一天,青州城南街的绿柳巷子里搬来了一户新人家。这一户人家只有两个人,看样子是一对二十多岁的年轻夫妇,家主姓桓。

    青州城的南街不是权贵富人住的地方,不过倒也不算穷。大家都是做些小生意小买卖,又或者是靠什么手艺过活的人。于是,街坊邻居都挺亲切,见到有新人搬来,出来瞧瞧,热心的还会帮帮忙,说说青州附近的规矩习俗之类。

    搬到这里来住的人,自然就是桓因和阮姝姝了。他们二人既然选择了化凡,便当彻底的融入凡俗之中,去体验,去生活。52网'于是,青州便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南街的绿柳巷子,乃是因为桓因以前是大富贵家族子弟,他想体验的生活,不能够太富裕,不然于他而言就没什么可体验的了。

    而且他也想好了,自己是器师,便在俗世之中当一名工匠,开个自己的铸剑铺子,为凡人铸剑。当年魏兵曾说过,他是以凡力凡物铸成仙剑而踏入道途,这等气魄,桓因极为崇拜,所以他也想要如此做来,去更深一层的领悟铸剑的妙

    处。

    至于阮姝姝,她的刺绣手艺却是极好,也不知她这个仙门弟子是从哪里学来。不过,阮姝姝的这番手艺也能当作营生了。

    当然,桓因还有一个原因选择这绿柳巷子,是因为这里做买卖的人多,想买些什么精铁青铜之类的,出门走几步便有,甚是方便。

    桓因他们二人租下的是一个小的四合院,院中除了一间主屋,三间小屋以外,便是空地了。

    他们二人住下,倒是不需要多大的空间,所以才选择了这个小院。主屋当作卧房,三间小屋一个当厨房,一个给桓因铸剑用,一个给阮姝姝织布用,那便够了。

    “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这时,桓因和阮姝姝正在为新家置办东西,忙里忙外,引得街坊都在围观。一个太婆笑呵呵的走到桓因面前,将他拉住问到。

    桓因对着这太婆一拜到:“老人家,小子桓因,这是我师……我内人阮姝姝。”桓因开口,却差点儿就将阮姝姝叫做了“师妹”。

    阮姝姝脸上一红,对着那太婆也是欠身一拜到:“老人家,姝姝有礼了。”

    老太婆见桓因和阮姝姝气度不凡,一个英俊,一个又美得像画中人一样,却对自己如此有礼貌,笑到:“我叫王婆,家里是卖西瓜的,就住在你家斜对面那边。你们是刚搬过来的吧?”

    桓因对着王婆说到:“恩,我跟我内人是扬州人,现在搬到这里,便打算住下了,以后还请王婆多多关照才是啊。”

    王婆笑到:“好,你们先忙,忙完了到我家来吃西瓜!”

    “呀,好漂亮的姐姐!”街边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儿突然探出了脑袋,看到阮姝姝的容颜,顿时喊了出来。

    此刻站在街上看桓因这小两口的人不少,却没有一个称赞阮姝姝漂亮的。不过,他们这些人要么就是女子太婆,要么就是有老婆站在身边,不敢出声。只是刚才那小孩儿的一句话,倒是深得他们的心。

    阮姝姝的美,实在是让人感到震惊,这也是为什么如今桓因和阮姝姝才刚来,就有不少人围观的原因。

    桓因和阮姝姝把门口收拾得差不多了,对着大伙回了个礼,关门退进了屋中。

    “师兄,你看我们还缺什么?”阮姝姝向着桓因问到。

    桓因看了看四周,答到:“我看好像不缺什么,却是多了个师兄。”

    阮姝姝讶到:“什么意思?”

    桓因反问:“你该叫我什么?”

    阮姝姝立即反应了过来,脸上一红到:“相……相公。”

    桓因大喜,将阮姝姝一把抱紧了怀里,轻声到:“娘子,这八十年,我们可就住这里了。”

    阮姝姝轻轻应了一声,却是微不可闻,如同蚊鸣。

    二人从进入青州的那一刻起,便收了身上所有的灵力,完全化作了凡人,做起事来自然也是运用凡力。

    所以,他们这院子本就是刚买下来,需要打扫的地方太多,加之一切事物都是新买,需要一一摆放,这让他们花去了大半天的时间。

    一直到傍晚时分,桓因和阮姝姝看着自己的新家,虽然累,却满脸都是幸福的笑意。

    “娘子,我去买菜。”桓因看着夜幕就要降临,对阮姝姝说到。

    “买菜?”阮姝姝是仙,自然是不知道多久都没有吃过饭了,哪里又有该吃晚饭了的概念?

    桓因笑到:“既然是凡人,自然是要吃饭的。”

    阮姝姝点了点头,却又问到:“我……我不会做饭呐。”

    桓因笑到:“我会!”

    在阮姝姝诧异的目光下,桓因拿了个小菜篓子出了门。

    绿柳巷子当真是极为方便的,一般在这个时候其它地方都不会有菜卖了,可这里却是还有一些菜农在街边吆喝。虽然此刻的小菜都不太新鲜了,却总比没有的好。桓因买了不少,才悠悠的从菜市折返,心想着这样的日子,当真是从未体验过的。

    回家路上,在离桓因院子很近的地方,一个小店门口摆了一张桌子,一名老者趁着夕阳最后的余光正自写字。

    这老者一心一意,在这满是吆喝的大街上却也心无旁骛,桓因很是佩服,便凑过去看他写。

    老者的字笔锋犀利,刚劲内敛,颇有大家风范。桓因自幼在桓家长大,对于书法略懂一二,不禁赞了一句:“好字。”

    老者没有理会,桓因却也不在意。他见老者每写完一幅字,便放在旁边挂起来,像是贩卖的样子,而更有不少已经装裱好的字,一看也都是他写的。

    桓因想家中挂几幅漂亮的字也是不错,于是开口问到:“老先生,你这字怎么卖的?”

    生意上门,老头却不抬眼,答到:“一两银子一幅。”

    一两银子一副,对于大家书法来说自然是不贵,可在这市井小地随手写来,却要卖一两一幅,自然就太高了。桓因于商贾家族出身,讨价还价也是懂的,便问到:“能便宜些吗?”

    “一文钱也不少。”老者斩钉截铁,依然是没有看上桓因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