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从陈桥到崖山 >

第501章

从陈桥到崖山-第501章

小说: 从陈桥到崖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终于导致全境沦丧,全体成了亡国奴!

    这个恶果在蒙元之后仍在发酵,取而代之的明朝在国民性格上已失去了大国的雍容感!代表着先进知识、节义忠孝、富贵堂皇的士大夫阶层没了!新兴的掌权者极力压抑商业,刻板掌控农民。对内血腥杀戮,功臣全部杀光,对外强硬到底,皇帝亲自守边…而整个国家内部,更谈不到从容大度。朝堂上动辄互相漫骂,当场撕打;官员们被剥掉裤子打屁股,动辄打死一批人…这还是汉族人?还是中华礼仪之邦吗?

    这当然会导致第二次全境沦丧、再次成为亡国奴!这一次好比寡妇失贞:第一次痛苦,第二次也就随便了,甚至享受。明亡之时,再不见文天祥。满清之治,大家甘之如饴…

    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思维,气节,理所当然的会再一次蒙受耻辱!于是,中华大地上最悲惨的近代百年出现了,她成了全世界的笑柄!

    一个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能允许他的子民们谈论自己国家民族的问题,那么,她的前景仍是暗淡的…(未完待续。。)

    。。。

    。。。

七言古风一首:大宋() 
五代乱世有小康,后唐明宗天长年。香孩诞生夹马营。十龄敬瑭卖燕云,廿龄离家闯天下。

    邺都遇郭而后安,澶州兵变是吾师。高平一战肇皇基,三征淮南显英雄。

    北伐契丹是绝唱。瀛莫雄霸一起收,怎奈天命不属柴。高手巧做三尺牌,世宗托孤透玄机。

    陈桥兵变传史册,仁义阴谋各评说。二李南北各叛乱,火速亲征去荡平。

    杯酒兵权绝内患,先南后北来统一。德险之争终认输,斧声烛影千古谜,重文轻武是太宗。

    陈钱献土南方定,太原城下创历史。一意孤行伐幽燕,高梁河畔中箭逃。

    德昭之死难辞咎,金匮盟赵普重出,廷美不幸成牺牲。杀侄废弟亲儿疯,太宗人伦大惨变。

    雍熙北伐再惨败,燕云从此在梦中。王李四川掀起义,继迁西北争独立。

    光义驾崩留烂摊,咸平之治世侧目。齐贤寇准建奇功,澶渊盟后三国定。

    只为王钦一句话,从此祥瑞遍天下。大中祥符天书降,真宗无》错。东封西祀忙。

    刘娥狸猫换太子,可怜宸妃身后荣。宝元年元昊称帝,宋夏百年战火燃。

    庆历新政无疾终,宋辽夏重定盟约。仁宗生女不生男,皇位终落英宗手。

    濮议之争纯胡闹,为父正名促己死。神宗重用王安石,熙丰变法有成效。

    怎奈鼠目寸光辈,民贵君轻圣训忘。十日不雨斩吾头,名为流民实为己。

    熙河开边收全功,五路伐夏成败半,永乐一战大惨败。复仇雪耻梦想碎,英年早逝千古恨。

    元祐绍圣党争纷,太皇太后毁大宋。向后假传先帝诏,徽宗于是得继位。

    荒淫奢侈难历数,六贼得幸荼天下。北有宋江南方腊,替天行道大旗扬。

    联金灭辽定国策,两次北伐暴虚实。燕云得名不得实,反引女真铁蹄来。

    孝纯太原阻宗翰,宗望开封亦难入。半年之后再度来,神仙郭京来开门。

    靖康大耻终酿成,满目疮痍大中原。应天赵构再建炎,李纲首相两月余,宗泽开封郁闷亡。

    杜充黄河大改道,扬州泥马高宗逃。苗刘兵变来洗牌,宗弼两路渡长江,搜山检海抓赵构。

    世忠阻敌黄天荡,岳飞收复建康城,富平惨败川陕危。齐刘豫粉墨登场,秦桧千里归南宋。

    吴玠力保四川地,岳飞北伐复京襄。张浚搞淮西兵变,完颜挞懒废刘豫。

    秦桧欺上瞒下忙,天眷和议力促成。怎料只保一年半,宗弼悍然败盟侵。

    顺昌刘锜创奇迹,宋军随后大反击。十二金牌传严令,岳家军功败垂成。

    莫须有世忠无语,风波亭岳飞蒙冤。韦太后瞎眼归来,皇统和议终达成。

    海陵弑君迁都忙,百万大军下江南。皂角林刘锜阻敌,陈家岛火器建功。

    采石大捷惊中外,瓜洲渡海陵丧命。蒙古草原生天骄,临安城内演禅位。

    赵昚心志比天高,隆兴北伐欲正名。用人不当符离溃,战和纷纷闹不休。

    隆兴和议小有成,复仇之梦却已遥。吓死赵愭瞒赵恺,赵惇凤娘得上位。

    允文四川过劳死,赵昚临安终懒散。信州鹅湖大辩论,朱熹大骂陆九渊。

    赵构乌禄先后死,赵昚禅位躲屈辱。凤娘遍虐赵家人,再来虐杀黄贵妃。

    光宗终于受不了,雷电之夜被吓疯。从此父子不见面,老赵昚孑然而亡。

    不孝赵惇惹众怒,禫祭当天将其废。佗胄汝愚来斗法,庆元党争灭朱熹。

    开禧北伐是嫁衣,蒙古一统成吉思。吴曦称王仅月余,却毁三世忠义名。

    韩苏首级送过江,嘉定和议最难堪。蒙夏金三国乱战,北方义军又纷起。

    蒙古军东西扫荡,金宣宗战南北西。噩梦上演赵竑冤,弥远矫诏立理宗。

    李全叛乱终平定,外部世界已不同。绕潼关拖雷借道,三峰山金军尽丧。

    哀宗出逃到蔡州,宋蒙联手大金灭。端平入洛大惨败,窝阔台世界发兵。

    东中西三路洞开,南宋最大危机现。幸有战神孟珙出,先复襄阳后救川。

    受重托余玠入蜀,冉氏兄弟建山城。孟珙去世贾继任,北方蒙哥已称汗。

    先灭大理再征蜀,钓鱼城上帝断鞭。鄂州之战来考验,贾似道表现不俗。

    北方二汗内斗忙,趁机实行打算法。刘整无奈降蒙古,建议全力战襄樊。

    李璮山东叛乱后,汉人世侯皆被罢。理宗潇洒驾崩去,白痴侄儿来继位。

    襄樊战火始燃起,五年坚守报国恩。伐宋圣旨刚颁布,度宗便也潇洒去,留下三童来受难。

    伯颜大军下江南,吕氏守将纷纷降。丁家洲似道惨败,宰执高官纷纷逃。

    伯颜兵至皋亭山,恭帝无奈来出降。福州景炎小朝廷,内外交困勉支撑。

    扬州城最终陷落,李姜无愧民族魂。张钰西南小复兴,注定只是昙花现。

    井澳飓风益王薨,卫王赵昺寄众望。弘范已率大军到,崖山之后无中华。

附1科举(摘自《如果这是宋史》)() 
“科举”考中了你就有官做,而皇帝每三年都在京城等着你,你所要做的就是十几或几十年如一日,把考试内容复习复习再复习(反正就那么几本东西)于是官服和银子,还有美女就都会从天而降,准确地砸中你但问题是:真是这样吗?答案是“是”但也“不是”一切都得看你出生在什么时候。 u。co如很不巧你生在隋朝以前,准确说是隋炀帝杨广前,那你就惨了。那样如你想当个官、为国效力的话,就只有一条路可走,即你定要事先跟阎王爷拉好关系,让你投生到某些极少数的贵族豪门家的贵妇肚子里。唯此一途,再无它路!在隋之前,所有朝代均一片绝望,直到魏晋时期才稍微开明了些,那时有个制度叫“九品中正制”所谓九品,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品。中正是国家派出来评定你到底是哪一品的人。但要命的是他用什么来衡量你呢?用“状”即对你这人的道德、才能、家世等的总评价。举个例子吧:西晋时,中正王济“状”孙楚时就是这样说的“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就这八个字,此人一生就此平步青云,可荣幸地为国操心费力了所以在那个时代里,每个人都梦寐以求想被别人“状”一下啊到隋炀帝杨广时,笼罩在全体平民百姓头顶上的那块终身世代只能做被压迫者的乌云终于裂开一丝丝缝隙。这个敢于也乐于为天下任何事之先的皇帝下令:出人头地要公平,谁有能耐谁出来,大家可公平地来场考试但这很可能只是他众多心血来潮式的**潮运动中一小插曲,没怎么认真实施,何况他的国家又倒的那么快但这都被天可汗李世民记住了!唐朝才真正开始了科举。可非常遗憾,不管伟大的唐朝人喊出了多么响亮的口号如广开才路、豪庶平等可真正实施起来却完全走样。有统计:唐代状元共251人,能查出名的139人。其中能查出家世的有74人。这74人里,出身官僚家庭的69人,占92%,且其中家世较显赫者就有59人,占79。73%。出身相对“寒素”者仅5人,占8%。而那些家世显赫的人都是什么家世呢?其中皇室4人、孔门之后5人。当朝宰相的子、弟、侄、孙、重孙等20人、一般官僚家庭出身的状元10人等等明白了吧?这就是唐朝的科考,其实就是上层社会的内部权力再分配,是上层社会中的平民一族从传统豪族手里分权,跟广大劳苦百姓根本不贴边这让根红苗正的真正平民赵匡胤非常愤怒!在中国,似所有人都非常厌恶战争和****,尤其是对毁灭唐朝的五代之乱。认为就是那时,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从世界巅峰开始了下滑。但有一点,如从科考制度演变上来看,这反而是好事站在历史进步角度上说,五代之乱及之前的两晋破灭,让中国社会结构彻底变化。把之前一直牢牢压在民众头顶,生下来就有权吃喝玩乐、祸国殃民的豪族门阀被一一推翻打倒。取代他们的是唯力是视的原藩镇强人。从此人们再不重视出身,只有凭着自己拼手抵脚,从低到高,一路攀升,踢开所有竞争者,昂首站在广阔天地间的真豪杰才能让人真心尊敬!如刘知远、郭威、柴荣还有赵匡胤。而他们更清醒看清了眼前世界,把为国选材的目标定向了广大平民百姓有宋一代,从赵匡胤开始,不许任何皇家宗室、官宦之后入考,且废除了公荐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官官相护、科考舞弊的可能。据记载:只在北宋末年,宋徽宗最宠爱的儿子赵楷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这是极其特殊的例子。他在糊名阅卷的情况下被定为状元,但拆封后还是被换了下来。除此以外,没一例当朝宰相的直系亲属入考,直系亲属任四品及以上官职的考生都非常少但作为一应届考生,具体要怎样考呢?非常简单,远没后来明清科考那么复杂繁琐。最初只有两级考试。第一级,你要在各州举行的取解试里过关,然后就可进京到礼部报到,在礼部进行省试,这就是第二关。一般来说,省试考中,你就万事大吉了。可赵匡胤在973年觉察出了问题,他决定亲自当考官,来自己选取真正看得上的人。这就是殿试从此以后历朝历代,殿试都成为科举制度最高等级,也就是最后一关。只要殿试也成功,就可直接去当官。且从此你身价倍增,成了天子门生,所以再也不必(更不许)去认主考当老师,然后再去拉同年当同伙,一辈子互相勾联,去拆皇帝的台赵匡胤的科举新政还有:扩招、废除公荐、糊名、誊录、落选者复试、官宦子弟得中者需复考、恩科这样的考试每三年一次,而考的内容也绝不只是人们常规意识里那几本千年老书。从唐朝开始,就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考试分类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就成了唐宋两代科考的主要科目。而其中进士科是重中之重,唐宋的大部分宰相都是进士科的优胜者为什么呢?因“明经”实在是个既可笑又讨厌的东西,说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